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报道前臂逆行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用逆行前臂外侧皮神经及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带蒂岛状皮瓣修复腕部及手背软组织缺损8例。结果8例中6例全部成活,2例远端部分坏死。随访1~13个月,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前臂逆行皮神经营养血管带蒂岛状皮瓣血供可靠,切取方便,不牺牲主干动脉,是修复腕部及手背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应用掌背六种类型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方法采用拇指桡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第一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示指及中指近节,第二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中指。第四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环指,小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小指及环指近节。皮瓣切取的最大面积达5.0cm~3.5cm。结果本组皮瓣全部成活,效果满意。结论该类皮瓣血供可靠,创伤小,操作简单,易被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应用掌背六种类型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方法 采用拇指桡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第一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示指及中指近节,第二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中指.第四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环指,小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小指及环指近节.皮瓣切取的最大面积达5.0cm~3.5cm.结果 本组皮瓣全部成活,效果满意.结论 该类皮瓣血供可靠,创伤小,操作简单,易被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临床应用的适应证及效果。方法对12例腕部以远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皮瓣切取最大面积:8cm×6cm,最小面积6cm×4.5cm。结果12例皮瓣全部成活,外观满意,质地优良。结论前臂外侧皮神经的营养血管血供可靠,操作简单,对供区创伤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报道皮神经营养血管及浅静脉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临床应用效果,探讨皮神经营养血管及浅静脉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的血供.方法用皮神经营养血管及浅静脉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足背及足跟软组织缺损9例.结果 9例皮瓣全部成活,6例随访8mo~2a,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皮神经营养血管及浅静脉逆行岛状筋膜皮瓣切取方便、血供可靠,不损坏主干动脉.可满意地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是修复足背和足跟软组织缺损较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6.
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皮瓣修复手掌部软组织缺损22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采用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掌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对2001-06-2009-0122例手掌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经急诊清创后换药至创面条件好转后采用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皮瓣逆行移植修复创面,供区游离植皮。结果术后皮瓣及供区均成活,随访7—24个月,手部色泽正常,恢复保护性感觉。结论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逆行皮瓣方法简单,效果可靠,不损伤前臂主要动脉,能恢复手掌部保护性感觉,是修复手部创面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来源及其与前臂筋膜皮肤血供的相互关系,在前臂设计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逆行修复手部、腕部及前臂远端深度烧伤创面19例。结果17例皮瓣完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2例远端部分坏死换药后愈合。经2~20个月随访,皮瓣外形与手部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解剖位置恒定,血液供应良好,手术方法简单,适用于修复手部、前臂软组织的缺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分析利用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外伤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7年4月~2010年4月收治的27例因外伤所致拇指指腹、指端侧方缺损患者,采用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结果 27例移植皮瓣完全成活;切取的皮瓣面积为1.5 cm×2.5 cm~2.0 cm×3.0 cm,游离神经血管蒂长为2.0~2.5 cm,游离神经近端2.0 cm,并与受区指固有神经吻合;术后随诊6~12个月,拇指外形饱满,吻合神经的两点辨别觉为8~12 mm,手指运动功能满意.结论 采用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缺损,手术操作较为简单,术式创伤小,术后伤指功能恢复快,临床效果好,值得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和足踝部的组织缺损。方法:以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浅支和腓肠神经为轴线,分别根据手或足踝部受区大小、部位、供一受区距离设计出逆行岛状皮瓣。结果:腌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4例。前壁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虎口部创面1例,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撕脱伤1例,皮瓣全部成活。结论:根据皮神经营养血管与皮肤血管相互交通的关系设计出的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为手和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提供了血供可靠、简便快捷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 1979年以来,我们采用了足背动脉岛状皮瓣、食指近节背侧带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前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了跟骨慢性骨髓炎皮肤缺损、拇指外伤截指、手掌、背侧皮肤缺损和拇指脱套伤8例,7例皮瓣成活,1例部分皮瓣坏死。体会一、大多数皮肤切伤、撕裂伤,均可直接缝合或皮片移植覆盖创面。对遇有骨关节、肌腱、神经血管暴露的创面,岛状皮瓣尤为适宜。手术时就近切取带有血管神经蒂的岛状皮瓣,经适当转位,一次修复创面,几乎与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起到同样的治疗目的。二、处理拇指损伤时,保留长度是发挥手部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分别采用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和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交腿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跟与足踝部深度创面11例。结果:11例皮瓣均100%成活,术区外形与功能良好。