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Ⅰ、Ⅱ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行早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中完整保留肋间臂神经4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术中切除肋间臂神经1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术后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异常发生情况及乳腺癌复发情况。结果62例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均临床治愈出院。观察组上臂内侧及腋窝皮肤感觉异常5例(1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例(100.0%)(χ2=19.27,P〈0.05)。平均随访1年,观察组中上臂皮肤感党异常患者5例,在术后1-3个月内恢复;对照组感觉异常均未恢复正常;两组均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是可行的,可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异常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intercostobrachial,ICBN)的临床意义。方法在62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中,行改良根治术时完整保留肋间臂神经32例,切除30例。术后1个月对两组患者患侧上臂内侧和腋窝区的皮肤感觉功能进行检查。结果保留ICBN的病例中,术后患侧上臂及腋窝区皮肤感觉正常24例(75%),感觉异常8例(25%),而切除ICBN的病例中术后感觉正常6例(20%),感觉异常24例(80%).两组上臂内侧和腋窝区的皮肤感觉异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随访1年无一例出现肿瘤局部复发。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以预防术后上臂及腋窝区感觉异常的发生,不增加局部复发的风险,应成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标准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岩  李檀  石家堃 《中国医药》2010,5(4):359-360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Ⅰ、Ⅱ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53例,切除肋间臂神经12例。保留肋间臂神经53例中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正常49例(92.45%),感觉异常4例(7.55%)。2部分患者上臂内侧和腋窝区的皮肤感觉异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除肋间臂神经的12例患者中术后感觉正常2例(16.67%),感觉异常10例(83.33%)。随访6个月~3年无肿瘤局部复发。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不增加局部复发的风险,应成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的标准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杨斌 《中国实用医药》2008,3(33):111-112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价值。方法在52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完整保留肋间臂神经34例,切除肋间臂神经18例。术后对52例患者上臂内侧感觉功能进行随访观察。结果52例患者在随访第1、6、24个月期间局部均未发现复发、转移。保留肋间臂神经34例中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正常30例(88.2%),感觉异常4例(11.8%);而切除肋间臂神经的18例患者均有感觉异常。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明显降低术后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价值。方法在10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完整保留肋间臂神经79例,切除肋间臂神经29例。术后对108例患者上臂内侧感觉功能进行随访观察。结果108例患者在随访第l、3、12、24个月期间局部均未发现复发、转移。保留肋间臂神经79例中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正常67例(84.8%),感觉异常12例(15.2%),而切除肋间臂神经的29例患者均有感觉异常。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问臂神经可明显降低术后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施行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方法: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39例,根据在腋窝淋巴结清扫中是否保留肋间臂神经分为保留神经组(92例)和不保留神经组(47例)。观察两组感觉障碍发生情况及复发率。结果: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和淋巴结切除数量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臂内侧皮肤的感觉障碍术后随访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两组患者局部均未见复发。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施行保留肋间臂神经对乳腺癌根治术的效果没有影响,降低了上臂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孙洪运  张凤 《淮海医药》2009,27(6):515-516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方法35例乳腺癌根治术有目的地保护肋间臂神经,保留32例,切除3例,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保留肋间臂神经32例中,术后患者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正常31例(96.8%),有感觉异常1例(3.12%),切除肋间臂神经3例均有感觉异常,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随访1~2年,35例均无肿瘤局部复发。结论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除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是可行的,既保存了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功能,又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可行性和方法。方法乳腺癌患者78例,其中49例在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29例未保留肋间臂神经。结果49例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患者中,46例术后腋窝及上臂感觉良好.3例出现感觉障碍,但在短时间内恢复。未保留肋间臂神经的29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腋窝及上臂感觉障碍。经随访无1例出现局部复发。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以预防术后腋窝及上臂感觉障碍的发生,不增加局部复发的风险,应成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的标准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5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施行保留肋间臂神经手术,其中完整保留肋间臂神经38例,切除肋间臂神经18例。结果保留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平均随访16个月,56例均未见局部复发。结间臂神经38例与切除肋间臂神经18例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异常比较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通过手术技巧的改进,保留肋间臂神经是可行的,亦是必要的,它保存了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的感觉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67例实施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给予保留肋间臂神经46例作为保留ICBN组,切除肋间臂神经21例作为切除ICBN组,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保留ICBN组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异常发生率为10.87%,切除ICBN组感觉异常发生率为76.1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采取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手术方式既保存了患者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功能,又改善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2002年3月-2009年2月63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上臂内侧感觉功能进行随访观察。