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刘欢  周胜元 《国医论坛》2022,37(1):72-75
随着高嘌呤食物摄入的不断增加,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并呈年轻化趋势,西药治疗主要以促进尿酸排泄和消炎止痛等药物为主,副作用较大,且病情易反复.临床上针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本文从针刺配合药物、放血疗法、贴敷、火针、针刀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龙胆泻肝汤合四黄水蜜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2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痛风性关节炎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好发于青壮年,临床以发病急骤、症状多样、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等为特点.目前治疗该病的方法虽多,但都副作用较大.笔者运用内服龙胆泻肝汤,外敷"四黄水蜜"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痛风是由体内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一种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和由此引起的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性肾脏病变、痛风性心血管病变等多种病症。尤其是以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为多见。痛风性关节炎为临床中老年的常见疾病。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提高,食谱变化、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笔者近3年来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73例,取得明显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的主要特征是高尿酸血症、软组织损伤及反复发作的关节炎。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长[1],并逐渐低龄化,主要变现为受累关节红肿疼痛、屈伸不利,反复发作。目前西药治疗急性痛风多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等[2],放血疗法治疗AGA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现就放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结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型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刺血疗法不仅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见效快,止痛迅速,疗程短,无副作用,对慢性痛风性性关节炎、痛风病的间歇期、痛风性肾病亦疗效卓著,值得临床...  相似文献   

6.
<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为关节及周围组织红、肿、热、痛及功能受限,疼痛难忍,其疼痛性质呈刀割、咬噬样,夜间加重,是痛风最常见的首发症状。该病易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目前,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尚无根治疗法主要为缓解临床症状[1]。此病在中医学中属"痹证"范畴,临床上大多为热痹证型。笔者现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针灸治疗进展综述如下。1针刺疗法1. 1单纯针刺徐西林等[2]采用针刺治疗急性痛风性关  相似文献   

7.
金信良 《浙江中医杂志》2012,47(10):739-739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一组慢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反复发作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等[1].近年来,笔者应用四妙丸加味内服配合四黄消肿软膏外敷治疗风湿热型痛风性关节炎16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1年5月~2011年5月我院门诊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68例,其中男性160例,女性8例,年龄42~71岁,平均53岁.其中初次发病106例,62例为痛风反复发作,32例为服用秋水仙碱少效者.疼痛中109例病位为第一跖趾关节或踝关节,膝关节36例,腕关节12例,多关节23例.  相似文献   

8.
周黎 《浙江中医杂志》2010,45(7):509-509
目的:探讨除湿通络活血方治疗反复发作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68例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自拟除湿通络活血方与单纯应用消炎止痛药,治疗2周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显效率64.7%;对照组,总有效率85.3%,显效50.0%。结论:应用自拟除湿通络活血方治疗反复发作痛风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使用消炎止痛药。  相似文献   

9.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肾尿酸结石和痛风性肾实质病变.患者多为中年男性.我科自1995~2003年用温针灸加火针方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痛风性关节炎是现今临床常见的疾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西药治疗的短期疗效尚可,但有副作用,且易复发。中医对痛风性关节炎有着独特治疗优势,笔者从伏邪角度出发,运用《黄帝内经》和《伤寒论》之理,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等几个方面阐述痛风急性发作期的六经辨证内治临床体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痛风病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期、急性关节炎期和间歇期中医证素分布情况,总结归纳痛风病的病机。方法:本研究通过对100例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期患者、69例痛风急性期患者和72例痛风间歇期患者进行中医证候问卷调查,应用因子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归纳各期证素分布情况。结果: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期的主要证素为湿热证(36%)、阴虚证(30%)、痰湿证(19%)、气虚证(9%)及阳虚证(6%)。急性关节炎期主要证素为痰湿证(29%)、湿热证(26.1%)、阴虚证(23.2%)、阳虚证(11.6%)、血瘀证(7.2%)及气虚证(2.9%)。间歇期主要证素为阴虚证(36.1%)、湿热证(23.6%)、阳虚证(18.1%)、痰湿证(15.3%)、气虚证(9%)。结论:痛风为虚实夹杂之讧,早期及急性期以痰湿热为主,反复发作,病情迁移,则正虚加重,以阴虚、阳虚为主。  相似文献   

