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味肾气丸对Th1、Th2细胞凋亡及细胞因子表达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加味肾气丸对哮喘Th1、Th2细胞凋亡及表达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分离哮喘患者外周血CD4+细胞,分别以CCR5及CCR3和Th1/Th2标志,检测其凋亡及INF-γ及IL-4表达,并观察加味肾气丸对其影响.结果:空白对照与加味肾气丸(浓度分别为0.01、0.02、0.04g/ml)刺激体外培养支气管哮喘外周血CD4+细胞24h分泌IL-4水平分别为894.56±310.22、480.05±112.23、440.21±105.11及411.84±103.25pg/ml(与空白对照相比,p<0.05);Th2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4.33±3.29、32.68±5.94、36.74±5.44、38.58±6.41%(与空白对照相比,P<0.05或0.01);与空白对照相比,不同浓度加味肾气丸对体外培养支气管哮喘患者CD4+细胞分泌INF-γ及Th1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加味肾气丸通过诱导Th2细胞凋亡纠正哮喘Th1/Th2失衡,抑制哮喘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 RGH)患者外周血中 T细胞亚群及 Th1/Th2型细胞因子网络的偏移及其在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三色和双色荧光抗体染色技术经流式细胞仪检测 2 0例 RG H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 T细胞亚群及 CD4 + T、CD8+ T细胞内 4种细胞因子染色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 RGH患者 CD3+ T细胞、CD4 + T细胞、CD4 + T/CD8+ T明显低于正常对照水平 ( P<0 .0 0 1) ;IL- 2、IFN- r、IL- 12阳性细胞百分率均显著降低 (分别为 CD4 + T:P<0 .0 0 1,CD8+ T:P<0 .0 5) ;IL- 4阳性细胞则明显升高 ( CD4 + T:P<0 .0 5,CD8+ T:P<0 .0 0 1)。结论 RGH患者存在 T细胞亚群和 Th1、Th2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交互作用失衡 ,后者表现为 Th2型细胞因子( IL - 4)产生过多 ,而 Th1型细胞因子 ( IL - 2、IL - 12、IFN - r)产生过少 ,Th1/Th2失衡在 RGH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HPV感染者Th1/Th2细胞漂移情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了考察HPV感染者T细胞亚群的漂移状态。方法 :我们采用ELISA法 ,对 5 0例HPV感染者和 5 0例正常人群的血清中的IL - 2、IFN -γ、IFN β、IL - 4、IL - 5、IL - 1 0进行了测定。结果 :HPV感染者血清中IL - 2、IFN -γ、IFN - β、IL - 4、IL - 5、IL - 1 0分别为 2 0 8.4± 2 1 .3、1 0 3.3± 2 3.8、1 1 8.4± 2 9.5、1 74.5± 43.4、1 2 8.4± 2 8.8、2 5 4 .5± 34.3;正常对照组分别为 2 88.8± 2 4 .0、1 94.8± 5 4 .2、365 .6±87.5、1 64.5± 33.4、1 1 9.4± 30 .1、1 75± 2 6.2ng/L。HPV感染者血清中IL - 2、IFN -γ、IFN - β的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 ,配对资料t检验确定P <0 .0 1 ,HPV感染者血清中IL - 4、IL - 5比正常对照组略高 ,但统计处理 ,P >0 .0 5 ,无显著差异 ,感染者IL - 1 0高于对照组 ,统计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HPV感染者血清的IL - 2、IFN -γ、IFN - β低于对照组 ,说明其Th1细胞降低 ,IL - 1 0水平增高 ,其抑制了Th0Th1分化 ,从而导致HPV持续感染和严重的复发。  相似文献   

4.
