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直肠周围脓肿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直肠周围脓肿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经直肠超声探头和高频探头检查直肠周围脓肿72例,观察其声像图特征,根据病变发生的解剖部位、声像图特征进行超声分型,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符合率为99%。直肠周围脓肿及瘘管声像图表现为低回声、无回声或混合回声区,病灶区域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病灶周缘区扫查可发现瘘管、瘘管的数目及瘘口位置。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区分脓肿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查明瘘管的数目及瘘口位置,能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更多、更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超声诊断在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肛门周围脓肿的声像图特点及术前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经腔内端式探头和(或)高频探头检查肛门周围脓肿24例,作声像图描述及术前定位。结果超声检查24例共检出32个病灶,脓肿及瘘(窦)管声像图表现为低回声、无回声或混合回声区,病灶区域未测及明显血流信号,扫查病灶周缘区可发现瘘管、瘘管的数目及瘘口位置。结论 超声检查用于直股周围脓肿的诊断,能够区分脓肿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在定位方面具有良好的直观性、对查明瘘管、瘘管的数目及瘘口位置能提供更多、更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超声心动图在冠状动脉瘘诊断中的应用1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冠状动脉瘘的方法与临床应用。方法对10例冠状动脉瘘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与手术和(或)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总结。结果超声心动图观察4例典型病例清晰显示瘘管/瘘口及瘘管内血流频谱,2例只显示瘘口血流信号,未能显示完整瘘管及频谱,余4例临床表现为典型心肌缺血症状,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冠状动脉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作为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维肛肠超声扫描结合瘘管造影对肛瘘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疑似肛瘘患者50例,均给予三维肛肠超声扫描和瘘管造影,分析影像学资料和肛瘘手术结果。结果 50例患者经三维肛肠超声扫描检查及手术确诊为肛瘘,单纯性肛瘘27例,复杂性肛瘘23例。三维肛肠超声扫描结果:低位肛瘘22例,高位肛瘘28例,其中括约肌外瘘3例,括约肌间瘘4例,括约肌瘘21例。三维肛肠超声扫描联合瘘管造影检查肛瘘内口的准确率为94.0%(48/50)。结论三维肛肠超声扫描结合瘘管造影能准确定位肛瘘,进而为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超声心动图诊断不典型冠状动脉-肺动脉瘘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不典型冠状动脉-肺动脉瘘的方法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6例冠状动脉瘘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并与手术和/或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总结.结果 6例患者中4例为冠状动脉-肺动脉瘘,超声心动图观察1例典型病例清晰显示瘘管、瘘口及瘘管内血流频谱,临床表现为典型心肌缺血症状;另3例不典型病例只显示瘘口血流信号,未能显示完整瘘管及频谱,临床无特异症状.余2例为冠状动脉-右室瘘.6例患者中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2例经手术证实.结论通过适当的方法和仔细地观察,可以明显提高超声诊断不典型冠状动脉-肺动脉瘘的阳性率;超声心动图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作为诊断冠状动脉-肺动脉瘘的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对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手术病例的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并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对照,计算超声诊断准确率及瘘管走行、瘘口显示率。结果43例患者包括右冠状动脉瘘21例,左冠状动脉瘘19例及双冠状动脉瘘3例。经胸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8.4%。瘘管走行的总显示率为68.2%,其中肺动脉瘘瘘管多细小,其瘘管走行显示率为21.4%,瘘至其他心腔的瘘管走行显示率为92.6%。瘘口的总显示率为86.8%,其中单发瘘口的显示率为96.6%,多发瘘口的显示率为75.0%。先天性冠状动脉瘘超声表现为病变冠状动脉起始段增宽、瘘管走行迂曲扩张并瘘入心腔或大血管、瘘口处异常血流信号等。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可作为无创性诊断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首选方法,但对细小瘘管及多发瘘口仍应建议结合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7.
