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肥胖不仅是体重超重问题,更与许多慢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肥胖的发生是遗传与后天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这与表观遗传修饰的内涵是一致的.现从糖脂代谢、免疫炎症、摄食等相关基因的甲基化异常表达出发,探讨肥胖的发生机制和诱发因素,为防治肥胖及其它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2.
表观遗传学是生命科学领域后基因时代的研究热点,应用表观遗传修饰研究方法是男性不育症发病机制研究的前沿领域,亦是探索中医药治疗男性不育症靶点并阐释其作用机制的新途径。目前,男性不育症的病因病机尚未完全明确,现代医学尚无较好疗法,而中医药治疗男性不育症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新近研究发现,中医药能参与调控异常表观遗传修饰而治疗男性不育症。本文主要从男性不育症中医理论的表观遗传学基础以及从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三个方面在男性不育症治疗及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入手,多学科交叉,评述中医药治疗男性不育症的表观遗传作用,以期为中医药治疗该病提供新的科学依据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许雅思  凌雨田  苏丹  林能明 《中草药》2014,45(10):1486-1490
表观遗传学是一种不改变基因组DNA序列的基因表达调控方式,其主要涉及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及RNA分子干扰。植物提取物来源于天然植物,一般无毒,在防癌、抗癌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表明,多种癌细胞中存在植物提取物的表观调控靶点,植物提取物可通过表观遗传机制来发挥预防和治疗肿瘤的作用。植物提取物中的成分包括茶多酚、白藜芦醇、染料木黄酮、姜黄素和烯丙硫醇等,通过改变DNA甲基化和(或)组蛋白修饰等可导致基因的激活或沉默,从而调控肿瘤抑制基因和(或)癌基因的表达。对肿瘤表观遗传学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利于从临床的角度阐明肿瘤的表观遗传学机制,指导抗肿瘤新药的研制和开发,从而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肿瘤。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过敏性鼻炎在全世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环境的改变是造成这一趋势的主要因素,如何有效防治过敏性鼻炎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表观遗传学机制在季节、环境与过敏性鼻炎的相互作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从表观遗传学理论出发,结合中医"天人相应"理论以及阴阳学说,探究表观遗传学在季节环境引发过敏性鼻炎这一过程中的地位,以期为临床防治过敏性鼻炎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肥胖已成为全球性重大社会健康问题之一。单纯性肥胖较公认的成因是能量吸收大于消耗,导致脂肪大量堆积,形成肥胖。单纯性肥胖的形成机制十分复杂,主要包括肠道菌群失调、能量代谢紊乱、长期低水平炎症反应、免疫功能相对低下等。笔者重点从免疫角度,综述国内外营养性肥胖患者免疫功能异常的研究进展,及其与内分泌、代谢等系统的复杂交互作用机制。发现肥胖在一定程度上与机体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后续将继续验证该理论,并且基于肠黏膜免疫寻找治疗肥胖新的靶点和方法,为肥胖等相关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各种疾病的无创性诊断方法成为患者和医生都在追求的新兴技术,此项技术在产科中的应用也倍受关注.以往通过测定孕妇外周血中游离胎儿DNA来进行产前诊断,有着很大的局限性,检测的胎儿基因必须能与母亲DNA序列显著区分开来,因此只有Y染色体可以被应用,这意味着另50%怀有女性胎儿的孕妇无法进行此项诊断.Poon等人利用表观遗传标志,如胎儿与母体DNA甲基化的差异来区分两者,冲破了上述限制,这种表遗传上的差异为无创性产前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1]  相似文献   

