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分析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引起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01月-2021年02月因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在杭州市儿童医院住院的患儿,通过对鼻咽分泌物或(和)痰液标本进行PCR核酸检测筛选出RSV阳性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共有1118例ALRTI住院患儿检出RSV感染,冬季检出率最高(12.69%);在RSV感染高发的01-02月份,2020年检出率显著低于2019年及2021年(P<0.05)。相比于轻度感染患儿(P<0.05),中重度感染患儿年龄更小,男性比例更高,发热、喘息症状更常见,且病毒载量更高,住院时间更长;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伴有喘息(OR=6.641,95% CI:4.834~9.121)、年龄越小(OR=0.971,95% CI:0.956~0.986)、病毒载量越高(OR=1.156,95% CI:1.046~1.277),都是中重度RSV感染患儿的独立危险因素。相比于无喘息患儿(P<0.05),喘息组年龄更小,男性比例更高,住院时间更长;男性(OR=0.620,95% CI:0.4871~0.788)是喘息患儿的独立危险因素。小年龄组(≤1岁)和大年龄组(>1岁),在性别比例、喘息和发热症状、病毒载量、住院时间上都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RSV引起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冬季好发,伴有喘息、低年龄段、高病毒载量的患儿更易进展为中重度,而喘息患儿更易见于男性,1岁以下年龄段患儿临床特点明显区别于1岁以上患儿。  相似文献   

2.
流感是由正黏病毒科中的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具有季节流行性和极强的传染性。在目前已知的四种类型的流感病毒中, 甲型流感病毒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影响最大, 也给全球公共卫生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迄今为止, 已有多种小分子抗流感病毒药物陆续投入临床, 为人类对抗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提供了有力的武器。然而, 流感病毒快速突变的特点使其逐渐对传统的抗病毒药物耐药, 使得现有抗流感病毒药物的有效性降低。因此, 开发更多针对流感病毒感染的治疗药物仍然迫在眉睫。本文综述近年来新提出的小分子抗流感病毒药物, 包括长效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拉尼米韦, 新型病毒聚合酶抑制剂巴洛沙韦、法匹拉韦、匹莫迪韦以及病毒核蛋白抑制剂、血凝素抑制剂等, 简要介绍药物药理作用并总结最新临床试验结果, 对未来流感治疗的研究进行展望, 为今后抗流感病毒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2018年推出的《Alport综合征诊断和治疗专家推荐意见》极大地推动了我国Alport综合征的规范化诊治。近年该病相关研究进展迅速, 为Alport综合征的临床实践提供了新的见解。为此, Alport综合征协作组、东部战区总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北京医学会罕见病分会联合相关领域专家, 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 对2018版推荐意见进行修订, 新增基因检测与变异解读相关内容, 细化诊断、治疗及随访管理策略, 为Alport综合征的临床诊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同时期亲属活体供肾移植(LD)受者与尸体供肾移植(DD)受者BK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8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器官移植研究所实施的实体器官肾移植受者911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肾移植受者尿液和外周血中的BK病毒DNA水平进行监测,根据供体来源不同分为LD组255例和DD组656例;比较LD组与DD组的BK病毒感染情况,探讨不同来源的供体对肾移植受者BK病毒感染的影响。结果所有研究对象BK病毒感染尿液检出率为13.06%(119/911),血液检出率为2.96%(27/911);肾移植术后BK病毒尿液检出率高于血液检出率(P<0.000 1);LD组中BK病毒感染尿液检出率为9.02%(23/255),明显低于同期DD组的14.63%(96/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7,P=0.012);LD组BK病毒感染血液检出率为0.78%(2/255),明显低于DD组的3.81%(25/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49,P=0.007)。结论不同来源的实体器官肾移植受者BK病毒感染率差异较大,DD来源的肾移植受者B...  相似文献   

5.
自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感染全球大流行以来, 新冠病毒不断变异, 病毒特性也随之发生变化。医疗机构在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的过程中, 需要不断根据病毒变异株的特性进行精准、科学的防控。本共识针对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检测、传播、防护与消毒等方面, 凝练了医疗机构在其防控中最受关注的问题。基于循证证据, 经专家组多次论证修改后, 总结出22条建议, 以期给各医疗机构提出科学、可行的实践指导, 也可供其他专业机构和人员借鉴。  相似文献   

6.
俞庆恩(1885—1930, 图1), 字湛如[1], 号凤宾[2], 笔名天鸟, 江苏太仓人。俞凤宾作为近代医界领袖之一, 在其短短46年的人生中, 参与创办中华医学会, 主编《中华医学杂志》, 审订医学名词, 开展学校卫生教育与性教育、研究传统医学, 反对废止中医, 对我国近代医学事业的发展作有突出贡献。俞凤宾既是医界早期重要领袖, 又是著名医家, 为其编撰年表, 既能表彰其事功, 又可为后续开展专题研究提供史料路径。  相似文献   