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诱导Th1/Th2细胞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研究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 (DC)与Th0细胞在不同比例条件下 ,诱导Th0向Th1/Th2分化的关系。方法 :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传统的方法诱导得到DC ,将DC与自体的Th0细胞以 1∶4和 1∶30 0的比例混合培养 4天 ,收集Th细胞 ,经CD3和CD2 8抗体扩增 4 8h ,ELISA法测上清中IFN γ和IL 4的浓度。 结果 :从外周血中诱导出DC高表达CD83(73.4 % )、CD86 (90 .3% )、HLA DR(6 8.5 % )和CD4 0 (73.7% ) ,DC与Th0以 1∶4混合 ,产生的IFN γ与 1∶30 0混合组比有显著差异〔(34± 4 .3) μg/Lvs(3.5± 1.2 ) μg/L〕 ,产生的IL 4亦有显著差异〔(2 5 ± 4 .3)ng/Lvs (35 0± 12 0 )ng/L〕。  结论 :人外周血DC与Th0高比例混合时 ,诱导Th0向Th1分化 ;低比例混合时 ,诱导Th0向Th2分化。显示人外周血DC在调控T淋巴细胞免疫应答类型上具有可塑性 ,为临床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免疫干预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双染色Th细胞测定法(双色法)在临床Th1/Th2状态分析中的可行性。方法:以双色法、RTPCR和ELISA法分析乙型肝炎、哮喘和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Th1/Th2状态。结果:①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异常组的IFNγmRNA显著升高(P<0.05),肝功能正常组的IL4mRNA升高(P<0.05)。血浆IFNγ和IL4水平分析,肝功能异常组IFNγ升高(P<0.05),肝功能正常组IL4升高(P<0.05)。②RA患者血浆IL4和IL6水平显著升(P<0.05和P<0.01)。RA患者CD3+和CD4+细胞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CD8+/CD28-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D25+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RA患者CD19+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③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不管是蛋白水平还是转录水平,哮喘患者IL4升高,IFNγ无明显变化。④双色法分析临床Th1和Th2的变化,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哮喘患者以Th2细胞升高为主,乙型肝炎肝功能正常的患者Th2细胞升高,肝功异常组Th1细胞增加。结论:双色法可用于临床Th1/Th2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sICAM -1)和白细胞介素 -8(IL -8)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 3 0例哮喘和 2 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sICAM -1和IL -8。结果 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血清sICAM -1和IL -8明显高于缓解期哮喘患者及对照组〔sICAM分别为 (3 47 81± 81 2 3 ) μg/L ,(2 2 4 85± 17 1) μg/L ,(2 0 4 5 5± 2 7 43 ) μg/L ,P =0 0 0 0 ;IL -8分别为 (2 6 78± 16 19)ng/L ,(5 3 8± 4 7)ng/L ,(3 63± 0 5 3 )ng/L ,P =0 .0 0 0〕 ,而缓解期哮喘患者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研究结果提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和白细胞介素 -8可能参与了哮喘急性发作期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7.
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伴IgG亚类缺陷病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莉佳  蒋利萍 《重庆医学》2003,32(4):426-427
目的 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 (RRTI)儿童的免疫发病机制。方法 用单克隆抗体ELISA测 4 4例RRTI儿童血清IgG亚类水平和 17例RRTI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培养上清白细胞介素IL 2、IL 4水平 ,7名同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结果  3 6例无哮喘RRTI患儿中IgG亚类缺陷 (ISD) 9例 (占 2 5 % ) ,ISD患儿IL 2、IL 4 (10 6 65± 85 4 3pg/ml、12 93± 2 19pg/ml) ,较对照组IL 2、IL 4 (15 3 3± 4 65 82pg/ml、16 3 7± 2 75 pg/ml)明显降低 (IL 2P <0 0 1,IL 4P <0 0 5 )。 8例哮喘患儿均有IgE升高 ,5例IgG4升高 ,IL 2。 (2 ) (73 85± 72 4 9pg/ml) ,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高于ISD组 (均为P <0 0 1)。IL 4 (19 96±2 19pg/ml) ,高于对照组和ISD组 (均为P <0 0 1)。结论 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的免疫发病机制不同 ,无哮喘者更易发生ISD和Th1/Th2同时降低 ;有哮喘者常有IgE、IgG4升高 ,Th1轻度降低、Th2亢进。  相似文献   

8.
