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臂丛神经损伤后疼痛属于慢性顽固性疼痛,其典型表现为持续性疼痛,如电击样、刀割样、绞榨样、灼热样等阵发性加重.由于脊神经损伤,因此会伴有对应节段的运动感觉障碍,而且疼痛最严重的部位即感觉障碍最明显的部位,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当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需行神经吻合术,但该手术对神经根撕脱的患者无效[1];1967年Norrmn Shealy等[2]提出应用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治疗慢性疼痛且已成为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目前全球已有5万多患者接受脊髓电刺激治疗,总有效率约80%[3].我科于2012年6月采用脊髓电刺激术治疗臂丛神经损伤后疼痛1例,效果较好,本文将治疗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每年的发生率约为每百万人25例(其中17例为外伤性SCI,8例为非外伤性SCI)[1]。目前由于矿山工业发展,SCI发病率有增长趋势,慢性疼痛是SCI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为11%—94%[2]。Cruz-Almeida等[3]报道,至少80%的SCI患者存在慢性疼痛,其中1/3为重度疼痛。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在神经调控治疗疼痛方面具有重要临床使用价值,据统计SCS治疗外周血管病变,91%的患者疼痛缓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损伤平面的皮肤感觉阈值变化与差异,推测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神经妥乐平)治疗SCI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机制。方法:39例SCI患者根据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及使用神经妥乐平的不同情况分为轻、中、重3组,应用定量感觉检查(Quantitative sensory testing,QST)的方法,测试损伤平面皮肤的单丝触觉、冷觉阈值、热觉阈值以及冷痛觉阈值、热痛觉阈值,并与20例正常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健康者相比,SCI患者损伤平面的单丝触觉阈、热觉阈均明显提高,冷觉阈明显降低。与无明显疼痛者比较,中、重度神经病理性疼痛者的单丝触觉阈、冷痛阈和热痛阈值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神经妥乐平治疗有效者与无效者比较,冷痛阈、热痛阈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妥乐平治疗SCI后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具有其特定的解剖生理学基础。通过QST筛查,有利于对SCI后的神经病理性疼痛进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4.
全球的脊髓损伤发病率每年约为25~50万人,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运输方式的改变,车祸、跌倒等外伤事件的发生,使得急性脊髓损伤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1]。除了造成运动功能的丧失及感觉障碍,脊髓损伤急性期的脊髓休克会改变副交感神经反射活动并导致肠蠕动降低。[2]这种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的胃肠道功能障碍,被称为“神经源性肠”,是脊柱外伤患者中最普遍的自主神经系统合并症之一[3]。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内的危重患者约有60%存在胃肠道动力障碍,如胃排空延迟,异常胃肠蠕动,和肠道屏障完整性破坏。  相似文献   

5.
多数学者认为慢性疼痛已构成一种单独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长期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已成为治疗慢性顽固性疼痛的一种重要方法。除传统SCS外,近年发现新式SCS、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电刺激以及硬膜下电刺激也有很好的镇痛效果,且效应机制不同。本文综述了四种电刺激模式治疗慢性疼痛的机制,以期为疼痛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慢性疼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类顽固性疼痛,对于传统药物、物理、心理及神经阻滞疗法均不敏感,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用于治疗慢性疼痛已有近50年历史,国外医师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并且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均得到多方验证。本文将从SCS的原理、分类、临床应用、治疗时间窗的选择及SCS的发展等方面对SCS在慢性疼痛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国内疼痛科医师提供参考,以便为广大慢性疼痛病人提供更好的疼痛治疗。  相似文献   

7.
慢性疼痛(chronic pain,CP)是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顽固性合并症之一,是损伤平面以下皮肤感觉已消失区域出现的表现形式多样的慢性疼痛,发生率为34%~94%,且近年来呈逐年增高的趋势。1982年,Donovon提出了脊髓损伤后疼痛的分类,即5个不同的疼痛综合征:中枢性疼痛、根性或节段性疼痛、内脏性疼痛、肌肉骨骼性疼痛、精神性疼痛。有研究显示,在353例脊髓损伤患者中,有64%发生各种各样的脊髓损伤性疼痛,其中神经性疼痛占30%,非神经性疼痛占17%,既有神经性疼痛又有非神经性疼痛者占17%。  相似文献   

8.
慢性疼痛常发生于中低收入国家,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 [1].中国慢性疼痛的发病率为35.9%,且有研究显示21%~50%的慢性疼痛病人存在自杀倾向 [2,3].在过去的十几年,脊髓电刺激 (spinal cord stimulation, SCS)广泛应用于疼痛治疗且诸多临床研究证实了其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优势.据美...  相似文献   

9.
张丽芬  敖丽娟  郑琳  魏玲  廖岚  周红  王凤玲  代莉  王文丽 《护理研究》2011,25(27):2499-2500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外伤性中枢神经损伤,常导致躯干四肢运动感觉功能的部分丧失。泌尿系统并发症是脊髓损伤病人重要并发症之一,是脊髓损伤病人后期死亡的主要原因[1]。其死因主要是对泌尿系统并发症的治疗和护理水平较低。SCI后伴有排尿障碍的常规康复护理  相似文献   

