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及虚拟手术在肝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复旦大学医学院2012级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医学生6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n=30)和三维教学组(n=30)。传统教学组采用肝脏解剖/手术图谱、肝脏模具及手术视频进行肝脏临床解剖及手术教学;三维教学组实习生采用肝脏三维可视化模型、虚拟手术系统及案例对应手术视频进行教学。学习周期为6个学时。学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标准化考试考核比较,并调查学生对教学法的评价。结果:三维教学组学生的考试成绩为(95.5±3.1)分,优于传统教学组的(81.0±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维教学组的优秀率(93.3%)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三维教学组所有学生均认为该教学法易于掌握,生动有趣,能调动学习积极性、促进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提高学习效率,并有助于增强自学能力。结论:基于三维可视化及虚拟手术的临床实习带教效果优于传统教学,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胆道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临床实习护生教学质量。方法:将在我院胆道外科实习的60人分为传统教学组和PBL教学组,比较两组护士在科室实习结束时理论及操作考试成绩。结果:PBL教学组及传统教学组的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分别为(91.68±7.51)、(77.27±8.41)分。结论:PBL教学法更能提高带教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加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胆外科临床解剖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名就读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外科学专业研究生,分别完成传统教学方法和三维可视化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基于外科学教材、肝脏解剖图谱、肝脏增强CT图像和手术录像,三维可视化教学基于增强CT的肝脏三维可视化模型和手术录像。每种教学方法结束后,受培训学生分别完成对应的评估量表,包括受培训者主观评价、肝脏脉管解剖、肝段解剖和模拟手术规划4个方面评估内容。结果:三维可视化教学方法下的受培训学生主观评价得分显著高于传统二维影像教学方法得分[(33.3±5.4)分vs(22.0±9.2)分,P<0.001]。三维可视化教学下的学生在掌握肝脏基本脉管解剖得分[(30.5±6.3)分vs(19.8±9.2)分,P<0.001]、肝脏空间脉管解剖得分[(15.9±2.5)分vs(10.0±4.6)分,P<0.001]和模拟手术规划得分[(16.1±2.7)分vs(11.4±4.5)分,P<0.001]的得分能力上均优于传统教学方法;而2种教学方法下受培训学生对于掌握肝段解剖得分能力方面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7±9.3)分vs(15.7±9.9)分]。结论: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临床教学在临床医学生中有较高的接受度,其教学效果总体上优于传统教学方法,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在胸外科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进行规培的人员共60名,随机分为三维影像重建技术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各30名。传统教学组进行传统授课教育,三维影像重建技术教学组在传统授课教育基础上辅以三维重建影像和手术现场讲解教学。两组学员均接受教学效果问卷调查和理论考试。比较两组学生的问卷调查得分和理论考试成绩。结果 三维影像重建技术教学组教学效果调查问卷得分(12.60±0.81)分,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得分(10.07±1.05)分(t=10.46,P<0.05),三维影像重建技术教学组理论测试得分(83.87±4.13)分,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得分(80.93±3.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8,P<0.05)。结论 在胸外科教学中应用三维影像重建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胸外科学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自主化,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消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18级基地住院医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轮转的医师,进行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与既往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较,分析和探讨了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结果:共53名基地住院医师参加,与既往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内科学成绩分别为:80.79±8.2 ,82.36±6.9分,两组成绩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基地出科考机考中,研究组成绩为:89.32±6.9分,传统教学组成绩为:88.48±7.7分。在病例分析考试中,研究组病例分析成绩为:90.37±5.7分,传统教学组成绩为:85.48±6.5分,P<0.05。结论: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消化科住院医师培养过程中提高了临床医师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基础知识和临床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思维导图作为辅助手段引入床旁超声(POCUS)本科实习教学培训中的效果。方法 以2012~2018级96例徐州医学院和皖南医学院临床麻醉学专业实习医师为教学对象,随机分为思维导图组(n=48)和传统教学组(n=48),比较两组学生理论、技能考核和教学满意度评分。结果 思维导图组学生心脏超声标准切面获得时间明显短于传统教学组学生,各部位超声标准切面获得总数及毗邻解剖结构辨识率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8.65、10.55、21.61,P均<0.05);思维导图组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学习的积极性、临床思维能力、学员满意度也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3.78、14.50、15.78、23.12,P均<0.05)。结论 将思维导图方法引入临床麻醉学本科实习生POCUS教学中,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POCUS超声诊断要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临床麻醉学本科实习生POCUS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群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在甲状腺功能紊乱疾病中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3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甲亢心组)、6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组)、31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组)患者及43例健康对照者血清NT-proBNP水平; 对比分析各组别老年人群与中年人群血清NT-proBNP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甲亢心组、甲亢组、甲减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NT-proBNP结果分别是827.61±626.13,107.18±54.46,162.94±134.14和68.76±39.21 pg/ml。