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乌梅丸化裁治疗胆道蛔虫症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运用乌梅丸化裁治疗胆道蛔虫症4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用茵陈60克、乌梅加克,水煎服。治疗胆道蛔虫症获得满意效果。如刘某某,'易3。岁。:。90年4月:8日初诊。患者因右上腹剧痛而来我院急诊科求诊,自觉痛引右肩脚背,且有钻顶之感。身体路缩,苦不堪言,舌苔黄腻,质红,脉弦。T36.8℃,B P16/ioKpa,莫非氏征(+),血Rt.WBCg.7又10,/L,N74,L26。考虑为"胆道蛔虫症"。先后予以"4一2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静滴氨节、口服肠溶阿斯匹林及酸醋。3小时以后痛仍不止。以茵陈60克、乌梅30克,煎汤频服,约半小时后剧痛渐止。翌日B超检查胆总管下段可见蛔虫阴影。自感右上腹仍隐隐作痛,口苦,小便黄,舌脉同前。继合用大柴胡汤调治而愈。祖国医学认为:"蛔得苦则下,得酸则伏。"茵陈苦寒,乌梅酸温,两药合用,深合其意。药理研究:茵陈具有利胆汁、麻痹蛔虫的作用,乌梅能使胆囊收缩,促进胆汁分秘。故此方用于胆道蛔虫有卓效。 (关键词胆道蛔虫症茵陈乌梅治疗应用)  相似文献   

3.
“乌梅汤”是根据《伤寒论》乌梅丸化裁而来 ,其治疗肠道蛔虫并发症胆道蛔虫症疗效卓著 ,故将近年治疗的 42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其中男性 14例 ,女性 2 8例 ,年龄最小的 12岁 ,最大的6 5岁 ;病程长的 3~ 5年 (疼痛反复发作 ) ,最短的数小时 ,一般在 1周左右 ;其中胆道蛔虫症占 2 8例 ,肠虫症占 14例 ;急诊病例 2 0例 ,门诊 12例 ,住院 10例 ;所有胆道蛔虫症均经 B超证实。肠虫症一般符合临床症状、体征或大便查有虫卵或吐蛔、便蛔或胃镜所见。2 治疗方法均以“乌梅汤”治疗。少数呕吐严重、感染重者辅以补液、抗感染治疗。“乌梅汤”…  相似文献   

4.
乌梅丸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由乌梅、桂枝、于姜、炮附子、细辛、蜀椒、黄连、黄柏、当归、人参组成。主治蛔厥.烦闷呕吐.甚则吐蛔,时发时止,得食即呕,手足厥冷,腹痛时作诸症。笔者多年来,遵其“论”,借其“方”,辨证用药,临床收效满意,兹择要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5.
6.
我院自1979年2月至1982年7月采用乌梅丸加减治疗胆道蛔虫113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13例,其中男54例,女59例,年龄12岁以内58例,12~20岁31例,21~30岁13例,30岁以上11例,最小年龄3岁,最大46岁。方剂组成:乌梅30克苦楝根18克使君子15克槟榔15克加减法:偏寒酌加干姜、附子,细辛以温中散寒。偏热酌加大黄、枳实、黄连以清胃肠积热。服药方法及疗效:每剂药分4次服,4~6小时服1次,至症状消失。一般服1~3剂  相似文献   

7.
静注维生素C联合乌梅汤治疗胆道蛔虫症16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胆道蛔虫症好发于儿童、青壮年及孕妇,尤以农村地区发病为多.我们1998年5月~2002年10月采用静脉推注维生素C联合乌梅汤治疗胆道蛔虫症16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大黄乌梅驱蛔汤治疗胆道蛔虫症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道蛔虫症系属祖国医学"蛔厥"范畴,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笔者自拟大黄乌梅驱蛔汤治疗胆道蛔虫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王秀芸 《陕西中医》2006,27(11):1406-1406
自1974年8月~1984年8月,共收治了157例胆道蛔虫病患者,均采用乌梅汤和电针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将取得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选择了1974年8月~1984年8月157例在院门诊及住院符合诊断标准的胆道蛔虫病患者,均为农业人口,其中:男59例,女98例;年龄最小者3岁,最大者70多  相似文献   

10.
大黄茵陈乌梅汤治疗胆道蛔虫症38例临床观察万红梅胡敏(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新余336500)(江西省新余市中医院新余336500)关键词胆道蛔虫症中医药疗法大黄茵陈乌梅汤胆道蛔虫症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急症,近年来我们运用中医理论结合临床实践,以疏肝利胆...  相似文献   

11.
冯高鸿 《江西中医药》2008,39(12):69-69
2003年6月~2007年6月,我们运用自拟附子乌梅汤治疗胆道蛔虫症42例,每获显效。  相似文献   

