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外用断骨膏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早期骨痂形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切除卵巢法制作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切除卵巢组,n=45),正常对照组(n=25)大鼠采用假手术.术后第3个月,两组各取5只大鼠验证造模情况;其余60只大鼠制作胫骨骨折模型,其中切除卵巢组分为骨质疏松对照组(外用空白对照药膏,n=20)和骨质疏松断骨膏组(外用三七断骨膏,n=20).分别在骨折早期的第1、2、3、4周采用x线、组织形态学以及Micro-CT检测骨痂形成的情况.结果 切除卵巢术后第3个月,Micro-CT显示切除卵巢组大鼠骨小梁数目减少,间距增加,骨密度降低,说明骨质疏松造模成功.骨折后第2~4周时,骨质疏松对照组骨痂体积较大,但骨痂密度在第3周后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断骨膏外用后,骨痂体积接近正常对照组,但在第3周后骨痂密度则明显高于骨质疏松对照组(P<0.05).组织学观察显示,切除卵巢组软骨骨痂向骨性骨痂转化进程延缓,而外用断骨膏可以改善此过程.结论 在骨质疏松性骨折早期,断骨膏能够促进软骨骨痂向骨性骨痂转化形成,减少早期软骨骨痂的过量形成,提高骨痂的密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外用断骨膏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早期骨痂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切除卵巢法制作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切除卵巢组,n=45),正常对照组(n=25)大鼠采用假手术。术后第3个月,两组各取5只大鼠验证造模情况;其余60只大鼠制作胫骨骨折模型,其中切除卵巢组分为骨质疏松对照组(外用空白对照药膏,n=20)和骨质疏松断骨膏组(外用三七断骨膏,n=20)。分别在骨折早期的第1、2、3、4周采用X线、组织形态学以及Micro-CT检测骨痂形成的情况。结果切除卵巢术后第3个月,Micro-CT显示切除卵巢组大鼠骨小梁数目减少,间距增加,骨密度降低,说明骨质疏松造模成功。骨折后第2~4周时,骨质疏松对照组骨痂体积较大,但骨痂密度在第3周后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断骨膏外用后,骨痂体积接近正常对照组,但在第3周后骨痂密度则明显高于骨质疏松对照组(P<0.05)。组织学观察显示,切除卵巢组软骨骨痂向骨性骨痂转化进程延缓,而外用断骨膏可以改善此过程。结论在骨质疏松性骨折早期,断骨膏能够促进软骨骨痂向骨性骨痂转化形成,减少早期软骨骨痂的过量形成,提高骨痂的密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杜仲叶醇提取物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生化指标、骨密度、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影响。方法:90只清洁级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雌激素组和杜仲叶组各18只。模型组、雌激素组和杜仲叶组大鼠做去卵巢处理,假手术组同样手术但不切除卵巢。术后4周,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蒸馏水灌胃;雌激素组大鼠给予戊酸雌二醇灌胃(0.6 mg·kg~(-1));杜仲叶组大鼠给予杜仲叶醇提取物灌胃(6 g·kg~(-1)),1次·d~(-1),连续8周。检测所有大鼠血清钙、磷,尿钙、磷,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骨钙素,雌二醇,IL-6和TNF-α水平,并测定骨密度。结果: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尿Ca/Cr、P/Cr、BALP、骨钙素、IL-6、TNF-α均显著升高,血清雌二醇含量和骨密度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雌激素组和杜仲叶组大鼠尿Ca/Cr、P/Cr、BALP、骨钙素、IL-6、TNF-α均显著降低,血清雌二醇含量和骨密度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杜仲叶醇提取物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具有较好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IL-6、TNF-α含量,调节骨代谢平衡,提高骨密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巴戟天多糖对骨质疏松大鼠血清护骨素表达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巴戟天多糖对骨质疏松大鼠血清护骨素(OPG)表达的影响及调节作用。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模型组及干预组采用切除卵巢方法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干预组给予巴戟天多糖100mg·kg^―1·d^―1,30d后观察各组大鼠股骨远端骨密度、血清OPG、白介素-1(IL-1)及肿瘤坏死因子-(TNF-)表达水平。结果造模30d后,模型组大鼠骨密度及OPG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和治疗组(P〈0.05),IL-1与TNF-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和治疗组(P〈0.05);治疗组骨密度低于对照组(P〈0.05),IL-1和TNF-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戟天多糖对切除卵巢大鼠OPG表达水平具有上调作用,其可能通过降低TNF-和IL-1表达水平来发挥对OPG表达水平的调节作用,进而发挥对骨质疏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和分析骨疏丹对糖皮质激素强的松龙所致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的防治作用。