7.
高效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使移植受者和移植肾的存活率都有了显著提高,但是感染发病率和感染性并发症死亡率也随之增高。病毒感染一方面引起受者全身症状,另一方面也常常导致移植肾等重要脏器的严重损伤,对移植肾和受者的长期存活造成不利影响。以下内容主要对影响移植肾功能的多瘤病毒(PV)、巨细胞病毒(CMV)、腺病毒(AdV)、Epstein-Barr病毒(EBV)感染和其他病毒感染的特征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麻疹是继天花和脊髓灰质炎后第三个要在全球范围内消除的病毒性传染病。近年来, 我国麻疹的低发病率和病毒学监测数据证实我国目前正在接近麻疹消除状态;但在全球多个国家发生了麻疹复发和暴发, 甚至在已经消除的国家又重新建立了本土传播, 使我国麻疹消除面临较大挑战。为加速我国麻疹消除进程, 国家应适时调整麻疹消除相关的政策和策略, 持续保持高水平免疫接种率, 进一步加强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监测, 并提升应对暴发疫情的处置能力, 从而为麻疹消除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
原发于面神经的肿瘤较罕见, 主要包括面神经鞘瘤、面神经纤维瘤和面神经血管瘤三类。面神经瘤诊治专家共识编写组在检索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 结合国内实际, 经过多次研讨建立了本共识。本共识系统阐述了面神经瘤的流行病学、病理特征和主要临床表现, 建立了面神经瘤的诊断标准, 阐明了面神经瘤的解剖分类以及主要鉴别诊断。同时, 本共识明确了面神经瘤常见治疗方式的应用原则, 制定了面神经瘤诊治的简明流程。  相似文献   