12.
乌梅异称熏梅、杏梅、酸梅、橘梅肉、梅实等。乌梅含柠檬酸、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β-谷甾醇、糖类、枸橼酸、蜡醇、维生素、十六烷酸、苯甲醇、酒石酸等成分。乌梅味酸,性平,归肝、脾、肺、大肠经,具有解热、止渴、除烦、止泻、敛肺止咳、驱虫、消肿解毒等功效,适应于治肺虚久咳、久痢滑肠、便血、血崩、虚热口渴、胆道蛔虫症、慢性气管炎等病症。  相似文献   

13.
自1992年以来,运用温脏安蛔,利胆定痛的乌梅汤加味治疗胆道蛔虫53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桂珂 《中医杂志》2002,43(7):492-493
乌梅,味酸涩,性温,酸涩固肠以止泻,对脾虚久泻,大肠滑泄不止,甚至脱肛不收者,可用本品治疗。笔者临床发现,乌梅丸加减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有一定疗效,其中乌梅用量宜重,一般不低于30g。兹举1例如下。  相似文献   

15.
蛔厥,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胆道蛔虫症。以阵发性上腹部钻顶样剧烈疼痛为特征,是农村中儿科的常见病。其证治,1980年前的张仲景就在《伤寒论》中论述得很详细:“蛔上人期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本人在临床时,常以乌梅丸为基本方变通用之,效果更好,现简介于下。  相似文献   

16.
笔者应用验方治疗胆道蛔虫症 ,疗效较好 ,现介绍如下。治疗方法乌梅 9g,杏仁 9g,白芍 9g,使君子 9g,大枣 3~ 5枚 ,小儿用量酌减。上药水煎 2次 ,兑入蜂蜜混匀分作 2份 ,先服 1份 ,4~ 6h后再服 1份 ,酌情使用 1~ 3剂。体会胆道蛔虫症多系饮食不洁或不节 ,寒温失调 ,蛔虫上窜 ,钻入胆道使肝气郁闭 ,胆气逆乱 ,肝胆经脉拘急而致脘胁剧痛。方中乌梅味酸 ,能安蛔驱虫 ;使君肉含使君子酸钾 ,可麻痹蛔虫首部而起杀虫作用 ;杏仁油对蛔虫、钩虫等有抑杀作用 ,且能通便。三者相伍杀虫除蛔以绝其本 ;白芍、大枣、蜂蜜疏肝缓急以解剧痛。诸药合用止痛…  相似文献   

17.
刘××,男,5 4岁。2 0 0 0年5月7日初诊。自述于1 998年4月中旬开始,患间断腹痛、腹泻,严重时每日泻7~8次,泻下物夹有大量粘液,有时混杂少量脓血。当时服用黄连素、香连丸、氟哌酸等,症状可缓解或消失。至1 998年1 0月初,由于一次食物中毒后,导致腹痛、腹泻反复发作,症状进行性加重,服上述药物收效甚微。遂到某市级医院诊治,经结肠镜等专科检查后,诊断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给服阿托品、SASP及卡那霉素等治疗,症状有好转。但连续服药近1年,未能治愈,故求治于笔者。患者形体消瘦,表情痛苦,左侧腹痛明显,伴里急后重感,大便每日1 0余…  相似文献   

18.
胆道蛔虫症证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 ,影象学的介入 ,使临床医师对胆道蛔虫症的认识及准确诊断提供了宝贵资料 ,笔者就临床所见谈一些心得体会。案 1 习某 ,女 ,71岁。 2 0 0 1年 3月 12日初诊。素有肝胆多发性结石史 ,中午突发右上腹钻顶样疼痛 ,辗转不安 ,时作时止 ,以急腹症收住入院。BUS示 :肝胆多发性结石 ,胆总管未见扩张。西医予镇痛、解痉、补液、抗炎等处理 ,症获缓解。至夜半时分 ,右上腹突发剧痛伴呕吐、腹胀、便秘、小便点滴难下 ,再经B超复查 :肝胆多发性结石 ,胆道蛔虫 2条。西医仍予对症治疗 ,症状未见好转 ,至次日上午 10时许 ,出现烦…  相似文献   

19.
付继刚副主任医师,精读《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尤精于伤寒温病及内科杂症。《伤寒杂病论》厥阴病篇著乌梅丸,后世多有以为治蛔症者,实为偏颇,其治蛔之功确系重当,而调厥阴之效尤为出奇,因丸剂有所不便,而以汤剂加减治疗诸多内科急重症疗效显著。现举3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乌梅丸加减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5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以直、结肠的表浅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变为主的疾病。可能与免疫障碍、饮食、感染、遗传、过敏、溶霉菌分泌过多、肠道防御机能障碍和精神因素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样血便、或有便秘、腹胀等消化道症状,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笔者从2001年8月~2005年3月,用乌梅丸加减治疗本病,并与补脾益肠丸对比观察,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