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如何正确选择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将102例双胎妊娠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41例及剖宫产组6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龄〈37周时,阴道分娩人数所占比率显著高于剖宫产人数所占比率(P〈0.01),孕龄≥37周时,阴道分娩人数所占比率显著低于剖宫产人数所占比率(P〈0.01);产后出血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生儿体重≥2500g者,剖宫产人数所占比率显著高于阴道分娩人数所占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道分娩组活产儿82例,剖宫产组活产儿119例.共发生新生儿窒息28例(13.93%,28/201),第一胎儿出生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胎儿出生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阴道分娩组36.59%(15/41)显著高于剖宫产组5.17%(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孕龄≥37周或围生儿体重≥2500g者以剖官产为宜。正确选择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将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婴儿出生体重情况,出生体重对剖宫产率的影响,为实施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计分析2005—2010年6月30日常山县活产儿出生体重、分娩方式。结果:婴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294.64士441.31)g,男婴平均出生体重为(3349.96±440.04)g,女婴平均出生体重为(3231.57±439.99)g,男婴平均出生体重大于女婴平均出生体重(P〈0.01);低体重儿发生率3.07%,巨大儿发生率6.35%;各年度婴儿平均出生体重、低体重儿、巨大儿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剖宫产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剖宫产组与阴道分娩组婴儿出生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常山县婴儿出生体重在总体上是良好的,造成剖宫产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不是出生体重。但是要继续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重视孕期营养指导,监测孕妇体重增长,控制胎儿体重在适宜范围,及时治疗合并症和并发症,减少低体重和巨大儿的发生,正确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努力降低以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3.
围产保健对降低低出生体重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与母亲孕产期等因素的关系。方法对1993~1996年嘉兴市秀城区9337例活产儿(269例低出生体重儿)的围产保健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结果4年中低出生体重儿(<2500g)的平均发生率为2.88%,有逐年下降趋势。低出生体重儿与母亲的文化、身高、妊娠胎数、产前检查次数、分娩孕周以及胎儿性别有关。结论做好围产保健、孕产妇系统管理,有利于降低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围产儿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正>低出生体重儿(LBWI)和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均 属高危儿,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且部分LBWI日后 可出现智力与体格发育障碍。本文对1998年1月~2003年12 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783例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998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我院产科 共出生活产婴儿14 600例,其中低出生体重儿783例,发生率 为5.36%;男384例,发生率为5.23%;女399例,发生率 5.49%。而其中极低体重儿63例,发生率为0.43%。产次为1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厦门市活产新生儿中异常出生体质量发生情况,分析相关因素。方法以2015年厦门市全部助产机构分娩的活产新生儿及其母亲为研究对象,分析低出生体质量儿和巨大儿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015年厦门市助产机构共分娩活产儿83 811名,体质量正常儿76 195名(占90. 91%)、低出生体质量儿4 035名(占4. 81%)、巨大儿3 581名(占4. 27%),平均出生体质量为(3 222. 27±461. 64) g,男婴和女婴平均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平均出生身长为(49. 78±1. 88) cm,男婴和女婴平均出生身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母亲年龄、婴儿性别、胎数、孕次、产次与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相关;而母亲年龄、婴儿性别、孕次与巨大儿发生相关。结论厦门市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巨大儿发生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母亲年龄、婴儿性别、胎数、孕次、产次是异常体质量儿发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胚胎种植期官腔细菌感染对早产的影响。方法对220例孕28周后:分娩的患者进行胚胎种植期官腔的细菌培养,分为宫腔细菌感染组和官腔细菌未感染组,随访两组的分娩孕周和胎儿出生体重。结果感染组单胎分娩者的早产比例为13.8%,无感染者为6.4%,但没有统计学差异,两组的低体重儿的发生率相似。双胎分娩的两组在早产率和低体重儿率方面没有差异。结论胚胎种植期官腔内细菌感染不会造成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的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苏州市活产分娩婴儿中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并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9-2013年苏州市单胎分娩的产妇189 935例为研究对象,收集产妇年龄、产次、孕次、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等指标,利用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相关性。结果 2009-2013年苏州市早产率及低出生体重率均呈现上升趋势,总体早产率为7.0%,低出生体重率为5.2%。孕妇文化程度为高中/职高、大专及以上、产次为2次是早产与低出生体重的保护因素,孕妇年龄40岁、剖宫产是早产与低出生体重的危险因素,孕次≥5次是早产的危险因素,孕妇年龄为20~40岁、孕次2~4次是低出生体重的保护因素。结论早产及低出生体重的发生是多因素联合作用造成的,因此在妇幼保健工作中应有计划、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孕前及孕期保健宣传,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对降低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母亲分娩年龄、不同胎龄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方法采用横断面时间段整群抽样现况调查方法,于2005-2006年在深圳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完成了8372例不同胎龄新生儿体格发育现场测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按母亲分娩年龄分组(18~38岁每增加1岁分一组)、按每个孕周分组(孕28~44周)研究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结果调查样本8372例,其中低出生体重儿699例,发生率为8.3%(699/8372),体重均值(2.04±0.4)kg;按母亲分娩年龄18~38岁分组的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数据显示,在27~32岁年龄段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低于其前、后年龄段,呈现分娩年龄的两头高中间低的特征。