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磷酸肌酸钠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9月一2013年12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78例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2组均给予常规及能量合剂营养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另给予静脉滴注磷酸肌酸钠,0.5g/次,1次/d,10d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表现、体征及心肌酶谱的改变。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8.94%,治疗组为92.5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心肌酶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检测指标特异敏感;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给予静脉滴注磷酸肌酸钠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选择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患儿治疗组48例,对照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静脉滴注磷酸肌酸钠1.0g/次,1次/d,5~7d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1,6-二磷酸果糖,每次250mg/kg,2次/d静脉滴入,5~7d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体征以及心电图、心肌酶谱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心肌酶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疗效显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治疗效果。方法对7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变化。结果治疗组心肌酶谱下降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在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患儿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对手足口病患儿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本院就诊的手足口病并心肌损害患儿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给予抗病毒、抗感染以及对症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依据年龄不同给予磷酸肌酸钠0.25~0.5 g静脉滴注,1次/d,疗程为7 d。比较治疗前后心电图、心肌酶学的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与心肌酶都有明显的变化,治疗组变化明显,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磷酸肌酸钠在应用于手足口病患儿并心肌损坏中的保护作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 对38例窒息新生儿采用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组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生脉注射液和磷酸肌酸钠,均静脉滴注,10 d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10 d前后的心肌酶谱.结果 本组窒息新生儿的心肌酶谱均增高,治疗组治疗前后,心肌酶及其同工酶活性,测定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生化指标测定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意义.结论 生脉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害疗效好.  相似文献   

6.
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对60例窒息新生儿随机分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磷酸肌酸钠,对照组予果糖二磷酸钠,均静脉滴注,10d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10d前后的心肌酶谱。结果本组窒息新生儿的心肌酶谱均增高,治疗组治疗前后,心肌酶及其同工酶活性,测定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生化指标测定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意义。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害疗效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新生儿共60例,上述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中给予磷酸肌酸钠。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测定心肌酶谱的改变情况,测定天冬氨酸转氨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天冬氨酸转氨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天冬氨酸转氨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中的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心肌损伤,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1,6-二磷酸果糖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1.6-二磷酸果糖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 72例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患儿分为治疗组(n=35)和对照组(n=37).两组均给予支持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1,6-二磷酸果糖和复方丹参注射液,7d为1个疗程;观察患儿治疗过程中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肌酶谱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1.4%)明显高于对照组(81.1%)。治疗组于疗程结束后各项心肌酶谱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6-二磷酸果糖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巴胺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确诊为心肌损害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儿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观察组患儿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巴胺联合磷酸肌酸钠,观察两组患儿心音、心电图、心率、心肌酶等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儿经治疗后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均下降,但观察组患儿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 采用多巴胺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缺氧新心肌损害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磷酸肌酸钠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治疗作用及效果.方法 将100例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吸氧、改善心肌代谢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治疗,1.0 g/d,1次/d,5~7 d为一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症状体征改善、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心功能及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0%(42/50),对照组为70.0%(35/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3,P<0.01);治疗组的症状体征、心肌酶、肌钙蛋白、心功能及心电图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疗效确切,未发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范伟  殷其改 《现代医药卫生》2014,(17):2589-2590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对早产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09年7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因窒息引起的心肌损伤早产儿1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早产儿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钠0.5 g/d;对照组予维生素C 100 mg/kg,每天1次,1个疗程后(10 d)观察治疗前、后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早产儿治疗后CK、CK-MB和cTnI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早产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发病2~5天内的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均未行溶栓治疗及介入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和治疗组(16例).两组均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调脂、扩血管、利尿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及注射用磷酸肌酸钠1 g,静脉滴注,1次/日.10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0%vs 81.0%,P<0.05);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均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提高临床疗效,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3.
磷酸肌酸钠综合治疗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综合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176例新生儿窒息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0.25 g+葡萄糖注射液50 m,ivd qd。治疗7 d后,观察两组患儿心肌酶和心电图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心肌酶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率改善、QT间期最小值及QT散度、LVEF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59%,高于对照组的89.77%(P〈0.05)。两组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磷酸肌酸钠综合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能显著改善心肌酶和心电图,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并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轮状病毒肠炎并心肌损害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与治疗组60例,两组均给予补液、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及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大剂量维生素C、能量合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磷酸肌酸钠治疗,疗程均为7d。结果:治疗组患儿的心肌酶、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下降快于对照组,心电图恢复正常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心肌损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磷酸肌酸治疗蒽环类药物心肌损害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creatine phosphate,CP)治疗蒽环类化疗药物引起的急性白血病患儿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40例患儿随机分为CP治疗组和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组。CP组予CP(〈5岁0.5g/d,≥5岁1g/d)静脉推注;FDP组予FDP250mg/(kg·d)静脉滴注,7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肌酶谱和心电图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心肌酶水平相似且高于正常值,治疗后两组心肌酶均显著下降(P〈0.01),其差值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改善率及总体疗效两组间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磷酸肌酸(creatine phosphate,CP)可治疗蒽环类化疗药物引起的白血病患儿心肌损害,其效果与FDP相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治疗作用及效果。方法:将86例窒息后心肌损害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巴胺3mg/kg、多巴酚丁胺1.5mg/kg,持续静脉滴注。比较两组疗效及临床症状消失、心率变化、ECG恢复、CK-MB改善及心力衰竭纠正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为81.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消失、ECG恢复、CK-MB改善、心力衰竭纠正的时间等方面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对缺血缺氧新生儿血浆脑钠肽(BNP)及心肌营养素-1(CT-1)的影响。方法 86例缺血缺氧新生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采用常规治疗外,治疗组加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分别于出生后24 h和治疗10 d后抽取患儿静脉血,评价临床疗效,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检测患儿血浆中BNP以及CT-1。结果经磷酸肌酸钠给药治疗后,其临床有效率达87.6%,与对照组(62.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浆BNP、CT-1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10 d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患儿血浆BNP、CT-1含量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相比,血浆BNP、CT-1的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缺血缺氧新生儿的作用靶点可能与降低患儿血浆中BNP以及CT-1有关。  相似文献   

18.
汤华  李健  黄智慧  任振强  宁锦平 《中国医药》2013,8(9):1211-1213
目的 探讨心脉隆对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仪征医院心内科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8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心脉隆组和对照组,各40例.心脉隆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对照组仅应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比较2组总有效率,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N末端脑钠肽原、QT间期离散度的情况.结果 心脉隆组总有效率为77.5% (31/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 (2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脉隆组:(44.3±2.9)%;对照组:(40.9±3.1)%]较治疗前[心脉隆组:(36.8±3.3)%;对照组:(35.6±3.9)%]升高(P<0.05),N末端脑钠肽原[心脉隆组:(281 ±86)ng/L;对照组:(390±93) ng/L]明显降低[心脉隆组:(521±ll9)ng/L;对照组:(509±112) ng/L](P<0.05).心脉隆组治疗后QT间期离散度[(43±15) ms]明显低于治疗前[(56±15)ms] (P <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QT间期离散度[治疗前:(56±15)ms;治疗后:(56±15) m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心脉隆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N末端脑钠肽原、QT间期离散度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脉隆组3例治疗3~5d后出现口干、恶心症状,未做处理,自行缓解.结论 心脉隆注射液在改善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缺血的同时,还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室舒张功能,增强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