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与血管平滑肌细胞直接接触培养后向血管成分细胞的分化及超微结构改变。方法:将MSC(DAPI标记)与血管平滑肌细胞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培养后,用平滑肌细胞抗体SM-α-actin、calponin及内皮细胞抗体CD31免疫荧光染色,并用透射电镜观察MSC的超微结构改变,检测MSC的分化情况。结果:MSC与血管平滑肌细胞混合培养5d后免疫荧光染色,可见细胞核蓝染的MSC与抗SM-α-actin(绿色),抗calponin、CD31(红色)的双标细胞出现;而单独培养的MSC抗SM-α-actin阳性,抗calponin、CD31均为阴性。此外,混合培养后的MSC电镜下可见肌丝状结构。结论:与血管平滑肌细胞直接接触可以诱导MSC向血管成分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2.
张莎  任安经  吴弘 《医学研究杂志》2017,46(11):175-178
生理情况下,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保持分化和收缩状态,当发生血管增殖性疾病时,平滑肌细胞就由分化状态转换为去分化状态,获得增殖、迁移及合成分泌细胞外基质的能力,可导致血管腔狭窄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研究表明,多种分子参与了平滑肌细胞的表型转换调控。本文就microRNA在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中的调控作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对这些冠脉疾病的病因分析,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主要原因。动脉壁脂质沉积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异常迁移与增殖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两个关键步骤。目前抗动脉粥样硬化以调脂药物如三羟基三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即他汀类药物)为主,临床实验和基础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不仅具有调控血浆胆固醇的主要作用,而且还涉及其非调脂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如抗炎症反应、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与迁移、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和改善内皮功能等。本文主要就他汀类药物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4.
血管生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是从已存在的血管中形成新的血管,涉及内皮细胞、外周的周细胞与平滑肌细胞、细胞外基质以及生成血管的细胞因子等多个相互作用。具体步骤包括现有血管外基膜的降解,内皮细胞的迁移和增殖导致形成新空间,以及血管床的分化和成熟。血管生成初始释放前血管生成因子发起的促进血管形成的因素(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这些因素结合到内皮细胞各自的细胞表面受体,导致其激活,其中包括诱导细胞的增殖,增强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分泌进而增加内皮细胞迁移和侵袭。了解蛋白酶在血管生成中的复杂性,对于血管瘤中新生血管的刺激和抑制,有助于认识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5.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中常见的病理改变。血管平滑肌细胞是斑块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来源,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是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功能的关键转录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Nrf2信号通路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具有以下调控作用: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向有利于缓解疾病进程的方向转变,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降低血脂水平,以及缓解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衰老和凋亡等过程。本文对现阶段Nrf2在动脉粥样硬化中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增殖和迁移、脂代谢、钙化、衰老和凋亡等过程的具体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深入理解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及寻找治疗靶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高表达内皮脂酶对平滑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内皮细胞(EC)与平滑肌细胞(SMC)相互作用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病理生理特征,而内皮脂肪酶(EL)是内皮细胞在受致动脉粥样硬化因素作用后高表达的一种酶.目前尚无关于内皮细胞表达EL后对平滑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影响报道.方法 通过质粒转染法使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高表达EL(简称HUVEC-EL),并与正常HUVEC对照,采用共培养技术观察HUVEC高表达EL后对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EL表达的影响.结果 内皮细胞高表达EL后,可促进共培养的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迁移,但平滑肌细胞所表达EL量减弱.结论 内皮细胞高表达EL后对共培养平滑肌细胞的生物学活性产生影响,这些影响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前对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形态学的变化已基本清楚,主要有内皮细胞损伤、血浆脂质沉积、单核细胞浸润、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向内膜下迁移、泡沫细胞的形成以及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8.