16~26岁、27~32岁、33~44岁3个年龄段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分别为9.2%(369/3991)、7.0%(230/3278)、9.1%(100/1103)(P=0.002)。孕28~36周出生的低体重儿492例,发生率为61.9%(492/795),体重均值(1.93±0.4)kg;孕37~44周出生的低体重儿207例,发生率为2.7%(207/7577),体重均值(2.29±0.2)kg;两组发生率比较:χ2=3290.272,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母亲分娩年龄、不同胎龄的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存在差异。母亲分娩年龄是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低出生体重儿是围产儿的主要死亡原因,为降低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尽早发现其高危症状,以便及时处理,现将我院近年来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原因及其高危症状报告如下。对象本组调查对象系1986年1月~1996年10月在我院妇产科分娩的活产婴儿,共计5204例。低出生体重儿542例,占10.4%。结果1.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在5204例中,低出生体重儿542例,其中早产低体重儿374例,占活产婴儿7.2%,IUGR168例,占3.2%。总共死亡61例,其中低出生体重儿死亡40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和宫内生产迟缓(IUGR)的死亡率分别为8.6%和4.8%。低出生体重儿病死率7.4%(40/542),与正常体重儿病死率(0.5%)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x~2=109.5P<0.0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本院2011年1-12月出生活产新生儿中发生窒息的149例新生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4%;窒息的产科因素中羊水因素居首位,占21.5%,其次为早产、脐带因素、产程异常及胎方位异常等;足月儿、正常体重儿的窒息发生率均为1.1%,均明显低于早产儿、过期产儿、低体重儿及巨大儿;低出生体重儿与巨大儿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高于正常体重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孕妇孕晚期、产前、产时监护,提高保胎成功率,避免早产儿及低体重儿的出生,可有效地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长治地区新生儿出生体重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孕期保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地区分娩的5 055名活产新生儿出生体重及性别、孕周、孕妇年龄、产次、孕妇生活地区(城乡),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处理,探讨影响出生体重的影响因素.结果 5055名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 128±675)g,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为14.6%,巨大儿发生率为8.2%.经单因素x2检验,孕妇生活地区、孕周、孕母年龄是低出生体重儿和巨大儿的影响因素(x2值分别为223.807、34.120,2 211.570、68.941,92.199、18.745),产次与低体重儿发生有关(x2=54.822),性别与巨大儿发生有关(x2=34.5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结果显示,早产(OR=37.147,95% CI:30.094~45.853)、生活在农村(OR=0.390,95% CI:0.310~0.492)孕母年龄(OR=0.864,95%CI:0.779~0.959)是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而男婴(OR=0.524,95% CI:0.423~0.650)、生活在城市(OR=0.616,95%CI:0.501~0.758)、过期产(OR=4.175,95%CI:2.918~5.974)及孕母年龄偏大(OR=1.229,95%CI:1.104~1.368)是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本地区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低,巨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高,城乡差异存在,因地制宜的提供科学的干预措施和孕产期保健服务、普及优生优育知识及适龄孕产,是控制出生体重在合理范围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有关臀位分娩方式的争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臀位分娩(breech delivery)占分娩总数的3%~4%,占所有剖宫产的15%左右。出生体重≥2500g的成熟臀位儿占所有臀位的70%~80%。成熟臀位儿指孕周在37周以上且出生体重≥2500g的臀位分娩的围生儿。臀位产胎儿与头位儿相比.易发生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缺陷等,因此臀位分娩的围生儿死亡率较高。在适当的时机采用剖宫产术可以降低臀位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兴山县出生婴儿性别比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6~2011年全县助产机构住院分娩活产新生儿性别进行统计,计算性别比,与国家权威机构公布相对应时间段出生婴儿性别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06~2011年全县住院分娩活产婴儿6 665名,男女性别比为108.6∶100.30岁以下和30岁以上妇女生育出生婴儿男女性别比分别为107.6和120.5∶100.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高中文化程度、大专文化程度妇女生育出生婴儿男女性别比分别为109.9、107.8、105.3∶100.结论 兴山县出生婴儿性别比低于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略高于国际公认的理论值103.0~107.0.生育年龄越大,出生婴儿男女性别比越大,产妇文化程度对出生婴儿性别比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影响因素,为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及制定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绵阳市人民医院2006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的产妇分娩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2006~2009年,产科住院分娩活产儿10 667人,其中低出生体重儿444例,占4.2%;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35岁及以上年龄段发病率高、农村地区明显高于城市、女婴高于男婴、双胎或多胎高于单胎。[结论]产妇年龄、婴儿性别、户籍、胎数与低出生体重的发生有关。提倡妇女在最佳年龄段生育,重视产前检查,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孕妇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与早产和低体重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孕妇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能导致不良妊娠结局 ,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早产、低体重儿 ,正常足月新生儿及其孕妇生殖道解脲支原体 ( ureaplasm a urealyticum,Uu)、人型支原体 ( m ycoplasma hominis,Mh)联合检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 :1999年 9月至 2 0 0 1年 10月在本院产科住院分娩的早产、低体重儿 4 6例作为试验组。选择同期我院住院分娩的正常足月新生儿 5 0例作为对照组 ,2组均为阴道分娩。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诊断标准 ,早产儿指孕周满 2 8周至不满 37足周 ,出生体重 10 0 0~ 2 4 4 9g的无疾病活产婴儿 ;低…  相似文献   

16.