方法将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骨疏丹大、中、小剂量(3、1、0.3 g/kg)组及骨疏康组。观察骨疏丹对强的松龙所致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血液、骨组织指标及骨密度,骨生物力学的影响。结果8周后,骨疏丹可明显增加强的松龙所致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密度、骨生物力学以及血骨钙素,骨钙、磷的量,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并呈剂量依赖性关系。结论骨疏丹可使强的松龙所致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骨钙、骨磷,血骨钙素的量提高,骨密度增加,骨生物力学提高,有明显的防治骨质疏松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无名异冲剂促进去卵巢 SD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机制 ,用 48只 6月龄雄性 SD大鼠建立骨质疏松性骨折模型 ,随机分为模型组、跳骨片组、仙灵骨葆组、无名异冲剂组 ,于灌胃后 2周、4周取材 ,观察 X线片、骨密度、光镜 ,骨痂钙、磷、胶原含量 ,结果显示灌胃第 2周时 ,各组动物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 ;第4周时 ,无名异冲剂组的骨密度 ,骨痂钙、磷、胶原含量的检测结果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X线及光镜观察骨痂的生长情况 ,无名异冲剂组也优于模型组 ,说明无名异冲剂能够通过提高骨密度 ,改善骨骼钙、磷、胶原的代谢 ,促进骨折端骨痂的生长 ,达到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β-蜕皮甾酮(β-Ecd)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血清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泼尼松龙(Pred)组、Pred+β-Ecd(5 mg/kg)组、Pred+β-Ecd(10 mg/kg)组、Pred+阿仑膦酸(ALN)(3 mg/kg)组,每组6只。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钙、磷浓度、抗酒石酸磷酸酶(TRAP)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应用Micro-CT测定各组大鼠第5 腰椎骨结构和BMD。结果:血清骨代谢指标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Pred组血清钙、磷水平显著升高,血清ALP活性和TRAP活性升高。与Pred组比,Pred+ALN组和Pred+β-Ecd(10 mg/kg)组血清钙、磷水平降低,血清ALP活性和TRAP活性降低。而Pred+β-Ecd(5 mg/kg)组血清ALP活性和TRAP水平降低,而对钙、磷水平无明显影响。骨结构和BMD Micro-CT检测结果显示,在所有Pred处理的大鼠中均观察到不同程度的骨丢失。在Pred组中第5腰椎的BM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Micro-CT评估显示Pred组骨表面积和组织体积的比值(BS/TV)较对照组降低。三维模型分析显示,Pred组骨小梁数量(Tb.N)、骨体积分数(BV/TV)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骨小梁分离度(Tb.Sp)明显增加,但骨小梁厚度(Tb.Th)和结构模型指数(SMI)未表现出显著差异。与Pred组比,Pred+ALN组和Pred+β-Ecd(10 mg/kg)组BMD、BS/TV、BV/TV和Tb.N水平显著增加,而Tb.Sp和SMI降低。与Pred组相比,Pred+β-Ecd(5 mg/kg)组中BMD、BS/TV、BV/TV和Tb.N水平显著增高,而Tb.Th和Tb.Sp水平降低。结论:β-Ecd可能通过抑制骨丢失、改善骨代谢的作用机制,治疗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唑来膦酸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6月龄雌性SD大鼠建立骨质疏松性骨折模型后,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唑来膦酸、生理盐水皮下注射。两组于术后不同时间段取骨痂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测骨密度、免疫组化及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比同期对照组骨痂生成量多、愈合时间提前、骨折局部骨密度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于4周左右表达达到高峰,实验组比对照组TGF-β表达更明显(P〈0.05)。结论唑来膦酸能加快骨痂形成,促进成骨细胞TGF-β的表达,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巴戟天多糖对切除卵巢后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及血清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 切除大鼠双侧卵巢,建立骨质疏松模型,造模后分别给予巴戟天多糖 (100、300 mg/kg) 干预,给药 30 d 后检测大鼠骨密度及骨矿物质、血清 IL-6 和 TNF-α 水平、血清微量元素水平。结果 巴戟天多糖组大鼠骨质密度及骨矿物质水平高于模型组,血清 IL- 6、TNF-α 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骨矿物质及血清微量元素水平高于模型组,并且高剂量作用显著。