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冲高晓平冯小军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0,32(7)
目的探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 方法将4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治疗前和治疗 6 周后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表与Barthel指数(BI)评定患者的平衡功能和ADL能力。 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平衡功能和 ADL能力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平衡功能与ADL呈正相关。 结论MOTOmed训练系统训练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可较好的改善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偏瘫体操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体操组,均接受常规PT、OT训练(采用神经发育促进技术),共8周。体操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偏瘫体操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用Fugl-Meyer评测法(FMA)评定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比较两组患者的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和MBI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体操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优于康复组(P<0.01)。结论偏瘫体操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可明显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及ADL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功能训练配合针灸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32例住院的脑卒中患者进行运动疗法、作业训练及针灸等综合康复治疗,采用Brunnstrom法和香港版活动分析法评定治疗前后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 平均治疗(40.0&;#177;7.0)d,偏瘫侧上下肢体运动功能Brunnstorm分级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治疗前、后患者的整体功能活动、自理活动得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lt;0.001)。结论 功能训练配合针灸治疗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观察镜像疗法结合运动想象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脑卒中后偏瘫患者4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的康复训练.治疗组增加镜像疗法和运动想象相结合的作业治疗,对照组则增加常规作业训练.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治疗后)采用Brunnstrom分期、偏瘫上肢功能测试(香港版)(FTHUE-HK)和Barthel指数(BI)评分分别评价其上肢和手的运动功能以及ADL能力.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Brunnstrom分期、FTHUE-HK评分和BI评分分别为(4.55±0.86)级、(5.73±1.03)级和(73.50±10.89)分,对照组则分别为(3.90±1.02)级、(4.55±1.34)级和(67.05±12.03)分,2组各项指标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镜像治疗结合运动想象训练可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和ADL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des of daily living,ADL)的影响。方法:78例发病3周内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患者早期介入康复训练,对照组仅一般常规治疗,在人组前、治疗1个月、3个月分别评价ADL。结果:在治疗1个月时,康复组的修饰、用厕、转移、穿衣4项能力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提高(P&;lt;0.05),在发病3个月时,除上述能力外,行走、上下楼两项能力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尿便控制、进食、洗澡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结论:康复的早期干预有利于大多数ADL项目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强制性运动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其相关治疗机制。 方法将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强制性运动治疗组(治疗组)与常规康复训练组(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行强制性运动疗法加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仅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4周后用Wolf运动功能试验(WMFT)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测上肢运动功能,用Barthel指数(BI)评测ADL能力。 结果治疗组患者WMFT、FMA、BI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强制性运动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可用于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与常规康复治疗同时应用,可促进和加快偏瘫侧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并能显著提高患者的ADL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上肢和肩周肌肉力量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转移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方法 将符合入选和排除标准的脊髓损伤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肩周肌肉力量训练。2组患者均从第四周开始进行为期2周的转移训练,教习患者在两张可设置不等高度的治疗床之间进行转移,在最后1周进行2次轮椅与马桶或轮椅与床面之间的转移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主动转移高度差、肩前屈肌力训练负荷等指标对2组患者则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治疗6周后,2组患者左、右侧肩前屈训练负荷、主动垂直转移高度差和MBI得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观察组左、右侧肩前屈训练负荷、主动垂直转移高度差和MBI得分分别为(14.49±3.39)kg、(15.17±3.78)kg、(8.64±4.19)cm和(76.46±10.97)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上肢和肩周肌力训练可显著改善脊髓损伤患者平面间的转移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 3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护理,如早期良姿位、被动运动、神经肌肉功能电刺激、传统康复、主动运动、作业治疗等。结果康复后病人 ADL能力明显提高 (P< 0.001),表明早期康复能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患侧肢体功能,提高 ADL能力,从而提高病存者的生活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1998年 5月~ 2000年 5月,对在我院住院的 30例患者,经头颅 CT确诊,其中男 21例,女 9例;年龄 32~ 74岁,平均 57.30岁;脑出血 11例,脑梗死 19例,右侧瘫 15例,左侧瘫 15例,患者病情稳定,无精神障碍,能配合治疗。 1.2康复护理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注意障碍的康复对伴注意障碍的偏瘫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强化注意力训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注意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注意障碍影响脑损伤偏瘫的康复疗效,应用针对性方法提高患者的注意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偏瘫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训练中施加护理援助的效果.