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杨学宁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3):1036-1037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tral catheter,PICC)是指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深静脉穿刺技术[1]。利用PICC可以将药物输注在血流量大、流速快的中心静脉中,避免患者因长期输液或输入高渗性、有刺激性药物对血管的损坏,  相似文献   

2.
PICC置管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海波  崔玉莹  马淑贤  付莉 《吉林医学》2008,29(21):1936-1937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由外周静脉插入,导管尖端定位在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PICC置管具有创伤性小、操作便捷、保留时间长和并发症少的特点,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治疗、肠外营养或输注刺激性、高渗性及粘稠药物患者。神经外科危重病人较多,治疗时间长,需长期输注刺激性较强、浓度较高的药物,对血管破坏较大,常发生静脉穿刺困难、液体外渗、静脉炎等现象。我科2007年10月~2008年2月对20例患者进行了PICC置管术,通过加强置管前后的健康宣教、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导管的正确维护及系统质量管理,收到满意临床效果,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穿刺置入导管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PICC导管头部定位于中心静脉,血流量大,能迅速降低液体渗透压及药物浓度,可长期输入高渗性及刺激性药物,保护外周血管不受损害,有效减轻了反复穿刺的痛苦,为患者提供中期至长期的静脉输液通道,已发展成为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置管技术。具有适应证广、创伤小、操作简单、置管快捷、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危重病人抢救、肿瘤化疗、静脉高营养治疗(TPN)及长期输液的病人,是一条安全、快捷、效果良好的静脉输液途径。我科在开展PICC过程中,其中有部分患者出现导管阻塞情况,现将引起导管阻塞的原因及其相应的防范措施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经外周不同静脉途径中心静脉置管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从肘部静脉穿刺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保证药物直接进入上腔静脉,从而避免了患者因长期静脉输液或输注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所带来的血管损害[1].在穿刺过程中通常首先选择贵要静脉,其次是肘正中静脉,最后选择头静脉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现将两种不同静脉途径行PICC的应用效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张晶 《世界感染杂志》2009,9(3):207-208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深静脉穿刺技术,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需要中、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1]。肝病特别是肝硬化、肝癌、慢性肝衰竭等患者住院时间长、需要反复输注化疗药物等常常会出现组织渗液、血管损伤、静脉炎的发生,反复穿刺会增加患者痛苦,甚至会影响抢救进程。  相似文献   

6.
祝秋英  董伟 《实用医技杂志》2012,(11):1224-1225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并使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植入技术,适用于需长期静脉滴注或输注刺激性、高渗性、黏稠性液体及长期静脉营养等患者。PICC具有操作简单、使用安全、置管时间长、创伤小、并发症较少,可减轻患者痛苦,避免反复穿刺而造成血管损伤,保护患者外周静脉等优点。患者虽置管仍可保持肢体的活动及功能,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自2009年1月将PICC置管的技术用于脑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临床上长期输注刺激性药物病人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避免各种并发症,使病人得到安全、高效、优质的服务。方法:护理部成立外周插入中心导管(PICC)置管技术指导组;制定了一系列PICC置管术护理规范,建立PICC置管术登记上报、质控制度。结果:(1)全院11个专科开展了PICC置管术,两年来插管90例,插管成功率为100%,已被肿瘤首程化疗患者广泛接受。(2)置管留置时间3天~300多天。(3)未发生任何护理并发症。结论:(1)置管成功率高;(2)较传统置管术(中心静脉置管术)发生严重并发症低;(3)留置时间较传统置管术长;(4)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因此,PICC置管术是一种安全、高效、优质、推广性强的技术。  相似文献   

8.
PICC导管的全称为经外周静脉途径置管至中心静脉的导管。由于置管技术具有操作方便,柔软的导管不易损伤血管,便于病人活动且易于固定,减少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血管刺激并发症少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适用于长期输液而外周血管条件较差的病人,经静脉输入胃肠外营养、化疗等刺激性药物,测量中心静脉压、急诊急救等。我们通过对我院2001年以来306例PICC的临床应用过程中置管的相关护理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以探讨PICC置管的安全性、日常维护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两种置管静脉输注方式的优缺点。方法:将我科124例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分为两组,1组74例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PICC,2组50例经锁骨下静脉置管,比较平均导管留置时间,穿刺成功率。结果:PICC平均留置时间及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CVC。结论:PICC和CVC置管均存在各自的优缺点,与CVC置管相比,PICC是一种较为安全、易于掌握的置管方法,对于长期输液或化疗的患者,PICC置管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肿瘤患者的并发症的护理与防治,探求最合理的留置PICC导管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本院160例肿瘤化疗患者采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给药并观察。结果:应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160例,顺利完成化疗,留置时间32~180d,平均74d。结论:外周静脉PICC化疗具有维持时间长,置管成功率高的特点,可降低静脉炎及疼痛的发生率,为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无痛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1.
邱玉梅 《甘肃医药》2012,(9):705-708
目的:比较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探讨肿瘤患者输注化疗药物的静脉通路的方法。总结导管维护的有效护理措施,降低导管感染的风险。方法:对于1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52例为PICC置管组,50例为CVC组。两组患者均按时完成化疗,总结置管期间的并发症。结果:PICC组中7例出现导管堵管,4例出现导管感染,PICC组置管时间为129天,每个置管维持1.8个化疗周期。而CVC组5例出现导管堵管,3例出现导管感染,置管时间为102天;比较发现年龄、性别、疾病的种类(P<0.05)无明显差异,导管感染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肿瘤患者免疫力低,留置时间长,导管感染机率增加,输液接头的使用均可增加导管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
刘卓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2):1627-1628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国外上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我国医院应用也越来越普及。由于PICC是惟一授权可以由护士操作的中心静脉置管术,加上留置时间长,维护简单等特点,非常适合化疗药物、刺激性药物、高浓度药物以及肠外营养液的输注,现在临床上普遍应用。  相似文献   