结论 巴戟天多糖能够提高切除卵巢后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其可能通过 调节血清微量元素水平及 IL-6、TNF-α表达水平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脉冲电磁场(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PEMF)对废用性骨质疏松(disuse osteoporosis,DOP)大鼠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TGF-β1)的影响,探讨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 健康4月龄雌性SD大鼠80只,按体质量随机区组法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INT组)、单纯模型组(DOP组)、降钙素组(CT组)、脉冲电磁场组(PEMF组).INT组大鼠喂养DOP大鼠饲料消耗量的平均水平,后3组均通过改良的局部制动法建立DOP大鼠模型;CT组和PEMF组术后即分别给予降钙素(2 IU/kg,腹腔注射,1次/d)及PEMF 预防性治疗,各组分别于建模后1、2、4、8周时处死5只大鼠,进行骨密度、骨组织学和血清TGF-β1浓度等指标检测.结果 建模后2周时,DOP组大鼠制动侧股骨近端骨密度较INT组明显降低(P<0.01),从建模后4周起,CT组和PEMF组骨密度均明显高于DOP组(P<0.05),8周时PEMF组骨密度较CT组明显增高(P<0.05);DOP组大鼠血清TGF-β1浓度在建模后1周时明显高于INT组(P<0.01),而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以下;8周时PEMF组TGF-β1浓度明显高于CT组、DOP组(P<0.01).结论 PEMF及降钙素埘废用性骨质疏松均有治疗作用,且PEMF在后期较降钙素效果更明显:TGF-β1浓度在废用性骨质疏松骨重建过程中呈双相变化,PEMF可能通过促进TGF-β1分泌而影响骨重建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注射用骨肽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骨生物力学和小肠钙结合蛋白(CaBp-D9K)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注射用骨肽治疗去卵巢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建模成功(切除双除卵巢)的48只大鼠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模型组,另分别取24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切除部分小肠系膜)和空白组。空白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观察组给予注射用骨肽1.1 mg/kg灌胃。干预2个月后观察四组的骨体积(B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量(Tb.N)、骨小梁分离度(Tb.Sp)、骨密度、骨生物力学、血清1,25(OH)_2D_3和小肠CaBp-D9K mRNA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骨密度、最大载荷、断裂载荷、BV、Tb.Th、Tb.N、血清1,25(OH)_2D_3和小肠CaBp-D9K mRNA表达水平低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Tb.Sp高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骨密度、最大载荷、断裂载荷、BV、Tb.Th、Tb.N、血清1,25(OH)_2D_3和小肠CaBpD9K mRNA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Tb.Sp低于模型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注射用骨肽可降低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程度,增加小肠CaBp-D9k mRNA表达,促进肠钙吸收可能是其重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唑来膦酸对去势大鼠骨折后骨痂和骨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45只SD雌性大鼠分为骨质疏松组(30只)和正常对照组(15只),骨质疏松组雌性大鼠被切除双侧卵巢制作骨质疏松动物模型,正常对照组大鼠仅给予假手术;骨质疏松模型建模成功后,将骨质疏松组30只大鼠再次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15只)和唑来膦酸组(15只);对两组大鼠制作股骨骨折模型,并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唑来膦酸进行干预;在药物干预4周后,比较生理盐水组和唑来膦酸组骨质疏松大鼠股骨骨痂和骨微结构情况.结果 卵巢切除术后8周,正常对照组和骨质疏松组大鼠股骨的骨密度分别为(0.197±0.028)g/cm2和(0.128±0.037)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药物干预4周后,两组骨质疏松大鼠股骨均有骨痂形成,而唑来膦酸组大鼠骨痂明显大于生理盐水组,且骨折线较为模糊;与生理盐水组大鼠比较,唑来膦酸组大鼠骨小梁间隙较小,排列也较为整齐致密,更接近正常对照组大鼠.结论 唑来膦酸可促进骨质疏松大鼠骨折后骨痂形成,并提高其骨密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阿仑瞵酸钠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通过切除大鼠双侧卵巢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并人为造成后肢骨折后,予以阿仑瞵酸钠灌胃,观察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的组织学、骨密度变化,并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变化。[结果]X线、组织学显示两组骨折同时愈合。