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13,(10):2025-2027
周扬俊,字禹锡,清代著名医家,于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著成《温热暑疫全书》四卷,依次论述温病、热病、暑病、疫病,其在疫病方面继承并发扬了吴有性的学术思想,同时辨证借鉴喻昌在疫病方面的观点,形成了自己对于疫病的独到见解,沿用以疫对疫病命名,认为尸气在疫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意义,提出疫病的致病特点在于三焦混淆,内外无间,不分表里,直行中道,并强调凡疫邪贵乎早下的驱邪观点,对疫病的防治尤为重视。其诸多观点虽源于前人,但亦有可挖掘学习之处。  相似文献   

2.
中医对非典治与防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中医对传染病的认识历史已久,对病因病机、证治都有一定的见识、研究和发展,已形成具有内涵的系统理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季节为冬春季,冬有烈风,春有余寒,渐伤人体抗病之原。其临床病象多有前驱症状;传染途径多由口鼻而人;本病发生发展既有伏邪内潜,又有时疫病毒之感,既伤肺卫又伤肺体,久之出现肺积,息贲难医之疫。治疗宜早不宜晚,当以宣肺通络,清热透毒为主。  相似文献   

3.
中医疫病学之研究(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乃光 《北京中医》2006,25(3):178-180
4 古代疫病防治举要 古代中国是个大疫不断的国家。自《史记》记载的公元前243年秦始皇赢政4年“天下疫”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止,共有大疫500余次。  相似文献   

4.
于雷  王秋月  岳冬辉 《吉林中医药》2023,(12):1391-1393
文章基于中医药有效防治现今疫病流行的背景下,发掘《温疫论》中的治疫思想,为疫病诊疗提供重要思路。通过对《温疫论》治疫思想的整理,发现吴又可在辨证疫病精准施治、先证施治截断病程与治疫用药均有独到见解,并且在现今疫病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显著疗效。探求中医古籍中的原始诊疗思维,着力于发展中医学术,为中医临床防疫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河间学说自金元时期形成以来,便对《伤寒论》等传统理论形成巨大冲击,学界逐渐出现"寒温对立"的局势.笔者通过比较刘河间与张仲景的学术观点,深入辨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河间学说与张仲景思想并非水火不容.寒温之争看似激烈的原因在于刘河间依《黄帝内经》理论构建自身学术体系,并以《黄帝内经》思想阐释《伤寒论》中外感热病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7.
中医学对于疫病的记载最早可见于先秦时期的文献中。但对于疫病的系统认识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本文首篇即从秦汉时期到魏晋、隋唐、两宋以及金、元、明时期,对疫病病因的认识、病名的认定及辨治的理法方药等方面的发展等的历史沿革进行了梳理,以期对临床进一步认识与有效防治疫病有所裨益,并特别论述到元末明初王履有关《内经》“承制生化”理论的阐释和发挥,是与现代医学用免疫学理论辨治疫病的思路和方法相通应的。第二篇则讲述了明清时期开创于明代吴又可的中医温疫学派的形成,温疫各家有关疫病的理论和辨治湿热疫、热毒疫及瘀毒疫的经验和经典方药。  相似文献   

8.
1初创热病理论的《素问·热论篇》《素问·热论篇》认为,“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此处“伤寒”,指广义的伤寒,包括不同季节发生的温病和暑病,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认为热病之形成是因为“人之伤于寒”。寒性收引,人体感寒则腠理闭固,阳气不得散发,“则为病热”。然四时之邪侵及人体,皆可导致病热,故此“伤于寒”之“寒”,可概括为各种外邪。热病之辨证,《热论》中首创六经分证法:太阳受病,“头项痛,腰脊强”;阳明受病,“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也”;少阳受病,“胸胁痛而耳聋”;太阴…  相似文献   

9.
古代疫病频发,中医药在控制疫病流行、保护人民健康方面始终起着重要作用。中医理论也在防治疫病的过程中不断充实与创新,回顾中医理论发展史,两次重要的疫病创新发生于汉末与明清时期,这也是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形成的两个重要阶段。以史为鉴,中医在治疗现代传染病时,应发挥快速反应的优势,面对新型传染病,可大胆创立新方新法,坚持辨病-辨证相结合,总结传染病传变规律,根据规律决定治法。  相似文献   

10.
尝试从具体疾病的角度思考吴又可的温疫证治。吴又可治疗温疫关注的是气机的疏利和通达,汗下应顺势而为,务必保持胃肠道通畅。吴又可喜大黄通利,嫌黄连闭塞,认为只用苦寒药,忘其本而徒治其标。汗下之后,症状缓解,邪去正安;疏利之法达邪于表里,通利紧跟其后以驱邪外出。吴又可《温疫论》经戴天章、杨栗山等的补充和扩展、吴鞠通对其方药的议论,至何廉臣的《重订广温热论》,扩大了温热病的证治范围。  相似文献   

