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系统评价通心络胶囊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知网、万方、维普、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1月10日。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最终纳入的文献进行风险评估,并运用STATA 12.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5篇文献,1905位受试者。Meta分析提示,治疗组在改善患者总有效率(OR = 4.12,95%CI[3.24,5.24],P = 0.000 < 0.05)、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SMD = 1.37,95%CI[1.11,1.63],P = 0.000 < 0.05)、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SMD = 1.44,95%CI[0.80,2.08],P = 0.000 < 0.05)、腓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SMD = 1.69,95%CI[1.20,2.18],P = 0.000 < 0.05)、腓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MD = 1.47,95%CI[0.96,1.98],P = 0.000 < 0.05)、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MD = 1.24,95%CI[0.69,1.79],P = 0.000 < 0.05)方面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通心络胶囊联合西药常规疗法可明显提高总有效率以及患者神经传导速度,但由于纳入研究质量较低,且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尚需要更多高质量低偏倚的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2.
3.
4.
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 ,从临床治疗及动物实验两方面阐述了针灸治疗本病的确切疗效 ,并进一步探讨了其发病及治疗机理。本文还对今后的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针刺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将78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针刺组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治则进行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针刺组治疗前后疗效差异有显著性间意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查和肌电图检查治疗前差异不明显,针刺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分别给予针刺治疗和弥可保肌注治疗,4周后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的疗效。方法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分别给予针刺治疗和弥可保口服治疗,观察8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及感觉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针刺可明显改善DPN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降低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提高DPN患者感觉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结论针刺治疗DPN疗效是确切的。 相似文献
8.
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和探讨针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2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糖尿病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加以针刺治疗,对照组肌肉注射维生素B12注射液并口服维生素B1、B6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运动神经传导速率和F波传导速率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1%,高于对照组的70·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神经传导速率治疗后明显提高(P<0·05)。结论:针刺治疗可以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和神经传导功能。 相似文献
9.
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meta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对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数据采用专用软件RevMan4.2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篇研究共696例患者满足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灸治疗DPN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0001)。针灸对DPN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P<0.00001,感觉神经传导速度P=0.0005或P<0.00001)。结论:本系统评价结果说明,较之西药治疗,针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体征及神经传导速度均有较好疗效。但由于试验方法学质量较低,尚不能充分肯定,需高质量的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0.
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是由于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WHO近年来的报告表明,全世界约有2亿DM患者.我国的DM患者约有5000万,并且呈迅速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黄芪桂枝五物汤与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BM(1979—2010)、CNKI(1979—2010)、VIP(1989—2010)和WF(1998—2010)。辅以手工检索天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过刊资料库。收集黄芪桂枝五物汤和西药比较治疗DPN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者独立提取资料并按照Co-chrane Review Handbook 5.0进行质量评估。统计学分析采用RevMan5.1.1软件。结果:共纳入21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共有149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正中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黄芪桂枝五物汤VS弥可保[WMD=2.33,95%CI(-0.41,5.07)]无差别;②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黄芪桂枝五物汤VS弥可保[WMD=2.77,95%CI(2.19,3.35)]有差别;③腓总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黄芪桂枝五物汤VS弥可保[WMD=4.12,95%CI(3.14,5.10)]有差别;黄芪桂枝五物汤+弥可保VS弥可保[WMD=2.80,95%CI(2.01,3.60)]有差别;④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黄芪桂枝五物汤VS弥可保:[WMD=2.39,95%CI(1.84,2.94)]有差别;⑤临床总有效率:黄芪桂枝五物汤VS维生素B1B12:[RR=1.45,95%CI(1.03,2.03)]有差别;黄芪桂枝五物汤VS弥可保:[RR=1.41,95%CI(1.23,1.62)]有差别;黄芪桂枝五物汤+弥可保VS弥可保:[RR=1.30,95%CI(0.96,1.77)]无差别。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照弥可保在改善DPN正中神经传导速度(运动)上尚无优势,黄芪桂枝五物汤单用或与其他西药合用对照单用西药在改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感觉、运动)上有一定优势。现有证据提示其在改善感觉神经功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优于改善运动神经。尚需要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DPN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川芎嗪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川芎嗪联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方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两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300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即川芎嗪联合胞二磷胆碱组、川芎嗪组及胞二磷胆碱组。治疗4周后评估3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积分、肌电图检查、血糖和血脂情况,随访3个月后评估3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症状积分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3组血糖及血脂均有改善,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疗效、症状积分变化、肌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川芎嗪联合胞二磷胆碱组较川芎嗪组、胞二磷胆碱组明显改善(P〈0.05),而川芎嗪组、胞二磷胆碱组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发生。随访3个月,川芎嗪联合胞二磷胆碱组临床疗效及症状体征积分(6.39±2.04)改变仍优于川芎嗪组(8.36±1.17)及胞二磷胆碱组(8.05±1.3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与胞二磷胆碱联合用药治疗方案对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RCT),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由2名研究者独立严格进行,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3个RCT,共1 93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RR=1.27,95%CI(1.21,1.33),P0.001],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D=5.28,95%CI(3.16,7.41),P0.001],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MD=3.66,95%CI(1.78,5.55),P=0.001],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D=6.97,95%CI(4.59,9.35),P0.001],腓总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MD=3.68,95%CI(2.41,4.95),P0.001],尺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D=4.44,95%(0.96,7.91),P=0.01],尺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MD=2.83,95%CI(-0.55,6.21),P=0.10],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D=4.05,95%CI(3.09,5.01),P0.001],胫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MD=4.21,95%CI(2.36,6.07),P0.001]。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一定的疗效。但现有研究质量偏低,且临床研究数量偏少,需要更多高质量、多中心的随机双盲临床研究进一步补充验证。 相似文献
14.