两组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含量在14-42 d均出现高峰,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密度显示自42 d开始实验组与对照组骨折部骨密度有较明显差别。[结论]阿仑瞵酸钠可使钙离子沉积于软骨痂,提高骨密度,对于预防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发生再骨折是一种良好的方法。但阿仑瞵酸钠对于骨质疏松骨折愈合的过程,既无延缓作用也无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检测湿寒应激条件下绝经大鼠骨密度、骨生物力学及尿生化指标,探讨其对骨质疏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选用SD雌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OVX模型组和OVX+湿寒组,每组12只,OVX+湿寒组给予应激条件干预9周,于术后7周、9周测量大鼠骨密度、骨生物力学及尿生化指标。结果 (1)骨密度(BMD):第7周,与OVX模型组比较,OVX+湿寒组降低。(2)骨生物力学: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比较,OVX+湿寒组骨折应力、杨氏模量明显降低。(3)尿生化指标:第7周,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比较,OVX模型组及OVX+湿寒组尿钙降低、尿磷升高(P<0.05);与OVX模型组比较,OVX湿寒组尿钙、尿磷、尿NTX、尿CTX升高(P>0.05)。结论 湿寒应激可使绝经大鼠骨密度降低,骨折应力及杨氏模量下降,可能与改变骨骼钙磷代谢及加速骨吸收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骨折前、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变化,了解TGF-β1在糖尿病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破坏胰岛细胞,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同时随机分为各实验组。实验组、对照组大鼠折断右胫排骨,然后复位外固定。骨折后拍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操作完毕分笼饲养。测不同时间两组大鼠血清TGF-β1含量。结果骨折后1、2、4周,测定实验组、对照组TGF-β1含量,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X线片上实验组骨痴延迟对照组。结论 TGF-β1在整个糖尿病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动态观察TGF-β1含量,对判断糖尿病骨折愈合进展、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研究提供实验数据,有利于从分子水平了解骨折愈合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右归饮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对去卵巢骨质疏松骨折大鼠影像学、骨密度和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建立去卵巢骨质疏松骨折模型大鼠,分为右归饮治疗组、PRP治疗组和右归饮联合PRP治疗组(每组37只),其中PRP治疗组和右归饮联合PRP治疗组大鼠于骨折造模术前眼眶采血3mL,制备PRP,在大鼠双侧胫骨近端骨折模型建立术中将预先制备好的PRP凝胶注入骨折端。右归饮治疗组及右归饮联合PRP治疗组给予右归饮灌胃,骨折术后第1、2、4、6周分批处死动物。正常对照组(37只)不做处理。观察双侧胫骨骨折端影像学、骨痂骨密度(BMD)、生物力学,比较四组大鼠骨折愈合情况。结果从X线可见,在术后第6周,正常对照组和右归饮组骨折线非常模糊,隐约可见,PRP组和联合组大部分骨折端骨折线消失,骨折断端、髓内骨性骨痂较第4周密度更高,骨痂塑型较好,PRP组和联合组骨折处骨痂塑形基本完成,髓腔基本贯通;从Micro-CT的骨痂图中可见,右归饮组、PRP组及联合组大鼠在骨折术后第1、2、4周骨痂的骨量较正常对照组高,第4周时PRP组及联合组骨痂骨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右归饮组;从Micro-CT软件的定量分析结果中可见,联合组、PRP组、右归饮组骨性骨痂体积(BV)及骨性骨痂和总骨量的体积比(BV/TV)在骨折术后第1、2、4周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每个时间点都是联合组BV最高,其中术后第1、2、4周组间两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从生物力学分析图可见,在术后第4、6周,右归饮组、PRP组及联合组大鼠的骨痂最大扭力值和硬度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联合组与右归饮组、PRP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第2周,四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右归饮联合PRP对去卵巢骨质疏松骨折大鼠的疗效较单纯的右归饮和PRP治疗效果更佳,能显著提高骨折愈合质量,明显缩短骨折愈合周期。  相似文献   

17.