13.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和锁骨下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洪荣  王静 《重庆医学》2007,36(3):251-252
目的 比较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 )和锁骨下静脉置管在临床应用中的优缺点.方法 观察两种置管的成功率、操作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特点、导管平均留置时间、液体流速.结果 PICC组成功率95.4%和锁骨下静脉置管组成功率96.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中PICC组和锁骨下静脉置管平均操作时间分别11、 23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ICC和锁骨下静脉置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84%、10.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ICC组无危及生命的并发症;PICC和锁骨下静脉置管两组导管平均留置时间分别为113、2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锁骨下静脉置管液体流速明显优于PICC组.结论 两组置管比较各有优缺点,在临床治疗中,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互补使用.PICC更适合癌症患者长期治疗.  相似文献   

14.
高翠荣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4):233-234
目的:利用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又称PICC)可以将药物输注在血流量大、流速快的中心静脉中,避免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渗性、有刺激性药物对血管的损害,减轻因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26例行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从插管至院外护理,都进行了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结果:无1例由于穿刺处皮肤感染而拔管,均留置达3~7个月。结论:应用PICC是护理技术上的一大进步,规范化管理和操作可保证PICC留置的质量,给患者创造了方便,既保护了其他血管,又保证了药物的及时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营养支持的方法,首先要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避免高渗液外渗引起的静脉炎及组织坏死。方法:将经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以下简称PICC)置人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行静脉输液。结果:72例患者一次性穿刺置管69例,成功率为95.8%;输注各种药物后未出现药物外渗及严重的导管并发症,保证了治疗顺利完成。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行PICC置管,可以更好地保护血管,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而有效、正确的导管护理,则是PICC导管留置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用于为患者提供中长期或刺激性药物的静脉输液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我科60例化疗患者行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术[1],提出置管后最适合的护理措施.保证患者药物准确输入,避免化疗药物产生的局部不良反应.方法从60例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术的化疗患者资料中,按疾病、年龄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60例患者中,2例置管失败,发生堵管8例,静脉炎5例,疑似导管感染4例.结论有效的、正确的导管护理可延长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廖和平 《当代医学》2012,18(12):135-137
目的探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方法采用BD公司生产的1.9Fr的中心静脉导管对新生儿科住院的238例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结果 237例置管成功,1例置管失败,导管保留时间3~52d,平均留置时间(21±5)d;223例计划拔管,占留置导管总数的93.25%;11例意外拔管,3例因放弃治疗而拔管;导管尖端异位51例(其中30例异位于右心房),占21.52%;留置期间发生并发症的18例,发生率为7.60%。结论 PICC置管为需要长期静脉输液的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提供了安全的长期静脉输液通道,保证药物及营养的供给,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减少因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疼痛刺激,是有效抢救危重新生儿不可缺少的技术。  相似文献   

19.
经外周静脉至中心静脉置管在肠外营养的应用优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索输注肠外营养的最佳途径。方法 对 15 6例肠外营养 ,其中经外周静脉至中心静脉置管(PICC) 86例 ,中心静脉插管 (CVC) 38例 ,外周静脉置管 32例在置管时间、完成治疗率、并发症的发生、操作简便性和营养液浓度的比较。结果 PICC组 86例 ,并发症 12例 ,CVC组 38例 ,并发症 11例 ,外周静脉置管 32例 ,并发症9例 ,PICC组与其他两组比较 ,P均 <0 0 5。结论 PICC在输注肠外营养的途径上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姜会芳  高阿娜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3):1035-1035
PICC系指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是近年国内外新开展的静脉穿刺技术。它适用于需长期静脉输液(7 d以上)或输注刺激性、高渗性、黏稠性液体及长期静脉营养等的患者[1],具有穿刺安全、维护方便、感染率低的优点,临床上导管留置时间最长可达1年以上。留置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置管后的院内护理和院外管理,患者和家属积极的配合非常关键,所以对PICC置管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