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周血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抑制剂,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抑制剂的表达水平和甲状腺癌的相关性。方法:使用RT-PCR与ELISA法检测30例甲状腺癌患者,27例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25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的MMP-2,MMP-9,TIMP-2,TIMP-1 的表达水平。结果:MMP-2,MMP-9,TIMP-2,TIMP-1在甲状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均显着高于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和健康志愿者(P <0.05)。然而,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和健康志愿者之间无显着差异(P> 0.05)。两种检测方法对于甲状腺癌的准确率为83.33%。结论:测定外周血中的MMP-2,MMP-9,TIMP-2和TIMP-1表达水平对甲状腺癌的确诊是有帮助的,尤其对于术前的评估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2.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周少飞  苗蕾 《疑难病杂志》2009,8(2):113-114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多数集中于基质金属蛋白酶mar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对于血清的检测还比较少。为此,我们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中MMP-9的水平进行检测,旨在探讨人血清中MMP-9和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MMP-3、MMP-9及TIMP-1在急性心肌梗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的变化,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机制。方法:选择67例AMI患者,发病3 h~5 d,选择同期住院非冠心病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MMP-3、MMP-9、TIMP-1含量以及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MB(CK-MB)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I组血清中MMP-3、MMP-9和TIMP-1含量明显增高(P<0.05或P<0.01);AMI组MMP-3/TIMP-1比值和MMP-9/TIMP-1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MMP-3、MMP-9、TIMP-1的含量与cTnI、CK-MB水平无相关性。结论:MMP-3、MMP-9过度表达以及MMP-3/TIMP-1、MMP-9/TIMP-1比例失衡,参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破裂和心肌梗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静脉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53例为ACS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25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MMP-2,MMP-9水平,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另选稳定型心绞痛组(sA)28例、正常对照组30例作为对照。结果:ACS组血清MMP-2,MMP-9,hs—CRP的水平高于SA组(P〈0.05)及对照组(P〈0.01)。AMI组血清MMP-2,MMP-9,hs—CRP的水平显著高于UA组(P〈0.05)。ACS组患者血清MMP-9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MMP-2与hs—CRP无明显相关性。AMI组患者血清hs—CRP与cTnⅠ水平呈正相关(r=0.401,P〈0.05)。结论:MMP-2,MMP-9在ACS中的高表达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有关,可作为预测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或破裂的血清学指标,其水平有利于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分层。联合检测血清MMP-2,MMP-9与hs—CRP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判断斑块稳定性、预测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5.
黄巧娟  朱继金 《广西医学》2009,31(7):945-947
目的评价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特异性抑制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中的血清水平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17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 I)2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57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P)35例,设正常健康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各组血清中MMP-9、TIMP-1的浓度。结果血清MMP-9浓度在AM I组及UAP组升高(P〈0.01),SAP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IMP-1浓度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MMP-9水平升高与冠心病患者病情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MMP)2、7(MMP-2、MMP-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27例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的病变组织中MMP-2、MMP-7的表达。结果:MMP-2、MMP-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良性病变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8、22.2和42.2、11;MMP-2、MMP-7在癌组织及良性病变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MMP-2、MMP-7的表达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TNM分期无关(P〉0.05),与肿瘤的大小(以2cm为界限)、有无浸润以及淋巴结是否转移有关(P〈0.05)。结论:MMP-2、MMP-7的联合检测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判断及对乳头状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及包膜浸润评估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慢性牙周炎患者和健康人群龈沟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8(matrix metallo proteinase-8,MMP-8)和其抑制剂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TIMP-1)的水平。方法临床采集3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和30例正常人群的龈沟液,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MMP-8、TIMP-1含量。结果慢性牙周炎组MMP-8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IMP-1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牙周炎可提高龈沟液MMP-8水平,而MMP-8可能加重牙周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血清学水平上探讨c-反应蛋白(CRP)、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关系,评价CRP、MMP-2、MMP-9水平作为ACS的血清学指标的意义。方法:分别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散射比浊法对3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0例非冠心病者(正常对照组)外周血清CRP、MMP-2、MMP-9水平进行测定。结果:ACS组,SAP组血清CRP、MMP-2、MMP-9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CS组血清CRP、MMP-2、MMP-9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CRP、MMP-2、MMP-9水平可反映斑块稳定性,可作为检测ACS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患者癌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和金属蛋白酶的组织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TIMPs)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MMPs/TIMPs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甲状腺正常组织和乳头状癌癌细胞培养液中MMP-2、MMP-9以及TIMP-1、TIMP-2的分泌水平:采用MTS掺人试验检测在rhMMP-2或抗MMP-2中和抗体的作用下,甲状腺正常组织细胞和乳头状癌癌细胞增殖水平。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癌细胞分泌MMP-2、MMP-9水平提高,而分泌TIMP-1、TIMP-2水平降低,MMPs与TIMPs的比值升高特别显著;MMP-2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癌细胞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抗MMP-2单克隆抗体能明显地抑制癌细胞生长。结论:MMPs与TIMPs的比值有望作为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生长和转移的一项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王宁  马静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5):163-164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及sCD40L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联。