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笔者自1992年以来,应用设计出的腹部“S”型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简称“S”型皮瓣)治疗手部撕脱伤6例,效果满意。临床资料本组男4例,女2例;年龄18~36岁,平均29岁。手指脱套伤2例,拇指、食指各1例。手掌背部脱套伤4例。6例中3例为急诊Ⅰ期修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运用撕脱皮瓣、皮片等整形外科技术治疗单纯性皮肤软组织大面积撕脱伤的创面修复及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3年至今16例运用撕脱软组织皮瓣及各种皮片等整形外科技术治疗单纯性大面积撕脱伤患者,观察皮瓣及皮片成活情况,创面远期恢复、肢体外观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皮瓣全部成活,绝大部分皮片成活良好,少许皮片坏死。皮瓣区域外观、功能与正常皮肤无异。大张及网状皮片修复创面远期皮肤弹性好、瘢痕少;邮票皮片修复区域瘢痕增生、皮肤收缩。所有肢体功能良好。结论运用整形外科技术修复单纯性大面积撕脱伤疗程短,皮瓣、皮片成活率高,肢体外形美观,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3.
保留真皮下血管网皮肤回植治疗四肢皮肤撕脱伤2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自1988年1月至1993年6月收治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22例,均急诊行保留真皮下血管网的皮肤回植,术后皮肤成活91%~100%19例,71%~90%3例,无一例感染。临床资料本组男性15例,女性7例.年龄5~52岁,平均23.8岁。上肢5例,下肢17例.撕脱范围占体表面积}5%~19%、撕脱皮肤均有一蒂与肢体连接,形成一皮瓣,其长度与皮蒂宽度之比为l~3:1。其中3例下肢皮肤撕脱伤伴有开放性胜唯骨骨折,2例全手皮肤套状撕脱,1例足底(包括眼部)皮肤撕脱。手术方法清除创面失活组织及异物,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创面。然后修剪撕脱皮肤的皮下组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道路交通事故致下肢皮肤撕脱伤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48例交通事故导致下肢皮肤撕脱伤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17例;年龄12~55岁,平均32.4岁。根据创面的不同情况选择皮片移植术和皮瓣移植术两种不同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34例患者采用皮片移植术修复创面,一期皮片成活率达91.2%(31/34);14例采用皮瓣移植术修复,一期皮瓣存活率为92.8%(13/14),功能恢复好,外观良好。结论皮片移植术和皮瓣移植术是目前道路交通事故致下肢皮肤撕脱伤的常用治疗方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50例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处理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探讨不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外科处理。方法 50例下肢大面积皮肢撕脱伤,19例采取带蒂反取皮法修复,33例采取单纯反取皮法修复。