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比较显微镜下和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手术对麻醉管理和术后早期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51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鼓膜修补手术的成年中耳炎患者,分为显微镜组(M组, n=25)和耳内镜组(E组,n=26)。采集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时间和麻醉药用量,各时间点的心率和血压变化:麻醉前(T0)、插喉罩后即刻(T1)、手术开始(T2)、手术结束(T3)、入术后恢复室即刻(T4)。记录手术后恢复情况: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除喉罩时间、定向力恢复和出术后恢复室时间。术后第1天随访患者疼痛程度和总体满意度。结果 显微镜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耳内镜组4.5 min(P<0.05), 显微镜组患者瑞芬太尼用量较耳内镜组多91.2 μg(P<0.001);显微镜组和耳内镜组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显微镜组自主呼吸恢复和拔管时间长于耳内镜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显微镜组定向力恢复和出术后恢复室时间均长于耳内镜组,分别为4.8 min (P<0.05)和 4.3 min (P<0.05)。在术后恢复室,显微镜组患者有20%需要治疗疼痛,耳内镜组无需要治疗疼痛者(P<0.05)。术后第1天,显微镜组疼痛评分高于耳内镜组2.2分(P<0.001)。总体满意度:耳内镜组高于显微镜组(P<0.001)。结论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麻醉药使用量,加快麻醉后苏醒,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总体满意度提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采用不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05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B、C 3组,A组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B组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C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后杯盘比(C/D)、视力、眼压及前房深度、眼轴长度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C/D面积比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其中B组C/D面积比低于A组和C组(P<0.05);3组治疗后视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其中治疗后B、C组视力评分显著高于A组(P<0.05),B、C组视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眼压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但治疗后3组间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前房深度(ACD)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其中B、C组ACD显著高于A组,B组ACD显著高于C组;但治疗后,3组眼轴长度(AL)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术式均可有效解决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其中复合式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更好加深患者ACD,改善C/D,提高患者视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喉癌术后谵妄患者血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蛋白和炎症介质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纳入126例因喉癌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男性患者,共有18例发生术后谵妄(术后谵妄组)。以年龄和疾病累计评分作为匹配条件,共有50例未发生术后谵妄的患者进入对照组。记录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第1天的血清 PPAR-γ蛋白、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皮质醇水平。结果 术前2组患者的血清 PPAR-γ、IL-6、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谵妄组患者皮质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2)。术后第1天,术后谵妄组患者血清PPAR-γ水平低于对照组(P=0.046),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0 1),皮质醇水平仍然高于对照组(P=0.000 9),2组间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喉癌术后谵妄患者处于炎症促发状态,PPAR-γ、IL-6和皮质醇可能参与术后谵妄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姜黄素(CUR)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大鼠视网膜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并通过JAK2/STAT3通路探讨其机制,以期为CUR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健康雄性成年Sprague Dawley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RIRI组与CUR组,每组各12只。RIRI组和CUR组大鼠右眼采用高眼压法建立RIRI模型,Sham组仅将针头刺入大鼠右眼前房,不升高眼压。CUR组大鼠于建模前30 min腹腔注射CUR(100 mg·kg-1),RIRI组和Sham组大鼠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造模后24 h,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视网膜形态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数变化,Iba-1/CD16、Iba-1/Arg1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CUR对RIRI大鼠视网膜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结合Western blot检测观察CUR对RIRI大鼠RGC及JAK2/STAT3通路信号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 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Sham组大鼠视网膜细胞排列整齐,神经节细胞层见大量Brn-3a+细胞(即RGC);与Sham组相比,造模后24 h,RIRI组大鼠内层视网膜厚度显著增加、RGC数显著减少,而CUR组大鼠内层视网膜厚度较RIRI组显著变薄,RGC数显著多于RIRI组(均为P<0.05)。免疫荧光双标染色结果显示,RIRI组大鼠视网膜Iba-1+CD16+细胞(M1型小胶质细胞)数较Sham组显著增加,而CUR组大鼠视网膜Iba-1+CD16+细胞数显著少于RIRI组,但仍多于Sham组(均为P<0.05);RIRI组大鼠视网膜Iba-1+Arg1+细胞(M2型胶质细胞)数较Sham组增加,而CUR组大鼠视网膜Iba-1+Arg1+细胞数显著高于RIRI组(均为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RIRI组大鼠视网膜p-JAK2+、p-STAT3+细胞数均较Sham组增多,而CUR组大鼠视网膜p-JAK2+、p-STAT3+细胞数均显著少于RIRI组(均为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Sham组大鼠视网膜p-JAK2和p-STAT3蛋白表达水平较低;造模后24 h,RIRI组大鼠视网膜p-JAK2和p-STAT3 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而CUR组大鼠视网膜p-JAK2和p-STAT3蛋白表达量均较RIRI组显著下降,但仍高于Sham组(均为P<0.05)。