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1108例临床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93~2003年10年间开展射频消融治疗的1108例快速性心律失常进行总结,统计其成功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并比较射频消融开始时与近期5年的有关指标。结果:①各种心律失常治疗总成功率为96.7%,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98.3%、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97.5%;总复发率3.7%,其中AVRT3.1%、AVNRT2.6%;总并发症发生率0.99%;②近期5年与开始时5年相比,每例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1.1±0.6hvs4.2±0.8h,P<0.001),X线照射时间减少(20.1±7.1minvs40.3±10.3min,P<0.001),复发率降低(1.6%vs6.8%,P<0.001),并发症发生率降低(0.6%vs1.6%,P<0.001),成功率进一步提高(98.40%vs93.20%,P<0.05)。结论:①射频消融根治快速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复发率低、并发症少;②随着治疗病例数增多,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射频消融治疗儿童快速性心律失常10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射频导管消融(RFCA)在治疗儿童快速性心律失常中的临床价值,采用RFCA治疗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SVT)93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7例。结果:SVT消融成功率为91.4%,右侧旁道消融成功率低于左侧旁道及房室结慢径路消融的成功率(81.8%vs96.8%及96.6%;P均<0.05)。随访37.3±20.7个月,8例复发,其中2例发作次数较术前减少,口服普罗帕酮可预防发作,另6例再次消融成功。IVT首次消融均成功,随访19.5±10.3个月,2例复发,均再次消融成功。全组无并发症发生。结果提示RFCA治疗儿童快速性心律失常是有效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应用磁导航技术遥控标测和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在数种快速性心律失常中,观察应用磁导航技术行遥控标测和消融治疗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对复杂程度不同的心律失常患者,采用NiobeII磁导航系统(Stereotaxis,Inc)遥控操作,用HeliosII磁性标测和消融导管行射频温控消融治疗。结果12例入选,男8例,女4例,年龄36.83±13.05岁。4例有晕厥,1例有心脏骤停,5例有器质性心脏病。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3例,左前游离壁房室旁道3例,右游离壁房室旁道1例,左后间隔房室旁道伴心房颤动1例,左中间隔房室旁道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心房扑动1例,房性早搏/心房颤动1例,室性早搏/心室颤动1例。采用遥控操作,12例均完成电生理检查,11例可准确到达靶点部位,行射频消融,10例成功。操作时间149.17±68.95min,未见并发症。结论对复杂程度不同的心律失常,不管患者有无器质性心脏病,采用磁导航技术均可安全与可靠地实施遥控标测和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4.
59例住院行射频消融(RFCA)治疗的老年伴器质性心脏病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统计其成功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各种心律失常治疗总成功率为89.8%,总复发率3.8%,总并发症发生率11.9%,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RFCA治疗老年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应用改进的标测和消融方法以及新技术治疗儿童快速心律失常的经验,方法:(1)Swartz长鞘:在35例右侧旁道,慢长路,房性心动过速(局灶性+折返性)和房扑消融中应用。(2)参考电极;右室流出道和右室流入道分别放置2根电极,采用“蛙跳”方法标测较早的心室激光动点,然后用射频导管在该点附近标测。(3)在窦性心律时在左室间隔部记录到较局部室波提前的高频低幅电位激动晚于希束电位20ms以上处为靶点消融左室特发性室速。(4)应用CARTO系统治疗:3例AT(局灶性+折返性),1例AF和1例ILVR。结果:40例患儿均成功消融,放电次数和透视时间分别为(5.0±3.8)次和(25±12.4)min,结论:改进的标测和消融方法以及新技术的应用,减少放电次数,缩短X线透视时间,尤其CARTO系统的应用解决以往的难题。 35/88  相似文献   

6.
