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比较彭氏分筋推拿疗法与常规推拿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腰背肌筋膜炎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彭氏分筋推拿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推拿疗法治疗。2组每次治疗20min,每周治疗3次,6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为76.7%(23/30),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对VAS评分和ODI评分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彭氏分筋推拿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患者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功能障碍情况,其疗效优于常规推拿疗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浮针治疗项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将符合相关标准且纳入研究的60例项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对照组(30例)及浮针治疗组(30例)。针刺对照组予以常规针刺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2周;浮针治疗组行浮针治疗于可疑患肌处,频率为2日1次,2周内共进行治疗7次。在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这2个时间节点,分别测评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痛点评分、颈部残障指数(NDI)、颈椎活动度 (ROM)、血小板聚集率及5-羟色胺水平,继而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项背肌筋膜炎患者压痛点评分、NDI指数、血小板聚集率及5-羟色胺水平测评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几项评分数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浮针治疗组评分下降幅度均大于针刺对照组(P<0.05);ROM测评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颈椎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左右旋转的ROM均较治疗前提升(P<0.05),且浮针治疗组ROM提升幅度大于针刺对照组(P<0.05)。测得浮针治疗组总有效率可达86.7%,显著优于针刺对照组73.4%的有效率(P<0.05)。结论:浮针可有效改善项背肌筋膜炎患者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的症状,减轻炎性反应,改善颈部功能,且临床疗效要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银质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银质针治疗,对照组给予小针刀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周、1月、3月的VAS、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质针、小针刀均能有效缓解软组织紧张,减轻疼痛,改善腰椎活动度,银质针治疗疗效更优于小针刀,可作为腰背肌筋膜炎常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激痛点火针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激痛点火针疗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VAS)评分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并评价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 33%,对照组为83. 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VAS评分及JOA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刺联合激痛点火针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患者腰背部功能,优于普通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筋刺法治疗运动性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运动性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经筋针刺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疗法治疗。2组均每天治疗1次,共治疗10次。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VAS)评分及功能障碍(Oswestry)指标评分的变化,并比较2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视觉疼痛评分(VAS)及功能障碍评分(Oswestry)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筋针刺疗法治疗运动性腰背肌筋膜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从而有利于提高运动员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浮针治疗项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将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项背肌筋膜炎患者分为治疗组(浮针针刺组)及对照组(普通电针组),每组各30例。通过颈痛量表(Northwick Park Neck Pain Questionnaire,NPQ)评分、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等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的差异,并观察两组有效率情况,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浮针针刺组治疗后的NPQ评分、VAS评分、SF-36评分及有效率均优于普通电针组,统计学分析两组比较结果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浮针疗法能有效治疗项背肌筋膜炎,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浮针疗法辅助温针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2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作为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行单一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浮针疗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65%,高于对照组的54.84%(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晕针、血肿或者烫伤等不良反应。结论:浮针疗法辅助温针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推拿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结合推拿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手法结合运动针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按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纳入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单纯手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针刺结合运动治疗,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VAS评分、ODI评分、疗效及随访。结果:治疗2疗程后,两组VAS评分、ODI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对照组均高于观察组(P <0.05);对照组疗效低于观察组(P <0.05)。结论:运用手法结合运动针刺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激痛点针刺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背肌筋膜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激痛点针刺疗法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低频经皮电刺激治疗,每组患者均干预4周,每周干预2次,在治疗前后采用简化麦吉尔疼痛问卷积分(SF-MPQ评分,包括PRI、VAS、及PPI评分)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定,并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PRI、VAS、PP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激痛点针刺疗法对腰背肌筋膜炎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药物注射疗法与西药口服对比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注射疗法组、药物组各30例,通过MPQ量表评分进行疗效评价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药物注射疗法组愈显率100%,显著优于药物组73.3%,2组MPQ量表评分在治疗结束后均显著改善(P0.01),并且药物注射疗法组在症状及疼痛方面显著优于药物组(P0.05),且在随访1个月内仍保持较好疗效。结论药物注射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治愈率高,且临床痛苦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辽宁中医杂志》2016,(12):2624-2627
