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肠道菌群在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可以改善痴呆症状.中医"脾胃"与肠道菌群在生理、病理上均相类似,从脾胃治疗痴呆已被证明有效.目前,中医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以防治痴呆的研究还处于初起阶段.本研究旨在以调节肠道微生态为靶点,探讨从脾胃论治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作用机制,为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雷超  刘志华 《广西医学》2023,(9):1089-1092+1114
肠道菌群的构成与认知障碍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失调可能通过代谢通路及免疫通路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靶向调节肠道菌群如粪菌移植、补充益生菌/益生元有望成为治疗轻度认知障碍的重要手段。本文对肠道菌群失调对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可能作用机制及肠道菌群调节在轻度认知障碍靶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综述,以期为制订新的轻度认知障碍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早产合并认知障碍大鼠肠道菌群及短链脂肪酸变化特征,探讨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改变与早产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60只孕16~17 d SD大鼠,均分为2组,腹腔注射脂多糖作为实验组,腹腔注射PBS作为对照组.在大鼠孕21 d时行剖宫术获得早产大鼠(足月为22~23 d).在早产大鼠出生后30 d行认知能...  相似文献   

4.
汪飞  唐婷玉  刘娟  黄河  李志军 《浙江医学》2022,44(8):846-850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多样性变化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合并高血压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21年6月浙江医院睡眠障碍中心收治的鼾症患者46例,依据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结果分为单纯鼾症患者(对照组)14例和OSA患者32例,OSA患者根据是否合并高血压再分为OSA合并高血压患者组11例及单纯OSA组21例,3组患者均无重大基础疾病。于PSG监测结束后当日清晨采集粪便样本,并采用16SrRNA测序法作肠道菌群鉴定。采用Metastats分析在不同水平上比较3组患者菌群的差异。结果3组患者中,Firmicutes在OSA合并高血压人群中丰度最高,在对照组中丰度最低;Bacteroidetes在对照组中丰度最高,在OSA合并高血压组中丰度最低;对照组的Bacteroidetes丰度最高,Firmicutes丰度最低;而OSA合并高血压组的Firmicutes丰度最高,Bacteroidetes丰度最低(P<0.05)。结论肠道菌群多样性改变参与OSA合并高血压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肠道菌群是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和调节机体的免疫炎性反应和代谢过程,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联系,在高血压疾病的研究中已成为焦点。本文总结了肠道菌群与高血压的关系,从炎症和免疫反应、脑-肠-骨髓轴、代谢物等方面阐明肠道菌群对高血压的影响及可能机制,重点从盐、益生菌、多酚类有机化合物三方面探讨饮食干预影响肠道菌群、改善血压的新型辅助降压途径,以期以肠道菌群为靶点,使通过饮食、中草药防治高血压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相似文献   

6.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常见的以短期和长期记忆丧失、决策能力受损、健忘和认知障碍为特征的与年龄高度相关且呈进行性改变的神经退行性疾病。AD的发病和治疗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宿主的行为和认知功能密切相关,而肠道菌群多样性失衡可诱发神经系统疾病;因此,调节肠道菌群可能成为干预AD发病与进展的新靶点。本文从肠道菌群的定义及其作用、肠道菌群与AD的关系、通过不同治疗方法调节肠道菌群干预AD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研究糖尿病及合并心血管并发症患者肠道菌群与其血糖、血脂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肠道菌群异常可能在T2DM合并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可能与血糖、血脂代谢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一种最常见的全球性慢性病,属于身体各系统出现多种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包括心脑肾疾病,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目前尚有难以控制的恶性高血压发生,对高血压进行预防及治疗仍然是全球性的一个热点难题。肠道菌群在多方面影响着人体健康,包括影响宿主的代谢吸收能力、抗感染能力调节生理功能、抑制致病菌等等。肠道微生态的失衡、发育不良、菌群的失调与很多疾病存在关联性,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也存在一定关联性。本文对肠道菌群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方面进行总结,探讨肠道菌群高血压治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丁希芝  李鹏 《西部医学》2024,36(4):619-624
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是老年手术患者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麻醉、精神、老年等专科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大量研究证实肠道菌群与大脑之间存在着重要的交互关联,称为肠-脑轴。肠道菌群在肠-脑轴中发挥核心作用,其稳态对神经认知功能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国内外研究进展,就肠道菌群紊乱与PND的密切关系、手术和麻醉过程对肠道菌群稳态的破坏、以及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对PND的干预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肺癌合并肺炎患者口腔与肠道菌群结构与全身炎症反应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8年6月—2020年1月收治的肺癌患者100例,将其纳入对照组;另外再选100例肺癌合并肺炎患者纳入观察组.所有患者进行口腔、肠道菌群结构与全身炎症反应指标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口腔血链球菌数量、前牙及后牙龈下菌斑数量、肠道大肠...  相似文献   

