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莱州市程郭镇发生1例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DPT)引起无菌性脓肿病例。经切开引流及抗感染治疗后痊愈。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2002年6月11日,莱州市程郭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对该镇高郭村儿童,男,2000年11月4日出生,按无菌操作规程,在左侧臀部肌肉注射DPT加强免疫第4针0.5ml(武汉  相似文献   

2.
本中心2008年调查处理了1例因接种百白破疫苗引起无菌性脓肿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首次暴露后的狂犬病疫苗接种应当越早越好,狂犬病病死率达100%,暴露后狂犬病疫苗接种无禁忌症。狂犬病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硬结等,一般不需特别处理。接种后出现无菌性脓肿病例少见,尚未查询到相关报道。南昌铁路疾控中心预防接种门诊处理一例接种狂犬病疫苗发生无菌性脓肿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广西壮族自治区2003年维持无脊髓灰质炎工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广西壮族自治区2 0 0 3年维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状态工作。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结果 广西壮族自治区2 0 0 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报告AFP病例16 9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1 4 7/ 10万,其中临床符合脊灰2例,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9例,Ⅰ型疫苗变异脊灰病毒病例1例。口服脊灰疫苗(OPV)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活动运行良好,覆盖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但2 0 0 3年仍有2 8个县无病例报告,16个县AFP病例报告发病率<1/ 10万。农村病例占全部AFP病例的79 .2 8% ,乡、村两级的首诊报告率只有2 1. 95 %。计划免疫薄弱区域和免疫空白依然存在。疫苗变异脊灰病毒病例的发生是对维持无脊灰的预警信号。结论 要继续维持无脊灰状态必须保持高质量的AFP病例监测和高的OPV接种率。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2003年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全面评价甘肃省 2 0 0 3年消灭脊髓灰质炎 (脊灰 )工作 ,保持无脊灰状态。方法 对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和口服脊灰疫苗 (OPV)免疫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 0 0 3年共报告AFP病例 1 2 8例 ,<1 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 1.94/1 0万 ,其它监测指标均达到卫生部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AFP病例中格林 巴利综合征占 54 %。从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出脊灰病毒 (PV)疫苗株 6株 ,其它肠道病毒 1 1株 ,病毒分离率为 1 4.1 7% ,所有PV阳性株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鉴定为疫苗株。OPV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 >95% ,估算接种率 71 %。 2 0 0 3/2 0 0 4年部分地区强化免疫活动共免疫 0~ 3岁儿童 4944 98人次 ,两轮报告接种率均 >98% ,估算接种率均 >90 %。结论 自 1 993年至今已连续 1 1年未发生脊灰野病毒引起的病例 ,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 ,但部分地区存在着监测和免疫薄弱区域 ,应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并有效落实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进一步做好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 ,巩固无脊髓灰质炎 (脊灰 )成果。方法 对宁夏回族自治区 2 0 0 3年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全自治区共报告AFP病例 1 9例 ,<1 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 1 4 2 / 1 0万 ;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 94 .7% ;分离到 1株Ⅲ型脊灰病毒 ,为疫苗株 ;非脊灰肠道病毒分离率为 1 0 5%。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根据病毒学分类标准 ,报告的AFP病例均为脊灰排除病例。口服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第 1轮报告接种率为 97. 4 6% ,第 2轮为 97.51 %。接种率快速评估结果为 ,第 1轮调查目标儿童 1 1 1 7人 ,服苗率为 94.0 0 % ;第 2轮调查目标儿童1 1 46人 ,服苗率为 95.99%。结论 做好常规免疫和AFP病例合格粪便标本的采集 ,提高AFP病例首诊报告率 ,加强AFP病例分类专家诊断小组的活动 ,是无脊灰证实阶段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接种重组乙肝疫苗发生无菌性脓肿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肝疫苗接种越早,对乙肝病毒(HBV)传播的阻断效果越好,我国规定新生儿出生后24h内接种首针乙肝疫苗。