麦胚提取物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和矿物质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麦胚提取物对去卵巢引起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密度及矿物质的影响。方法  2 1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模型组、去卵巢加麦胚提取物组 (麦胚提取物 10 0mg·kg-1·d-1) ,10周后测骨密度和骨矿物含量及血清、尿液和骨骼钙、锌、铜含量。结果 去卵巢组大鼠试验 10周后骨密度和骨矿物含量显著下降 (P <0 .0 5或P <0 .0 1) ;血清钙、铜和尿钙、锌、铜显著增高 ,而血清锌降低 ,骨骼钙、锌、铜显著下降 (P <0 .0 5 )。去卵巢加麦胚后大鼠的骨密度和骨矿物含量显著升高 ,骨骼钙、锌、铜显著升高 ,尿钙、锌、铜降低 (P<0 .0 5 )。结论 麦胚提取物可预防去卵巢大鼠骨钙、锌、铜丢失和骨密度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大豆苷元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模型的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和骨微结构的影响,为临床预防及治疗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Con组,10只)、激素造模组(GCT组,10只)和激素造模同时大豆苷元干预组(DAI组,10只)。GCT组和DAI组分别给予泼尼松龙7.5mg/kg.d灌胃,Con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此外,DAI组每日给予DAI 5mg/kg灌胃。12周后,使用Micro-CT大鼠第4腰椎(L4)及大鼠左侧胫骨松质骨进行扫描。分析参数包括:骨矿含量(BMC);骨密度(BMD);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量(Tb.N);骨小梁间隔(Tb.Sp);骨体积分数(BV/TV)。结果:(1)GCT组腰椎(L4)的BMD和BMC较Con组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造模成功。DAI组腰椎(L4)BMD显著高于GC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GCT组左侧胫骨Tb.Th、Tb.N和BV/TV与Con组相比均显著降低,Tb.Sp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DAI组Tb.Th、Tb.N、BV/TV较GCT组增高,其中Tb.Th、BV/TV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b.Sp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皮质激素可降低SD大鼠腰椎BMD和BMC,减少骨小梁数量,降低骨小梁厚度,组织骨密度和骨体积分数,增加骨小梁间隔。大豆苷元可以增加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GIOP)大鼠腰椎的BMD和BMC,可抑制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体积分数降低及骨小梁间隔增加,改善其骨微结构。大豆苷元对糖皮质激素所致的骨质疏松有治疗及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密骨方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转化生长因子(TGF)-β_1与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146例老年骨质疏松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100例与对照组46例。所有患者都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且顺利完成手术,对照组术后均给予止痛药、抗生素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密骨方口服,疗程3个月,记录骨密度、TGF-β_1、炎症因子变化与骨折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的骨折愈合时间(13.32±1.29)周,少于对照组(14.25±1.53)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髋关节骨密度高于对照组,也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TGF-β_1都高于术前,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IL-6与TNF-α都低于术前,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骨方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的应用能促进TGF-β_1的分泌骨折愈合,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促进恢复骨密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白细胞介索10(IL-10)干预肝纤维化大鼠星形细胞中的表达,阐明外源性IL-10的抗纤维化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8只)、肝纤维化模型组(C组,28只)和IL-10干预组(Ⅰ组,24只),分别于CCl4造模第7周及11周采用链霉蛋白酶E、Ⅳ型胶原酶经门静脉灌注分离肝星形细胞.半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新分离肝星形细胞中TGF-β1mRNA的表达水平;SP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各组原代培养72 h后肝星形细胞TGF-β1蛋白的表达水平.并于上述两个时间段分别将各组肝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判断炎症和肝纤维化程度.结果成功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及IL-10干预模型,并对大鼠肝星形细胞进行分离及原代培养.与正常组相比,纤维化模型组TGF-β1的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1),经IL-10干预后则明显降低(P<0.01).纤维化模型组星形细胞TGF-β1mRNA水平在第11周时低于第7周(P<0.05).SP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各组TGF-β1的蛋白表达情况与mRNA结果相平行.结论IL-10可抑制肝纤维化大鼠星形细胞中TGF-β1表达,具有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