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室间隔厚度与血管内皮功能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方法选择中老年高血压患者85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心脏室间隔厚度、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根据室间隔厚度分为室间隔肥厚组和室间隔正常组,并测定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生化指标,同时选择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人群3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室间隔肥厚组FMD、NO含量较室间隔正常组及对照组显著降低,颈动脉IMT明显增厚,ET-1浓度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室间隔厚度与IMT(r=0.533)、ET-1(r=0.673)呈正相关,与FMD(-0.628)、NO(r=-0.629)呈负相关,颈动脉IMT与肱动脉FMD呈负相关(r=-0.706)。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血管功能障碍,且室间隔肥厚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颈动脉损害程度更严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的测定价值,颈动脉IMT与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径扩张值(FMD)的相关性及其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危险因素的关联.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63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32例健康人颈动脉IMT、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采集心血管病变危险因素.结果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组颈动脉IMT值(0.98±0.09)、冠心病组颈动脉IMT值(1.12±0.13)高于新诊断糖尿病无并发症组(0.72±0.10,P<0.05);新诊断糖尿病无并发症组颈动脉IMT值又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的肱动脉内径基础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的百分率,糖尿病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F=8.56,P<0.01).糖尿病组颈动脉IMT与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的百分率呈显著负相关(r=-0.358,P<0.01).结论 FDM值的降低发生于IMT增高前,新诊断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已下降,糖尿病患者易并发周围大血管粥样硬化性病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贝尼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大动脉内皮功能及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EH患者35例予以贝尼地平(4~8 mg/d)治疗12周,另设与之匹配的健康对照组20例,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检测两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总动脉内径(ID)、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及颈动脉斑块的Crouse积分.并观察EH组治疗前后血压和上述血管超声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H组肱动脉FMD减退,颈动脉ID减少,IMT增厚,Cmuse积分增加(P<0.01).贝尼地平治疗12周后,降压疗效明显,颈动脉IMT明显减低(P<0.01),ID增加(P<0.05),肱动脉FMD明显改善(P<0.01).[结论]贝尼地平降压疗效显著,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逆转大动脉功能和结构异常,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肱动脉内皮功能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改变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6例脑梗死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及肱动脉在反应性充血前、后舒张末期内径变化。结果:脑梗死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FMD)功能显著低于对照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脑梗死组IMT与FMD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脑梗死患者存在较严重的FMD减低及IMT增厚,肱动脉内皮功能障碍与动脉粥样硬化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受损(IFG)及糖耐量减低(IGT)人群血管内皮功能和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的变化.方法:81例空腹血糖受损及糖耐量减低人群为观察组,30例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小时血糖(2hPG)正常者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通过高频超声进行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和IMT检测.结果:正常对照组、IFG组、IGT组、IFG和IGT并存组的FMD值呈逐渐显著降低(P<0.01),简单相关和多元回归分析显示FMD值与FPG、2hPG和IMT均呈负相关(P均<0.01).IMT在IGT组和IFG与IGT并存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IFG组(P<0.01),但前两组问及后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IMT与FMD有线性回归关系(β=-0.807,P均<0.01),而与FPG和2hPG则均无线性回归关系(β=-0.177、0.090,P均>0.05).结论:空腹血糖受损及糖耐量减低均可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空腹血糖受损无早期动脉硬化,而糖耐量减低者可出现动脉硬化表现,且其动脉硬化的程度与其血管内皮功能的受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92例高血压患者测量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作为反映动脉弹性的指标。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了解有无动脉粥样硬化[IMT增厚和(或)斑块]。结果:baPWV在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aPWV与颈动脉IMT正相关(r=0.422,P=0.000),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有预测价值的危险因子(OR=1.003,P<0.01)。结论:动脉弹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baPWV可初步预测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超声射频量化技术评价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动脉僵硬度的变化。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54例为梗死组,同期健康志愿者50例为对照组。应用超声射频信号血管内中膜分析(QIMT)技术和超声射频信号动脉僵硬度分析(QAS)技术对2组右颈总动脉进行检查,获其颈总动脉IMT、血管僵硬度参数(β)、动脉管壁的扩张性系数(DC)和顺应性系数(CC)。结果:梗死组和对照组相比颈总动脉I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DC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值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的收缩压(SBP)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梗死组的β值与SBP、LDL呈正相关(r=0.75,P=0.012;r=0.64,P=0.016)。