方法将48例偏瘫病人分为护理援助组和对照组.护理援助组在病人ADL训练的全过程中拟定护理措施,给予尽可能的护理帮助.结果护理援助组的病人ADL能力积分比训练前有较大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病人ADL训练中施加护理援助对其生活自理能力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如何通过活动分析法系统地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使脑卒中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患者的自理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方法:选择2002-02/2004-08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脑卒中后偏瘫患者82例.随机分成两组:①治疗组41例,男24例,女17例;脑出血13例.脑梗死28例;平均年龄(58&;#177;9)岁。②对照组41例,男23例,女18例;脑出血15例,脑梗死26例;平均年龄(57&;#177;9)岁。使用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分析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治疗组采用活动分析法,治疗程序为:入院时第1次评估,针对性制订治疗方案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先由作业治疗师对患者在日常生活活动治疗室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再逐渐过渡到病房进行真实环境的日常生活活动,30min/次,1次/d,治疗1个月后再次评估。对照组治疗程序为:入院时做第1次评估,治疗师给予日常生活活动指导,30min/次、1次/周.1个月后再次评估:
结果:82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组41例,总有效率98%(40/41),15例达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完全自理(64分),13例达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大部分自理(51-63分),12例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部分自理(31~50分),1例没有明显进步(0-30分);对照组41例,总有效率76%(31/41),8例达到完全自理,10例达到大部分自理,14例部分自理,9例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没有明显进步。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功能活动、自理活动、日常生活活动总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功能活动、自理活动、日常生活活动总分比较[(7.13&;#177;5.58.4.16&;#177;3.38);(13.35&;#177;7.93,6.65&;#177;5.09);(19.90&;#177;8.18,lO.81&;#177;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选择和使用适合偏瘫患者的活动分析法并针对性地制订治疗方案更加有利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背景: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一定程度上涉及到运动能力的恢复情况,但两者是不是有高度的相关性,既往的研究没有定论。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运动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的相关性。
设计:病例分析。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
对象:选择2002-08/2003-06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科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39~76岁。
方法:采用简易V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方法评定患者运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主要观察指标:①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②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的相关性。
结果:30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①全身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平均为40.96&;#177;32.04,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平均为21.78&;#177;22.87,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平均为18.43&;#177;10.29。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平均为39.46&;#177;25.94。②全身总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的相关系数为0.65,其中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的相关系数为0.62,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的相关系数为0.61。
结论:偏瘫患者的运动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有一定的相关性.且上、下肢运动能力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几乎相等。 相似文献
15.
16.
脑损伤后偏瘫患者的运动系统由于失去了高位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被抑制的、受到调节的、原始的皮质下中枢运动反射被释放出来,导致偏瘫侧受累肢体肌群间协调紊乱,肌张力异常而产生运动障碍,而下肢运动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患侧支撑能力较差、平衡功能障碍、主动关节运动障碍等,进而影响到患者的步行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1]。近年来,偏瘫下肢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20例进行常规护理,早期康复组30例14 d以内进行康复护理,非早期康复组30例15 d~30 d进行康复护理。疗程均为1个月,采用Fugl-Meyer评定法对运动功能进行评分,ADL评分采用改良Barthe指数(MBI)评分。[结果]早期康复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均优于非早期康复组和对照组(P<0.05);早期康复组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低于非早期康复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改善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上肢多关节机器人训练对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2例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6例。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包括等速肌力训练、作业治疗、蜡疗、低频脉冲电、推拿按摩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上肢多关节机器人训练,对照组则在相同时间段辅以作业治疗。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定患儿上肢运动功能情况,采用组块测试(BBT)评定患儿手部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定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情况。 结果 治疗前2组患儿FMA-UE、MBI评分及BBT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FMA-UE评分[(57.32±19.35)分]、MBI评分[(90.98±26.91)分]亦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 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辅以上肢多关节机器人训练,能进一步改善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20例进行常规护理,早期康复组30例14 d以内进行康复护理,非早期康复组30例15 d~30 d进行康复护理.疗程均为1个月,采用Fugl-Meyer评定法对运动功能进行评分,ADL评分采用改良Barthe指数(MBI) 评分.[结果] 早期康复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均优于非早期康复组和对照组(P<0.05);早期康复组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低于非早期康复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可改善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