结果:随访3年保留该神经的45例患者未出现局部复发。保留肋间臂神经的45例患者术后患侧上臂内侧皮肤感觉正常41例(91.1%),有4例上肢出现感觉减退(8.9%)。而切除肋间臂神经18例术后16例有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和疼痛(88.9%)。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明显降低术后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乳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壁神经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76例,其中,观察组42例,术时保留ICBN;对照组34例,术中切除ICBN,术后1年内对两组患者上臂内侧感觉功能进行随访。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3、12个月时上臂内侧皮肤感觉障碍发生率分别为16.67%、7.14%、2.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7.65%、52.94%、3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年均未复发。结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明显隆低术后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在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129例I期、II期及IIIa期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患者,其中保留组70例,切除组59例,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保留组与切除组患者术后0.5、3、12个月时腋窝、上臂内侧皮肤障碍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随访1-3年,129例均未见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保留肋间臂神经能显著减少患者腋窝和上臂内侧皮肤障碍的发生率,在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中是安全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方法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行改良根治术82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82例患者中成功保留肋间臂神经70例,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正常63例,感觉异常7例,而切除肋间臂神经的12例患者均有感觉异常。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有效防止术后上臂内侧皮肤感觉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曹玉根  王克俭 《安徽医药》2007,11(10):928-929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价值。方法58例乳腺癌患者术中完整保留肋间臂神经26例,切除肋间臂神经32例。术后对58例上臂内侧感觉功能进行随访观察。结果保留肋间臂神经26例患者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正常22例(84.6%),感觉异常4例。切除肋间臂神经的32病人均有感觉异常。随访第1、6、24个月期间局部均未发现癌肿复发、转移。结论乳腺癌患者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能够有效减少术后患者上臂内侧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乳腺癌患者共82例,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根据患者情况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乳腺癌保乳切除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在手术过程中,观察组对肋间臂神经进行保护,而对照组对肋间臂神经没有进行保护.记录两组患者术后3 d、术后30 d、术后90 d及术后180 d患侧上臂内侧和腋窝皮肤感觉障碍情况,局部皮肤有麻木、疼痛、烧灼等不适感觉即可评定为感觉障碍.结果 观察组术后术后3 d、术后30 d、术后90 d和术后180 d感觉障碍发生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以有效的减少患侧术后腋窝和上臂内侧皮肤感觉障碍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崔志超  王宇  赵亚婷  胡继卫  马杰 《河北医药》2012,34(21):3247-3248
目的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及乳腺癌保乳手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患者56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6例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对照组30例术中切除肋间臂神经。术后1年内对2组患者上臂内侧感觉功能进行随访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上臂感觉障碍发生率为15.4%,而对照组高达9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年腋下均未见复发。结论对于乳腺癌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患者,术中保留肋问臂神经可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的发生率,且不影响手术治疗的总体效果,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乳腺癌手术仍然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现在最普遍采用改良根治术和保乳手术,均要进行腋窝淋巴结的清扫术,在腋窝清扫术中往往会遇到肋间臂神经的保留与否的问题,不同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为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和可行性,笔者进行了本研究。方法:选择2000年9月~2007年11月在本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乳腺癌手术患者296例,其中有46例行保乳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96例,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共180例,对照组100例,术中常规切除肋间臂神经。术后对两组患者上臂内侧感觉功能、并发症及复发转移进行随访。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上臂感觉麻木疼痛不适10例,发生率为5.5%,而对照组高达97.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7.67,P〈0.01)。随访3~10年两组手术的并发症和复发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保留肋间臂神经可明显减少患者术后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转移发生率,因此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乳腺癌Auchincloss改良根治术中腋窝淋巴结清扫时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对患者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180例Ⅰ、Ⅱ、Ⅲa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保留肋间臂神经组98例和切除肋间臂神经组82例.比较两组术后上臂内侧感觉异常等情况.结果 接受Auchincloss手术后1、6个月,保留组患者患侧上臂内侧感觉异常发生率分别为17.3%、14.3%,显著低于切除组70.7%、47.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经过手术后36个月随访,复发或转移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Ⅰ、Ⅱ、Ⅲa期乳腺癌患者行Auchinclos手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不影响手术质量和预后的前提下,能够显著减轻患者术后上臂内侧感觉异常,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8例乳腺癌患者,均予以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时对临床资料予以深入的分析。结果此次研究的48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5 h;术中平均出血量为(59±5)ml。在手术过程中清扫淋巴结的同时病理检出平均为15枚,术后对上述患者予以(2.0±1.0)年的随访,有4例患者患侧上臂内侧与腋窝异常,异常主要体现为:麻木、酸胀、触电感,通过针刺、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在30 d内得以恢复;在随访过程中没有患者出现局部复发或转移的情况。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择取适合的病例保留肋间臂神经有较强的可行性,且术后不会提高肿瘤复发的几率。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能够保留患者患侧上臂内侧与腋窝皮肤的常规功能,可以从根本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