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现场调查、检测检验法确定某核燃料元件生产线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其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该生产线主要危害为放射性物料产生的辐射危害,以及氟化氢(HF)、噪声和高温等非放射性危害。经现场监测并估算得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在0.51~3.64 m Sv/年,主要岗位HF最高接触浓度为0.1 mg/m3,个体噪声8 h等效声级最高为79.9 d B(A),工作场所高温WBGT指数最高为22.2℃。该生产线放射人员个人年有效剂量控制在管理目标值以下,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均满足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工程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对某轮胎生产线开展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结果显示轮胎生产线主要存在着职工劳动强度大、车间照明不足、通风不良、高温、尘毒积聚等问题,并对职工健康造成一定危害,应引起重视。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3.
目的 确定某低、中放固体废物处置运行过程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其防护措施的控制效果。方法 通过现场调查、监测检验法确定危害因素危害程度。结果 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满足管理目标值要求,非放射性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结论 辐射防护措施达到了降低个人剂量的目的,非放射性危害因素防护措施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某铀矿山井下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及职业辐射防护效果进行评价,并提出有效的防护对策和建议。方法依据国家有关辐射防护标准,采用理论计算法、类比调查法和经验法,对铀矿山井下作业场所中可能存在的辐射源项进行识别,并根据设计参数对辐射源项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结果铀矿山井下存在氡及其子体所致工作人员计量为4.23 mSv/年;井下人员γ外照射年剂量最大值为4.22 mSv/年;吸入放射性粉尘所致的待积有效剂量为3.44 mSv/年。在正常生产条件下,作业人员所受的辐射年有效剂量预计为11.89 mSv,可以控制在目标管理值范围内。结论本项目属于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从职业病防治角度分析,项目建设可行。  相似文献   

5.
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法,发现某无水氢氟酸生产线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氟化氢、硫酸、一氧化碳、噪声、高温、粉尘。结果显示氟化氢、硫酸、一氧化碳、高温、粉尘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噪声有2个岗位超标,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对策。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某钛白粉生产企业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为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采用现场调查、现场检测等方法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结果 该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毒物、粉尘、噪声等.检测8个作业点的二氧化硫、硫酸雾以及2个作业点的一氧化碳含量,均全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19个粉尘监测点中,合格率仅为47.37%,粉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最高达到198.87mg/m3,高于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24倍;检测18个噪声作业点的合格率仅为55.56%.结论 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设计和建设中存在不少的缺陷,须加以整改.  相似文献   

7.
确定某地浸采铀矿山的辐射源项,通过现场调查、监测检验法确定辐射危害程度。结果显示,工作人员个人受照剂量控制在管理目标值以内,工作场所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控制在国家标准限值以内。该项目采取的辐射防护措施有效,能够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8.
通过职业卫生学调查和现场测试,某新建铜管生产线项目铜烟、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五氧化二磷、总烃、工频、热辐射、气温、气湿等项目合格,噪声、高频电磁场有部分测定点超标,提示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基本可行,大部分卫生指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某新建汽车生产线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种类和控制效果。方法对该汽车生产线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对其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结合相应的职业卫生工程防护设施进行评价。结果粉尘、化学性有毒气体和噪声是汽车生产线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除个别作业点有毒物质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外,其余作业点粉尘和化学性有毒气体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噪声作业点合格率84.8%。结论该生产线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措施可行、有效。应加强抽风排毒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加强防噪声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0.
周辉  张仁忠  刘军 《职业与健康》2012,28(15):1848-1850
目的评价某企业溴乙烷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检测检验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项目涉及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溴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0.06~0.18 mg/m3,硫酸C-TWA0.07~0.64 mg/m3,碳酸钠C-TWA 0.35~0.42 mg/m3,硫磺尘C-TWA 0.23~0.40 mg/m3,煤尘C-TWA 0.40~0.48mg/m3,噪声70~76 dB(A),均小于职业接触限值,各指标合格率均为100%。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建筑物卫生学及辅助用室、应急救援措施、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均基本符合要求,但是在事故状态下通风排毒设施、警示标志、个人防护措施、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职业健康监护等方面存在不足。结论该企业溴乙烷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达到规定的要求,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需加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应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检测检验法识别和分析某新型发动机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效果。结果显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基本有效,依据建议整改,可进一步降低职业病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某汽车涂料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职业卫生调查法、职业卫生检测法、检查表分析法和职业健康检查法对该项目进行调查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工作场所中的化学毒物、噪声、粉尘、工频电场等浓度(强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有关要求。结论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并结合职业病防护措施、个人职业病防护水平和定量分级结果,对700万m2/年低反射玻璃生产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进行分析,评价相应的防护措施效果。该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是粉尘,现场检测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基本低于国家现行标准。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完善可行,防护效果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4.
江建梅  岳杰  杨叔乐 《职业与健康》2012,28(7):799-800,803
<正>CTP(Computer-to-plate)技术是印刷行业制版工艺中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的简称,通过计算机和专用激光制版机将需要印刷的影像信息直接记录在CTP版材上,即可上印刷机印刷。这一技术免去了胶片这一中间媒介,使文字、图像直接转变成数字,减少了中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某新建加速度表生产线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种类和控制效果,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方法对该加速度表生产线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对其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结合相应的职业卫生工程防护设施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总体布局、生产工艺等均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具备完善的防护措施和管理措施;粉尘、化学性有毒气体和噪声是该生产线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所有作业点粉尘和化学性有毒气体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噪声作业点合格率91.03%。结论该生产线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符合职业卫生相关要求,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措施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6.
日产万吨水泥熟料生产线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职业卫生学调查和现场检测,某水泥熟料生产线粉尘基本得到控制,但少数巡检岗位粉尘浓度超标;有害气体浓度符合卫生标准;多个设备噪声强度超标,已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为基本合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识别和分析该生产线可能产生和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预测对劳动者健康的危害程度,对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进行分析,针对该生产线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选取与该生产线类似的原有工程为参照,进行类比和分析。结果该生产线正常生产状况下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矽尘、重金属毒物、噪声和高频电磁场等。结论采取密闭产尘设备、安装除尘器降尘,使用非石棉制品代替石棉制品作为隔热材料,设置有效的隔音值班室和减少作业工人接触时间,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是控制职业病危害最为可行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按规范标准要求对某年产5万t聚碳酸酯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结果CO、COCl2、Cl2、CH2Cl2、HCl、NaOH、H2SO4、粉尘等危害因素浓度均符合国家标准,噪声合格率为75%。该项目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措施基本可行,可起到相应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