陈荣琳  钱传云 《医学综述》2005,11(10):870-871
动脉粥样硬化主要表现为血管壁的增厚,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的迁移和增殖,巨噬细胞的浸润,纤维蛋白的沉淀。目前认为,凝血酶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VSMCs的迁移和增殖是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关键病变,而凝血酶在诱导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平滑肌细胞强效促有丝分裂原。凝血酶还通过多种方式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它是介导血管病变处凝血及血栓形成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7-二氟亚甲基-5,4-二甲氧基异黄酮(DFMG)是否能干预损伤内皮细胞对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促进作用,且其干预过程是否与 TLR4信号通路相关。方法:采用 CCK-8法和 Transwell 迁移法测定LPC 诱导的内皮细胞的损伤对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的影响。采用 Western blot 和荧光定量 PCR 测定损伤共培养体系中的内皮细胞 TLR4在蛋白水平和基因水平的表达。运用 TLR4特异性激动剂(LPS)和特异性的抑制剂(CLI095),采用 CCK8法和 Transwell 迁移法测定损伤共培养体系中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结果:①随着 LPC 浓度的增加,LPC 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引起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的效应增强,并且选取30μM 的LPC 作用于内皮细胞并与平滑肌细胞共培养作为实验的损伤共培养模型。②经光密度值分析,LPC 组的内皮细胞TLR4的表达量是对照组的2倍;经荧光定量 PCR 分析,LPC 组的内皮细胞 TLR4的表达量是对照组的2.414倍。③相比,损伤组和 LPS 组的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较对照组更强;相比,CLI095组和 DFMG 组的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较损伤组更弱。结论:LPC 诱导的内皮细胞的损伤可以引起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而DFMG 可能是通过抑制 TLR4信号阻碍损伤的内皮细胞对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前对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形态学的变化已基本清楚,主要有内皮细胞损伤、血浆脂质沉积、单核细胞浸润、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向内膜下迁移、泡沫细胞的形成以及细胞的凋亡。其中细胞凋亡是不同于细胞坏死的一种死亡形式,指细胞受到某些生理或病理信号刺激后,调控凋亡的一系列基因程序性表达,最终合成或激活内源性的核酸内切酶,  相似文献   

11.
邓姝  项静静  胡致平  沈建平  曾宇晴 《浙江医学》2018,40(24):2628-2632,2646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通过Notch信号通路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骨髓造血微环境的影响,探讨VEGF与Notch信号通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的调控机制。方法选取AA患者与健康志愿者的骨髓MSC,VEGF干预后分别采用CCK-8法、流式细胞仪检测MSC细胞增殖、分化情况,分别采用Westernblot、qRT-PCR法检测MSCVEGF与Notc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基因表达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MSC内皮分化能力。结果CCK-8法检测显示,VEGF的干预可明显上调AA患者MSC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VEGF通过阻断S期细胞促进AA患者MSC的增殖,抑制其凋亡。Westernblot、qRT-PCR法检测显示,AA患者MSCVEGF与Notc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基因表达受抑制,VEGF的干预可促进MSC的Notch信号通路传导。免疫荧光法检测提示,AA患者MSC内皮分化能力弱于正常MSC。结论VEGF或可通过Notch信号通路调控AA患者MSC,从而改善骨髓造血微环境。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大鼠血压变异性增加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发展中mimecan蛋白的表达变化,以及小鼠胸主动脉 平滑肌细胞敲减mimecan蛋白对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动物实验共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组8只。通过 大鼠去窦弓神经手术建立血压变异性升高的动物模型,20周后采用检测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模型进行验证。胸主动 脉进行石蜡切片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血管平滑肌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及mimecan蛋白的表达变化。原代分离培养 小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使用小干扰RNA敲减细胞mimecan蛋白,通过5-乙炔基-2'-脱氧尿苷掺入试验观察其对于细 胞增殖的改变,通过划痕损伤试验观察其对于细胞迁移的改变。结果:手术20周后,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 血压变异性参数明显升高,证明模型建立成功。同时,血压变异性增加促进了模型组大鼠胸主动脉中血管平滑肌细 胞的增殖与迁移,而mimecan蛋白的表达却显著降低。敲减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中mimecan蛋白,能显著促进细胞的 增殖和迁移。结论:Mimecan蛋白对血压变异性增加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发展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 可能是通过抑制血管平滑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根据血管张力、血管病理及血清学指标来评价利拉鲁肽治疗高脂诱导动脉硬化大鼠模型的疗效.方法 32只SPF级雄性大鼠,随机分为高脂组20只、对照组12只.将造模成功的高脂组随机分为利拉鲁肽组和安慰剂组,并继续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同时分别皮下注射利拉鲁肽或生理盐水,对照组继续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干预16周末,检测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 FINS)水平,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水平评价血管内皮功能改变;血管组织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血管壁改变;血管张力检测仪检测各组大鼠血管张力变化.采用方差齐性检验分析实验数据.结果 与安慰剂组相比,利拉鲁肽组大鼠血清TG、CHO、LDL、FINS、ET-1 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NO水平升高(P<0.05);血管病理结果显示血管内皮损伤程度显著减轻,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迁移减少;血管张力检测结果显示利拉鲁肽组血管舒张功能显著改善(P <0.05).结论 利拉鲁肽能明显减轻高脂饮食诱导的动脉硬化大鼠的血管内皮损伤,保护内皮细胞,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迁移,有可能成为改善动脉硬化程度的新药物.  相似文献   

14.