11.
肠道菌群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春晖  冯志松 《医学综述》2014,(11):1953-195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已成为美国及世界范围内肝功能损害最常见的原因。肠道菌群与其发病机制密切相关。肠道菌群的构成与功能的改变通过Toll样受体4(TLR4)特异性识别脂多糖,并激活炎症相关基因的活性,促使肝脏慢性炎症的产生,诱导肥胖、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最终导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与发展。肝脏线粒体功能障碍与小肠细菌的过度生长也被证实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慢传输型便秘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患者常伴有肠道菌群的改变。肠道菌群对维持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若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出现肠道菌群紊乱,则可能引起便秘等疾病。MicroRNA是一种小的非编码RNA,作为基因表达过程转录后调控因子,其具有调节包括胃肠道在内的所有细胞蛋白表达的作用。肠道菌群能通过microRNA调节宿主基因的表达,而宿主的microRNA同样能调节菌群的生长和基因表达。肠道菌群与microRNA在维持肠道内稳态和预防相关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就肠道菌群与宿主microRNA对慢传输型便秘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6):188-192
肠道菌群失调与多种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证明膳食纤维在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方面具有重要调节作用,有利于维持肠道菌群动态平衡。膳食纤维为肠道菌群提供生长代谢底物,且优化了菌群代谢,肠道菌群通过酵解在小肠中不能被消化吸收的膳食纤维,产生的代谢产物参与机体多种信号调节机制,从而影响宿主生理病理改变。本文将对近段时间关于膳食纤维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更有效利用膳食纤维,优化肠道菌群代谢,防治疾病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肠道菌群是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缺血性脑卒中后肠道菌群的结构及组成会发生改变,可能会对卒中后人群的生命健康产生威胁。肠道菌群通过增加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及肠道通透性等机制影响疾病的进展。通过菌群与卒中相关炎症反应、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菌群对脑卒中并发症的影响和目前肠道菌群用于临床治疗的可能性对肠道菌群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应考虑到肠道菌群的影响,以免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肠道高动力循环动物模型,为研究门静脉高压(PHT)形成机制提供有利工具。方法:采用复合因素致肝纤维化方法,建立肠道高动力循环模型。选用雄性Wistar大鼠,分别在饲养第0、2、4、6、8周末取材,经肠系膜上静脉末端穿刺测压,动态观察门静脉压力(PVP)变化;肝脏HE、V.G染色及外周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透明质酸(HA)测定来确定肝纤维化及硬化分期;测定外周血中的内皮素-1(ET-1)及肠管组织匀浆中一氧化氮(NO)的动态变化水平观察肠道高动力循环形成情况。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肠管组织匀浆中NO和外周血ET-1出现先降低后升高,到第8周末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VP的动态变化与NO、ET-1动态变化呈正性相关(r分别为0.900 7、0.851 4,P<0.05);NO/ET-1比值总体呈升高趋势。结论:通过复合因素致肝纤维化方法,可以建立大鼠肠道高动力循环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为早期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临床已确诊2型糖尿病的患者211例。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中文版对所有入选对象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并根据其结果MOCA评分结果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NC组)和认知功能障碍组(CI组)。详细记录其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工作性质、患糖尿病年限、是否合并高血压,并测定其体重指数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等。结果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组与认知功能正常组在年龄、受教育程度、工作性质、体重指数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受教育程度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是MOCA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高体重指数和高糖化血红蛋白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受教育程度高是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因素。有效控制血糖、体重、增加受教育的程度等可能有助于预防或延缓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孔庆琳 《当代医学》2021,27(9):128-130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福辛普利钠与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高血压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0)和常规组(n=40)。常规组患者使用缬沙坦联合福辛普利钠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脉压、脉压指数、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舒张压、脉压、收缩压、脉压指数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MMSE评分及MoCA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改善脉压指数,降低认知功能障碍程度,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徐义军  王超 《中外医疗》2010,29(12):18-20
目的探讨乳果糖对肝硬化门脉高压大鼠肠粘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皮下注射50%CCl4橄榄油溶液,制造门脉高压模型。造模后存活大鼠随机分为:(1)治疗组;(2)对照组;(3)模型组。治疗组即乳果糖组,灌服乳果糖5mL/kg,每日2次,直至大鼠排稀便(共10d);对照组仅灌服葡萄糖水。11d后处死取全血及肝、脾、肾、和肠系膜淋巴结组织匀浆后作细菌培养,测细菌易位率;采用改良的偶氮基质显色法行内毒素测定;取回肠粘膜组织行HE、Masson染色和超微病理的观察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回肠末端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细菌易位发生率较对照组和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肝功能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血清内毒素水平(0.20±0.08)Eu/mL亦明显低于对照组、模型组之(0.33±0.06)Eu/mL、(0.44±0.07)Eu/mL(P〈0.01);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治疗组与对照组、模型组比较,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口服乳果糖可以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减少门脉高压大鼠肠道菌群易位,减轻内毒素血症,从而一定程度上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