哈尔滨市年活产婴儿低出生体重儿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2000~2005年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情况及流行趋势,为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哈尔滨市抽取南岗和道外两个区具有接产能力的全部16家医院(包括乡镇卫生院),对2000~2005年出生的孕周≥28周的全部活产婴儿进行回顾性调查,填写产妇及新生儿调查表。结果:共调查活产婴儿15 112人(男7 861人,女7 251人),其中低出生体重儿486例,发生率为3.2%;各年度间差异显著,但城乡、性别间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均未见显著差异;低出生体重儿中37周的早产儿223例占45.9%,足月产儿253例占52.1%;≥1 500 g的低出生体重儿是低出生体重儿的主要组成部分占93.8%,1 500 g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仅占6.2%。结论:哈尔滨市2000~2005年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和发达国家的发生率相近;低出生体重儿以1 500~2 500 g为主,农村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早产,城市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宫内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原因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90名低出生体重儿(早产低出生体重儿42名,足月低出生体重儿48名)和250名正常对照组婴儿进行相关因素调查,采用多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低出生体重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母亲有急性羊膜炎及阴道流夜pH值使试纸变色是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OR=1.584,7.727,P〈0.01);与足月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呈正相关的因素有:宫颈分泌物PCR解脲支原体抗原(UUAg)阳性和发生胎儿宫内窘迫(OR=3.988,0.580,P〈0.001,0.05);与2者均有关的因素是:血清解脲支原体抗体(UUAb)IgM阳性、血清解脲支原体抗体(UUAb)IgG阳性、胎盘解脲支原体(UU)培养阳性和孕周等。结论低出生体重发生是多种因素联合作用造成的,尤其是母亲受到感染时,应采取综合措施降低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不同出生体重儿3月龄的骨发育状况,为更好的指导不同出生体重儿早期改善骨营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对比3组不同出生体重儿3月龄时胫骨超声传播速度、体重、身长、头围、3月龄与出生时的体重差、身长差等资料。结果在女婴,3组问胫骨超声传播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71,P〈0.05);在男婴,3组间胫骨超声传播速度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F=2.264,P〉0.05);对3组不同出生体重儿3月龄时的体重、身长、头围及体重差、身长差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将以上若干因素拟合成多元回归方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提示方程有意义,其中体重差的影响最大(负相关),其次为现身长(正相关)。结论宫内良好的营养状况有利于婴儿早期的骨量积累;体重增长过快可能影响婴儿早期的骨量积累,应重视低出生体重儿的早期营养并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萝岗区低出生体重发生率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09年度广州市萝岗区户籍低出生体重儿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萝岗区低出生体重发生率,2008年度为4.48%,2009年度为4.57%(P〉0.05);产妇户籍地在城区的为4.41%,在农村的为4.64%(P〉0.05);男婴为3.33%,女婴为6.06%(P〈0.01);早产儿为57.25%,足月活产儿为2.46%(P〈0.01);孕期有高危因素的为22,79%,无高危因素的为1.39%(P〈0.01)。157例低出生体重儿中,孕期存在高危因素的占73.89%,高危因素主要是早产、双胎、胎儿生长受限、高龄初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结论]2008年度和2009年度萝岗区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处于一般水平。  相似文献   

20.
农村低出生体重儿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流行病学回顾性配对调查方法,对1992~1994年澄江县农村236名低出生体重儿和 236名正常出生体重儿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对 31个因素同时采用单因素的卡方检验和多因素的Logistic分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年农村低出生体重儿平均发生率为4.15%,经单因素分析两组在母亲文化程度、身高、体重、孕次、产次、第一次产检孕周、产检次数、分娩孕周、经济收入、高危因素、臀位、双胎、过期妊娠、怀孕期间情绪、怀孕期间饮食、早产史16个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Logistic分析选出的低出生体重儿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母亲文化程度、怀孕期间情绪、身高、体重、孕次、产次、双胎、臀位、分娩孕周、经济收入、第一次产检孕周、民族、年龄、地区、新生儿性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