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现代医院管理》2019,(1):39-42
目的分析我国不同类型医疗机构门急诊患者就医流向,评价分级诊疗的实施效果,探讨影响分级诊疗实施的患方因素。方法收集2015至2018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中医疗服务部分资料,描述性分析各类医疗机构门诊病人就诊流向情况,并通过问卷,调查制约分级诊疗实施的患方因素。结果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诊疗人次总体呈上升趋势,患者仍聚集到大医院就诊,存在居民对分级诊疗的认知度低,社区宣传教育不到位等因素。结论医疗机构门急诊病人就医流向仍然不合理,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效果不显著,居民对分级诊疗的认知程度不高,制约着分级诊疗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就医流向的原因与因素,为合理引导老年患者适宜就医、提高医疗有效利用率、缓解医疗供需矛盾提出参考建议.方法 利用SPSS20.0描述性统计和x2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患者在生病时首选三级医院就医的比例最高,其次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级医院比例最低.就医流向的影响因素有:年龄、医疗保障情况、文化程度、家庭平均月收入.结论 应通过加强宣教、合理引导,强化社区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畅通双向转诊/转查渠道,积极推进二级医院的转型发展,来吸引老年就医群,优化老年人群就医流向,提高医疗资源的有效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级诊疗制度下患者就医流向的态势和影响因素。方法;利用安徽太湖县2015~2018年新农合数据,采用Logistics模型和随机森林分析患者流向及影响因素。结果:县域内就医比例增加,县域外就医费用明显增加。年龄、患者所在地,政策实施等对就医流向影响显著。结论:太湖县分级诊疗有效促进患者合理分流,新农合支付手段对患者县内就医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前后四川省居民就医选择及影响因素变化,为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中国家庭追踪数据(CFPS)中同时参与四川省2014年、2020年两期调查的606名居民作为样本数据,运用χ2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2020年四川省居民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就诊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014年,慢病患者(OR=0.345,95%CI:0.197~0.605),对看病点较满意(OR=0.368, 95%CI:0.136~0.995)的人更愿意去医院就诊,认为就医点医疗水平一般及以上(OR=1.993,95%CI:1.269~3.130)的人更愿意去基层就诊。2020年,高中以上学历(OR=0.505,95%CI:0.261~0.976),认为就医点医疗水平一般及以上(OR=0.304,95%CI:0.117~0.792)的人更愿意去医院就诊,看病点满意度一般(OR=3.847, 95%CI:1.378~10.734)的人更愿意去基层就诊。结论 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患者门诊服务和住院服务的就医机构选择意愿,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引导患者有序就医、完善分级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方法,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改革效果的代表性选取浙江省D县、安徽省F县及贵州省Y县县级医院就诊的患者共1080例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卡方检验、秩和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其就医机构选择的因素。[结果]门诊就医机构选择中,75.12%的患者选择基层医疗机构,14.66%选择县级及以上医院,10.22%选择药店;住院就医机构选择中,90.82%的患者选择县级医院,7.66%选择市级及以上大医院,1.51%选择基层医疗机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户口性质、家庭年收入、有无转诊经历、对分级诊疗的态度是患者门诊服务时就医机构选择的因素(P<0.05);年龄、家庭年收入、对分级诊疗的态度是影响患者住院服务时就医机构选择的因素(P<0.05)。[结论]患者门诊选择基层医疗机构、住院选择县级医院意愿高,门诊和住院就医机构选择的影响因素并不完全一致,在分级诊疗的推进中,应根据门诊和住院患者不同需求的影响因素精准施策,引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农村居民就医行为进行调查,了解农村居民就医行为及影响因素,提出改善农村居民就医状况的对策建议。方法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山西省某县3个乡镇6个样本村的300名村民作为调查对象,用现场自填式问卷调查的方法搜集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查发现,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职业、健康状况、新农合的参与度以及对新农合分级诊疗制度的了解对农村居民在一般疾病、常见疾病的医疗机构选择上有显著影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婚姻状况、收入水平、职业、健康状况以及新农合分级诊疗制度的了解对农村居民在重大疾病的医疗机构选择上有显著影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病情下农村居民选择的医疗机构以村卫生室和县级医院为主,乡镇卫生院相对较少;影响农村居民就医行为的因素除了年龄、文化程度等基本情况外,还应该关注新农合分级诊疗制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医保患者就医流向是衡量医疗资源是否充分利用的一个重要指标.文章通过对样本市医保管理部门和定点医院的实际调查,分析医保患者就医流向存在的问题,并从宣传引导、协议管理、机制建设三方面提出建议,以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老年流动人口就医流向选择及其影响因素,为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升流动老人卫生服务可及性和利用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描述统计及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流动老人就医流向选择存在不均衡性,选择不理会或自行买药的比例最高,其次依次是本地医院、社区卫...  相似文献   

9.
