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两种消毒方法对延长留置针透明敷贴时间的影响,探讨延长留置针透明敷贴时间的最佳消毒方法。方法选取某三甲医院的心胸外科和心血管内科名患者作为实验组,普外科和泌尿外科200名患者做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酒精—安尔碘—酒精消毒穿刺后用3M透明敷贴固定;对照组患者采用安尔碘消毒穿刺后直接用3M透明敷贴固定。探讨两种不同消毒方法对延长留置针透明敷贴时间的影响。结果实验组留置时间χ~1=2.68,对照组留置时间χ~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酒精—安尔碘—酒精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比用安尔碘进行消毒,能相对延长留置针透明敷贴的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2.
对静脉留置针肝素帽三种不同消毒方法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雪霞  李淳  任笑丽 《西部医学》2009,21(11):1999-2000
目的探讨三种消毒剂对肝素帽的消毒效果。方法选择静脉留置针患者90例,根据消毒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安尔碘组、5%碘伏组、2%碘酊+75%酒精组,每组各30例。在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三组每隔24小时各消毒肝素帽3次,待干后采样,送检,进行细菌培养,通过细菌培养观察肝素帽的消毒效果。结果观察至第5天时,安尔碘组和5%碘伏组均无细菌检出,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碘酊+75%酒精组在留置第3天时即有细菌检出,随着留置时间延长,阳性率有明显增高趋势,与安尔碘组、5%碘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安尔碘对肝素帽消毒效果肯定,且速干,无需脱碘,长效杀菌作用肯定,便于临床操作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0.5%碘伏与2%碘酊消毒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的灭菌效果。方法:将100例浅静脉留置针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用0.5%碘伏消毒穿刺点及周围的皮肤,对照组50例用2%碘酊消毒相同的部位,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局部感染率比较x^2=6.52,P〈0.01。观察组消毒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碘伏是皮肤消毒、创面消毒及预防感染最理想的药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3种不同消毒方法对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成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拟行颈内静脉穿刺的病例90例,将其随机分成三组,A组穿刺区域皮肤用安尔碘消毒;B组穿刺区域皮肤用碘伏消毒;C组穿刺区域皮肤先用安尔碘消毒,然后在超声探查区域再用碘伏消毒。观察3种消毒方法对颈内静脉穿刺超声成像清晰的影响及敷贴粘贴牢靠的情况。结果:B组和C组的超声成像清晰率明显高于A组(P<0.05),A组和C组的敷贴牢靠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中心静脉穿刺区域皮肤用安尔碘消毒,超声探头区域用碘伏消毒,超声成像清晰,有利于提高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成功率,且穿刺后敷贴牢靠,减少局部感染概率。  相似文献   

5.
张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1):587-588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的最佳固定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肾内科住院患者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2例.2组均选用前臂浅静脉穿刺留置针,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 用透明敷贴覆盖留置针固定,贴膜内所附梯形胶带将留置针延长管U形固定;观察组使用透明敷贴前,先用输液贴横向固定留置针外套管的针尾,然后用75%酒精消毒皮肤后覆盖透明敷贴,改变胶带位置,最后用胶布U形固定肝素帽.每天输液完毕肝素盐水正压封管,观察2组在留置针留置时间、脱出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在留置针留置时间、留置针在位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用输液贴固定针尾,酒精消毒皮肤及改变梯形胶带的位置固定留置针,可避免留置针的脱出,延长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6.
安尔碘与杰雪对静脉穿刺皮肤消毒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安尔碘对皮肤的消毒效果。方法将60例静脉穿刺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用安尔碘消毒静脉穿刺皮肤,对照组30例用杰雪消毒静脉穿刺皮肤,两组分别在消毒前、消毒后及消毒后3小时采样行细菌总数监测。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消毒前采样细菌总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消毒后及消毒后3小时采样细菌总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安尔碘消毒静脉穿刺皮肤明显优于杰雪。皮肤消毒时可使用安尔碘以减少静脉穿刺皮肤的感染途径。  相似文献   

7.