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引起的无菌脓肿是非常少见的。铜梁县于2005年诊断并处理1例接种重组乙肝疫苗发生无菌性脓肿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的 :了解深圳市 1998~ 2 0 0 2年报告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的发病情况 ,为控制脊髓灰质炎病提供依据。方法 :对 1998~ 2 0 0 2年全市 AFP监测系统报告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85例 AFP病例均为脊髓灰质炎 (简称脊灰 )排除病例 ,6 5例完全恢复 ,1例死亡 ,19例残留麻痹 ,其中 10例为疫苗相关病例。 15岁以下儿童 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已连续 5年达年 1/ 10万 ,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 4岁以下 ,占 74 .12 % ,4 8h内调查率、麻痹后 14 d内双份合格粪便采集率 ,均达到 10 0 %。结论 :该市监测系统运转良好 ,尚应进一步改善脊灰疫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2003年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 2 0 0 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系统报告AFP病例 375例 ,<1 5岁儿童非脊髓灰质炎 (脊灰 )AFP病例报告发病率 2 34/1 0万 ,全部排除脊灰。病例分布于 1 4 6个县 (市、区 )。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95 47%,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的要求。 2 0 0 3/2 0 0 4年度全省开展 2轮口服脊灰疫苗强化免疫 ,第 1轮强化免疫报告应种儿童 2 4 71 90 8人 ,实种儿童 2 4 3871 7人 ,接种率 98 6 6 %;第 2轮报告应种儿童2 5 1 36 97人 ,实种儿童 2 4 86 0 97人 ,接种率 98 90 %。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自治区 2 0 0 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AFP病例 73例 ,分布在 1 1个盟 (市 ,下同 )的 4 2个旗 (县、区、市 ,下同 ) ,占全自治区总旗数的 4 1 6 %。 <1 5岁儿童非脊髓灰质炎 (脊灰 )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 1 6 2 / 1 0万 ,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 93%,AFP病例麻痹后 75d内随访表送达率为 77%,其它监测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的要求。 2 0 0 3年全自治区口服脊灰疫苗 (OPV)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达 99 4%。 2 0 0 3/2 0 0 4年在 85个旗开展两轮OPV强化免疫活动 ,每轮报告接种率均 >95 %。为维持无脊灰状态 ,仍需保持敏感的AFP病例监测系统 ,保持高水平、高质量OPV常规免疫接种和强化免疫活动。  相似文献   

11.
深圳市AFP病例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深圳市 1992~ 2 0 0 1年报告的 12 9例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及标本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 ,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 3岁以下儿童 ,男性多于女性 ;发病时间和地区分散 ,无明显季节性和地区聚集性 ;17.83 %病例无免疫史 ;2 5 .5 8%病例 60 d随访仍残留麻痹。 12 4例粪便标本 ,分离出非脊灰肠病毒 17例 ,脊灰病毒 2 2例 ;其中 1992~1993年 4例为脊灰野毒株 ,1994~ 2 0 0 1年 18例为脊灰疫苗株。检出 18例脊灰疫苗株中 ,4例为疫苗相关病例 (VAPP) ,VAPP发生率为 0 .90 /10 0万。另有 6例疑似疫苗接触者相关病例 ,其特点是 :1无免疫史 ,接触史不明 ;2病例分散分布 ;3临床特征有发热 ,非对称性弛缓性麻痹 ;4发病 60 d后仍残留麻痹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2003年保持无脊髓灰质炎工作进展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消灭脊髓灰质炎 (脊灰 )监测质量 ,保持无脊灰状态。按照《2 0 0 3~ 2 0 1 0年全国保持无脊灰状态行动计划》的要求 ,在全省开展口服脊灰疫苗 (OPV)常规免疫、强化免疫和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工作。结果显示 :2 0 0 3年报告 1 74例AFP病例 ,分布在 1 1个市的 82个县 (区、市 ) ,<1 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2 0 3/ 1 0万。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 96 5 5 %,粪便标本送检及时率 95 40 %,随访表送达及时率 99 43%。市级和县级卫生防疫站零病例报告及时率 95 70 %和 93 0 0 %。OPV常规免疫接种率 99 31 %,强化免疫或查漏补种接种率第 1轮 97 81 %,第 2轮 98 1 8%。 2 0 0 3年AFP病例监测各项指标均达到并保持在世界卫生组织无脊灰证实标准以上。  相似文献   

13.