方法:69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其中男39例,女30例,平均年龄70&#177;13岁;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9例,急性心肌梗死组30例,健康对照组40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MMP-9、MMP-2和sCD40L的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MMP-2MMP-9和sCD40L的水平升高且差异显著(P〈0.01)。结论:血清MMP-9、MMP-2和sCD40L水平的增高可引起冠脉损伤,从而导致斑块形成和冠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将90例需要进行放射治疗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42例放射治疗同时予痰热清注射液静滴;对照组48例只予常规放射治疗。于放射治疗开始后1h、24h和72h、1周(潜伏期)、2周、4周、8周、16周(肺炎期)、24周(肺纤维化期)抽空腹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血清MMP-9的含量。结果急性放射性肺炎总发生率观察组为23.81%,对照组为35.42%;3、4级肺炎发生率观察组7.14%,对照组35.71%;3、4级肺炎平均发病剂量分别为60Gy和55Gy;放射性肺炎平均发病时间分别为42d和30d;肺纤维化发生率观察组为26.19%,对照组为56.25%。观察组血清MMP-9的含量较对照组高,且下降趋势缓慢。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能改变血清MMP-9的表达,有效预防和推迟严重性急性放射性肺炎及肺纤维化的发生;对减轻放射性肺损伤、提高生存质量、保证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s)基因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方法:手术中获得的乳头状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桥本氏炎症及正常甲状腺组织的新鲜标本共31例,提取其总RNA,然后进行RT-PCR,比较MMP-2、MMP-9与MMP-14在不同疾病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3种MMPs基因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腺瘤、桥本氏炎症和正常甲状腺组织。结论:MMPs基因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表达增高与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过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其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变化情况。方法:确诊为ACS患者90例为研究组,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患者45例、急性心肌梗死(AMt组)患者45例人院后均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口服1次治疗,测定其治疗前后血清MMP-9水平。同时选取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同样测定血清MMP-9水平。结果:研究组血清MMP-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UAP组和AMI组血清MMP-9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明显降低ACS患者的血清MMP-9水平,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方面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esence of metalloproteinases and thyroid cancer remains unknown,and many controversies still exist in this field.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CNA、VEGF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等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30例甲状腺滤泡状腺瘤和30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PCNA、VEGF表达。结果PCNA、VEGF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甲状腺滤泡状腺瘤及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P〈0.01)。且两者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率呈正相关。结论PCNA、VEGF表达可作为甲状腺癌的协助诊断指标,对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TCC组织中HIF-1α和MMP-2的蛋白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肿瘤部分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并分析二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正常膀胱组织中均未见HIF—1α和MMP-2蛋白表达,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HIF—lα和MMP-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63%(30/57)和49.12%(29/57);HIF—lα阳性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及复发明显相关;MMP-2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显著相关;HIF—lα的表达与MMP-2的表达密切相关。结论H1F—lα及MMP-2在BTCC的侵袭等生物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HIF—lα和MMP-2也许可用于临床监控BTCC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的表达及与PT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杂交技术联合检测58例PTC、20例甲状腺腺瘤、2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HMGB1、MMP-9、VEGF—C蛋白和HMGB1 mRNA的表达。结果HMGB1、MMP-9、VEGF-C蛋白和HMGB1 mRNA在PTC中的表达显著高于3种非癌组织(P〈0.05)。HMGB1、MMP-9蛋白和HMGB1 mRNA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的直径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VEGF-C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HMGB1、MMP-9、VEGF—C蛋白和HMGB1 mRNA表达的阳性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0.05)。HMGB1、MMP-9和VEGF—C蛋白的表达均呈两两正相关(P〈0.05),HMGB1蛋白与HMGB1 mRNA的表达也呈正相关(P〈0.05)。结论HMGB1、MMP-9、VEGF—C蛋白和HMGB1 mRNA的表达与PTC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检测其表达对判断临床进展及推测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研究细胞周期增殖指标MCM7和Ki-67蛋白在人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甲状腺乳头状癌40例、腺瘤3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0例及正常甲状腺组织20例进行MCM7、Ki-67蛋白表达检测。结果 MCM7、Ki-67蛋白在乳头状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00%(40/40)、80.00%(32/40),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及正常组中的表达率( P均<0.01)。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MCM7阳性表达率高于Ki-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乳头状癌中MCM7、Ki-67蛋白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临床病理参数均无相关性( P均>0.05)。癌症组织中MCM7与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r=0.551,P<0.05)。结论甲状腺细胞周期紊乱、细胞异常增殖状态下出现的MCM7、Ki-67蛋白高表达在可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有关,两者联合检测或许可作为辅助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一项参考指标。MCM7在评价甲状腺恶性肿瘤细胞增殖活性上优于Ki-67,对评价肿瘤细胞增殖状态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A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A1,HMGAl)在人类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检测3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和15例甲状腺腺瘤组织中HMGAl mRNA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石蜡包埋的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和20例甲状腺腺瘤组织中HMGAl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MGAl mR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P〈0.01)及甲状腺腺瘤组织(P〈0.05)。HMGAl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组织(P〈0.01),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HMGAl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包膜侵犯及TNM分期均无关(P〉0.05)。结论HMGAl的异常表达可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有关,有望成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治中的一个新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