结果 带蒂反取皮法治疗19例,皮片成活率达94.7%(18/19);单纯反取皮法治疗31例,皮片成活率为87.1%(27/31)。结论 对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根据损伤程度和撕脱完整与否、血供良好与否、采取带蒂反取皮法或不带蒂单纯反取皮法修复创面,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多由机器绞轧后,人用力外抽造成.是临床上常见且治疗较为棘手的手外伤.若将撕脱皮肤简单原位缝合,常会发生皮肤坏死;若切除撕脱皮肤另行皮瓣移植,手术复杂,创伤大.2001年10月-2007年9月,我们将手掌部逆行撕脱皮肤修剪成远端薄(全厚皮片)中部增厚(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近端厚(保留皮下组织)原位回植,急诊修复手掌部皮肤逆行撕脱伤1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治疗肢体撕脱伤的最佳方法。方法对2010年-2013年收治的28例肢体撕脱伤患者均采取反取皮植皮术治疗,即将撕脱皮肤原位缝合后,用取皮机原位收中厚皮片,并于清创后一期游离移植于撕脱伤创面,术后应用湿润烧伤膏加压包扎治疗,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及创面修复效果。结果28例患者创面均一次性修复,其中22例患者的皮片成活率为100%,6例患者的皮片成活率为85%。随访1年,除4例患者失访外,其余24例患者的患肢外形与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应用反取皮植皮术修复肢体撕脱伤创面操作简便易行,且创伤小、愈合快,肢体外形和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皮肤软组织撕脱伤的处理及撕脱皮瓣保留再利用与舍弃条件的判定.方法 回顾性总结并分析58例撕脱伤创面的整形修复,依据撕脱面积大小、形态,选择创面最佳修复方法,即:①撕脱皮肤“反鼓”制成中厚皮片移植;②创面清创异体皮移植,Ⅱ期自体皮置换移植;③局部皮瓣移植覆盖裸露的神经、血管、骨关节及睾丸,其它创面自体皮片移植;④保留部分撕脱皮肤的皮瓣原位移植;⑤扩张后皮瓣移植覆盖裸露颅骨.结果治疗58例,异体皮移植、自体皮移植、皮瓣及扩张后皮瓣修复,1期伤口愈合46例,延期愈合10例,仅有2例部分撕脱皮肤制成的皮瓣移植后尖端坏死,经再次手术修复创面愈合.肢体截除4例,其中1例延期截肢.结论多部位撕脱伤主要是撕脱皮肤和部分撕脱皮肤的再利用,只要依据保留皮瓣的4条标准准确判断,选择修复方法妥当,撕脱皮肤舍弃的相对较少或全部利用,创面修复就比较容易,受伤区功能可最大限度恢复,外观也能达到整形效果,否则手术次数多,住院时间长,费用高,最后效果恢复也不甚理想.  相似文献   

9.
对20例不完全皮肤撕脱伤进行治疗。20例均获随访,时间为3~12个月。19例撕脱伤患者皮肤存活,1例局部坏死,数次换药后愈合。负压封闭引流( VSD )联合皮瓣原位回植治疗不完全皮肤撕脱伤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刘茂文  冯承臣 《人民军医》1997,40(12):686-687
自1994年11月开始,我们应用足背皮神经及其伴行血管丛为蒂的足背皮瓣,逆行修复前足部或顺行修复踝、跟区软组织缺损1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男11例,女5例;年龄12~48岁。其中路趾外伤性缺失,路骨头外露5例;第5趾缺失,跃骨头外露4例;内踝处贴骨原痕1例;皮肤撕脱缺损1例;外踝部皮肤撕脱缺损2例;足跟部撕伤1例,溃疡创面1例;跟腹部撕脱伤后创面感染,跟位外露1例。急诊手术13例,择期手术3例。顺行岛状皮瓣7例,逆行岛状皮瓣9例;利用足背内侧皮神经8例,足背中间皮神经8例。皮瓣最大8cmX5cm.最/J‘6cm…  相似文献   

11.
