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张荣强  魏志建 《医学与社会》2000,13(3):34-35,43
目的:调查分析青年医学生对临终关怀认识与态度,探讨对医学生开展临终关怀教育的必要性。方法:对青海医学院1999年4月在校医学生整群随机抽样,采用自制医学生心目中的临终关怀调查问卷。结果:353名青年医学生对临终关怀一词未看过(未听说过)和记不起来的占51.00%,对临终关怀基本知识回管完全正确的仅占3.12%;有91.22%的医学生认为医学院校开展临终关怀教育是必要的;有45.61%的医学生表示今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山东省 6 所医学院校临终关怀教育概况进行初步调查,了解中国本科医学院校临终关怀教育的现状,对今后中国临终关怀教育提出参考意见。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山东省 6 所医学院校 600 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 结果 有近 86.6% 的学生开设过临终关怀相关课程,13.4% 的学生没有开设临终关怀课程。授课方式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成绩评定多为闭卷考试,学生临终关怀技能普遍不足。结论 中国临终关怀教育还有待于进一步普及和提高。  相似文献   

3.
353名学生实验室安全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问题是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问题,无时无刻不与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相联系.高校也存在安全问题,尤其是实验室的安全直接关系到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学校财产的安全.所以加强高校实验室的安全,不仅是教学、科研顺利进行的保障,也是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现阶段医学生对性观念的态度,以利于更好的在医学生群体开展有关性健康教育。方法采用自编的医学生性观念问卷对424名莆田学院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78.1%的医学生有过恋爱经历,57.1%的医学生认为婚外性行为会影响家庭的稳定,58.0%的医学生认为贞洁对男女双方都重要。而医学生发生婚前性行为高达28.8%,男生的性行为发生率明显比女生高[2](P=0.000)。结论医学生的性观念较开放,对"性"的把握缺乏一定的度,高校应加强医学生的性健康教育,避免医学生对"性"产生误解,从而导致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当代医学生的健康状况,探索医学生亚健康的原因,为高校开展医学生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自编医学生亚健康调查状况问卷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总体亚健康的发生率高达59.6%,生理亚健康有48.4%,心理亚健康有67.0%,社会适应亚健康有57.9%。不同性别之间的生理亚健康、心理亚健康、总体亚健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7,0.412,0.151),而不同性别之间的社会适应亚健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不同BMI对生理亚健康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BMI正常的医学生生理亚健康发生率最低。结论医学生的生理亚健康、心理亚健康、社会适应亚健康和总体亚健康方面都较为严重。医学生亚健康表现在:做事力不从心、注意力不能集中、容易焦虑和人际关系不良等方面,导致医学生亚健康的主要原因有:不良的生活习惯、缺乏锻炼、心理压力过大、社交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护理大学生死亡观的现状,为有针对性进行临终关怀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护理大学生268人。结果不能正常谈论死亡话题的有21.3%,从来没有考虑自己会死亡和用不着考虑死亡的有12.9%;经常考虑死亡的占10.0%;对绝症病人不会处理的占74.3%;遇到挫折认为自杀也是好的路子的占4.9%。结论护理大学生死亡观浅显,要做好临终关怀教育必须得深入思考死亡的意义,建立积极人道的死亡观。  相似文献   