12.
谈毒与痛风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痛风属湿热瘀毒为患。湿热毒邪的产生责之饮食失节、脏腑失调 ,日久酝酿而生。湿热毒邪蒸灼气血 ,血热妄行而为瘀。毒邪内伏 ,不发作可如常人。若毒邪受外邪引动 ,毒阻经络 ,则关节红肿疼痛突发。湿热浊毒易趋下焦 ,关节为经络汇集之处 ,夜间血行迟涩 ,阳入于阴 ,故疼痛多发作于夜间及下肢。毒邪久留 ,若蒸酿气血津液 ,生成痰瘀 ,结于关节、皮肤、肾脏等可成痰核、肿块。毒邪留于肾 ,损伤肾之精气 ,肾脏功能衰退 ,可出现癃闭、关格等证。痛风治疗首当分期。间歇期重用调补脾肾之品 ,绝毒内生之源 ,方选四君子汤、六味地黄汤等。急性发作期重用清解之剂 ,一方面阻断湿热瘀毒对机体的损害 ,另一方面 ,开前后二阴 ,促进毒邪的排出 ,使邪去正安 ,常用金银花、忍冬藤、蒲公英、大黄、土茯苓、车前子等。大黄为治疗痛风急性发作期效著力宏之品 ,可重用之。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病因病机、临床治疗调护等多方面总结王耀光教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经验。王耀光教授指出痛风性关节炎临床分为急性期和缓解期,其病性为本虚标实之证,急性期以标实为主,辨证当属“热痹”范畴,多由湿热、痰浊、瘀血合而流注肢体关节为病。缓解期以本虚为主,多属脾肾亏虚,兼夹瘀毒之证,但究其致病之根应属于“浊毒”,故泄浊解毒之法应贯穿治疗始终,急性期以清热解毒、利湿止痛为主,以桂枝芍药知母汤为主方加减,并根据患者病性偏胜的不同,加用化痰泄浊或活血化瘀之品,又根据中医取类比象之法,于处方中加入祛风通络之青风藤、海风藤、忍冬藤等藤类药物,取其伸筋通络止痛之功,并内外合治应用痛风止痛方外洗缓解患者症状;缓解期以补脾益肾,化瘀解毒为主,以玉屏风加味合宣痹降浊方治疗,反复发作者加用“虫蚁搜剔”之法,配合间断饮用土茯苓水巩固善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山东中医杂志》2020,(4):374-377
总结李延萍教授治疗风湿病的经验。李教授认为,产后风湿基本病机乃气血亏虚,提出"益气补血"治则,以"产后风湿益气养血方"为基础方加减治疗。痛风基本病机乃"脾肾亏虚,湿热浊瘀痹阻",属本虚标实,治以扶正祛邪法,自拟痛风灵、痛风安分别治疗急性期和缓解期痛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主要与湿邪有关,提出从湿论治、分期论治,急性期以"上中下通用痛风方"加减,迁延期以独活寄生汤加减。顽固性结缔组织病,认为需重视"毒""瘀"在发病中的重要性,合理运用解毒祛瘀法。李教授认为,脾胃虚弱在风湿病发生、发展、转归中具有重要作用,各种风湿病在任何阶段的治疗均需重视顾护脾胃。  相似文献   

15.
刘立华教授治疗痛风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进行辨证论治与分期分型论治。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痰湿热毒瘀阻较甚,关节局部病变突出,以标证为主,当急则治其标,治疗上以清热利湿、凉血活血、通络止痛为原则,方用四妙散加减;间歇期或慢性期,一般疼痛症状表现不明显,或仅表现为高尿酸血症,标证基本已去或者轻微,多采用补脾肾、调气血之法,兼顾祛邪,此当缓则治其本,方用养血治痹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标本兼顾,疗效颇佳,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痛风不易复发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痛风病是与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沉积密切相关的慢性、进展性、复发性代谢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张冰教授针对痛风病高血尿酸、尿酸盐沉积、急性炎症不同病程阶段的病理特点,建立“整合论治”的治疗策略,采用健脾祛湿化浊除痹以降尿酸、抗炎镇痛,实现截断高血尿酸、扭转尿酸盐沉积、抑制急性炎症的治疗效果,标本兼治全程干预痛风病,为临床治疗慢性复杂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王陈妮  刘燕 《河南中医》2020,40(2):199-202
明代医家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指出,痛风的发生为内外因共同作用所致,肝肾不足,脾失健运,气血虚弱为本,痰湿瘀血内结,外感风寒暑湿之邪为标,属本虚标实证。其治疗痛风以虚实为纲,气血为本,如辨为气血不足者,用参五秦艽汤加减补益气血,祛风散寒除湿;如辨为营卫失调者,用续断丸以益气养荣,补益肝肾;如辨为风湿痹阻者,采用消风饮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如辨为湿热内蕴者,采用二妙散清利湿热,通络止痛;如辨为瘀血痹阻者,采用舒筋散温通经脉,活血散瘀;如辨为痰瘀互结者,采用赶痛汤活血祛痰通络;如辨为劳倦过度者,采用十全大补汤益气补血等。治则明确,或攻、或补、或攻补兼施,以固护脾胃,调理气血为特点;治法灵活,补虚以健脾补肾,补益气血为主,配以祛风、散寒、除湿、清热、化痰、行瘀等攻邪治法;提倡内外兼治,善用中药内服及熨法、雷火针法外治;组方严谨,药物配伍以寒热并用、固护脾胃、重调气血为特点。  相似文献   

18.
痛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发病人群逐渐年轻化。可以导致痛风性肾损害等多种并发症。马宝东教授发挥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特色,运用中医药疗法,在痛风疾病的治疗中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王庆国教授学验俱丰,对痛风病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其组方精当,配伍详明,疗效突出。痛风急性期辨证以湿热内盛,痹阻关节为主,并重视热毒炽盛的病理因素,治以清热利湿,通络止痛。若病情迁延,病至后期,特别重视补肾法的应用,强调补肾当为根本大法,临床每收佳效。对王师治疗痛风病的学术思想、治疗特色、临证经验进行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20.
刘渡舟教授治疗心悸九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渡舟教授精于伤寒学说,对经方运用有独到认识,善用桂枝剂类方,尤其精于心脑血管类疾病的临床治疗,对心悸、胸痹等病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拟对刘渡舟教授治疗心悸"九法"进行系统总结,介绍其治疗特色、方证病机、组方用药的独到经验,以期有资于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