尖锐湿疣患者HPV感染类型与细胞免疫功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尖锐湿疣 (CA)患者组织中HPV感染的类型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技术检测组织中HPVDNA ,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 ,ELISA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结果 CA患者组织中HPV阳性率为 96 2 0 % ,假性湿疣 (PCV)患者组织中HPV阳性率为 5 0 0 %。CA组外周血CD3+ T细胞、CD4 +T细胞、CD4 + /CD8+ T细胞分别为 (5 1 2 3± 5 5 1) %、(2 3 5 2± 4 90 ) %、0 90± 0 84均低于PCV组 (6 0 31±9 4 6 ) %、(35 13± 5 94 ) %、1 5 5± 0 77和正常体检对照组 (6 1 0 1± 9 2 1) %、(36 4 6± 6 0 4 ) %、1 5 9± 0 78(均P<0 0 1) ;CA组外周血CD8+ T细胞为 (2 5 98± 5 78) %均高于PCV组 (2 2 6 7± 2 94 ) %和正常体检对照组 (2 2 86± 3 0 1) % (均P <0 0 5 ) ;CA组血清中IL - 12产生水平为 (6 1 38± 5 38) %均低于PCV组 (82 0 3± 9 0 1) %和正常体检对照组 (81 75± 10 18) % (均P <0 0 5 ) ;不同型别HPV感染的CA患者之间外周血CD3+ 、CD4 + 、CD8+ 、CD4 + /CD8+ 和血清中IL - 12产生水平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CA患者存在细胞免疫缺陷 ,不同型别HPV感染的CA患者之间细胞免疫功能无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D8+T细胞分泌的Th1/Th2类细胞因子在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方法将随机抽取具有完整分期(Ⅰ,Ⅱ,Ⅲ,Ⅳ期)的小细胞肺癌患者35例,对其CD8+T细胞及其分泌的Th1类细胞因子IFN-γ,IL-2和Th2类细胞因子IL-4的变化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查并进行Spearman分析。结果①Ⅰ,Ⅱ,Ⅲ,Ⅳ期肺癌中CD8+T细胞表达IFN-γ占CD8+T细胞百分比分别为(59.83±11.32)%(、46.28±9.54)%(、35.16±7.51)%、(28.57±5.82)%;IL-2百分比分别为(65.28±12.52)%、(54.27±9.78)%、(46.81±7.86)%(、35.24±6.84)%;IL-4百分比分别为(31.52±4.97)%(、42.28±6.38)%、(53.37±8.61)%、(67.58±10.88)%;与Ⅰ,Ⅱ期肺癌相比,Ⅲ,Ⅳ期小细胞肺癌CD8+T细胞表达Th1类细胞因子IFN-γ、IL-2占CD8+T细胞的百分比下降,表达Th2类细胞因子IL-4占CD8+T细胞的百分比升高,并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②经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小细胞肺癌的分期与Th1类细胞因子呈负相关,而与Th2类细胞因子呈正相关。结论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Th1/Th2类细胞免疫功能失平衡,Th1类细胞免疫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晚期胃癌患者细胞因子水平 ,探讨IL - 2对胃癌患者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 ,以及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方法 :治疗前检测患者的外周血中IL - 2及IL - 2受体 (IL - 2R)的水平 ,与健康人作比较 ;治疗中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A组患者采用IL - 2加EFLP方案 ,B组患者采用EFLP方案 ,分析比较疗效 ;治疗后检测病人外周血液中CD4+ 及CD8+ 细胞数和两者的比值。结果 :胃癌患者血清IL - 2R水平 (6 .95±0 .38)明显高于正常人 (2 .6 5± 0 .4 3) ,胃癌组IL - 2水平 (36 .9± 5 .4 )则低于正常组 (5 6 .1± 5 .9)。胃癌晚期患者的外周血中CD4+ 细胞显著降低 ,CD8+ 细胞增高 ,CD4+ /CD8+ 比值显著降低。治疗后 ,A方案组患者CD4+ 细胞数显著升高 ,CD4+ /CD8+ 比值显著提高 ,接近正常人水平。近期疗效A方案组患者有效率 (CR +PR)为 6 9.2 % ,B方案组患者有效率为 4 4 % ,A方案化疗效果优于B组方案。结论 :IL - 2对晚期胃癌患者免疫系统的调节有重要作用 ,联合化疗可以提高化疗的有效率 ,宜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过敏性哮喘患儿T、B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以探讨免疫致病机制。方法 以 43例急性发作过敏性哮喘患儿、2 0例缓解期过敏性哮喘患儿及 2 0例健康儿童为主要研究对象 ,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D 4+、CD 4+/3 0 +、CD 8+,CD 8+/2 8+T淋巴细胞亚群和CD19+B淋巴细胞亚群。采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中白介素 (IL 4)与IgE浓度 ,同时行CD 4+/3 0 +与IL 4、IgE以及CD19与IgE相关性分析。结果 过敏性哮喘急性发作时 ,CD 8+/2 8+T淋巴细胞亚群为 ( 13 .7± 2 .8) % ,较哮喘缓解组的 ( 10 .6± 2 .8) %和正常组的 ( 11.9± 1.5 ) %显著上升 (P <0 .0 1) ;哮喘急性发作组CD 4+/3 0 +T淋巴细胞亚群与CD 19+B淋巴细胞亚群分别为 ( 2 .4± 0 .5 ) %和 ( 2 0 .6± 4.1) % ,缓解组分别为 ( 2 .0± 0 .3 ) %和 ( 17.8± 3 .3 ) % ,均较正常组的 ( 1.6± 0 .5 ) %和 ( 15 .8± 2 .9) %呈不同程度升高。