11.
魏媛  郭思佳  李小娟  孙增涛 《光明中医》2016,(12):1677-1680
明末吴又可所著的《温疫论》以下法逐邪理论最具代表性,其中包括"急证急攻""下不厌早"等。现代医家指出下法在某些疾病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如感染类疾病、慢性病的预防以及急危重症等。围绕《温疫论》下法治疗思想和原则,联系今时之用,并总结下法的临床意义,旨在重拾先贤攻下逐邪法的学术思想,不应局限于下法伤正或只有燥屎内结之时才用之,与临床工作者重新学习如何灵活正确地运用该法,不致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12.
在课堂讲授中医经典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引入病案教学法,使理论与临床相结合,培养中医学生的临床辨证思维能力.通过教学实践,经典病案的筛选、讲解及分析,建立病案数据库,既可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经典的兴趣,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又可使学生熟练掌握运用中医辨证思维方法,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续上期)2 吴又可《温疫论》问世及温疫学派的形成我国古代医家将一切外感热病都归属于伤寒,当然也包括疫病。随着疾病谱的不断变化,有许多医家开始对一切热病皆由伤寒所致的故见产生了疑问,似乎仅仅伤于寒不至于造成众多急剧的病证及其流行,其中必有其他病因和原由。故自魏晋以后,许多医家即开始思考探索形成某些比较危重且具有流行特点的外感热病的关键病因及发病的原由。受时代的局限和崇古尊经思想的束缚,这个过程是迂缓而漫长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广瘟疫论》及《温热暑疫全书》中治疗疫病处方的组方特点,并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为例,探讨其作用机制,为现代临床研究疫病提供思路。方法 收集《广瘟疫论》及《温热暑疫全书》中治疗疫病以祛邪为主的方剂,借助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采用统计、关联、聚类及复杂网络分析等模块,对药物配伍规律进行数据挖掘,获得核心组方;再借助生物信息平台,如TCMSP、GeneCards、Cytoscape3.9.1、String、DAVID等进行成分检索、靶点构建、核心基因及通路分析等。结果 ①共收集77首治疗方,包括109味中药,其药性多属寒、微寒,药味以苦、甘为主,主要归经为肺、脾、胃经;关联分析得到共现度高的药物组合为:黄芩-甘草,生姜-甘草,黄连-黄芩,枣-生姜等;聚类分析得到2种不同功用的聚类组合,通过四类模块分析出3味药物的核心组方:黄连-黄芩-甘草②生信分析(网络药理学)得到核心组方42个有效活性成分,作用于NCP有34个靶标;得到GO富集分析结果216个和KEGG通路90条(P<0.05)。结论 《广瘟疫论》及《温热暑疫全书》治疗疫病的核心组方包括黄芩、黄连、甘草,其活性成分借助CASP3、RELA、IL6、HIF1A、FOS、VEGFA等靶点,通过癌症信号、脂类等通路减轻炎症损伤、调控细胞及因子来达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鉴于目前中医方剂数量日益增多,本文初步探讨了处方与方剂的区别,强调方剂的基本规律为单方、化合方与中医名方,提出了逐步缩小方剂范围、有利于方剂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初创热病理论的《素问·热论》《素问·热论》认为,“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此处“伤寒”,指广义的伤寒,包括不同季节发生的温病和暑病,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认为热病之形成是因为“人之伤于寒”。寒性收引,人体感寒则腠理闭固,阳气不得散发,“则为病热”。然四时之邪侵及人体,皆可导致病热,故此  相似文献   

17.
杨尧章为清代湖南名医,撰有<温疫论辨义>.杨氏论治温疫以吴又可<温疫论>为正宗,并对<温疫论>逐条剖析,于当从者,疏其蕴;于不当从者,抉其蔽,使之治温疫提纲挈领,多有发有性未发之论.杨氏对温疫论进行了辨义,并从温疫初起、感邪轻重、温疫治之大法,辨识温疫与温病的区别;从感气、传变、证候、治则等方面辨别伤寒与时疫之异同.  相似文献   

18.
温疫的发生有内在的自然科学背景,五运六气理论以《黄帝内经》"人与天地相参"整体观为指导思想,认为君火、相火的变化与温疫发生有密切关系,即客气中的君相二火影响疫病的发生,主气中的君相二火影响疫病发生的程度。君相二火司天、在泉,与岁火之岁相合,或不能正常迁正、退位,易引发温疫。  相似文献   

19.
从《黄帝内经》对病、脉、症的全面认识和论述,到《伤寒论》辨病脉证并治,是中医学从理论到临床的两次里程碑式的跨越。辨证论治是当代对中医学理论的运用和发展。中医临床思辨模式归于五个方面:基于疾病认识的中医思辨模式,基于人体的中医思辨模式,应时辨证,应地辨证,应天辨证。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以阴阳五行等为说理工具,天人相应、整体观念、唯物唯象、理法方药、经脉针灸、辨病脉证论治、辨证论治,凝聚了中华文明的精华。  相似文献   

20.
从中医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背景出发,对中医药院校中医疫病学课程建设进行思考。认为中医疫病学课程要坚定中医文化自信,深化课程思政;守正传承经典,培养中医思维;注重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深化医教协同;注重中医与西医相结合,落实中西医并重;注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加强学科交叉与跨界联动;创新教学模式,整合教师团队等。加强中医疫病学课程建设,对于发挥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优势作用,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