静脉留置针的主要优点在于减少了由于反复穿刺给病人造成的痛苦;保护了血管;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并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但如果临床不注意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技术及术后观察护理,也会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本文就静脉留置针的操作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操作技术要求1.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为了保证留置针的安全应用,在进行留置针穿刺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用2%碘酊棉签“顺时针”消毒皮肤,然后再用75%酒精棉签“逆时针”脱碘,消毒范围的直径要大于8cm。每日输液前用2%碘酊棉签消毒肝素帽及留置针栓部,再用75%酒精脱碘,回抽留置针…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安尔碘对外科洗手消毒效果并与碘伏进行比较。方法手术人员42名,随机分成2组,每组21人。碘伏组:采用0.5%碘伏消毒液50ml刷手3分钟;安尔碘组:取安尔碘I型皮肤消毒剂20ml,纱布涂擦1遍。结果碘伏组除菌率为96.72%,安尔碘组除菌率为99.76%,洗手前后的消毒效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用安尔碘洗手是手术人员手部消毒的高效、快捷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安尔碘对外科洗手消毒效果并与碘伏进行比较。方法手术人员42名,随机分成2组,每组21人。碘伏组:采用0.5%碘伏消毒液50ml刷手3分钟;安尔碘组:取安尔碘I型皮肤消毒剂20ml,纱布涂擦1遍。结果碘伏组除茵率为96.72%,安尔碘组除茵率为99.76%,洗手前后的消毒效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用安尔碘洗手是手术人员手部消毒的高效、快捷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更为安全有效的皮肤消毒方法.方法 将400例需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按就诊序号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对照组按传统消毒方法,实验组按改进后的消毒方法进行皮肤消毒,比较两组感染性静脉炎发生率、静脉导管留置情况及留置时间长短、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 实验组感染性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导管留置情况及留置时间优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进后的皮肤消毒方法优于传统皮肤消毒方法,可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防止静脉留置针留置过程中,发生穿刺点及穿刺血管的感染,保证留置针留置时间内的穿刺点及血管局部无菌性,需要针尖进入皮肤前一步加入:对找血管位置的手指的安尔碘棉签擦拭消毒步骤,以便在手指按压触摸血管找部位过程中,穿刺点及周围区域消毒皮肤不被污染,达到无菌,保证留置针常规放置血管内3天(72小时),无皮肤消毒不严格造成的污染,保证留置针无菌留置的成功。避免出现穿刺点感染及血管炎症反应及继发的全身感染性炎性症状。对于感染易发生的人群:年老,体弱,危重症,长期卧床,抵抗力弱的病人避免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如何使腋下静脉留置时间延长,且无并发症发生.方法 分为观察组30例行腋下静脉留置针穿刺,每天更换敷贴并消毒局部皮肤;对照组27例留置在头部静脉,对两组进行观察.结果 腋下静脉留置30例有27例一针穿刺成功,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头部静脉留置27例25例一针穿刺成功,发生阻塞6例、静脉炎2例.结论 腋下静脉留置较头部静脉留置时间长且无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双静脉通路交替使用加酒精湿敷预防套管针外周静脉泵入胺碘酮所致静脉炎.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套管针建立双静脉通路,经外周静脉泵入胺碘酮时两条静脉通路每5小时交替使用同时用75%酒精纱布湿敷套管针敷贴上方,至泵入结束后30m in,对照组组未作任何处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例数和套管针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有明显差异,用双静脉通路交替使用加酒精湿敷可以明显降低静脉炎发生率;两组套管针留置时间亦有显著性差异,双静脉通路交替使用加酒精湿敷组套管针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结论双静脉通路交替使用加酒精湿敷局部可以预防和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延长套管针的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4.