甲亢心组、甲亢组、甲减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NT-proBN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458,4.312,3.794; P= 0.000,0.000,0.001); 甲亢心组、甲减组与甲亢组血清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78,2.232; P=0.000,0.032)。甲亢心组、甲减组、正常对照组老年人群血清NT-proBNP水平高于中年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6,-2.510,-2.653; P=0.007,0.016,0.014); 甲亢组老年人群血清NT-proBNP水平高于中年人群,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40,P=0.890)。多元回归分析示甲亢组血清NT-proBNP水平与FT4(r=0.224,P=0.033)存在正相关; 甲减组血清NT-proBNP水平与T3(r=-0.363,P=0.022)存在负相关。结论 中老年人群甲状腺功能紊乱对血清NT-proBNP的水平有显著性影响,血清NT-proBNP水平对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人群的辅助诊断和疗效观察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3D打印结合模拟器在结构性心脏病教学中的可行性及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2年1~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60名学员随机分成两组,传统教学组和新型教学组,每组30名。传统教学组采用常规PPT授课教学方式,新型教学组采用新型教学方式(3D打印结合模拟器)。在课程结束后采用理论考试和问卷调查两种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新型教学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6,P<0.05);新型教学组在提高学习兴趣、增强理论和临床结合度、调动学习主观能动性、教学模式满意度方面评分均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99、-3.88、-4.56、-4.53,P均<0.05)。结论 在心脏大血管外科临床教学中采用3D打印结合模拟器的新型教学模式能够加强学生对于心脏解剖结构和病变机制的掌握,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组优化合作学习及反冲输液器使用在静脉输液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级专科护理女生160名为研究对象.所有学生均已完成2学时的静脉输液理论学习,学号前80名学生设为对照组,应用传统模式及常规输液器练习操作;后80名学生设为研究组,小组优化合作学习模式下应用模拟静脉输液反冲输液器练习.比较实训结束时两组护生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并记录实训期间操作安全性及有效性.同时,对研究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研究组理论成绩平均(46.20±3.20)分,现场操作成绩平均(46.50±2.90)分,整体技能操作成绩平均(92.37±6.80)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7.50±3.90)分,(39.70±2.80)分,(80.60±3.16)分(均P<0.01);研究组一次排气成功率为9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3%(P<0.01);排气过程中,研究组失液量为(0.14±0.01)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3±0.37)ml(P<0.01);研究组无针刺伤发生,对照组发生15例(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学生使用不同输液器在输液器再利用时液体排空时间分别为(11.64±2.63)s、(5.89±0.76)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研究组高度评价该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结论 小组优化合作学习联合反冲输液器应用于静脉输液实训教学,实现了理论与临床实际的紧密衔接.将枯燥单一的流程转化为形象生动的临床小组整体护理,并利用反冲输液器安全实用等优势,解决了操作中资源浪费、耗时耗力等问题,能够活跃学习氛围,促进团结协作,激发学生自我学习,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整体实训教学效率与效果.该教学模式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甲状腺肿瘤的血管病理学特征,评价彩色血管能量成像(CPA)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前应用CPA检查,术后对手术标本行CD34因子免疫组化染色,计算微血管密度(MVD),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甲状腺癌的MVD(51.37±11.17)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的MVD(21.32±7.95,P<0.05)。甲状腺癌中CPA III级的MVD(53.21±13.11)明显高于II级(36.11±7.92,P<0.05)。甲状腺癌的RI(0.68±0.13)与甲状腺腺瘤的RI(0.54±0.17)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癌与甲状腺腺瘤的RI值与MVD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737、0.831),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肿瘤的CPA血流丰富程度及其RI值和MVD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甲状腺肿瘤血管生成的特性,可为临床诊断评估甲状腺肿瘤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 MDT 协同理念对产科护理教学中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 2017 年 9 月至 2019 年 6 月在本院进行实习的护士 学生 141 名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实习时间段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n=68)和研究组(n=73)。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进行教学,研究组采用多学科协作产科护理教学模式。分析对比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综合能力、压力负荷以及教学满意度。 结果 研究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病名分析成绩及临床操作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学生的分析、动手能力、 交际、解决问题、表达及人文等综合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学生的压力负荷评分(55.10±10.30)显著低于 对照组(70.50±7.5)(P<0.05)。