CD 4+/3 0 +与IL 4、IgE以及CD 19与IgE均呈正相关 (P <0 .0 1)。结论 过敏性哮喘患儿T、B淋巴细胞功能状态出现紊乱 ,可能在过敏性哮喘致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哮喘病人树突状细胞产生IL-12的变化及对Th1/Th2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过敏性哮喘病人和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来源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 ,DC)产生IL 12的差异 ,及其对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 :分别取缓解期哮喘患者 (哮喘组 )和正常人 (对照组 )外周血经Ficoll和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贴壁细胞 ,经GM CSF和IL 4体外培养为不成熟DC(iDC) ,加入LPS刺激使其发育为成熟DC(mDC)。另取脐血同上方法获得非贴壁细胞 ,分别加CD4单抗和CD4 5RA单抗及磁珠分离得到初始T淋巴细胞 (Th0 )。两组mDC分别和Th0共培养 ,通过ELISA法检测mDC分泌的IL 12和T淋巴细胞(TC)分泌的IFN γ和IL 4的含量。结果 :①哮喘组PBMC来源DC产生IL 12P70及其亚单位P4 0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 (P均 <0 .0 1)。②DC及其IL 12致Th0分化 ,哮喘组TC释放IL 4较对照组显著增多 (P <0 .0 1) ;相反 ,IFN γ较对照组减少 (P <0 .0 5 )。③哮喘组和对照组IL 12P70和IFN γ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 (分别P <0 .0 1,P<0 .0 5 ) ;两组IL 12P70和IL 4均呈负相关关系 (P均 <0 .0 1)。结论 :由于哮喘病人DC功能缺陷 ,产生IL 12减少导致Th2优势分化 ,从而使Th1/Th2平衡向Th2倾斜 ,合成IL 4增多和IFN γ减少 ,后者是哮喘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小儿哮喘的发生发展受免疫系统的影响,本文探讨哮喘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CD4+T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哮喘患儿80例作为哮喘组,健康体检儿童8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CD4+T细胞亚群含量。 结果 哮喘组CD3+、CD4+、CD19+、CD4+/CD8+[(62.13±11.24)%、(32.97±6.57)%、(24.35±11.21)%、(1.66±0.31)%]高于对照组[(71.16±12.64)%、(37.68±7.12)%、(13.87±8.46)%、(1.43±0.28)%,P<0.05],哮喘组CD8+[(19.87±4.21)%]低于对照组[(26.37±4.65)%。P<0.05]。哮喘组Th2、Th17、Treg、Th17/Treg[(4.42±2.14)%、(1.71±0.97)%、(7.65±1.35)%、(0.22±0.05)%]均高于对照组[(1.96±1.25)%、(0.89±0.42)%、(5.91±1.28)%、(0.15±0.03)%,P<0.05],哮喘组Th1/Th2[(1.31±1.32)]低于对照组[(2.70±1.47),P<0.05],2组Th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淋巴细胞[(36.57±13.24)%]低于对照组[(59.64±15.47)%,P<0.05],哮喘组单核细胞[(12.17±4.21)%]高于对照组[(3.68±1.74)%,P<0.05],2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与Th1、Th2、Th17呈负相关(P<0.05),单核细胞与CD3+、CD4+、CD19+呈负相关(P<0.05),与CD8+呈正相关(P<0.05)。 结论 哮喘患儿存在淋巴细胞亚群和CD4+T细胞亚群异常,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CD4+T细胞亚群含量可用于哮喘患儿免疫功能判断。   相似文献   

14.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前后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应用双色流式细胞仪动态检测 10例恶性血液病病人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PBSCT)治疗前后 ,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0例PBSCT病例中 ,7例PBSCT ,男性 3例 ,女性 4例 ;年龄 2 1~ 4 2岁 ,4例ANLL -M2 ,1例CML ,2例淋巴瘤 ,3例为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 ,男性 2例 ,女性 1例 ;年龄 37~ 4 6岁 ,CML ,ANLL -M2 ,ANLL -M3 各 1例。结果  10例病人移植前已出现淋巴细胞表型异常 ,其中以代表T抑制细胞 (Ts)的CD3 + CD8+ 水平增高 ,Th/Ts值下降 ,代表B细胞的CD3 -,CD19+ 水平明显降低。移植后 3个月 :CD3 + CD4+ :(16 .5± 7.5 ) % ,CD3 + D8+ :(5 5 .3± 2 3) % ,Th/Ts:0 .2 7±0 .18,CD3 -CD19-L :未测出 ,CD16+ /CD56+ :(14 .3± 9.5 ) %。移植前后的淋巴细胞 (T +B +NK)、T细胞(CD3 + CD19-)及NK细胞 (CD16+ /CD56+ )的百分率水平上没有明显变化 (P >0 .0 5 ) ,但在其构成比例上有异常 ,特别是CD3 + CD4+ 水平降低 ,CD3 + CD8+ 水平升高 ,Th/Ts比值及CD3 -CD19+ 水平均有明显降低 (P <0 .0 5 )。B细胞在 6个月左右开始恢复 ,Th(CD3 + CD4+ )、Ts(CD3 + CD8+ )及Th/Ts恢复很慢 ,个别病例 1年后仍未恢复正常水平。 10例PBSCT后有 4例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 ,均发生在  相似文献   