结论 CUR可调控小胶质细胞由M1型向M2型极化,从而减轻大鼠RIRI,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JAK2/STAT3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分析变应性鼻炎(AR)患者血清CD14水平,探讨血清CD14水平对AR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8年7月~2019年6月我科收治的AR患者68例作为病例组,同时选择同期来自我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68例,测定2组人群的血清CD14和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结果 AR患者的血清CD14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中至重度AR患者的血清CD14水平显著高于轻度患者(P<0.05)。AR患者血清CD14和总IgE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r=0.73,P<0.001)。结论 AR患者血清CD14水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并随着疾病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且与血清总IgE有关,在临床上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康复新液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阴性的反流性咽喉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月在我科门诊经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SI)和反流体征评分量表(RFS)评分诊断为反流性咽喉炎且Hp阴性患者78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口服埃索美拉唑肠溶片40 mg/d,结合康复新液含漱后吞咽3次/日。对照组予口服埃索美拉唑肠溶片40 mg/d,结合生理盐水含漱后吞咽3次/日。持续用药8周为1个疗程,分别于疗程过半和疗程结束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入组37例和35例患者,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RSI及RF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过半,治疗组总有效率为4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0%,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1%,高于对照组的5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疗程结束时总有效率皆高于各自疗程过半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Hp阴性的反流性咽喉炎疗效优于埃索美拉唑单药应用,足疗程用药疗效好于短期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人巩膜成纤维细胞中miR-184表达与近视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 利用形觉剥夺法建立豚鼠左眼(实验眼)近视模型,右眼为对照眼,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豚鼠实验眼巩膜组织中miR-184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豚鼠实验眼巩膜组织中miR-184与PI3K、Akt、雷帕霉素机械靶蛋白(mTOR) 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体外培养人巩膜成纤维细胞,并分为对照组(mimics对照组)、高表达组(转染miR-184 mimic)、低表达组(转染anti-miR-184)和PI-103组(加入PI3K通路抑制剂PI-103)。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人巩膜成纤维细胞中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 V-FITC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结果 豚鼠实验眼巩膜组织中miR-184与PI3K、Akt、mTOR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眼(均为P<0.05),且实验眼巩膜组织中miR-184与PI3K、Akt、mTOR mRNA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性(均为P<0.05)。体外实验中,培养24 h、48 h、72 h、96 h时,高表达组人巩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倍数>对照组>低表达组>PI-103组;培养24 h 时,4组人巩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倍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48 h、72 h、96 h时,4组人巩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倍数整体比较以及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培养24 h时,4组人巩膜成纤维细胞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103组>低表达组>对照组>高表达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培养72 h时,4组人巩膜成纤维细胞中PI3K、Akt、mTOR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高表达组人巩膜成纤维细胞中PI3K、Akt、mTOR蛋白表达水平>对照组>低表达组>PI-103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近视眼的发生、发展与巩膜组织中miR-184表达下调有关,其作用机制可能为miR-184表达下调导致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受阻,进而抑制巩膜成纤维细胞增殖以及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嗅物位在支撑喉镜下喉部暴露困难中的应用。方法 支撑喉镜下喉部手术时,在平卧位和垫肩头后仰位下喉部暴露困难的21例患者,采用嗅物位观察喉部暴露情况,比较不同体位对于喉部暴露的影响。结果 21例患者在嗅物位下喉部暴露程度明显提高,嗅物位对声门暴露优于平卧位和垫肩头后仰位(P<0.05)。结论 支撑喉镜下喉部暴露困难时,嗅物位较平卧位和垫肩后仰位更有利于暴露喉部病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中青光眼性眼底病变,了解OSAHS对青光眼发病的影响。方法 选取49例OSAHS患者作为OSAHS组,选取30例年龄、性别、屈光情况与OSAHS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的双眼进行眼压测量、视野检查和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比较2组受试者的眼压、视野的平均缺损和模式标准差、视盘三维结构参数、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脉络膜厚度,分析OSAHS组RNFL厚度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氧饱和度的相关性。结果 OSAHS组左、右眼的眼压、视野的平均缺损和模式标准差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SAHS组左、右眼的垂直径杯盘比和视杯容积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平均RNFL厚度、颞侧和下方RNFL厚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OSAHS组黄斑中心凹鼻侧/下方0.5、1.0、1.5 mm处的脉络膜厚度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OSAHS组视杯颞侧/上方/下方距视盘边缘0.5、1.0、1.5 mm处的脉络膜厚度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OSAHS组左眼的平均RNFL厚度与AHI呈负相关(r=-0.266,P=0.024)。