目的:观察浮针疗法结合温针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组和浮针温针灸组,每组33例。浮针温针灸组采用浮针结合温针灸治疗,温针灸组采用单纯温针灸治疗,浮针治疗隔日1次,6次为1个疗程。温针灸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分别选择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和治疗后30 d评定各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和疼痛评分。结果:浮针温针灸组愈显率81.8%(27/33),显著优于温针灸组的50%(16/32);两组症状积分、疼痛评分在治疗结束后均显著改善(P0.01),并且浮针温针灸组在症状及疼痛改善方面显著优于温针灸组(P0.05),且在随访1个月内仍保持较好疗效。结论:浮针配合温针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疗效优于温针灸,且长期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温经通络汤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66例寒湿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及入组顺序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选取美洛昔康片口服,7.5 mg/次,2次/d, 2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选用温经通络汤(附子8 g,桂枝6 g,蜈蚣3 g,全蝎3 g,醋延胡索15 g,土茯苓15 g,熟地15 g,胆南星10 g,陈皮10 g,泽泻10 g,牛膝10 g,鸡血藤12 g,广地龙12 g,甘草8 g)治疗,1剂/d, 2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ODI(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评分、VAS评分变化,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2周临床观察后发现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腰部功能评分及疼痛评分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腰部功能评分及疼痛评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无过敏等不良事件。结论:温经通络汤治疗寒湿型腰背肌筋膜炎安全有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腰背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药物铺灸联合针刺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9年7月~2019年12月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门诊就诊的腰背肌筋膜炎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针刺治疗,每日1次,共治疗10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药物铺灸治疗,隔2日1次,共治疗4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及治疗后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铺灸联合针刺治疗腰背肌筋膜炎具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复方白芥子油走罐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接受针刺和白芥子油走罐治疗;对照组接受针刺加温针治疗。每星期治疗2次,共治疗4星期。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星期及4星期后进行疼痛的视觉模拟量表(VAS)和中文版罗兰-莫里斯残疾问卷(RMDQ)评分,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4星期后两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星期后,两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星期后,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星期后两组中文版RMDQ评分均明显降低,与本组治疗前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1星期和4星期后,观察组中文版RMD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刺加走罐及针刺加温针均可减轻腰背肌筋膜炎患者的疼痛,改善腰背肌功能,而针刺加走罐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6.
探讨腰痹通胶囊联合浮针针刺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腰椎活动度及腰背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 【方法】 将80例LDH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服用腰痹通胶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 组基础上给予浮针针刺治疗,疗程为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活动度、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改进汉 化的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Roland-Morris 腰椎功能障碍问卷(RMDQ)评分及腰背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情况, 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2周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50%(39/40),对照组为80.00%(32/40), 组间比较(χ2 检验),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腰椎活动度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腰椎屈伸、旋转 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研究组对腰椎屈伸、旋转活动度的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或 P< 0.01)。(3)腰椎功能评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 ODI评分和 RMDQ 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研究组对 ODI 评分和RMDQ评分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疼痛程度评分方面,研究组治疗1周、2周和1个月后及对照 组治疗2周和1个月后的疼痛程度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研究组在治疗1周、2周和1个月后对疼痛程 度 VAS评分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5)腰背肌表面肌电参数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腰背肌表面肌电信 号积分肌电值(IEMG)和平均功率频率(MPF)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对腰背肌表面肌电信号MPF和IEMG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腰痹通胶囊联合浮针针刺治疗可显著提升LDH患者的疗效,改善患者腰椎 活动度,提高腰背肌群表面肌电信号,缓解肌肉疲劳和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内热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疗效.方法: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用温针治疗,治疗组用内热针治疗.结果:治疗7d和14d,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病变区域温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热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能减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以背部八卦穴为主针刺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疗效。方法:92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其中治疗组采用针刺治疗,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治疗。均以7天为1个疗程。采用数字评定量表法(NR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进行评分并比较;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观察治疗6个月后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33例,好转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6%;对照组治愈22例,好转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0.4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8.70%,低于对照组26.09%(P0.05)。结论:以背部八卦穴为主针刺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青鹏膏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疗效。方法:将9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青鹏膏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针刺配合青鹏膏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刮痧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5例予刮痧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2组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4.3%,对照组总有效率74.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刮痧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腰背肌筋膜炎,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