15.
对 5 8例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 (RSV组 )及 2 0名正常儿童 (对照组 )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的比例 ,ELISA方法及多标记免疫分析系统检测血清IL 4和INF γ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 ,RSV组与对照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和CD8无明显差异 (P >0 .1) ,CD4 /CD8比值RSV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2 ) ;血清IFN γ两组无明显差异 (P >0 .1) ;IL 4和IL 4 /IFN γRSV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P <0 .0 5和P <0 .0 2 )。表明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存在T细胞亚群变化 (CD4 /CD8比值增高 ) ;以IL 4为代表的Th2类细胞因子表达和释放增多 ,导致Th1/Th2免疫反应失衡。这与支气管哮喘有相似变化 ,提示两者的发病机制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周淑英  刘玉峰  夏汝山  戚爱美 《医学争鸣》2001,22(24):2266-2268
目的 探讨 Th1 / Th2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在皮炎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收集 48例皮炎、湿疹患者外周血 ,用 Ficoll- Hypaque分离单个核细胞 ,采用夹心 EL ISA方法检测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中的细胞因子 IFN- γ,(γ-干扰素 ) ,IL - 4(白细胞介素 - 4) ,IL - 1 0 (白细胞介素 ) .结果 皮炎、湿疹组患者 IFN- 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5 ) ,其浓度(μg· L- 1)分别为 6 7.7± 2 7.3和 6 5 .2± 2 9.9,对照组浓度(μg· L- 1)为 1 5 .9± 8.2 ;IL- 4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 (P<0 .0 5 ) ,皮炎湿疹组浓度 (μg· L- 1)分别为 3 5 .6± 8.9和41 .6± 1 1 .8,对照组浓度 (μg· L- 1)为 85 .2± 2 2 .1 ;IL- 1 0水平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皮炎湿疹组浓度 (μg· L- 1)分别为76 3 .3± 1 42 .2和 789.9± 1 3 1 .6 ,对照组浓度 (μg· L- 1)为72 9.6± 1 6 8.5 .结论  Th1型细胞因子在皮炎湿疹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IL-8 IL-17与支气管哮喘发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白介素 - 8(IL - 8)及白介素 - 17(IL - 17)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搜集 3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前后及其缓解期和 2 0例健康者的静脉血 ,离心后取血清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 - 8、IL - 17的浓度 ,同时测定出所有受试者 (急性期治疗前后、缓解期、正常人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结果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 - 8浓度 (70 1 5 3± 12 1 34)pg/L与缓解期 (2 2 8 5 3± 5 7 5 8)pg/L及对照组 (2 0 2 87± 31 14 )pg/L比较 ,均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 - 17浓度 (76 0 1± 4 35 )pg/L与缓解期 (2 0 85± 3 6 8)pg/L及对照组 (16 30± 3 0 8)pg/L比较 ,均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12 34±2 9)× 10 9/L与缓解期 (5 9± 1 39)× 10 9/L及对照组 (3 87± 0 83)× 10 9/L比较 ,均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后 ,血清IL - 8浓度 (4 2 2 6 7± 88 9)pg/L明显低于治疗前 ;血清IL -17浓度 (4 4 0 2± 4 82 )pg/L也明显低于治疗前。血清IL - 8、IL - 17浓度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呈正相关(γ =0 6 34、γ =0 5 94 )。