高阳华 《吉林医学》2014,(15):197-198
目的: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探讨安尔碘Ⅲ湿敷治疗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点局部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莫匹罗星软膏(百多邦)局部涂抹穿刺点感染部位;处理组采用安尔碘Ⅲ湿敷,观察7 d,记录穿刺点感染或全身感染情况。结果:对照组穿刺点感染治疗有效率为45.4%,处理组为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尔碘Ⅲ湿敷是治疗癌症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点局部感染的理想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袁俊芳 《当代医学》2010,16(34):101-102
目的研究静脉留置针无菌透明敷贴最佳更换时间。方法将使用静脉留置针无菌透明敷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视无菌透明敷贴污染状况随时更换,B组无菌透明敷贴1次/2d更换。结果 A组平均留置时间86.56h,B组54.79h(P〈0.05);A组总更换无菌透明敷贴次数29次(平均6.1d更换1次),B组142次;A组出现脱出、肿胀、移位24例,B组41例(P〈0.05)。结论根据污染状况随时更换无菌透明敷贴,既延长置管时间,减少无菌透明敷贴的更换次数及脱出、肿胀、移位的发生率,又大大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同时减少血管损伤及费用,以及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碘伏用于静脉输液时的消毒效果。方法:选择静脉输液3d以上且无皮肤感染的患者300例,随机分为甲、乙、丙3组,每组100例。乙组和丙组单独用0.5%碘伏消毒穿刺部位后,采用不同的输液程序进行静脉输液;甲组采用先使用2%的碘酒消毒,再用75%酒精脱碘的消毒方法;比较3组的消毒效果和操作时间。结果:用碘伏消毒的患者无1例发生皮肤穿刺部位炎性反应,且输液时间大大缩短。结论:碘伏是国家卫生部认可的新型消毒剂,它高效、低毒、速效、广谱,对皮肤刺激性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1Ⅰ核素治疗患者手背静脉留置针的固定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选取行手背静脉穿刺留置静脉针的131Ⅰ核素治疗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手背静脉穿刺成功后使用常规固定法,即无菌透明敷贴+胶布外固定延长管;观察组使用无菌透明敷贴固定后加用改良自粘弹力绷带“剪孔穿拇指法”固定.比较两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留置期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照组留置时间(60.4±9.0)h,观察组留置时间(94.2±11.0)h,t =24.57,P<0.0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时间为(59.8±9.0)h,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时间为(97.5 ±8.9)h,t=13.66,P<0.01;留置期间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6%,观察组发生率为17.5%,x2=15.97,P<0.01.结论 改良自粘弹力绷带“剪孔穿拇指法”固定手背静脉留置针简便易行,可以明显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延长手背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减少护理人员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康惠尔透明贴+喜辽妥+留置针对周围静脉损伤的护理研究.方法 2011年1月~2011年6月期间,将我科应用康惠尔透明贴+喜辽妥+留置针化疗的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建立静脉通路的同时使用康惠尔透明贴+喜辽妥+留置针,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注射+3M敷贴方法.对两组病人静脉炎的发生情况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研究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7.1%,仅1例发生栓塞型静脉炎,而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则高达46.8%,有29例次出现栓塞型静脉炎.两组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康惠尔透明贴+喜辽妥+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有效预防栓塞型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碘伏与碘酊消毒手术野的临床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是外科医生的主要治疗方法,手术野皮肤消毒是手术开始前一项重要的无菌技术操作。手术野皮肤消毒可以杀灭切口及其皮肤上病原微生物。手术野皮肤消毒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现在临床较常用的手术野消毒方法有,用2%碘酊消毒后75%酒精脱碘三遍及用碘伏消毒三遍等。我们对用2%碘酊消毒后75%酒精脱碘三遍和用碘伏消毒三遍这两种消毒方法进行了临床观察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型留置针固定敷贴在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口腔颌面外科住院病人208例,按住院号奇偶数分为观察组103例和对照组105例,对照组使用3M透明敷贴,观察组使用新型留置针固定敷贴。比较2组病人留置针的平均留置时间、不同时间段内敷贴的累计卷边率及累计更换率。结果观察组不同时段静脉留置针敷贴卷边累计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平均留置时间为(60.63±22.51)h,明显少于对照组的(90.17±5.82)h(P < 0.01)。观察组不同时段内静脉留置敷贴累计更换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结论新型留置针固定敷贴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并可有效降低留置针敷贴的卷边率、更换率,延长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