结论: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可以多种形式转移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跟与足踝部深度创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报道应用手部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应用手部掌背皮神经(桡神经浅支及尺神经手背支)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17例(19指)。男14例,女3例。年龄31~68岁。皮瓣大小为2.0cm×1.5cm~8.0cm×3.0cm。皮瓣供区植皮。结果:临床应用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7例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月。皮瓣外形满意,质地、色泽、弹性好,手指功能良好。结论:桡神经浅支及尺神经手背支营养血管皮瓣不损伤主要血管、神经,操作简单,是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利用岛状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四肢远端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利用岛状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四肢远端创伤38例,其中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4例,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5例,足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3例,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8例。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4例,前臂后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4例。术前运用彩色超声血流成像技术探查供血穿支位置、管径、血流及伴行静脉,评价血管质量,为皮瓣设计提供参考。结果 34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远端1cm坏死,1例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中末1/3坏死,创面愈合。2例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远端局部坏死,换药后创面愈合。结论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足远端创伤,成活率较高,操作简单,可较好地满足手足形态恢复和功能重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前臂背侧骨间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不同部位的皮肤和软组织缺损,观察疗效并总结皮瓣特点和手术要点。方法收集接受前臂背侧骨间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术的36例手部皮肤和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修复部位、皮瓣设计、手术过程及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复习对皮瓣特点及手术要点进行讨论和总结。结果 36例患者中,皮肤和软组织缺损位于手背区24例,虎口区、手掌区和拇指区各4例。皮瓣面积最小为4 cm×5 cm,最大为10 cm×14 cm;血管蒂长度3.0~7.5 cm;穿支数量11~15支12例,5~10支20例,1~4支4例;术后36例皮瓣全部成活,成活率100%;术后随访6~12个月,皮瓣血运、弹性、质地良好,患者手部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前臂背侧骨间动脉穿支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手部皮肤和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供区选择,其穿支出现率稳定、手术可操作性强、皮瓣成活率高,合理的皮瓣设计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在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手部软组织损伤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随访6 ̄8个月,观察手部功能、外形和感觉的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观察皮瓣全部成活,手部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感觉部分恢复。结论: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手术操作简单,易于成活,可加以推广用于治疗手部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主要皮穿支为血管蒂的逆行岛状皮瓣在治疗手部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深圳市南山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2年6收治的手部外伤患者46例,观察组25例采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主要皮穿支逆行岛状皮瓣进行治疗,对照组21例采用掌背链型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术后定期随访,对两组患者的皮瓣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皮瓣全部成活。术后3、6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皮瓣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主要皮穿支逆行岛状皮瓣和掌背链型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具有相同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动物实验模型,探讨蒂部不同结构对皮瓣血供的影响。方法:各取新西兰大白兔5只,分别进行活体及灌注解剖确定皮瓣模型,另采用24只根据不同蒂部组织切断类型分为4组,每组6只12测,1组为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组;2组为皮神经内血管供养组;3组为皮神经外血管供养组;4组为对照组。结果:兔股内侧皮神经及营养血管起源于股神经及股动静脉,走行于大腿内侧中段,沿途发出3--6个皮支供养大腿后内侧区皮肤。分组实验皮瓣成活情况以1组最佳,2、3组次之,4组最差。结论:兔股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辫是一种可靠的动物实验模型,其血供由皮神经内血管及皮神经外血管丛共同提供,且后者更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手指掌侧固有动脉侧方带蒂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指末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例病人14指末端软组织缺损采用指掌侧固有动脉侧方带蒂岛状皮瓣逆行转移修复,皮瓣切取面积为1.0 cm×1.5 cm~2.1cm×3.2 cm,从同侧前臂内侧取全厚皮片植皮修复供区缺损。结果:13例14指皮瓣术后全部成活,随访时间6~18个月,手指外形满意,手指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应用手指掌侧固有动脉侧方带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末端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简单,手指外形恢复满意,是修复手指末端软组织缺损较为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11例前臂岛状皮瓣转位术用以修复手、肘部皮肤缺损。本组11例中,男性9例,女性2例。年龄为14~42岁、平均26岁。其中5例为急性创伤,5例为外伤后瘢痕挛缩,1例为慢性溃疡。向远侧转位至手7例,向上转位至肘3例。带双血管蒂滑移至腕1例。结果全部成活,功能恢复满意,前臂岛状皮瓣的优点是手术简单不需吻合血管,疗效可靠,手术时间短。我们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前臂岛状皮瓣转位可以代替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肘部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