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朱守俊 《安徽医药》2016,37(12):1576-1578
目的 研究程序化气道评估在ICU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安徽省立医院收治ICU的带有人工气道的危重症患者7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2例)和对照组(374例)。观察组实施程序化气道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再进行有目的气道管理,对照组按照常规气道管理方法进行气道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人工气道湿化满意率、气囊压力合格率、床头抬高合格率及带管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人工气道湿化满意率为77.82%、气囊压力合格率为79.90%、床头抬高合格率为70.43%、平均带管时间(26.41±4.22)h,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人工气道的管理中,程序化气道评估实施效果良好,既保证气道通畅,又达到满意的湿化效果,而且还规范了气囊的管理及床头抬高监管。  相似文献   

2.
王欢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2):1780-1782
目的:探讨有效人工气道的湿化护理保持患者呼吸道黏液一纤毛系统正常运动的效果。方法:分别选用人工鼻湿化法、加热型湿化器湿化法、间断滴注湿化法、雾化湿化法等4种方法对58例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气道湿化护理。结果:本组58例人工气道患者均无气道痰栓堵塞、气道黏膜溃疡、小气道塌陷等人工气道并发症.湿化护理效果较好。结论:有效气道湿化是人工气道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防止气道阻塞维持气道通畅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医生应用“病情评估表”与护士应用“Barthel指数评定表”对患者分级护理级别的差异.方法 以210例本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由管床医师按照“病情评估表”进行年龄、体温、心率、呼吸、血压、血糖、氧饱和度、神志的观测,并评分.按评分标准将患者病情分为轻、中、重、危四组,予以下达三级、二级、一级及特级护理医嘱.同时护理人员对研究对象按照“Barthel指数评定表”予以评分,并根据标准判断患者为重度依赖、中度依赖、轻度依赖完和无需依赖护理四组.结果 分别对医师下达的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及三级护理与护理人员判定的重度依赖、中度依赖、轻度依赖和无需依赖护理四组病例进行对比,Z=-0.3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病情评估表”可将患者护理级别分值化,使医护人员对分级护理的认识更充分,与“Barthel指数评定表”相结合可使患者得到更适当的护理,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导入工作坊形式进行临床护理技能的培训,激发护土参与积极性,强化护士实践能力,提升培训效果.方法 将气道管理培训分两个阶段进行,前一阶段培训内容为气道相关理论知识及观看气道管理操作视频,后一阶段让学员现场观摩各种人工气道建立手法,并在教师指导下实践操作,直至独立完成.结果 通过对各项考核内容掌握情况的分项及合计进行x2检验,培训后完全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比重明显增大,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不足者比重较培训前小(x2=35.61,P< 0.05);通过秩和检验,培训后学员气道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显著高于培训前(合计UC=5.11,P<0.05).结论 工作坊形式培训护理技能,能最大限度发挥培训效能,全面提升学员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临床护理技能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输液泵控制气道湿化对减少人工气道并发症的作用。方法从我院2012年9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人工气道患者中挑选50例,随机抽样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25例,实施传统间断性的气道湿化或定时气道湿化处理;研究组25例,实施输液泵控制气道湿化处理,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并发症率为8.0%,低于对照组的32.0%,统计有区别。结论临床给予人工气道患者输液泵控制气道湿化疗法作用显著,可减少吸痰次数,预防并发症,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程序化气道管理在护理人工气道患者中的作用,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72例人工气道患者,采取抛硬币的方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方式,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程序化气道管理,分析比较2组患者ICU监护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痰痂形成时间、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肺部湿化情况、痰液黏稠度Ⅲ级情况,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采取程序化气道管理后,研究组患者CPIS评分低于对照组,痰痂形成时间、ICU监护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低于对照组,痰液黏稠度Ⅲ级的比例和肺部感染比例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和肺部湿化率高于对照组,二者数据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程序化气道管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ICU监护时间和肺部感染发生率,减少痰痂形成时间,降低痰液黏稠度Ⅲ级情况,提高肺部湿化比例以及护理满意度,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ICU中采用不同人工气道湿化器的应用效果及其管理。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入院治疗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温人工气道湿化器治疗,实验组采用恒温人工气道湿化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优于对照组(75%);实验组患者对我院治疗满意度为95(38/40)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12.8±6.7)d后出院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2例刺激性咳嗽,3例气道出血,1例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5%低于对照组(52.5%)(P<0.05)。结论 ICU患者疾病类型较多,临床上采用恒温人工气道湿化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邓婷 《中国当代医药》2022,(30):144-146
目的 探讨人工气道帽在人工气道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24例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用气道内滴注法进行气道湿化,观察组利用人工气道帽进行气道湿化。比较两组患者的吸痰频率、稀痰率、生理指标及并发症发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吸痰频率低于对照组,稀痰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呼吸频率、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20.97%)低于对照组(3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气道管理中应用人工气道帽对人工气道患者进行气道湿化可有效稀释痰液,降低吸痰频率,稳定正常生理,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正>建立人工气道,改善通气是抢救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呼吸停止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建立人工气道后不仅为及时使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和解除呼吸道分泌物堵塞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也为抢救过  相似文献   

