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药复方治疗失眠用药规律。搜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近20年中药复方治疗失眠的文献,应用Excel、SPSS 23.0及SPSS Modeler 14.2软件建立失眠中药数据库,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因子分析。发现中药复方中使用频次最高的中药为酸枣仁,手少阴心经药物选用最多,重视安神等治疗方法;聚类分析结果得到10个药组;关联规则分析显示药物间关联性最高的是茯苓→酸枣仁;因子分析得出主要治法为补益心脾,养心安神,总结出中药复方治疗失眠药物常用组合规律,为临床中药复方治疗失眠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8):17-21
目的遴选并整理《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系列丛书与《国医大师验案良方》所载的失眠医案,探究名老中医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方法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医案筛选后提取医案中的方药信息,运用Microsoft Excel2010进行频数统计、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所提供的Apriori模版进行关联规则分析、SPSS 22.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以及因子分析,聚类分析采用系统聚类法中的二分类变量资料的Ochiai算法进行,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结果对最终纳入51则医案的203个处方进行统计分析,药物频次结果显示高频中药以补虚药、安神药、清热药等为主;规则分析结果显示共得到药对关联规则23条,3味中药药组关联规则17条,4味中药药组关联规则3条,其具代表性的规则有黄芪→当归、合欢皮→首乌藤、朱砂→磁石、陈皮→茯苓等,体现出补益以气血为主、养心补血安神、重镇安神、健脾化痰的治法特点;聚类分析生成树状图后从中提取出具有关联性的药组6组,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最终得到公因子15个,二者共同体现出磁朱丸、温胆汤和天王补心丹等经典失眠方剂的雏形以及清肝泻火的治法。结论该研究通过对名老中医失眠处方进行系统分析,对指导中医药治疗失眠的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究中药复方治疗"疫"病的用药规律,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提供中药配伍的用药启发。方法:以《中国方剂数据库》为检索库,检索治疗"疫"病的中药方剂,筛选中药复方治疗疫证方剂数据库,并采用Excel 2013,SPSS 21.0及SPSS Modeler 18.0等软件进行频数及频率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相关性分析等,进而对中药复方用药规律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结果:共收集治疗"疫"病方剂177首,对古代方剂功效主治分析发现,"疫"病方剂主要用于头痛、发热、咳嗽、腹泻等临床情况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的肺炎症状相似,具有参考意义。其中,复方多见于汤、散、丸、丹等剂型;高频中药54味,甘草、半夏、陈皮、白芍、藿香等中药较为常用;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各阶段推荐处方中高频药物的数量分布频率较高;177首方剂含有药物数量集中在4味~11味之间,而方剂中含有高频率药物集中在3味~8味之间;解表药、清热药、补虚药最常选用;四气以温、微寒、寒为主,五味以辛、苦、甘为主,归经以归肺经、脾经、胃经、肝经为主;主成分分析提取了18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达69.04%,结果显示以厚朴、藿香、羌活、陈皮、白芷等药为主;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分为5类;关联分析共得到34条关联规则,药对以厚朴→甘草、麝香→冰片、白芍→半夏等为常用,三味药组以厚朴+陈皮→甘草,厚朴+苍术→甘草,厚朴+藿香→甘草等为常用。相关分析有显著意义的共410个药对,分别为连翘+天花粉(0.75)、雄黄+朱砂(0.72)、玄参+天花粉(0.71)正相关最显著。结论:古代治疗"疫"病多用温、寒,辛、苦、甘味药,从肺脾胃入手,以祛邪扶正为主要治则,多采用解表散寒、清热解毒结合温阳益气,滋阴养血、化痰止咳、行气活血等方法选取相应中药组方治疗。  相似文献   