高分辨MR成像用于肛瘘分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高分辨MR成像对肛瘘分级的价值。方法 经手术证实的肛瘘患者13例,全部接受高分辨MR检查,检查序列包括:轴位快速场回波T1WI、冠状位及轴位快速自旋回波T2WI、轴位频谱预饱和翻转恢复T2WI和增强T1高分辨力各向同性容积激励序列。评价MRI检出的瘘管、内口、外口、肛周脓肿及其数量,进行分级,并与手术所见对照。结果 13例肛瘘中,Ⅰ级1例,Ⅱ级1例,Ⅲ级1例,Ⅳ级5例,Ⅴ级5例。手术发现13例肛瘘中共有18个瘘管,11个外口,13个内口,11个肛周脓肿。MRI发现16个瘘管,11个外口,13个内口,11个肛周脓肿。MRI诊断瘘管的准确率为88.89%(16/18),检出内口的阳性率为92.86%(13/14),MRI诊断的外口位置、数目及肛周脓肿范围与手术所见一致。结论 高分辨MR成像对肛瘘可以准确分级。术前MR检查可指导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并能更好地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体外相控阵线圈高分辨率MRI对肛周窦道及瘘管诊断的准确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经手术证实的肛瘘患者64例,术前全部行MRI检查,检查序列主要包括矢状面、冠状面快速自旋回波(turbo spin-echo,TSE)T2加权成像(T2 weighted image,T2WI),轴位自旋回波(Spin-echo,SE)T1加权成像(T1 weighted image,T1WI)及脂肪抑制质子强度加权成像(proton density weighted image,PDWI),将影像学诊断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64例肛瘘共74个原发瘘管,89个内口,80个外口,48个肛周脓肿。MRI对原发瘘管、肛周脓肿、内口显示的灵敏度分别为95.8%、100%和94.3%,特异度分别为85.7%、97.5%和92.3%。结论 MRI可准确地判断肛瘘的分型、瘘管走行、有无脓肿和支管形成及肛瘘内口的位置,为中医临床治疗提供重要指导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术前诊断肛瘘的临床价值.方法 45例初步诊断为直肠肛门瘘患者,术前常规超声检查后经肛瘘外口注入SonoVue,观察瘘管走向和内口开口位置,将超声造影检查结果与手术所见对照.结果 45例患者中单纯性肛瘘19例.常规超声检查17例诊断与手术结果相同,诊断符合率89.5%;造影检查18例诊断与手术结果相同,诊断符合率94.7%,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杂性肛瘘26例,常规超声检查16例诊断与手术结果相同,诊断符合率61.5%,造影检查24例诊断与手术结果相同,诊断符合率92.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onoVue超声造影用于肛瘘术前检查有较高的可视性和准确率,对手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urography,MSCTU)在泌尿生殖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256层螺旋CT检查的临床疑诊泌尿生殖瘘病变18例的临床资料,采用原始轴位图像及后处理多平面重建(MPR)技术,结合临床对影像学检查进行分析并做出诊断。结果18例中明确诊断为膀胱阴道瘘13例,共有16个瘘口,直径2.1~7.4mm;输尿管阴道瘘5例,瘘口5个,直径3.4~5.1mm。膀胱阴道瘘位于近尿道内口三角区10例,近输尿管口3例,输尿管间嵴2例,膀胱底部1例。输尿管阴道瘘均发生在输尿管下段3.0cm以内。结论应用MSCTU行泌尿生殖瘘检查,可清晰显示瘘口的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准确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MRT2加权成像与增强CT对原发直肠癌术前T分期诊断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MR T2WI和增强CT对原发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效能。方法 51例经活检病理证实的原发直肠腺癌,术前其中27例接受常规MR检查,43例接受CT检查,19例接受MR和CT检查。用MR T2WI和增强CT图像对肿瘤浸润深度进行判断,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MR T2WI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与术后病理的一致性优于增强CT(Kappa值0.72 vs 0.52,P<0.05),对原发直肠癌T1/T2和T3/T4分期准确率高于增强CT(88.89% vs 79.07%);MR T2WI鉴别T1/T2、T3/T4期肿瘤的特异度(94.74% vs 81.25%)、阳性预测值(85.71% vs 57.14%)均优于增强CT。MR T2WI对T1/T2和T3/T4期肿瘤的分期效能优于CT。结论 MR T2WI在原发直肠癌术前T分期评价中的效能优于增强CT。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术前360°腔内超声结合弹性成像诊断肛瘘价值。 方法 对64例肛周病变拟接受手术的患者于术前行360°腔内常规超声及弹性成像检查,确定肛瘘的位置、类型,并将超声结果与手术结果对照。 结果 61例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一致,准确率95.31%(61/64);其中12例括约肌间型,43例经括约肌型,1例括约肌上型,3例肛周脓肿,1例皮下窦道,1例肛周皮下表皮样囊肿。3例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不符,其中2例分型与手术不符,1例病灶数目与手术结果不符。 结论 360°腔内超声结合弹性成像便于肛瘘术前定位和分型, 安全、廉价、便捷、准确,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3.0 T高分辨率MRI在肛瘘分型与内口定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56例经临床确诊的肛瘘患者采用3.0 T高分辨率MRI检查,并由2名高年资放射科医生阅片,明确瘘管走向,内口位置,有无支管,有无脓肿、主要瘘管与肛门括约肌之间的关系,并与手术探查结果对照。结果根据Parks分型法分型;内口位置描述采取截石位时钟定位法,MRI内口显示位置与术中所见位于同一象限内认为显示正确。结果 (1)156例肛瘘患者的肛瘘主支Parks分型与手术探查分型符合情况:单纯性肛瘘119例,复杂性肛瘘37例,经手术探查结果符合率均为100%。MRI诊断及术后诊断Parks分型结果分别为:括约肌间型87例/85例;经肛管括约肌型52例/54例;括约肌上型10例/11例,括约肌外型7例/6例;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7.70%、96.30%、90.90%和85.71%。