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2.
3.
散发性戊型肝炎的病原学和血清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研究散发性戊型肝炎(HE)患者病毒血症,粪便排病毒及抗体消长规律。方法 采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nested-PCR)动态检测血清和粪便HEVRNA,采用HEVORF2,ORF3合成多肽单独和联合EIA法动态检测血清抗-H。结果 血清HEVRNA阳性患者占71%(44/62)平均持续时间为病后20.6天(全程随访32例)粪便HEVRNA阳性标本中有96.2%(25/26)出现在 相似文献
4.
戊型肝炎是一种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既往称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1982年前苏联学者Balayan^[1]首次用免疫电镜技术从一名志愿受试者粪便中观察到戊型肝炎病毒颗粒,第一次获得了戊型肝炎病毒存在的直接证据。1989年Reyes等^[2]。首先应用分子克隆技术获得该病毒的基因克隆,同年东京国际会议正式将这一类型的肝炎及其相关病毒分别命名为戊型肝炎(hepatitis E,HE)和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现将戊型肝炎近年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戊型肝炎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戊型肝炎(hepatitis E,HE)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多呈散发性流行,也可引起暴发性流行.随着对HEV动物宿主研究的开展,已在多种动物中检测到抗HEV抗体或病毒RNA,同时也发现多起因生食或半生食肉制品发生人员感染的病例,已经证实HE是一种新出现的人兽共患病毒病[1-2].在散发病例中,HE占急性肝炎总数的10%~20%.HEV主要侵害青壮年,常表现为暴发型肝炎,孕妇感染后病死率可达到20%. 相似文献
6.
戊型肝炎的临床与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早在1955~1956年在印度及苏联已有发生。80年代后,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约20个国家报告有本病流行。新疆南部地区于1986年9月至1988年4月间曾有戊型肝炎流行,本文对现场救治的199例患者的临床与病原学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近年散发性戊型肝炎的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05例戊型肝炎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纳入男性221例(72.7%),女性84例(27.3%),平均年龄57.8岁;在2009年、2010年、2011年和2012年,40~59岁年龄组发病率分别为33.3%、48.7%、46.3%和50.9%,除2009年外,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大于60岁年龄组患者血清胆红素峰值为(254.21±103.9)μmol/L,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患者(P<0.05)。结论散发性戊型肝炎呈发病率增加和年轻化趋势,需要加强监管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非甲~戊型肝炎病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约10%~20%为甲、乙、丙、丁和戊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阴性,无法分型,临床上诊断为“非甲~戊型肝炎”。以下对近年来非甲~戊型肝炎病原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戊型肝炎:病毒,流行病学和临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戊型肝炎病毒(HEV)基因组的分子克隆成功,已由其表达产物组装诊断试剂。从此,依据排除法诊断的肠传型非甲非乙肝炎,得以确定为戊型肝炎(HE),使临床和实验研究更为广泛和深入。本文综述有关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戊型肝炎病毒学与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从1983年发现戊型肝炎病毒(HEV)以来,对HEV的病毒学研究已在基因水平得到完全的诠释,基因序列分析揭示HEV基因具有很大的变异性,主要分为四个基因型。各基因型在全球的地理分布有明显的差异。随着全球HEV基因序列研究的深入,又在四种基因型内部发现了多个变异株,从而又细分为多个亚型。本文就戊型肝炎病毒学与流行病学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12.
自1986年在新疆地区发现成型肝炎(HE)以来,我国其它地区也陆续发现此病。为了解安徽省皖北地区HE发病情况及其流行病学特点,现将我院收治的HE患者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病例1994年1月~1995年12月住院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共512例,其中HE患者 相似文献
13.
戊型肝炎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戊型肝炎(戊肝,HE)是一种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主要经肠道传播的急性传染性肝炎,既往称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常引起爆发或流行,病死率约0.5%~1.5%,稍高于甲肝,但孕妇戊肝的病死率可高达20%。我国是戊肝的高流行区之一,约占临床散发性肝炎病例的10%~20%。1986-1988年我国新疆南部地区曾发生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戊型肝炎流行。近年来,发现在猪、牛、羊、鸡、鼠等多种与人类密切接触的动物可感染HEV,并且动物中分离的HEV与人体内分离的HEV的基因序列高度一致,使人们逐渐将戊肝视为一种人兽共患病。在美国、日本及欧洲等传统的非戊肝流行区普通人群中发现了较高的戊肝感染率,使国际上对戊肝的危害性予以了更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15.
江苏省农村散发性戊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江苏省农村散发性戊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通过建立覆盖市、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疑似肝炎主动监测网络,系统全面地监测戊型肝炎病例的发病情况。结果主动监测网络的敏感性明显高于网络报告系统,能更加准确、全面地掌握戊肝的发病规律。结果显示戊型肝炎病例占疑似急性肝炎病例的26.7%,男性戊肝发病率高于女性(P<0.01);发病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多见35岁以上人群;全年均有发病,冬春季节较高;戊型肝炎病毒株HEV1、4型并存,但以HEV4型为主(92.5%)。结论疑似肝炎主动监测系统数据显示目前戊肝发病率有被低估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