4.
防治阿尔茨海默病药食同源类中药配伍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防治阿尔茨海默病(AD)药食同源类中药的应用及配伍规律。方法检索中医临床诊疗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筛选1988-2012年治疗AD的临床文献,运用频数统计和关联规则分析的 Apriori 算法分析防治 AD 的中药及药食同源类中药性味归经、高频药对及其配伍规律。结果共纳入222篇临床文献。临床治疗AD最常用的5味药食同源类中药为茯苓、枸杞子、益智仁、桃仁、山药;最常用的5味中药为石菖蒲、远志、川芎、丹参、当归。临床治疗AD最常用的5对药食同源类中药为山药→茯苓、茯苓→陈皮、山药→枸杞子、枸杞子→益智仁、枸杞子→茯苓;最常用的5对药对为石菖蒲→远志、丹参→石菖蒲、川芎→石菖蒲、丹参→川芎、石菖蒲→黄芪。结论防治AD药食同源类中药以补益药为主,药性平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基于数据挖掘技术中药复方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方法:选取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提供的《中国方剂数据库》为检索数据库,检索治疗失眠、不得卧、不得眠、目不暝、不寐、失寐的中药方剂,建立中药复方治疗失眠方剂数据库,并采用Excel、SPSS 22. 0统计软件及SPSS 14. 2统计软件进行频数及频率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等,进而对中药复方用药规律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并探讨其可能相关机制。结果:中药复方治疗失眠涉及方剂73首,中药227种,高频中药40味,甘草、当归、生地黄、茯苓、人参等较为常用;补气药、补血药、养心安神药最常选用;四气以温、平、微温,五味以甘、苦、辛,归经以归脾经、心经、肺经、肝经、肾经较常选用;聚类分析结果得到21个药对或药组;关联分析共得到46条关联规则,药对以生地黄→当归,甘草→当归等为常用,三味药组以甘草→生地黄,当归,酸枣仁→茯苓,生地黄等为常用。结论:临床治疗肺病多从脾心肺肝肾入手,以补虚泻实为治疗原则。补虚以温阳益气,滋阴养血,泻实以清热凉血,行气活血等方法选取相应中药组方治疗。  相似文献   

6.
基于数据挖掘的古今医方辨治消化系统肿瘤用药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卓操  唐德才  尹刚  高兵  冯烨 《中草药》2019,50(22):5632-5638
探讨治疗消化系统肿瘤处方的组方用药规律,将《肿瘤良方大全》中全部消化系统肿瘤处方录入Microsoft 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频次、药对、中药类别统计,采用IBM SPSS Modeler 14.1进行关联分析,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 21予以聚类及因子分析。研究消化系统肿瘤处方501首,涉及中药651种。单味药以茯苓、陈皮、木香、当归的使用频次最高,对药以茯苓-白术、三棱-莪术、陈皮-木香的使用频次最高;中药类别以清热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的使用频次最高;关联网络图发现三棱→莪术、白术→茯苓药对关联度最高;聚类分析发现12个中药组合;因子分析共提取出6个公因子,载荷最高的依次为白术、三棱、大黄。《肿瘤良方大全》所载消化系统肿瘤处方以消癥散结为核心大法,从理气、化湿,行气降逆以散浊;活血、益气,寓补于消以化瘀;清解、清热,攻毒活血以消积3个角度,通常达变,灵活用药。  相似文献   

7.
《中成药》2019,(8)
目的分析《新编国家中成药》中治疗失眠中成药的成方规律。方法遴选并整理《新编国家中成药》中关于治疗失眠的中成药处方,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0进行频数统计、SPSS Clementine 12.0中的Apriori版块进行关联规则分析,SPSS 22.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其中前者采用系统聚类法中的二分类变量资料的Ochiai算法,后者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结果共纳入227个中成药处方,使用频次超过15次以上的中药有41种,共得到药对关联规则20条;3味药物组成关联规则43条,4味药物组成关联规则2条;聚类分析提取出具有同质性的药物组成11组;因子分析共得到公因子14个。结论《新编国家中成药》中治疗失眠中成药的高频药物以补虚药、安神药、健脾祛湿药为主,药对规则体现出以麦冬→五味子滋阴宁心、茯苓→酸枣仁健脾养血补心的特点;茯苓→白术为具有代表性的健脾祛湿药对,而补益药对重在运用当归、白芍、熟地黄等中药滋肝养血,并适当加入川芎以活血化瘀;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所体现的治法以温肾助阳、补肾填精、清肝泻火为主,其中温肾助阳大多入鹿茸、淫羊藿、菟丝子等壮阳之品,补肾填精可伍黄精,清肝泻火则以黄芩为妙。  相似文献   