10.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指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的相应脊髓节段出现各种运动、感觉、括约肌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相应改变.过去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运动和感觉的恢复;但是部分患者在脊髓损伤后会发生顽固性神经痛,并且常面临疼痛治疗困难.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Onnelly等报道[1]:脊髓损伤后疼痛的发生率高达77%-86%.  相似文献   

11.
正脊髓电刺激疗法(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又称镇痛起搏器,是将刺激电极置入椎管的硬膜外腔,通过电流刺激脊髓后角感觉神经元及后柱传导束,从而阻断疼痛信号传导,以达到治疗疼痛的一种神经调控方法~([1])。臂丛神经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周围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2.
脊髓背根入髓区毁损术治疗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髓背根入髓区毁损术对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脊髓背根入髓区毁损术治疗的99例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臂丛神经撕脱后疼痛36例,脊髓和/或马尾神经损伤后疼痛30例,幻肢痛27例,残肢痛4例,痉挛状态伴疼痛1例,开胸术后胸壁疼痛1例.年龄28~72岁,病程6月~ 50年.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术后疼痛缓解大于75%为疗效优秀,疼痛缓解50~75%为良好,疼痛缓解小于50%为差.结果:随访1~5年,臂丛神经撕脱伤后疼痛患者中,69.4%疗效优秀,13.9%疗效良好,16.7%疗效差;脊髓和/或马尾神经损伤后疼痛患者中,70%疗效优秀,16.7%疗效良好,13.3%疗效差;幻肢痛患者中,47.8%疗效优秀,26.1%疗效良好,26.1%疗效差;残肢痛患者中,25%疗效优秀,50%疗效良好,25%疗效差.术后并发症包括一过性下肢无力、轻度深感觉障碍和伤口愈合不良.结论:脊髓背根入髓区毁损术对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疗效满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慢性疼痛(chronic pain) 原因及发病机制复杂,持续时间长,治疗方法手段多样,临床疗效不尽如人意,成为广受关注的医疗和社会问题.近年来,采用以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 SCS) 为代表的神经调控技术治疗慢性疼痛,愈来愈受到疼痛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是脊髓损伤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机制复杂,给临床治疗带来巨大的挑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小胶质细胞通过扩大神经炎症反应介导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本文以神经炎症为切入点,对小胶质细胞参与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过程机制进行综述,期待为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带来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脊髓损伤后疼痛(spinal cord injury pain,SCIP)的发生率约为34%~94%,常出现于伤后几天到数月内.该疼痛较为顽固,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国内多采取药物结合针灸理疗等综合治疗,少数病例行脊髓背根入髓区切开手术等治疗,疗效各不相同.我科2010年行2例脊髓射频毁损治疗脊髓损伤后慢性疼痛,术后疼痛缓解满意;现结合国内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脊柱骨折占全身骨折5%~6%,胸腰段(T10~L2)最常见,颈椎次之。创伤性脊髓损伤(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TSCI)是外伤引起的脊髓横贯性损害,造成损害平面以下的脊髓神经功能(运动、感觉、括约肌及自主神经功能)的障碍。严重的脊柱创伤常造成  相似文献   

17.
<正>脊髓电刺激疗法(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俗称镇痛起搏器。是指将刺激电极置入椎管的硬膜外腔,通过电流刺激脊髓后角感觉神经元及后柱传导束,从而阻断疼痛信号传导,以达到治疗疼痛的一种神经调控方法。SCS早已被美国FDA批准成为治疗躯干和四肢慢性疼痛的一种方法。SCS发展了近40年,针对慢性疼痛的治疗,其可行性及高选择性有目共睹。然而,脊髓电刺激疗法仍然面临着其特有的一系列挑战,本文将就椎管内治疗策略、电刺激参数的选择、患者的选择、治疗的成本效益以及提高疗效的策略等问题进行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18.
疼痛是身体受到伤害性刺激的主观感觉,与神经反射、心理和情绪反应相交织.疼痛所带来的社会心理影响越来越严重,不但限制活动、食欲下降、影响睡眠,在心理上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当疼痛加剧时,患者会产生焦虑、情绪激动,甚至有些患者会产生自杀心理,疼痛治疗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1967年首先由C.Norman Shealy等提出,主要应用于治疗慢性疼痛.1970年起SCS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着硬膜外永久性植入脊髓刺激系统的出现,硬膜外脊髓电刺激在疼痛的治疗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在全球已有5万多病例接受了脊髓电刺激治疗,总有效率约80%[2].我科2005年3月采用脊髓电刺激器植入术治疗1例顽固性疼痛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临床症状多表现为持续性烧灼样痛、跳痛、间隙性性针刺样痛、闪电样痛及刀割样痛、痛觉过敏、感觉异常及感觉迟钝~([1,2])。顽固的PHN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降低病人生活质量~([3])。目前,国内多应用普瑞巴林等药物及神经阻滞、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等治疗,但少数病人仍不能有效控制疼痛。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or,  相似文献   

20.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严重致残性疾病,常造成截瘫或四肢瘫,会对患者感觉功能、运动功能以及自主神经功能造成影响[1]。SCI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压疮、肺部感染、尿路感染[2],并最终造成患者期望寿命的缩短。根据各国统计数据,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非创伤性脊髓损伤发生率在发达国家高于创伤性脊髓损伤(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TSCI)[3—4],每百万居民中TSCI发病率为9.3人/年[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