成年鼠骨髓间质细胞在体外培养中分化为平滑肌细胞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Han YL  Kang J  Li SH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9):778-781
目的 探讨小鼠骨髓间质细胞在体外经条件培养基诱导定向分化成平滑肌细胞的可行性 ,为研究血管损伤后新生内膜形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骨髓干细胞培养基和贴壁法从骨髓中分离骨髓间质细胞 ,通过补加人血管平滑肌条件培养基诱导骨髓间质细胞分化成平滑肌细胞 ,采用形态学和免疫荧光染色分析分化后的细胞特异性标志物 ,并测定 1μmol/L血管紧张素Ⅱ对细胞胞液钙离子浓度及细胞收缩功能的影响 ,通过加入氯沙坦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验证血管紧张素Ⅱ特异性激活钙通道引发的细胞收缩。结果 骨髓间质细胞经诱导在体外可传代生长 ,稳定传代 6代后 ,分化的细胞形态呈梭形平滑肌样 ,融合后形成峰谷状排列。表达平滑肌特异性蛋白标志物α 肌动蛋白、肌钙结合蛋白和平滑肌肌球蛋白。分化后的细胞经血管紧张素Ⅱ刺激产生瞬间胞液钙离子转移并偶联细胞收缩反应 ,细胞 [Ca2 + ]i呈现瞬间增高变化 ,[Ca2 + ]i为 2 131nmol/L± 14 0nmol/L ,经用氯沙坦后 [Ca2 + ]i被阻断 ,为 4 0 2nmol/L± 31nmol/L。结论 骨髓间质细胞经体外诱导可分化为有收缩功能的平滑肌细胞 ,可用于平滑肌细胞分化和血管损伤后新生内膜形成起源等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iR-19a对腹主动脉瘤(AAA)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及炎症浸润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收集AAA发生后未行任何治疗的15例患者血清,1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血清,以及15例手术切除AAA患者的腹主动脉瘤组织和15例正常腹主动脉组织。RT-qPCR检测miR-19a的表达水平;CCK-8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活力;Transwell检测VSMCs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VSMCs凋亡水平;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蛋白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19a和CDKN2B的靶向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miR-19a在AAA患者组织和血清中均明显高表达。敲降miR-19a可明显抑制VSMCs增殖、迁移并诱导细胞凋亡,下调THP-1细胞炎症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显示,miR-19a通过结合CDKN2B基因的3’非编码区(3’ UTR),进而抑制其表达水平。过表达CDKN2B可明显缓解miR-19a对VSMCs增殖和转移的抑制作用,以及THP-1细胞的炎症反应。结论:敲降miR-19a可通过抑制VSMCs增殖和迁移,以及下调炎性细胞浸润缓解AAA的发展进程,其机制是通过靶向上调CDKN2B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目前干细胞分化内皮细胞(EC)用于血管治疗受限于分化率,既往研究提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参与内皮分化的调控,其作用因受体途径及分化阶段而不同?本实验即研究TGFβ1主要Ⅰ型受体ALK5活化水平与间充质干细胞(MSC)的内皮细胞分化效率间的关系及分化内皮细胞应用组织工程血管的研究? 【方法】 采用差速贴壁及流式分选获得大鼠骨髓CD31-MSC,以含VEGF?bFGF及EGM-2的培养基内皮诱导2周组作标准对照组,实验组为分阶段添加TGFβ1活化ALK5组? SB431542抑制ALK5组;免疫荧光检测分化中内皮细胞标志蛋白vWF?KDR动态表达;诱导14 d后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CD31+ 百分率比较诱导效率,并检测诱导细胞体外血管形成功能,最后将分化的内皮细胞体外种植于脱细胞基质血管表面构建组织工程血管?【结果】 基于KDR?vWF表达变化,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以第7天为界分为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血管祖细胞及血管祖细胞分化内皮细胞两期?早期活化ALK5(VFT组)?后期抑制ALK5 组(VFS组)其CD31+百分率分别为(9.65±2.75)%?