8.
收集整理50本中医古籍中治疗不孕症的中药复方250首,中药150味,建立数据库,经统计学分析后发现治疗不孕症的药物中补益药、活血化瘀药使用频率较高,理气药、化湿药和温里药次之,常用的药物有当归、川芎、茯苓、熟地等。说明中医治疗不孕症治则以补益气血、活血化瘀为主,随病情常配以理气化湿、收涩温里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挖掘中医药治疗面神经炎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以万方医学网收录的期刊文献为资料来源,使用Excel、SPSS Modeler、SPSS Statistics软件,对纳入标准的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及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在纳入标准的1 605首方剂中,单药白僵蚕最为常用,药物四气以温、平为主,五味中辛、甘味为主,归经中肺经居多,使用最多的药物类别为熄风止痉药、发散风寒药。关联规则分析中发现关联强度最高的药对组合为20种,因子分析中提取14个公因子,系统聚类分析中归为六大类。结论:面神经炎的治疗多以辛温药白僵蚕、白附子等(熄风止痉药)为主,临床使用可与辛温药防风、川芎,甘辛药当归等组合用药,可随证配伍活血化瘀、补益气血、清热解毒等药物。  相似文献   

10.
基于医院HIS数据的异位妊娠临床用药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丽  廖星  谢雁鸣  杨薇  王卓月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8):3487-3492
该研究选取全国15家三级甲等医院异位妊娠患者的HIS数据,分析真实世界中异位妊娠的临床用药关联情况。结果显示异位妊娠患者在治疗中最常用的西药种类是抗生素、止血药、杀胚药,最常用的中药种类是清热解毒类药、活血化瘀类药、补益气血类药。中西药联合应用常见组合依次为:清热解毒类中药+抗生素,清热解毒类中药+止血药,活血化瘀类中药+抗生素,补益气血类中药+抗生索,活血化瘀类中药+止血药,补益气血类药+止血药,活血化瘀类中药+杀胚药。研究表明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用药类别比较集中,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在西药抗炎、杀胚、止血基础上辩证应用中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补益扶正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药专利复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药专利复方,根据纳排标准进行筛选.建立Excel表,对入选的复方进行术语规范化处理,应用数据挖掘软件对数据进行频次统计、频繁项集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共得到96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治疗抑郁症的证治及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收录1959-2018年所有治疗抑郁的方剂,将其信息规范化后建立数据库,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4.0软件对其进行频数和因子分析。结果 用于抗抑郁的高频中药(前21味)依次为柴胡、茯苓、白芍、郁金、当归、甘草、川芎、石菖蒲、半夏、白术、陈皮、远志、酸枣仁、香附、丹参、生姜、栀子、枳实、黄芪、大枣、人参。证型为心肾不交、肝郁痰阻、气血亏虚、心脾两虚、心气不足、肝郁脾虚、气郁化火和热结血瘀,治法为补中益气、理气化痰、行气解郁、清热凉血、养心安神和补气养血。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抑郁症具有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起效快和复发率低的优点,抗抑郁药物的药理共性是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和挥发油成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处方用药规律。方法在收集颜正华教授含茯苓处方的基础上,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构建数据库,使用软件的统计报表模块、数据分析模块,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含茯苓处方中单味药物频次、药物组合频次、关联规则与核心药物组合等。结果含茯苓处方常用于治疗眩晕、胃痛、泄泻等病证,高频药物包括陈皮、赤芍、丹参、炒酸枣仁、首乌藤等,高频药物组合包括"陈皮,茯苓"、"丹参,茯苓"、"茯苓,炒酸枣仁"等,置信度≥0.9的关联规则包括"龙骨→牡蛎"、"茯苓,龙骨→牡蛎"、"牡蛎,首乌藤→龙骨"、"炒白术→茯苓"等。结论颜正华教授含茯苓处方所用药物多具理气、安神、凉血等功效,用药较为集中,组方法度清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肝癌的用药规律,为肝癌临床治疗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搜集2002-2012年公开发表的中文临床与实验研究文献,运用频数统计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文献中所用中药频次由高到低的是白术,黄芪,茯苓,柴胡,甘草等;实验研究文献所用中药频次由高到低的是黄芪,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甘草,茯苓等。临床用药两两配伍的频次由高到低是白术配伍茯苓、白术配伍黄芪、黄芪配伍党参、黄芪配伍当归、黄芪配伍茯苓等。常用药物类别主要为补虚药,其他常用类别为清热解毒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消食药等。结论:治疗肝癌中医用药有一定的规律,主要以补虚药为主,配伍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药,同时结合辨证的具体情况配伍其他类别的中药。  相似文献   