王华 《预防医学论坛》2002,8(6):718-719
20 0 2年 2月 5日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为辖区儿童接种百白破三联制剂 (DPT) ,其中 1名儿童在接种部位发生无菌性脓肿。1 病例介绍患者 ,男 ,2 0 0 1年 10月 2日出生 ,家住济南市南外环路兴隆山庄 15号 ,于 2 0 0 2年 2月 5日到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接种DPT第 2针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 ,批号2 0 0 10 30 80 6 ,有效期 2 0 0 2年 9月 8日 )。该儿童无接种禁忌证 ,第 1次接种此制剂时无明显不适 ,仅接种处右侧臀部有一直径 3cm的硬结 ,经热敷后 10余天消失。本次接种按操作规程使用 75 %酒精消毒皮肤后 ,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抽吸DPT制剂 …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2003年保持无脊髓炎质炎状态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提高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系统工作质量 ,保持无脊髓灰质炎 (脊灰 )状态。方法 按照卫生部《全国 2 0 0 3~ 2 0 1 0年保持无脊灰状态行动计划》的要求 ,开展口服脊灰疫苗 (OPV)常规免疫、强化免疫和AFP病例监测工作。结果  2 0 0 3年报告 1 99例AFP病例 ,分布在 1 4个市 (州 )的 84个县 (区、市 ) ,<1 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 1 4 3/ 1 0万 ,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 85 9% ,粪便标本及时送检率 96 0 % ,随访表及时送达率94 5%。OPV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 96 5% ,加强免疫接种率为 95 8% ,OPV查漏补种活动第 1轮接种率为92 8% ,第 2轮 91 8%。结论  2 0 0 3年AFP病例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无脊灰证实标准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2003年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工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江西省2 0 0 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的运转情况。方法 对报告的AFP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江西省2 0 0 3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2 38例非脊髓灰质炎(脊灰)AFP病例,1例临床符合脊灰,未发现本土或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病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2 . 16 /10万,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80 . 6 7%。结论 为了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应加强对县级及以下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AFP病例的报告发病率和合格粪便标本的采集率。同时加强对薄弱地区的主动搜索和常规免疫接种管理,保持口服脊灰疫苗高免疫接种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河南油田麻疹流行规律 ,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 1990~ 2 0 0 2年河南油田麻疹报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13年共报告麻疹病 2 5 6例。 1998~ 2 0 0 2年平均发病率比 1990~ 1997年下降了 91.5 1%。麻疹病例主要以 15岁以下儿童为主 ,占 6 4 .4 5 % (16 5 / 2 5 6 )。全年除 9~ 10月无病例 ,其它各月均有病例报告 ,1~ 6月为发病高峰季节 ,占 82 .81% (2 12 / 2 5 6 )。结论 :河南油田的麻疹流行已得到有效控制。建议今后在开展麻疹常规免疫接种工作的同时 ,加强疫苗复种和疫苗效果监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河南省2015-2019年无细胞百白破疫苗(DTaP)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可疑信号。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5-2019年河南省接种DTaP后发生异常反应的个案信息,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常见的比例报告比(PRR)和报告比值比(ROR)及贝叶斯法中的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网络(BCPNN)和模糊贝叶斯伽马-泊松收缩论(GPS)四种方法分析DTaP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可疑信号。结果 经过核实修订,2 457例有明确诊断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纳入分析范围,其中DTaP311例,占12.66%;采用PRR、ROR、BCPNN发现的可疑信号均为3个,为无菌性脓肿、血管性水肿、喉头水肿;GPS发现2个可疑信号,分别为无菌性脓肿、血管性水肿。结论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发现DTaP无菌性脓肿、血管性水肿、喉头水肿可疑信号增高;可疑信号仅是通过报告数量上的分析得出,提示可能存在升高的风险,并非确定存在安全性问题,需要加强日常AEFI监测和可疑信号的识别与评价。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在 2 0 0 1、2 0 0 2、2 0 0 4年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中 ,有 8例AFP病例粪便标本分离到疫苗变异脊髓灰质炎 (脊灰 )病毒 ,与脊灰疫苗 (Sabin)株相比 ,VP1 区核苷酸差异率为 0 2 2 %~ 0 99%,其中 1例为疫苗衍生脊灰病毒 (VDPV)。 8例主要分布在几个相邻的县 ,年龄主要在≤ 1岁 (7例 ) ,有明显的类似脊灰症状 ,其中 5例未免疫或未全程免疫。密切接触者及周围儿童粪便标本未分离到疫苗变异脊灰病毒 ,当地口服脊灰疫苗 (OPV)接种率调查 ,除 1个村为 4 0 %外 ,其余均 >80 %。表明安徽省局部地区自然环境中存在疫苗变异脊灰病毒的循环 ,但未在人间传播。今后仍应加强儿童OPV常规免疫 ,加强AFP病例监测 ,有计划地开展OPV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南昌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状况、疫苗的安全性。[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南昌市2006-01-01~2009-06-30报告的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南昌市报告AEFI49例,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占89.80%;每年2~7月份报告39例,占79.60%;2~6月龄和1~2岁2个年龄段各占42.8%和28.6%;以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第1剂接种为主;多发生在接种后3d内,占83.7%;临床损害以发热、局部红肿最为多见,异常反应中以过敏性皮疹和无菌性脓肿多见,占60.87%。[结论]AEFI监测系统总体运转情况良好,疫苗安全性高,AEFI报告数偏少,须进一步完善AEFI鉴定和补偿办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深圳市罗湖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病例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提供国家扩大使用疫苗的反应性和安全性的数据。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和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全区报告的2007—2009年AEFI个案,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7—2009年共发生AEFI病例130例,2007年、2008年AEFI报告发生率为1.00/10万~1.05/10万,2009年AEFI发生率大幅度上升,达到12.66/10万。在发生的AEFI分类诊断中,一般反应占47.69%,异常反应占45.38%,其他<7.00%。临床损害前3位为发热/红肿/硬结、无菌性脓肿和过敏反应。结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良好,但AEFI监测工作仍需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