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DM)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以周围对称性感觉和运动神经病变及自主神经病变最为常见,其患病率大约在28%~90%,新诊断的Ⅱ型DM和Ⅰ型DM患者中,DPN的发病率分别为10%和1%~2%,目前西医治疗尚无明显疗效,针灸综合治疗显示了一定的优势,故搜集了国内近3年CNKI和VIP核心期刊及国外近5年PUBMED和MEDLINE上关于针刺(灸)治疗DPN的报道,对针灸治疗DPN的现状作一总结,并提出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机理。方法 运用针刺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为,并与口服钙离子拮抗剂加维生素疗法进行随机对照观察,同时作肌电图检测分析。结果 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不同程度地改善病人的肢体麻木、疼痛和感觉异常等临床症状,肌电图结果提示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也有明显改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表明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MEDLINE、 EMBASE、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相关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研究终点包括:临床总有效率、神经传导速度和不良反应;运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进行偏倚风险评估及效应量的合并。运用GRADEprofiler软件进行证据质量评估。结果:共纳入18项随机对照研究,共计1158名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针灸治疗明显优于药物对照组[RR:1.38, 95%CI(1.25,1.53),P<0.00001]。感觉神经传导速度:①正中神经:针灸治疗组优于药物对照组[MD=2.55,95%CI(1.23,3.87),P=0.0001];②腓总神经:针灸治疗组优于药物对照组[MD=3.42,95%CI(2.56,4.28),P<0.00001]。运动神经传导速度:①正中神经:针灸治疗组优于药物对照组[MD=4.10,95%CI(1.01,7.19),P=0.009];②腓总神经:针灸治疗组优于药物对照组[MD=3.09,95%CI(1.99,4.19),P<0.00001]。不良反应和安全性指标:2项研究报告未见不良反应,安全性指标无异常。证据质量评估: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证据级别为中级,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证据级别为低级,而临床有效率和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证据级别为较低级。结论:根据目前的临床证据,尚不能确定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川芎嗪( tetramethylpyrazine,TMP)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收集1979-2011年32年间以川芎嗪联合甲钴胺为干预措施治疗DPN的RCT.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由两位研究者独立地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试验进行资料提取,并进行研究方法的质量评估和对提取的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有11个试验,共918例DPN患者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川芎嗪联合甲钴胺治疗较单用甲钴胺能明显改善患者肢体麻木和疼痛[ OR =0.29,95%CI(0.21,0.41),P=0.000]以及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 MD=5.57,95%CI(4.79,6.35),P=0.000;MD =4.53,95%CI(3.73,5.33),P=0.000]和腓神经MNCV与SNCV[ MD=4.92,95%CI(4.39,5.45),P=0.000;MD=5.24,95% CI(4.73,5.75),P=0.000].仅有1个试验报道了大剂量TMP联合甲钴胺出现了不良反应,如头晕和头痛.结论:川芎嗪联合甲钴胺对治疗DPN可能有一定疗效,但还需进行更多高质量的RCT才能对其疗效得出肯定性结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不同中药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基于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中药注射液治疗DPN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将临床总有效率作为主要结局指标,正中和腓总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空腹血糖(FBG)及不良反应作为次要结局指标。采用Cochrane评价手册5.3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及RevMan 5.4.1及Stata 17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76项RCTs,包括6 108例患者,11种中药注射液。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联合西药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和改善FBG水平方面疗效最佳;苦碟子注射液联合西药在改善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的SCV、正中神经MCV方面疗效最佳;血塞通注射液联合西药在改善腓总神经MCV方面疗效最佳;在安全性方面,中药注射液联合西药与单纯西药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注射液联合西药与单纯西药治疗比较可提高DPN临床疗效,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柴海兰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11):154-156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与针刺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0例住院患者按抽签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常规治疗,降血糖药或胰岛素、合理饮食等。治疗组35例桃红四物汤(当归20g,熟地、川芎各15g,赤芍、桃仁、红花各10g),1剂/d,水煎200m L,早晚空腹口服;针刺:取三阴交、肾俞、足三里、膈俞穴斜刺1寸,使针感在局部或深部传导扩散;取四肢穴直刺1~1.5寸,使针感向四肢末端传导;以上穴位针刺强度要基于患者的忍受限度,针刺后留针30min;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血糖、餐后2h血糖、血黏度、糖化血红蛋白、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5.71%。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54.2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针刺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