7.
采用美国Duhe大学Zung所制的SAS和SDS对273名医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焦虑和抑郁情绪状态的程度和阳性率专科生高于本科生(P<0.05),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1),定向生高于统招生(P<0.05),妇幼卫生专业高于医疗专业(P<0.05)。说明,解决医学生的情绪问题或障碍是学生工作和健康教育工作不可忽视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石河子大学医学生群体人格特征现状,为我校管理部门对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对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学生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测试、分析.结果:男生的精神质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女生的掩饰性得分高于男牛.少数民族医学生在内外向和掩饰性上得分高于汉族学生,在精神质上得分低于汉族学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医学生人格特征的内外向、精神质与掩饰性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独生子女学牛神经质得分低于非独生子女.结论:提示我校教育与学生工作者应客观地看待这一现象,结合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医学生良好的人格,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护士对格终关怀的态度及对临终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好的开展临终关怀护理。方法 对唐山市六所医院的护士进行了临终关怀态度及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结果 护士对开展临终关怀的态度总体是积极的,但对相关知识掌握仍芽在不足。结论 应系统的向护士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医护人员临终关怀知识的调查,为开展多种形式的相关性教育,完善医护人员临终关怀知识结构,提高医院整体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96名在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不同结构护理人员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大多数护士对临终关怀相关知识缺乏,绝大多数护士认为医院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开展相关知识的培训教育.结论 护理人员对临终关怀知识有自觉的要求,应采取多种形式,对护理人员进行临终关怀教育和培训,提高整体护理水平,树立医院在临终关怀中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1.
采用匿名问卷的方法,收集259例医学生对作弊行为的态度,以及自己有无作弊的行为;。分析结果显示,作弊发生率为26%,男生多于女生,作弊学生中有67%在初、高中阶段有过作弊行为;作弊方式以抄袭、夹带和交换答案为主;多数学生认识作弊行为对自己和他人是一种伤害,但作弊学生多持宽容态度,而非作弊学生持严厉和否定态度。对作憋行为发生原因和对策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医科大学五年级学生心理状况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医科大学173名五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医科大学毕业生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等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青年组(P〈0.01),男性强迫、人际敏感二项分高于女性(P〈0.05),应根据医科大学毕业生心理状况的特点进行心理辅导工作。  相似文献   

13.
在医学生中开展死亡教育的意义及方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死亡教育肇始于西方,目前在中国内地尚处于教育的盲区。医学生因其专业的特殊性,更有必要开展死亡教育。死亡教育可以使医学生真正地思考生命与死亡,在提高自己的生命品质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开展医疗服务,特别是开展临终关怀服务。医学生的死亡教育需要整合多学科理论,形成持续、开放、多元、实用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医患关系的现状、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医学教育的影响,探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方法,培养医学生掌握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技巧,提出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医学生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医护本科学生对待死亡及临终关怀态度的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了解医科大学护理及医疗专业学生对待死亡及临终关怀的态度。方法 对某医科大学护理、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的349名本科医学生进行对待死亡及临终关怀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 医护本科学生对待个人、患者死亡及濒死的态度,以及对医院临终关怀现状认识均不如医护工作人员积极,但有着更为积极临终关怀照护的态度;21.6%学生认为自己了解临终关怀学,88%学生觉得自己有必要学习临终关怀知识。结论 医学生对待死亡及临终关怀态度应进一步加强,对临终关怀教育是必要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态度、行为和价值取向。方法 采用定性研究方法,随机抽取748名大学生作为问卷对象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心理困惑排序为:第一位:学习问题;第二位:性心理与恋爱心理;第三位:毕业分配、前途与社会适应;第四位:人际交往;第五位:心理情绪障碍;第六位;人生观与价值观;第七位:家庭关系;第八位:经济困难;第九位:生理健康;第十位:其他。结论 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困惑,有的放矢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卫生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主体间性视域下医学生的医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主体间性是20世纪新兴的哲学命题,强调主体间在建立共同的媒介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对话交往、达到理解和谐共存。它更新了传统的教育理念,主体间性的医德教育代替传统主客二分的医德教育,对提高医德教育的实效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医学生的医德认知偏差谈医德教育的切入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医学生是未来医学人才,医德教育需要从他们抓起。针对医学生在医德学习上存在的认知偏差,探索医德教育的有效举措,以达到教育的应有作用和目的。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生安全医疗保障制度新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公费医疗制度改革及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推进高校的学生医疗制度改革,建立新的安全医疗保障制度民为高校改革和发展的新课题。本文结合实全久此进行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