研究组学生的护理临床思维能力的教学满意度以及教学总体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采用多学科协作产科护理带教能够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降低压力负荷,提高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基于Blended learning(B-Learning)的多元化超声医学整合教学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84名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员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人。实验组采用B-Learning多元化超声医学整合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理论教学。而后进行量表调查及闭卷书面考试。由两位未参加研究的教员进行量表评分及盲法阅卷。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闭卷考试成绩分别为实验组85.1±15.2分,对照组75.6±20.2分(P<0.05)。回收有效量表84份,实验组总分21.8±5.6分,对照组16.2±7.2分(P<0.05)。结论 基于B-Learning的多元化超声医学整合教学法能够提高本科生的学习兴趣,显著提升学习效果,加强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纳米碳示踪剂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院120例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纳米碳组与常规组,每组60例.常规组按传统方式直接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纳米碳组术前注射纳米碳混悬注射液,充分显影后行同样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与效果.[结果] 纳米碳组淋巴结清扫数、术后甲状旁腺素、血钙分别为(8.19±1.77)个、(23.43±7.52)ng/L、(2.25±0.33)mmol/L,显著高于常规组的(5.38±1.92)个、(16.56±6.38)ng/L、(1.92±0.24)mmol/L,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纳米碳组甲状旁腺误切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3%、16.7%,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1.7%、36.7%(P<0.05).[结论] 纳米碳示踪剂具有起效快、安全性高、滞留时间长等优点,可以提高淋巴结清扫效果,对甲状旁腺具有良好辨别效果与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结合视频操作教学方法在康复专科医院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新入职的23名护士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操作示教进行规范化培训。2018年入职22名新护士为实验组,通过制定适合康复医院专科培训内容,采用案例教学结合视频教学的培训方法进行规范化培训,比较两组新护士岗前培训3个月后康复护理理论与专科操作考核成绩、综合能力评价及护士对教学质量的评价等。结果:实施教学方法改进后,实验组康复理论与专科操作考核成绩、综合能力评价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对教学质量中教学内容、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等多项评价较对照组提高,实验组教学质量总分较试验组显著提高(P<0.01)。结论:采用案例教学法提升新护士专业技术水平和临床护理综合能力,使培训质量显著改进,有利于提高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整体成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单次骶管阻滞在新生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在###医院行肛门闭锁纠治术的男性新生儿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体表标志定位骶管阻滞组(C 组)与超声引导骶管阻滞组(U 组),每组25例。两组患儿均在七氟烷浅全麻后行单次骶管阻滞。记录两组患者阻滞成功率、阻滞操作时间、穿刺针调整次数、穿刺失败率、阻滞并发症及术后6 h内的行为学评分法(CRIES)的评分。结果 与C组相比,U组患者阻滞成功率为100%,高于C组;穿刺针调整次数为(1.48±0.51)次,低于C组(2.12±0.72)次;术后1小时内CRIES量表评分低于C组;但阻滞操作时间(3.23±0.84 min)长于C组(1.84±0.69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儿中使用超声引导单次骶管阻滞可以提高阻滞的成功率,降低穿刺调整次数,改善术后疼痛评分,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儿童迷走甲状腺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分别经核素扫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手术及随访证实的迷走甲状腺患儿的临床及超声表现。结果 二维超声诊断迷走甲状腺6例,经核素扫描及随访证实;迷走甲状腺伴桥本甲状腺炎2例,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证实;颈部包块1例,术前穿刺活检证实为迷走甲状腺伴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舌管囊肿1例,术后病理为迷走甲状腺伴结节性甲状腺肿囊性变。结论 超声对儿童迷走甲状腺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儿科神经内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病房实习的62名本科护生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的32名实习生为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实习带教法,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的30名实习生为研究组,开展临床路径式带教。通过持续5周的专科实习,比较出科时两组学生的专业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学生满意度。结果两组学生入科理论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科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分别为(92.46±3.36)分和(91.05±2.74)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8.34±3.56)分和(83.48±4.62)分(均P<0.05);研究组学生满意度(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8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可以显著提高护理实习生的临床综合素质,提高护生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锁骨下静脉穿刺精确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在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的价值。方法:将2008-01-2014-01在我院治疗需要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500例患者随机分成超声组(超声引导下锁骨下静脉精确置管)245例和对照组(传统锁骨下静脉穿刺法置管)255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APACHEⅡ评分、入院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超声组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而尝试进针次数和并发症明显减少(P〈0.05)。结论:超声引导锁骨下静脉穿刺精确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