利用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对6 168名有住院就医需求的农业转移人口进行分析,了解其住院就医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85.7%的农业转移人口在有住院需求时会选择住院。在选择住院的人中,70.6%的人会在流入地住院,55.8%的人会在县区级及以下医院住院。农业转移人口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经济地位、流动特征、住院原因、是否接受健康教育和建立健康档案对其住院就医行为选择产生不同的影响。医疗保险对于是否住院和住院地点选择产生影响,但是对于医院级别选择未起到分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北京市医保高血压患者门诊就医机构选择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为推动高血压慢性病的分级诊疗、引导患者基层就诊提供依据。方法提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月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数据库中所有门诊高血压患者就医数据, 分析患者的主要人口学特征、患者门诊就医机构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高血压患者284.21万例, 其中39.03%仅在基层医疗机构门诊就医, 5.16%仅在二级医疗机构门诊就医, 17.34%仅在三级医疗机构门诊就医, 其余38.47%在两种及以上类别的医疗机构门诊就医。影响北京市医保高血压患者门诊就医选择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医保类型、居住地、中草药使用、中成药使用、多重用药、门诊化验检查需求。结论目前北京市医保高血压患者基层就诊格局已初步形成, 但影响患者门诊就医机构选择的因素较多。未来应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推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 拓展家庭医生签约覆盖面, 引导患者基层就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流动人口住院费医保报销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减轻流动人口医疗经济负担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数据,运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流动人口住院费医保报销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3 364名调查对象中,2 346名(69.7%)流动人口报销住院费,其中有18人重复报销,报销总人次为2 364次。2 346名报销者中,66.5%在流入地报销住院费。从报销总人次来看,不同参保类型的流动人口住院费报销情况不同,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报销率最高,为82.2%;而报销地点上,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城镇职工医保的选择在流入地报销分别占76.1%、79.9%和89.8%。多因素结果显示,年龄为35~44岁(OR = 1.474,95%CI:1.083~2.007)、45~54岁(OR = 2.223,95%CI:1.587~3.115)、55~64岁(OR = 2.320,95%CI:1.562~3.446)、65岁及以上(OR = 4.179,95%CI:2.576~6.778),受教育层次为高中(OR = 1.397,95%CI:1.077~1.811)、大专(OR = 1.887,95%CI:1.390~2.562)、本科及以上(OR = 2.427, 95%CI:1.660~3.548),流动时间6~10年(OR = 1.282,95%CI:1.058~1.554)、10年以上(OR = 1.264,95%CI:1.018~1.570),省内流动(OR = 1.483,95%CI:1.234~1.781)、市内流动(OR = 1.883,95%CI:1.502~2.360),异地养老(OR = 2.305,95%CI:1.052~5.052),流入西部(OR = 1.283,95%CI:1.061~1.551)是流动人口报销住院费的保护因素;从事商业及服务业 (OR = 0.429,95%CI:0.301~0.611)、生产及运输业(OR = 0.645,95%CI:0.431~0.966)、其他(OR = 0.421,95%CI:0.295~0.600)是流动人口报销住院费的危险因素。结论 流动人口住院费医保报销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应提高医保区域统筹层次,优化医保报销流程,加强对流动人口医保政策宣传,做好流动人口医保报销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分析2017年山西省某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患者住院费用来反映目前医疗保险运行现状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管理建议及措施。方法 针对2017年山西省某市71032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住院患者分析其支付结构并运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分析对参保患者的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 结果 2017年山西省某市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患者住院费用5千元以下主要集中在0~9岁年龄段,且年龄越高高额住院费用出现比例越高;人次最多的住院费用段为0.5~1万元。年龄、性别、医疗机构等级、统筹支付、基本自付、大病自付分别是参保患者住院总费用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住院总费用与基本自付比例成负相关,医疗机构等级对参保患者住院总费用影响最大。结论 参保患者医疗费用支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参保患者住院总费用越高,基本自付比例越少,个人负担越少;需完善医疗机构分级诊疗制度,规范临床诊疗路径,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城乡统筹居民医疗保险真实保障水平进行实证研究,为切实提高我国参保患者医疗保障水平提供证据。方法:利用频数分布和虚拟变量回归模型方法对天津市城乡参保居民就医微观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真实保障水平与政策范围内保障水平之间差距较大;医疗保险起付线、政策范围内报销比、参保患者年龄、缴费级别、医疗费用、医院级别等因素均会对患者真实保障水平产生显著影响。结论与建议:在医疗保险制度完善阶段,为提高参保患者真实保障水平,应淡化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报销比、设定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保障水平和真实保障水平差距的评价范围、细化医疗保险政策内容,科学设置阶梯型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报销比、增加政府卫生财政投入,同时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梳理英国医保药品报销政策的基础上,通过对价值定价理念的深入研究和理解,系统探讨其在报销政策制定过程中对药品目录遴选、价值测算、支付标准确定、医保基金平衡和报销效益评估的作用机制,并深入思考通过价值定价理念建立起的药物警戒体系与药品报销政策间的衔接机制。