7.
检索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缺血性脑卒中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以及针灸通过表观遗传调控干预缺血性脑卒中的现状及展望。发现表观遗传学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生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通过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miRNAs转录后调节等方面调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针灸被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各个阶段,但目前关于针灸基于表观遗传调控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相关文献报道相对较少。随着近年来表观遗传学的不断发展,不仅进一步加深了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机制的理解,并且有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同时将其引入针灸干预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研究,也为针灸理论提供更客观科学的支撑,为针灸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8.
细胞自噬是真核生物中对细胞内物质进行循环更新,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一种普遍存在的自我保护机制。肥胖是脂肪组织扩展并异常分布的表现。肥胖的发生可以使脂肪组织的自噬失调,而且控制脂肪组织自噬调节可以有效抑制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发展。其发生机制与肥胖的脂肪组织及其炎症状态的改变密切相关。现就细胞自噬与肥胖脂肪组织炎症状态的关系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表观遗传学是探索从基因演绎为表型的过程和机制的一门学科,已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分析表观遗传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探讨了表观遗传学与中医药应用及研究的相似点,提出两者的有机融合是未来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结合的重要途径,可以互为促进发展,也将形成新的中医药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10.
肥胖机制的研究是目前最为活跃并取得迅速进展的领域之一。成功完成了克隆肥胖基因(obes egene,ob gene)、阐明ob基因产物-leptin(瘦素LP)的结构、克隆LP受体的基因并部分阐明LP作用的机制,使肥胖研究跨入分子时代,为人类从根本上控制体重、提高健康水平,展现了诱人的前景。本文就肥胖基因的调控作用方面综述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1.
现存植物中约有60%具有药用和健康促进价值。道地药材是在特定的地理区域生产的,有明确的生态环境和栽培方法。道地药材的临床疗效优于其它地区种植的同种药用植物。植物的特殊药用特性是由其基因组决定的,而适当的生态条件对道地药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这至少部分地通过表观遗传学介导。通过表观遗传学/表观基因组学,研究者揭示了环境对基因表达的复杂影响,这些基因控制着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应激反应和药用植物代谢产物,将其它“组学层”置于有意义的生物学情境中。道地药特有的表型与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胁迫反应密切相关。除了众所周知的遗传控制外,表观遗传机制在种群水平上起着重要作用,在道地药的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全面综述了药用植物及其相关微生物的表观遗传调控,以及DNA甲基化、小非编码RNA、转座因子和组蛋白修饰在植物和相关微生物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表观遗传和表观基因组机制应在研究道地药特定的表型和本土化中突出。揭示表观遗传学与道地药的相关性,有助于药用植物及其相关微生物的质量评价、鉴定和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2.
肥胖被认定为一种全身的慢性低度炎症状态,是糖尿病、高血压病及恶性肿瘤发生的关键危险因素,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性健康负担。脂肪组织巨噬细胞是脂肪免疫稳态及炎症反应的主要参与者,在不同状态下可极化为促炎M1表型及抑炎M2表型,肥胖个体脂肪组织存在巨噬细胞的异常极化,导致M1/M2表型动态平衡紊乱,产生病理性炎症反应。因此,恢复M1/M2巨噬细胞极化的平衡是治疗肥胖慢性炎症的重要潜在靶点。研究证实,中医药可通过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对肥胖产生积极的疗效。基于现有证据,该文从巨噬细胞极化角度切入,系统综述中医药改善肥胖慢性炎症的潜在机制,以期为肥胖慢性炎症的中医药临床诊治提供证据,为相关科研设计及中药新药研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大黄酸(rhein)是中药大黄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抗肿瘤、抗纤维化、调节糖脂代谢等作用。表观遗传是指在不改变DNA核苷酸序列的情况下,基因表达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异,参与了炎症、肾纤维化、糖尿病、癌症、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成为许多疾病治疗的新方向。一系列研究表明,表观遗传修饰可能是大黄酸多种药理作用的共同分子机制。该文对大黄酸调控表观遗传的作用机制进行总结,其作用机制涉及到调节DNA甲基化、蛋白乙酰化和RNA甲基化等多种途径,这为大黄酸的进一步开发运用提供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祛痰名方温胆汤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SD大鼠免疫及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根据文献方法建立肥胖痰湿证大鼠模型后采用温胆汤灌胃进行干预,比较用药前后大鼠肥胖率、体质量、Lee’s指数、血脂(TG、TC、LDL-C、HDL-C)、免疫T淋巴细胞(CD^+_3、CD^+_4、CD^+_8)及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IL-17和IL-22)表达的变化。结果:高脂饮食可成功建立肥胖大鼠模型,造模组大鼠肥胖率大于20%,体质量、Lee’s指数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温胆汤干预可降低肥胖大鼠肥胖率、体质量和Lee’s指数(P<0.05),改善血脂水平(P<0.05),调整T淋巴细胞CD^+_3、CD^+_4、CD^+_8及CD^+_4/CD^+_8比值的表达,有效调节TNF-α、IL-6、IL-17和IL-22等相关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P<0.05)。结论:温胆汤改善肥胖效果明显,其机理可能是通过调控机体免疫机制来改善肥胖炎症反应状态,进而达到纠正肥胖痰湿病理的作用,这为治痰名方温胆汤干预肥胖痰湿证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FHIT、MAP2K6、WNT5B、CSNK1D、FRAT2基因CpG岛甲基化水平与肾阳虚证的相关性。方法同质纳入符合前一自然基金肾阳虚评定标准[1]的典型肾阳虚患者和健康正常人各4例,采用结合重亚硫酸盐测序(BSP)法测定受试者血浆中上述五种基因的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水平。结果 WNT5B、FRAT2基因的甲基化程度较高,且健康组高于阳虚组;FHIT、MAP2K6、CSNK1D基因的甲基化程度较低,其中,CSNK1D基因的甲基化程度仍为健康组高于阳虚组,FHIT、MAP2K6基因的甲基化程度健康组略低于阳虚组。结论受试血浆中FHIT、MAP2K6、WNT5B、CSNK1D、FRAT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是否患有肾阳虚证相关,可能在肾阳虚的发生发展进程中起作用,WNT5B、CSNK1D、FRAT2的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表现为对基因本身的负调控,FHIT、MAP2K6的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表现为对基因本身的正调控。  相似文献   