15.
党中勤教授治疗胆石症多从肝辨治,以正本清源,确立"疏肝利胆、理气通腑、清热利湿、消石排石"的治疗大法,自拟"利胆排石方"作为治疗胆石症的基础方.临证时,党教授常根据患者具体临床表现和病情发展转归不同阶段,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灵活加减运用.若结石直径较大者,加牡蛎、半边莲、石见穿等;右胁疼痛较甚,或放射至后背疼痛者,加徐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任顺平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用药特色及规律。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在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任顺平专家门诊就诊的CAG患者70例,共计76张处方,使用81味中药,涉及17种中药类别,总计用药1282频次,使用频数法分析其临床使用的药物和功效类别。结果:70例患者共用药物81种,其频数统计提示,使用频数位于前10位的中药由高到低依次是党参、白术、茯苓、柴胡、陈皮、姜半夏、紫苏梗、丹参、黄芩、神曲。高频药物功效归类分析由多到少依次为健脾化湿药、疏肝理气药、消食通降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等。结论:任顺平教授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以益气健脾化湿、疏肝和胃降逆、活血化瘀清热等为治疗大法,高频药物由多到少依次为健脾化湿药、疏肝理气药、消食通降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等,并随证酌情加用消食药、温中药、收敛药等。  相似文献   

17.
清肺排毒汤经临床实践证明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的有效方剂,由4个古代经典名方化裁而来,具有极大的理论挖掘价值和传承价值。分析其4个经方的功效特点可知,麻杏石甘汤宣肃肺气,五苓散温阳化气、射干麻黄汤温肺化饮,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在此基础上,推演其组方规律可知,麻黄、细辛2药升降相因、宣肃肺气,为君药;茯苓、猪苓、泽泻、山药、藿香、杏仁、桂枝、白术8药温阳化气、利水祛湿,为臣药;生姜、半夏、陈皮、枳实、射干、紫菀、款冬花、柴胡和胃降逆、利气祛痰,为佐助,石膏、黄芩清肺化痰降逆止咳,为反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清肺排毒汤组方配伍重在调节气机的升降浮沉,祛除寒湿瘀毒的病理产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挖掘整理古代医籍中治疗胃癌的医案,探析其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胃癌提供借鉴。方法:查阅1911年以前以“噎膈”“反胃”为主症的医案,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建立处方数据库,挖掘高频药物,分析高频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功效等,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收入23本医案的154张处方,涉及中药376味,药物使用总频数1 300次。高频药物前30味分别为制半夏、茯苓、白茯苓、半夏、代赭石、陈皮、当归身、枇杷叶、干姜、杏仁、瓜蒌皮、淡吴萸、橘红、淡干姜、白芍、吴茱萸、川黄连、淮山药、生姜、炙甘草、竹茹、枳壳、白蜜、泽泻、丁香、薤白头、白术、桃仁、麦冬等。高频药物按功效分类主要为理气药、温里药、平肝熄风药、利水渗湿、温化寒痰药;药性以温性药为主,其次为寒性药;五味以甘味为主,继之辛味;药物归经前5位分别是胃经、脾经、大肠经、肺经、心经等。结论:古代医籍中胃癌医案的用药有一定规律性,治疗以温阳开浊为主。  相似文献   

19.
肾虚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发病基础,肾虚又影响肝脾功能,致气郁,产生痰湿、瘀血等,可分为肾虚证、肾虚肝郁证、肾虚痰湿证及肾虚血瘀证.行经期经血淋漓不尽者,可予凉血止血、健脾止血、补气止血等摄血扶正法.邪盛者,气郁当疏,化瘀开结,以祛邪疏导为主.经后期(卵泡期)血...  相似文献   

20.
梁镇宏 《新中医》2003,35(8):29-30
目的:观察李氏清暑益气汤加减治疗多发性神经根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肌电图F波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对32例多发性神经根炎患者采用李氏清暑益气汤(由黄芪、党参、白术、苍术、麦冬、神曲、黄柏、泽泻、当归、炙甘草、升麻、陈皮、青皮、五味子、葛根组成)辨证加减治疗,同时用肌电图观察治疗前后F波传导速度的改变。结果:治愈15例,好转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4.4%。随着病情的好转,尺神经和腓神经F波传导速度均明显提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多发性神经根炎的主要病机为脾虚湿困。补中益气、清热化湿、强筋健肌疗法可以使神经根炎症消除,节段性髓鞘脱失较好地修复,传导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