结论: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管壁僵硬度的增加早于内中膜增厚的改变,超声射频信号技术可敏感反映颈动脉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联合用于高血压患者时对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 92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6)与对照组(n=46),观察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比2组患者血压、颈动脉IMT及血管内皮功能.结果 治疗后2组SBP、DBP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颈动脉IMT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IM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DM)经治疗均显著增高(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可有效控制血压,延缓IMT的增厚,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对于减少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6例ACI患者为ACI组,同期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CXCL16水平,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变化情况。结果ACI组血清CXCL16水平[3.58(1.06~12.83)ng/L]高于对照组[1.57(0.61~3.34)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I组颈动脉IMT[(1.19±0.36)mm]高于对照组[(1.01±0.1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I组中,不稳定性斑块患者CXCL16水平高于稳定性斑块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XCL16水平与颈动脉IMT和hs-CRP水平均呈正相关(r=0.497,P0.05;r=0.442,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XCL16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重要危险因子之一。结论高血清CXCL16和hs-CRP水平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CXCL16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易损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206例,根据14 C尿素呼气试验分为Hp感染组和非Hp感染组。同时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将Hp感染组又分为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组、稳定性斑块组和不稳定性斑块组。采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清Hcy水平,分析Hp感染和血清Hcy水平的相关性以及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结果 Hp感染组血清Hcy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非Hp感染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p感染组和非Hp感染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类型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39,P=0.000 3)。在Hp感染组中,不稳定性斑块组、稳定性斑块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组血清Hcy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Hp感染组血清Hcy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正相关(r=0.731,P<0.01)。结论 Hp感染可能通过影响血液Hcy水平使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并导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增加,从而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肱动脉内皮功能与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结构的改变及其相互关系。方法3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20例健康者对照组,超声检测并计算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血管舒张功能(FM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血管舒张功能(NMD),颈总动脉内中膜复合体厚度(IMT)、弹性指数(Ep)、僵硬指数(p)及最大剪切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稳定型心绞痛组FMD降低,颈总动脉IMT增厚,Ep指数、β指数增高,最大剪切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稳定型心绞痛FMD与颈总动脉IMT(r=-0.69,P〈0.01)、Ep指数(r=-0.48,P〈0.01)、β指数(r=-0.54,P〈0.01)呈负相关,与最大剪切率(r=0.57,P〈0.01)呈正相关。结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及结构改变与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心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80例冠心病患者的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僵硬系数(β),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斑块发生率分别为86.2%和25.0%,前者显著多于后者(P〈0.005);冠心病组软斑构成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扁平斑和硬斑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前者颈动脉IMT、β显著高于后者(P〈0.05)。颈动脉IMT与β呈正相关(r=0.785,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及评价冠心病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超声检查了解上海市闵行区中老年人群颈动脉的现状,为本地区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诊治提供基线数据。方法将3 081名研究者按年龄段分成5组进行颈动脉检查,观察并记录相关检测数据。结果比较不同部位、性别及年龄组之间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IMT增厚及斑块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的颈动脉狭窄以轻、中度为主,分别为52.9%、26.6%;颈动脉分叉处(BIF)的斑块检出率最高(90.0%)。不同部位颈动脉IMT与年龄呈线性正相关,其中颈总动脉(CCA)的IMT与年龄线性关系最密切(r左=0.457,r右=0.495,P〈0.05)。结论闵行区中老年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CAS)随年龄增长呈逐渐加重的趋势;男性CAS程度高于女性;50~59岁人群颈动脉IMT增厚较其他年龄组显著。颈动脉超声检查是早期观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卒中复发风险分层的关系。方法采用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RS)对8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评估后分为ESRS≥3分组(40例)和ESRS 0~2分组(42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两组进行评估,比较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特征和程度。结果 ESRS≥3分组与ESRS 0~2分组相比,ESR≥3分组中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和本次卒中之前有TIA或缺血性卒中的比例明显较高(P<0.05)。