在此基础上总结价值定价理念的特点、应用阶段和具体操作方法,以期为我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状况及住院补偿比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新农合运行状况及影响住院补偿比的因素。方法:利用系统抽样方法在4地对1034名参合农民进行问卷调查,运用路径分析模型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影响住院补偿比的因素。结果:受访者新农合实际住院补偿比例为20.58%;新农合补偿后住院费用构成灾难性支出的比例减少了7.5%,贫困率降低5.49%;受访者对住院补偿制度的知晓率为31.81%,满意率为98.75%;23.5%的受访者愿意缴纳20元以上的个人参合费。参合者就诊医院级别与住院补偿比的标准回归系数最大,参合者就诊医院级别可以对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住院补偿金额和住院补偿比例产生影响。结论:新农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农民疾病负担,但住院补偿比例偏低,参合者对新农合的满意度较高,但对合作医疗制度的知晓率较低;参合者就诊医院级别是影响住院费用和住院补偿比例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借鉴税务部门绩效评估的经验,确定管理服务能力的衡量标准、建立影响因素的通径模型,对陕西省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服务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多元回归中的逐步回归计算通径系数,根据影响效应最终确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管理服务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提出提升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管理服务能力的建议,以提高陕西省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管理质量和服务效率,提高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徐州市慢性病患者基层就诊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加强慢病管理、促进合理就医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徐州市3个县区的600名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XC小五号.EPS;P〗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徐州市慢性病患者就医率为73.22%,基层首诊率为54.22%。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有基层就医经历(OR=2.427,95%CI:1.539~3.829;OR=6.263,95%CI:3.215~12.201)、知晓分级诊疗制度(OR=2.093,95%CI:1.340~3.269;OR=3.900,95%CI:2.262~6.723)的慢性病患者就医率和基层首诊率均高;城市(OR=1.835,95%CI:1.171~2.876)、年医疗费用高(OR3000~=5.301,95%CI:1.906~14.739;OR≥5000=3.088,95%CI:1.346~7.089)、有健康体检者(OR=1.956,95%CI:1.268~3.015)就医率高;文化程度低(OR高中/中专=2.433,95%CI:1.053~5.623;OR大专及以上=0.210,95%CI:0.048~0.914)、月均收入低(OR1000~=0.442,95%CI:0.236~0.829;OR3000~=0.075,95%CI:0.029~0.195)、年医疗费用低(OR1000~=0.108,95%CI: 0.033~0.349;OR3000~=0.108,95%CI:0.031~0.372;OR≥5000=0.093,95%CI:0.028~0.310)、距二/三级医疗机构远者(OR=2.759,95%CI:1.565~4.865)基层首诊率高。结论 徐州市慢性病患者就医率和基层首诊率较低,建议从健康管理、基层建设、流程简化、制度引导等方面,促进慢性病患者合理就医,保障慢性病患者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我国医疗责任保险投保行为,为完善我国医疗责任保险制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医疗责任保险的需求主体投保动机入手,对影响其投保行为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受不同因素影响,不同的医疗责任保险需求主体具有不同的投保动机。结论保险公司应推出差异化的医疗责任保险产品;政府应以积极态度推动医疗责任保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基于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梳理山东省流动人口医保参保现状,探究其影响因素,为健全流动人口医疗保障政策、促进人群健康公平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运用描述性分析、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山东省流动人口社会医疗保险参保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在参保情况方面,山东省流动人口参保尚未实现全覆盖,至少参加过一种保险的占93.7%,其中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占比最高,为45.62%。在参保影响因素方面,婚姻状况(χ2=40.006,P<0.05)、职业(χ2=5.008,P<0.05)、流动范围(χ2=43.076,P<0.05)均为参保情况的影响因素。结论 山东省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尚未实现全覆盖,要实现多元化医疗保险共同发展,保障流动人口参保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促进流动人口的健康公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对居民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利用的影响,定量评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2006年和2011年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数据,以2011年未参保居民为对照组,以2011年参保居民为处理组。通过倍差法(DID模型)和Probit模型比较两组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前(2006年)和实施后(2011年)的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利用情况和差异。结果: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城镇居民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的利用情况均高于未参保的城镇居民。年龄、教育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和有无高血压对城镇居民医疗服务的利用情况有影响,其中家庭人均年收入为保护因素。年龄和教育程度对城镇居民预防保健服务的利用有影响。结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对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利用有提升作用,在完成覆盖率的同时,需要不断增强人均收入对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