16.
刘敏  刘喜德  王安琪  贺利勤 《新中医》2018,50(1):131-134
中医整体观念强调自然环境对机体的不可分性,与表观遗传受环境影响有着高度相似。笔者从中药有效成分、中药复方、针灸等对表观遗传的影响,以及中医药对类风湿关节炎表观遗传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7.
表观遗传学是一种可遗传可逆的基因表达调控方式,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生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药被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各个阶段。表观遗传学的整体性、动态性、个体化以及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特点与中医药作用理念高度契合。通过检索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及中医药通过表观遗传学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阐述基于表观遗传学研究中医药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及防治中的作用及其应用前景,以期为中医药理论提供更多客观科学的支撑。  相似文献   

18.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艾灸能明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症状,减轻炎症反应,目前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艾灸对炎症性肠病的调控机制主要参与机体免疫反应相关,而其抗炎的作用机制可能受表观遗传学的调控,参与促炎细胞因子和抑炎细胞因子的调控.该综述了艾灸治疗炎症性...  相似文献   

19.
谭玉婷  蔺亚东  吴赛  纪文岩 《中医杂志》2021,(13):1182-1187
目前对动脉粥样硬化(AS)机制的研究涉及细胞的代谢、增殖、自噬、凋亡、坏死、纤维化等,而表观遗传修饰与上述病理机制有密切关系,其通过DNA甲基化、微小RNA、长链非编码RNA、组蛋白修饰等途径参与AS的发生、发展.通过梳理2015-2020年中药干预AS表观遗传修饰的相关研究,发现中药有效成分、中药复方、中药注射剂均能...  相似文献   

2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是多基因遗传及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性疾病,血瘀证是其常见证型之一。表观遗传学是在基因序列不变基础上,研究基因表达受环境、疾病等影响的可遗传变化的学科,与中医证候本质具有一定相关性,是目前CHD血瘀证研究极具前景的一个领域。本文从表观遗传学在CHD血瘀证治疗、诊断等方面的作用,概述CHD发生的表观遗传学机制,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及染色质重构等,展望其在CHD血瘀证中能作为一种新的诊断指标,为相关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