ESRS≥3分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尤其多发斑块)发生率,脂质性、钙化性斑块发生率,中、重度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高于ESRS 0~2分组(P<0.05)。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颈总动脉IMT≥1.0 mm,脂质性、钙化性斑块,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ESRS≥3分组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成正相关。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卒中复发高危风险密切相关。颈总动脉IMT、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可作为卒中高危复发风险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并发症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按其有无微血管并发症分为2组,无微血管并发症组20例,有微血管并发症组30例,另选同期3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使用QLAB超声定量技术测量各组双侧颈总动脉IMT值,并通过实验室检查检测各组临床指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有微血管并发症组和无微血管并发症组IMT、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微血管并发症组IMT值、空腹血糖较正常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微血管并发症组IMT及各临床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血管病变常与微血管病变相关联,使用QLAB超声定量技术检测颈动脉IMT能较早准确地反映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的颈动脉血管病变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糖尿病肾病(DN)肾内动脉阻力指数(RI)异常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62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分为三组:GFR≥90 ml·min-1·(1.73 m2)-1为A组,60 ml·min-1·(1.73 m2)-1≤GFR<90 ml·min-1·(1.73 m2)-1为B组(25例),GFR<60 ml·min-1·(1.73 m2)-1为C组,同时选取25名健康志愿者为D组。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肾内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同时获得颈动脉血管重构指标:血管重构发生率、重构类型(正重构、负重构、无重构)。结果组间比较 A、B、C、D四组中,RI(F=3.873,P<0.05)及IMT(F=4.32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B、C组RI及IMT均高于D组(P均<0.05),C组高于B组(P<0.05),B组高于A组(P<0.05);由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RI与IMT呈正相关关系(r=0.48,P<0.05),与eGFR呈负相关关系(r=-0.34,P<0.05);A组、B组、C组血管重构发生率均高于D组(P均<0.05),B组高于A组,C组高于B组(P均<0.05)。血管重构类型:A、B、C、D四组中负性重构随GFR降低逐渐递增,但只有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D 组中血管重构类型以无重构为主,A、B、C 组中血管重构类型均以正性重构为主;根据ROC曲线,RI>0.73为判定DN患者肾功能严重受损的截断参考值,其敏感性为81%,特异性为88%。在此参考值之上 IMT 明显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获取肾内动脉 RI可评价糖尿病患者肾功能进展并反映其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对糖尿病肾脏损害的早期诊断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颈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SMA)病变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72例MS患者(MS组)及7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同时作颈动脉和SMA检查,检测两支动脉血管壁病变及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收缩期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速度(ED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以研究两支动脉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72例MS患者中,48例存在颈动脉病变,39例存在SMA病变,38例同时伴有两处病变,颈动脉病变与SMA病变存在79.2%重合现象.MS组颈总动脉和SMA的PI、RI均较对照组减慢(P〈0.05),MS组颈动脉PSV、ESV均较对照组减低,SMA的PSV、ESV则均较对照组加快(P〈0.05),且两支血管间各参数指标存在显著相关性(r=0.804).结论 MS患者易发生头颈部动脉病变,同样也可以引起腹腔主要供血动脉如SMA发生相应病变,而且两支动脉血管病变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支架置人术治疗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中的作用。方法49例因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行自膨胀式颈动脉支架置人术的患者,在术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狭窄处内径、狭窄率,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比较;在术后1个月和术后12个月测量狭窄处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及阻力指数(RI),并与术前比较。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的狭窄处内径及狭窄率与DSA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与12个月比较,狭窄处内径、PSV、EDV及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狭窄处内径均显著增大(P〈0.05),PSV、EDV及RT均显著减小(P〈0.05)。1例患者在术后12个月随访时发现支架内再狭窄,经DSA证实后再次行支架治疗。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可用于支架置入术前颈动脉狭窄的初选和术后的疗效评价及随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血压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及踝臂指数(ABI)、血脂Lp(a)在颈动脉粥样硬化预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01—2011—06在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进行住院治疗的49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住院的非高血压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测量所有研究对象的裸臂指数、血脂Lp(a)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高血压组的血脂、CRP和颈动脉厚度显著高于非高血压组,且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I明显低于非高血压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I≤1.0与ABI〉1.0的颈动脉内膜厚度分别为(0.93±0.16)mm和(0.76±0.19)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I~〈1.0组的CRP显著低于ABI〉1.0组。结论ABI值和血脂Lp(a)水平与高血压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并且具有检测简便,不需要特殊设备,值得在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