(2)内口定位与手术探查结果符合情况:MRI诊断内口189个,术后诊断内口205个,诊断符合率92.20%。(3)MRI诊断肛瘘主、支管分别为196支、20支,术后诊断肛瘘主、支管分别为198支、24支,诊断符合率高于80%。(4)MRI诊断肛周脓肿74例,术后诊断肛周脓肿74,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 3.0 T高分辨率MRI平扫及多期动态增强检查在肛瘘分型与内口定位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ESFT)的CT和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ESFT的影像学资料,其中4例接受CT平扫加增强扫描,6例接受MRI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 10例ESFT中,位于腹部3例,盆腔、枕骨大孔区SFT各2例,右侧颈根部、左眼眶、左颞部皮下SFT各1例;7例肿瘤呈圆形或卵圆形,3例呈分叶状;8例边界清楚,2例部分边界不清;肿瘤直径2.3~20.6cm,平均(7.78±6.82)cm.CT表现:1例呈囊实性,3例呈等密度实性,其中2例可见坏死、1例见多发钙化;增强后3例肿瘤实性部分渐进性强化,另1例为早期轻度强化.MRI表现:T1WI、T2WI均呈低信号1例,T1WI等信号、T2WI低信号1例,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3例,T1WI及T2WI均呈高信号1例;3例T2WI可见线样或片状低信号;增强后肿瘤均明显强化.结论 ESFT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T2WI肿瘤主体呈低信号或肿瘤内部多发线样或片状低信号对诊断ESFT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眶部丛状神经纤维瘤(PNF)的MR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85侧眶部PNF的MRI表现。79例均接受眼眶MR检查,其中71例接受增强MR扫描。结果眶部PNF均表现为侵袭性生长,增强后不均匀强化。位于眼睑及眶周表浅部位的病变呈弥漫性生长并穿透筋膜和肌层,与肌肉相比,76侧T1WI呈等信号,T2WI呈不均匀略高信号,9侧病变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3侧可见靶征。眶腔和(或)颞下窝等深层部位病变呈多发边界清楚的小结节或束状病变,主要沿神经干生长并压迫周围结构,77侧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略高信号,7侧病变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34侧可见靶征。结论眶部PNF多呈侵袭性生长,MRI可清晰显示PNF累及范围,眼眶表浅部及深部病变有着不同的形态及信号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MRI及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临床确诊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MRI表现。对所有病例均行MR平扫,其中5例行增强扫描,6例行MRV检查,2例行DSA检查。 结果 4例上矢状窦及横窦同时受累,1例上矢状窦、横窦及乙状窦同时受累,4例单纯乙状窦受累,2例单纯横窦受累。MR平扫1例表现为T1WI等信号、T2WI低信号,8例表现为T1WI、T2WI高信号,2例表现为T1WI不均匀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5例表现为脑静脉异常强化,静脉窦壁表现为环形、三角形或平行状强化,而静脉窦内血栓无强化呈不规则充盈缺损或空三角征。MRV表现为受累静脉窦显影不规则、狭窄或不显影、侧支血管形成、邻近深部脑静脉扩张。 结论 MRI结合MRV是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无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3.0 T MR动态增强成像(DCE-MRI)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疑诊前列腺癌者75例,所有患者均行T2WI和DCE-MRI检查。分析比较T2WI和DCE-MRI对前列腺癌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的差异,并分析DCE-MRI对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和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前列腺癌患者44例,T2WI和DCE-MRI对前列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64%和91%、58%和77%、61%和85%。DCE-MRI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明显高于T2WI(P〈0.01),而特异性未见明显高于T2WI(P〉0.05)。DCE-MRI对高分化组Gleason评分〈7分的前列腺癌检出率明显低于对中低分化组Gleason评分≥7分的前列腺癌(P〈0.05)。结论和T2WI相比,3.0 T DCE-MRI能明显提高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而且,DCE-MRI更容易检出中低分化的前列腺癌。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儿童疣状血管瘤(VH)特征性超声、MRI及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VH患儿,观察VH影像学及临床特征性表现。结果25例VH患儿皮肤见不规则红色、青紫色斑块,斑块边缘皮肤呈暗红色,范围较广时呈“铠甲样”外观,周边见“卫星状”病灶。15例仅接受超声检查,体表疣状物多呈低回声、后方伴声影,深部皮下组织以高回声为主;其中10例病灶呈均匀高回声、4例高低混杂回声、1例均匀低回声;13例病灶边界不清,2例边界清晰;12例病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3例见少量血流信号。10例仅接受MR检查;其中9例病灶T1WI呈低信号、脂肪抑制(FS)-T2WI呈不均匀稍高信号,1例病灶呈等T1WI信号、FS-T2WI高信号。结论儿童VH皮肤病变多呈不规则红色、青紫色斑块,斑块边缘皮肤呈暗红色,可形成“铠甲样”外观,伴周边“卫星状”病灶;超声多表现为均匀高回声且边界不清;MRI多呈T1WI低信号、FS-T2WI不均匀稍高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