10.
张静  陈萍 《中国医药指南》2014,(33):235-236
目的运用Braden评估表评估我院泌尿外科手术中压疮发生的危险程度,探讨其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并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抽取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泌尿外科实施手术治疗的住院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泌尿外科护理常规护理和常规教育模式,实验组制定个体护理计划,运用Braden评估表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由于个体化护理,其低危、中危和高危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较对照组均具有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raden评估表可以较好的预测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少压疮发生的可能,提高患者满意程度,为泌尿外科术后的分级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刘晓红  屈莫 《贵州医药》2021,(4):658-659
目的 探讨精细化护理管理对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及气道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于我院建立人工气道的55例患者纳入研究组(精细化护理管理);另选55例手术室中未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的55例人工气道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护理前后对两组患者的气道湿化情况、痰液粘稠度、并发症发生率、血气分析指标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  相似文献   

12.
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所谓人工气道是指为保证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他气源之间建立的有效连接。人工气道技术大致可分为确定性和非确定性。确定性人工气道是指能保证可靠有效的通气并适宜长时间使用,这种气道可靠安全,只有患者气管内插管和气管切开这2种气道属于此。而非确定性人工气道则相反。本文着重讨论建立确定性人工气道技术犤1犦,常用的术前估计方法、处理困难气道的规则犤2犦,以及人工气道的管理措施。1人工气道建立的适应证下列情况下需要建立人工气道:①气道完整性受到破坏或气道受阻;②呼吸衰竭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③紧急保护气道以防止可…  相似文献   

13.
人工气道的临床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鼻/口插入气管或气管切开所建立的气体通道。严格、细致、有效的气道管理,是疾病抢救成功、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将对吸入气体的加温加湿、痰液的抽吸、气囊管理、气道医源性感染的控制四个方面,做一些简单的探讨。1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60例肝胆外科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将6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分级护理管理,将2组的护理相关项目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护理相关项目评分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人工气道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在严重缺氧生命垂危的患者,迅速而准确的通畅呼吸道并进行有效的机械通气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但是人工气道的管理水平则直接影响着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通气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的主要措施之一。做好患者的呼吸道管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尤其是对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所建立的人工气道护理更加重要。2002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人工气道的湿化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月至2009年12月行人工气道支持患者共30例,男26例,女4例,持续湿化法15例。结果持续湿化法效果明显优于间歇湿化法。结论持续湿化法符合人体持续气道湿化的心理要求,提高患者呼吸道的湿化效果,达到最佳的湿化效果,确保分泌物引流通畅,有效控制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维护呼吸道正常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人工鼻吸氧在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人工鼻吸氧在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人工鼻导管接人工气道吸氧;对照组: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口接导管吸氧,管口覆盖无菌湿纱块,定时或持续滴湿化液,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保温湿化过滤作用及预防感染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人工鼻吸氧对人工气道患者吸入气体有保温湿化过滤作用,增加患者舒适感、改善痰的性状和颜色,有效减少痰痂形成,降低患者感染率.  相似文献   

19.
两种人工气道湿化法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工气道 (包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 )是救治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它改变了气体进入呼吸道的正常途径 ,气体未经过加温、加湿、滤过环节而直接通过气管插管进入体内 ,对肺功能有一定的危害。因此 ,进行气道湿化对减少并发症有一定作用。我院对人工气道患者采用两种湿化方法并进行效果比较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2 0 0 0年 1 0月~ 2 0 0 2年 1月 ,我院重症监护室对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重型颅脑损伤、重型有机磷农药中毒、心肺复苏术、手术全麻尚未清醒的患者采取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共 60例 ,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 3…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级预警模式应用于危重患者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危重患者31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选择2019年11月—2020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危重患者29例为观察组,给予分级预警模式干预,对比两组急救反应时间,住院时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ICU转入和死亡情况以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