10.
年轻乳腺癌患者具有相对高危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较差的预后, 存在独特的医疗和心理社会需求, 需要在临床上特别关注。近年来, 年轻乳腺癌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增多, 已有多个国际组织针对其管理形成一定共识。中国年轻乳腺癌比例更高、发病年龄更低, 面临的临床问题也有所不同, 不少问题尚缺乏明确的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基于中国年轻乳腺癌患者的特点和诊疗现状, 100多位来自外科、内科、放疗科、妇科和生殖科的专家们针对BRCA1/2基因胚系突变、化疗、内分泌治疗、生育力保护和妇科问题等热点进行了深入探讨, 以国内外临床研究进展为基础, 结合中国的临床实践, 形成了《中国年轻乳腺癌诊疗专家共识(2022版)》, 旨在规范和优化中国年轻乳腺癌的诊疗, 促进相关临床研究的开展, 以进一步改善年轻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2022年广大神经科医师度过了不平凡的一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 患者规律复诊的节奏被打乱, 更多患者寻求到急诊诊疗, 给急诊医疗服务带来了挑战。尤其在2022年底, 很多医院神经科急诊日接诊量屡创新高, 众多医生放弃休假, 相互支援, 保证了急诊的平稳运行, 展现了中国医生迎难而上、能打硬仗的风采。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力衰竭(AHF)的发病机制复杂, 使用B型利钠肽(BNP)、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诊断并评估患者严重程度、预测患者预后的效果有待提高。近期研究表明, 氨基酸、脂肪类及糖类代谢标志物能够精准跟踪AHF进展状况, 并提高对患者预后的预测效果。本文主要从信号通路异常激活、胰岛素分泌失衡等机制发现心脏代谢需求显著增加的原因, 根据支链与芳香族氨基酸、血清游离脂肪酸与脂肪酸结合蛋白以及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的代谢途径与含量变化综述了AHF的潜在病理机制及其预测效果, 以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功能性认知障碍(FCD)是指患者主诉存在持续的认知下降, 认知下降具备内部不一致性特征, 并且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释的一组临床综合征。FCD在临床很常见, 但存在普遍认识不足、诊断率低的现状。在老龄化社会认知障碍高发和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后的公共卫生问题背景下, FCD的识别和规范诊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FCD的概念演变、临床表现与诊断进行阐述, 分析其与相似疾病概念的关系, 探讨其临床诊断的重要性, 并对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和治疗现状进行综述。元认知受损被认为是FCD的关键机制, 非药物治疗可能对FCD尤其重要, 药物治疗尚有待研究。客观、标准化的诊断工具是FCD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华医学杂志》2023年第9期发布了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认知数字疗法中国专家共识写作组撰写的《认知数字疗法中国专家共识(2023)》(以下简称《共识》)。《共识》系统回顾和评价了国内外认知数字疗法的相关研究和应用现状, 综合各领域专家意见, 提出了8条认知数字疗法临床应用推荐及多项针对监管方式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指导意见, 旨在推动认知数字疗法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胃癌负担沉重, 新发病例及死亡人数居世界首位。通过风险评估、筛查、减少危险因素, 可有效预防胃癌, 但中国目前尚缺乏循证指南来指导普通大众进行胃癌风险管理。本指南由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及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上消化道外科医师委员会联合发起, 通过系统梳理胃癌风险评估及预防相关证据, 结合专家意见, 针对17个指南问题形成了推荐意见。本指南将为普通大众提供全面的胃癌预防指导建议, 以期推动胃癌防治关口前移, 降低发病、减少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 头颈静脉回流障碍相关疾病逐渐引起关注。中国卒中学会脑静脉病变分会结合近年国内外进展, 反复讨论, 制定了《头颈静脉回流障碍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共识结合现有的医学证据和临床实践经验, 围绕脑静脉血栓形成、静脉窦狭窄和颈内静脉狭窄这三类最常见的头颈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 系统总结相应的病因与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评估、治疗和预后等临床问题并提出了71条指导性建议, 为相关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变异株奥密克戎(Omicron)大流行阶段再感染率显著增加。本文概述了SARS-CoV-2再感染定义、比例、严重性等流行病学特征、既往感染和疫苗接种与再感染的关系。结果发现, 再感染距首次感染的时间间隔一般>90 d;Omicron再感染的比例显著高于既往变异株, 再感染的次数可超过两次;其发生与既往感染情况、年龄、基础病史、职业等危险因素有关。相比既往变异株, 再感染Omicron后的严重性有待评估。既往感染可预防再感染, 感染同一类变异株后可提供更高的保护作用;接种疫苗后再感染的风险降低。本综述提供的数据主要参考国外研究结果, 可能不完全适用于当前我国目前的流行状态和防控工作, 建议大力促进第二剂次加强针接种和相关医疗卫生资源的生产储备, 倡导已感染者做好个人防护, 减小再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8.
伤口冲洗是创伤后开放性伤口处置的首要步骤, 也是预防伤口感染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伤口冲洗通过去除伤口内的细胞碎片、致病微生物、异物以及伤口渗出物等, 降低伤口感染的风险并促进伤口愈合。伤口冲洗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冲洗的压力、水流方向、冲洗液的种类、温度及用量。针对国内急诊临床工作中对于开放性伤口冲洗不规范的现象, 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创伤后特殊感染与咬蛰伤学组和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组织国内急诊科、创伤救治中心等相关领域专家, 收集急诊开放性伤口冲洗最新证据, 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共识并结合中国专家临床经验, 撰写本共识, 以期提高从事急诊开放性伤口处置的医务人员对伤口冲洗的认识和处置水平。  相似文献   

19.
肿瘤药物相关血小板减少(CTIT)为抗肿瘤药物治疗常见的不良反应, 其发生率与肿瘤类型、治疗方案及治疗周期等有关。CTIT可导致出血、药物剂量强度降低及治疗时间延迟, 严重时甚至需要输注血小板, 最终影响治疗方案按计划实施、增加治疗费用、降低抗肿瘤疗效和生存质量, 导致不良预后。CTIT的治疗应首先明确病因, 评估出血风险, 再根据病因及血小板减少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策略。主要治疗措施包括输注血小板、应用各类促血小板生成药物, 以及减少血小板破坏的治疗。其中, 促血小板生成的药物主要指促血小板生长因子, 包括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和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s)等。中医中药在提升血小板方面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此外, 对高危患者进行Ⅱ级预防有助于降低CTIT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本共识旨在为中国肿瘤科医生提供更合理的CTIT诊疗方案, 降低患者因肿瘤治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相关出血风险,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 重症医学的诊疗融入了越来越多的监测手段与治疗方法。这些多元化的监测数据具有实时性、连续性、动态性、多源性等特点, 当前临床诊疗对其利用程度相对较低。重症患者病情瞬息万变, 对多元数据的及时处理与整合变得至关重要。因此, 近年来重症大数据应运而生。为了更好推动重症大数据在中国的规范化发展, 在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指南的基础上, 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组织专家就本共识包括重症大数据的概念、意义与必要性;重症大数据临床研究关注的临床科学问题;重症大数据库的建立、标准与原则;重症医学大数据问题解决途径与方法;重症大数据的临床应用五个方面制定了本共识, 为临床医生及致力于重症大数据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