(2.28±0.20)%,较标准组提高7.7倍(P = 0.006)?1.8倍(P = 0.0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诱导细胞具有体外成血管功能并可应用组织工程血管内膜层重建?【结论】 ALK5受体途径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内皮细胞中呈阶段相关性: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血管祖细胞阶段活化ALK5促进内皮分化,血管祖细胞分化内皮细胞阶段则抑制ALK5促进内皮分化;提高内皮分化效率的细胞可应用组织工程血管内皮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糖环境下miRNA-195抑制剂对血管内皮细胞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ECV304,分别用高糖(HG)、miRNA-195模拟质粒(mimic)、miRNA-195抑制质粒(inhibitor)、Sirt1激动剂白藜芦醇(RES)处理细胞株,CCK-8试剂盒检测增殖活力,RT-PCR检测miRNA-195及Sirt1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Sirt1、p-FoxO1、FoxO1、Caveolin-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水平,划痕实验检测HUVECs的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Matrigel胶检测HUVECs的成管能力。结果:HG促进HUVECs的增殖、迁移、侵袭,增强成管能力(P<0.05);而miRNA-195 inhibitor则明显抑制HUVECs的增殖、迁移,降低成管能力(P<0.05)。结论:miRNA-195inhibitor或许通过miRNA-195/Sirt1/Fox O1/Caveolin-1/VEGF通路影响HG环境下HUVECs的生物...  相似文献   

18.
通脉益智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兔大脑中动脉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通脉益智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兔大脑中动脉的影响和作用.方法21只健康雄性日本大白兔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实验全程12周,光镜下观察兔大脑中动脉的病理学改变;扫描电镜下观察大脑中动脉内皮细胞的病理学变化.结果.与胆固醇造模组比较,通脉益智胶囊具有明显的保护大脑中动脉内皮细胞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结论.通脉益智胶囊具有良好的保护大脑中动脉的作用,这可能与其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芦荟苷对乳酸诱导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胃癌BGC-823细胞常规培养,实验分为对照组、乳酸组、不同浓度芦荟苷和乳酸联合组,分组处理后的BGC-823细胞,EdU实验检测胃癌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划痕实验和tranwell 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CyclinD1、CyclinE1、PCNA、N-cadherin、E-cadherin、MMP-2、MMP-9和HMGB1的表达;ELISA检测HMGB1的释放。HMGB1干扰质粒和阴性对照质粒分别转染BGC-823细胞,转染48 h后用乳酸刺激细胞24 h,EdU和划痕实验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结果 EdU结果表明,芦荟苷明显抑制乳酸诱导的胃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结果表明,芦荟苷和乳酸联合处理的胃癌细胞,细胞克隆数目显著少于乳酸处理组(P<0.05);划痕和transwell结果均表明,芦荟苷能够抑制乳酸诱导的胃癌细胞迁移(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芦荟苷能够下调乳酸诱导的Cyclin D1,E1,PCNA,N-cadherin,MMP-2,MMP-9和HMGB1的表达;逆转乳酸对E-cadherin表达的抑制作用;ELISA结果发现,芦荟苷有效阻止了乳酸诱导的HMGB1释放(P<0.05)。EdU和划痕结果表明,敲除HMGB1的BGC-823细胞,乳酸诱导的增殖和迁移与阴性质粒转染组相比明显下降。结论 芦荟苷通过下调乳酸诱导的HMGB1表达、释放以及增殖和迁移相关蛋白的表达,抑制乳酸诱导的胃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