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片在瘢痕畸形修复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在烧伤后期瘢痕挛缩畸形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1992年以来,对264例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皮肤缺损患者,采用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修复。结果:245例皮片成活良好,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18例出现散在水疱及花斑样改变,但外形及功能恢复尚满意,3例术后皮片坏死。结论: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优于全厚及中厚皮片移植,也优于皮瓣移植,可达到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法与梭形切除法治疗腋臭的并发症及术后效果。方法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法腋臭切除39例(76侧),梭形切除法28例(56侧),随访进行术后并发症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法较梭形切除法术后血肿、皮瓣血运不良、切口裂开等并发症发生率低,无异味残留。结论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法治疗腋臭并发症少,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指严重脱套伤原位培植肉芽组织,延迟实施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对2005年8月-2006年8月间,收治的8例手指皮肤软组织脱套伤病人,早期采用湿润烧伤膏(MEBO)换药,原位培植肉芽组织创面,伤后5d-7d实行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成形术,7d-10d断蒂。结果:8例患者移植皮瓣全部成活,无皮瓣坏死、感染等并发症,外观与功能均满意。结论:MEBO能有效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真皮下血管网移植皮瓣成活率高,局部无明显臃肿,费用低,无需行二次整形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腹部双叶带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2月收治的46例手指脱套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采用传统带蒂的皮下脂肪层腹部皮瓣修复;观察组23例,采用腹部双叶带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分析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断蒂14d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断蒂后6、9个月,观察组感觉功能恢复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断蒂后6个月,观察组近端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运动角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断蒂后9个月,观察组手指功能及外观恢复状况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双叶带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皮瓣血运状况更好,术后手指运动功能恢复可观,避免了二次分指手术,患者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含脐旁皮动脉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前臂及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7月~2007年3月应用含脐旁皮动脉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前臂及手部软组织缺损创面87例,41例为手部、前臂热压伤,22例为手及前臂电接触损伤,12例手及前臂烧伤,12例为其他原因致伤.手术依创面情况选择皮瓣大小,最大切取面积25 cm×8 cm,长宽比1.5~4∶1,修薄皮下脂肪保留1~3 mm.结果 72例皮瓣完全成活,11例皮瓣远端小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4例大部分坏死;或皮瓣与受区撕脱,再次手术.术后随访4个月~2年,受区皮肤平整,色泽好,质地软,外形美观,功能恢复满意.术后3个月~1年有触觉及痛温觉恢复.结论 应用脐旁皮动脉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前臂及手部软组织缺损具有疗程短,术后手及前臂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是较理想的一种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用切除伤区脂肪的全皮移植治疗大面积皮肤剥脱伤40例。1例死于复合伤,1例皮片坏死,余38例皮片存活50%以上,其中27例在90%以上,仅11例需少量植皮。本法有效易行,疗程短,感染率低,且无瘢痕挛缩及功能障碍等后遗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足部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解剖以股前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9例足部皮肤缺损,男8例,女1例,年龄24岁~56岁.旋股外侧动脉及其伴行静脉于胫前/胫后动静脉做"T"型吻合,皮瓣切取最大面积20cm×12cm,最小面积10cm×6cm.结果:9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8个月~24个月,移植皮瓣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股前外侧皮瓣具有血供可靠,血管蒂长,切取面积大,部位隐蔽,不损伤主要血管等优点,是修复足部皮肤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湿润烧伤膏(MEBO)是目前治疗各种类型烧伤刨面的主要药物,但用其治疗各类皮瓣切取创面游离植皮成活不良的报道不多,本文旨在总结MEBO治疗皮瓣切取创面游离植皮成活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MEBO治疗这类创面42例(处),创面用碘伏消毒后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拭干后外涂MEBO,厚1mm-2mm,均匀涂布整个创面。尔后外敷MEBO药纱.每13换药1次..结果42例(处)患者全部治愈,平均愈合天数为33d。结论MEBO治疗皮瓣切取创面游离植皮成活不良,避免了二次植皮手术,减轻了患者的心理恐惧和经济负担,操作简便,易于取材,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敬梁渝 《西南军医》2010,12(4):656-657
目的探讨远位皮瓣转移在手指较大面积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固定方法的改良。方法 27例手指较大面积缺损的患者(共31指)接受远位皮瓣转移修复缺损,术后采用改良后的方法进行固定。结果除1例患者中途终止皮瓣转移改为游离植皮修复缺损外,其余病例均皮瓣转移成功,缺损得到早期修复;随访6月~1年,手指的形态和功能良好。结论在手指缺损修复中应用改良后的远位皮瓣转移和固定方法,有利于皮瓣成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真皮下血管网皮片在整形外科中游离修复皮肤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对13例不同部位严重污染的全层皮肤组织缺损病人,经用湿润烧伤膏外用换药至创面感染被控制后,应用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片修复皮肤组织缺损。结果:所有病例2周后拆线时皮片全部成活,术后3个月随访,病人全部满意。结论: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片游离移植修复皮肤组织缺损方法简便,对经用MEBO使创面适合移植手术,手术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