结论 OSAHS患者视盘凹陷扩大加深,眼底RNFL、脉络膜局限性变薄,RNFL变薄与OSAHS严重程度相关,认为OSAHS是引发青光眼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术前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与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发病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6月~2016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1 43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血清TSH水平、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有无淋巴结转移,探讨其与DTC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 术后病理确诊甲状腺良性结节(BTN,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等)915例,分化型甲状腺癌(乳头状癌、滤泡状癌)519例。男性426例,其中DTC 152例、BTN 274例;女性1 008例,其中DTC 367例、BTN 641例,2组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DTC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6.925±13.980)岁,小于BTN患者的平均年龄(53.936±11.956)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TC患者术前血清TSH平均水平(2.488 5±1.577 2)μIU/mL与BTN患者(2.458 6±2.694 7)μIU/m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但随着TSH水平(即使在参考值范围内)的升高,甲状腺癌所占的比例也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TC患者中颈淋巴结转移阳性组、阴性组和BTN组,术前TSH水平在三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82)。DTC患者中肿瘤直径≤10 mm、>10 mm和BTN组,3组间术前TSH水平无明显差异(P=0.6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TC的发生与年龄呈负相关(OR=0.673,P<0.05),而与性别、TSH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血清TSH水平高、低龄、女性可能是预测分化型甲状腺癌风险的指标。TSH可能与甲状腺癌的发生有关,而与其发展无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巨噬细胞炎性蛋白-3α(MIP-3α)、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A(cystatin A)及前梯度蛋白-2(AGR-2)在鼻咽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用于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于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就诊的鼻咽癌患者9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MIP-3α、cystatin A及AGR-2的表达。利用Kplan-Merier曲线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MIP-3α、cystatin A及AGR-2评估鼻咽癌预后的价值。结果 癌组织MIP-3α阳性患者49例(54.4%),cystatin A阳性59例(65.6%),AGR-2阳性53例(58.9%),分别显著多于癌旁组织MIP-3α阳性22例(24.4%,χ2=23.320, P<0.001),cystatin A 25例(27.8%,χ2=25.804,P<0.001),AGR-2 28例(31.1%,χ2=14.029,P<0.001)。MIP-3α、AGR-2阳性患者的总生存率(OS)、无远端转移生存率(DMFS)差于MIP-3α阴性患者(P<0.005),cystatin A阳性患者的OS、局部无复发生存率(LRFS)、DMFS均差于cystatin A阴性患者(P<0.005)。Cox风险比例发现,MIP-3α、cystatin A及AGR-2可以作为鼻咽癌患者预后的有效预测因子。结论 MIP-3α、cystatin A及AGR-2在鼻咽癌患者癌组织中高表达,与鼻咽癌患者预后相关,可以作为一种标记物判断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甲状旁腺切除术与锝99标记的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引导甲状旁腺切除术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对生化及骨密度指标的影响。方法 分析127例行甲状旁腺全切除合并前臂移植术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其中60例对照组行传统甲状旁腺全切除联合前臂移植术,67例实验组在99mTc-MIBI引导下行甲状旁腺切除联合前臂移植术。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甲状旁腺激素、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等生化指标及骨密度指标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有10例患者复发,实验组有2例患者复发。2组患者术后生化及骨密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值均<0.05)。实验组术后生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实验组腰4节段T评分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9)。结论 与传统手术相比,99mTc-MIBI引导甲状旁腺切除术能更大程度地降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改善血钙、血磷代谢,提高腰4节段的T评分,且复发率更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HF-rTMS)对大鼠视皮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选取3周龄清洁级SD大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C组)、单眼剥夺组(MD组)和单眼剥夺+HF-rTMS组(MD+HF-rTMS组),每组10只大鼠。NC组大鼠不给予任何干预;MD组和MD+HF-rTMS组大鼠缝合右眼眼睑3周建立弱视模型;MD+HF-rTMS组大鼠于造模成功后给予HF-rTMS刺激2周。采用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检测造模后和HF-rTMS刺激2周后各组大鼠P100波振幅。采用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视皮层BDNF蛋白和BDNF mRNA表达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原位杂交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视皮层BDNF蛋白和mRNA阳性染色情况,采用TUNEL染色检测各组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建模后,MD组和MD+HF-rTMS组大鼠与NC组相比,P100波振幅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HF-rTMS刺激2周后,MD+HF-rTMS组和MD组大鼠相比, P100波振幅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D+HF-rTMS组大鼠P100波振幅仍低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HF-rTMS刺激2周后,MD+HF-rTMS组大鼠视皮层BDNF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74±0.03,高于MD组(0.61±0.02),但仍低于NC组(1.0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 HF-rTMS刺激2周后,MD+HF-rTMS组大鼠视皮层BDNF mRNA相对表达量为0.62±0.02,高于MD组(0.44±0.01),但仍低于NC组(1.00±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原位杂交染色结果显示:HF-rTMS刺激2周后,MD+HF-rTMS组BDNF蛋白和mRNA染色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及阳性细胞数均高于MD组,低于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TUNEL染色结果显示:HF-rTMS刺激2周后,MD+HF-rTMS组凋亡染色阳性神经细胞数低于MD组,高于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结论 HF-rTMS可通过提高BDNF的表达,激活下游抗凋亡通路,进而减少视皮层神经细胞凋亡,最终参与神经重塑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