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者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 (Th)内干扰素 γ(IFN γ)、白细胞介素 4 (IL 4 )和转化生长因子 β(TGF β)的表达情况 ,以测定Th1/Th2 /Th3细胞的百分数 ,探明Th细胞各极化群体在慢性HBV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常规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在佛波脂 (PMA)、钙离子导入剂伊屋诺霉素Ionomycin、细胞内转运阻断剂莫能星Monensin的刺激下 ,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术 (FACS)对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Th细胞内IL 4、IFN γ和TGF β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正常对照组 ,2 3% - 18 6 %的CD4 + T细胞为Th1细胞 ,0 9% - 9 2 %为Th2细胞 ;0 7% - 7 1%的细胞仅表达TGF β ,为Th3细胞。在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CD4 + T细胞中 ,以Th0细胞居多 ;而Th1细胞则随着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炎症活动的加剧而明显增多 ,在炎症活动明显的慢性乙型肝炎 ,其Th1百分数明显高于炎症活动呈静止状态的慢性乙型肝炎 ;Th2细胞在慢性HBV感染的不同阶段则较为恒定 (P >0 0 5 ) ,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5 )。Th3细胞的百分数则随着肝组织炎症活动的加剧 ,其比例也明显减少 (P <0 0 5 ) ,在无症状携带者(AsC)组 ,Th3细胞的百分数远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及对照组 (P <0 0 5 )。Th3细胞重叠于Th2细胞之中。结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IL-4和IFN-γ在哮喘大鼠淋巴液与血液中的水平,探讨其与哮喘发病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哮喘模型,收集激发后0、24、48 h淋巴液、血液中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淋巴液及血液中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及淋巴液中IL-4和IFN-γ水平。结果哮喘组淋巴液和血液的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水平、血浆IL-4和IFN-γ浓度在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P<0.05);哮喘组淋巴液中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水平、IL-4和IFN-γ浓度在不同时间点均高于血液水平(P<0.05)。结论哮喘大鼠淋巴液中存在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数量失调,且淋巴液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水平显著高于其血液水平;哮喘大鼠淋巴液中存在以Th2亢进为特征的Th1/Th2失衡,淋巴液中细胞因子水平对于反映哮喘炎症程度可能更早和更准确。  相似文献   

20.
严彬  孙脊峰 《医学争鸣》2002,23(12):1118-1120
目的 观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PNS)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 .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 EL ISA法检测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 IL - 2 R) ,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 T细胞亚群 (CD3+ ,CD4 + ,CD8+ )及红细胞 C3b受体花环 (RBC-C3b R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 (RBC- ICR)试验 .结果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组 s IL - 2 R明显高于对照组 [(398± 12 2 ) vs(2 0 2± 84 ) pm ol· L- 1 ,P<0 .0 1],T细胞亚群 CD3+ ,CD4 + ,CD8+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0 .5 0± 0 .0 8) vs(0 .71±0 .0 7) ,(0 .2 6± 0 .0 7) vs(0 .36± 0 .0 7) ,(0 .2 2± 0 .0 5 ) vs(0 .31± 0 .0 6 ) ,P<0 .0 1,CD4 + / CD8+ 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12± 0 .2 2 ) vs (1.32± 0 .30 ) ,P<0 .0 5 ],RBC- C3b RR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14 .5 %± 3.7% ) vs(2 1.4 %± 2 .3% ) ,P<0 .0 1],RBC- ICR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 [(17.8%±5 .2 % ) vs(8.8%± 2 .1% ) ,P<0 .0 1].结论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并参与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