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在老年急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急诊胆囊疾病患者84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输液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良性胆囊疾病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4月在本院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5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55例,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09%,低于对照组的2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恢复快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可作为胆囊切除术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1年10月于我院收治的160例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4,P0.05)。结论在严格的手术适应证选择和精密的手术操作的前提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比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开腹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76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且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创伤较小且预后效果较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治疗胆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5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胆结石患者75例,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对照组采取小切口开腹胆囊摘除术,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术中、术后各指标和患者术后疗效。结果7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胆囊切除手术,手术成功率达100.0%。观察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镇痛药使用率及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比传统开腹手术疗效更好,并发症低,优点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接受胆囊切除术治疗的8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切除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创口长度、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口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绝对优势,患者痛苦少恢复更快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并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将100例胆囊炎患者根据适应证及手术方法选择情况,分为观察组52例采用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48例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一例发生胆漏。结论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其手术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96例胆囊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对照组(开腹胆囊切除术)各48例,术后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用时、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1例因胆囊三角区出血,镜下止血失败而中转开腹;1例术后伤口出现感染,对照组出现切口感染4例,胆心反射5例,切口出血4例,胆管损伤、肠粘连各1例,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对患者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但也存在一些术后并发症,但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基层医院胆囊结石患者中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90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对照组接受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并观察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开腹组明显减少(P<0.05),而住院费用方面则明显增加(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并发症等方面无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均有效,可根据情况选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2例胆囊结石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患者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组(观察组,n=46)与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组(对照组,n=46),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3.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应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放手术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2月~2012年3月进行的534例胆囊切除术,根据手术方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78例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256例。观察术后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共发生并发症8例,发生率为2.9%,对照组13例,发生率为5.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较,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及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胆囊及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血浆管引流量低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较开腹胆囊切除术出血量少、创伤少、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对机体影响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李贵明  谢仁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117-1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科住院的160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LC组)80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照组(OC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应用抗生素时间、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有其独特的优势。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较开腹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0年4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58例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对照组79例患者给予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治疗组79例患者给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8%,两组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患者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分析。方法80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配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止痛药物应用率、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均成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术后的出血量少以及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和对照组(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疗效及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手术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治疗急性胆囊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显著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沈育华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212-213
目的观察开腹胆囊手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行胆囊切除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2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胆囊疾病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胆囊手术比较,腹腔镜胆囊手术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本院收治的68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发生率低,而手术成功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效果良好,具有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患者痛苦小等优点,适用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传统胆囊切除术(OC)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疾患的临床作用.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良性胆囊疾患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0例,另选取同期行传统胆囊开腹手术的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应用传统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疾患能收到良好的疗效,优于传统方法(OC).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5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观察组,50例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具有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