杨国钧 《山东医药》1997,37(1):52-52
自1987年射频电流消融术首次用于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以来,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射频导管消融术已成为根治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度及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首选方法,其治疗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动过速、房扑、房性心动过速,亦有不少成功的报道。 射频电流是能够转换为电能量的多种电流形式之一,其频率范围介于可听声音和超声之间。根据频率范围的不同,射频电流可达到三种不同的生物学效应,即电切割、电凝血和电干燥。导管消融即利用其电干燥效应,当射频电极与心肌接触时,引起其邻近组织温度升高,细胞内外水分蒸发,产生边缘清晰的凝固性坏死。由于无直流电消融时的电压伤和电火花,无需全身麻醉,故放电期间病人无明显不适。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儿童心律失常患儿射频消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期间,因心律失常接受心内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术治疗患儿的心律失常类型及疗效。结果 95例患儿进行了电生理检查,其中4例在术中未诱发心律失常,未行射频消融治疗。91例患儿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67例,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48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9例,房性心动过速3例,室性心律失常21例。91例患儿射频消融术后随访(15±8)个月。84例消融成功,成功率92.31%;复发7例(7.69%),其中左侧隐匿性旁路复发3例(3/16),B型预激复发1例(1/23),左后分支室性心动过速3例(3/7)。只有1例患儿出现股浅动脉闭塞的并发症。结论射频消融治疗患儿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并发快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心电图、电生理资料的分析,探讨快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为阐明其发生机制和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8例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患者均因反复头昏、晕厥入院,经电生理检查证实窦房结功能正常,经其他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均行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结果所有手术成功患者术后心动过速未再发,症状消失。结论经各种检查确诊的快慢综合征患者应首选射频导管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9.
30例室性早搏(简称室早)采用起搏标测与激动顺序标测进行消融。结果消融成功27例,失败3例。术后随访2~48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室早安全、有效,其适应证可适当放宽。  相似文献   

10.
儿童及青少年患者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射频消融术 (RFCA)在儿童及青少年快速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成功率及安全性。方法 :西京医院住院行RFCA治疗的 14 8例患者 (其中右侧显性旁道并发左侧隐匿旁道者 2例 ,左侧隐匿旁道并发AVNRT者 1例 ) ,年龄 14 .1± 2 .3(6~ 18)岁 ,病史 2 .6± 2 .5 (0 .1~ 12 )年。室上性心动过速 (SVT) 14 1例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IVT) 7例。结果 :房室折返型心动过速 (AVRT) 93例 ,房室结折返型心动过速 (AVNRT) 5 1例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IVT) 7例。RFCA成功率 93.4 % ,其中AVRT左侧旁道、AVNRT成功率达 97%、96 %。复发 11例再次消融均成功。术后无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RFCA是治疗儿童及青少年快速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右室流出道心律失常的发作方式与单导管消融治疗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报道 33例右室流出道心律失常的发作方式与单导管消融治疗。 3例仅室性早搏 (简称室早 )发作 ,30例室早与室性心动过速 (简称室速 )或心室颤动 (简称室颤 )并存。其中室早合并短阵单形室速 17例 ,合并持续单形室速 6例 ,合并多形室速 4例 ,合并快速室速或心室扑动 2例 ,合并室颤 1例。单点穿刺股静脉后 ,行右房或心室造影 ,将单根多枚电极导管按需放置于右室心尖部或流出道 ,行电生理检查、起搏与激动顺序标测和消融治疗。结果 :消融成功 30例 ,成功率 91%。靶点电图较体表QRS波始点早 38± 12 .4ms。 12例成功靶点位于右室流出道游离壁、9例位于间隔部、5例在游离壁和间隔部作多点片状消融、3例位于肺动脉瓣上、1例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和左室间隔部消融成功。操作时间 5 2± 2 2 .2min ,X线透照时间 2 6± 18.0min ,放电时间 373± 111.7s。术中 1例未诱发心律失常 ,未行消融。 3例发生并发症 ,2例终止消融。 1例右室流出道穿孔 ,心包压塞。 1例多形室速 ,消融中室早多次触发室颤。 1例剧烈胸痛 ,冠状动脉造影示前降支近端 5 0 %局限狭窄。随访 14± 4 .5个月 ,无死亡病例 ,3例复发 ,1例消融 3次均复发 ,复发率 10 %。住院总花费人均 9133± 12 0 0元。结论 :右室流出道心律失常发病形式多种多样 ,单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学龄儿童自然人群动脉顺应性(AC)的基本特点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北京一所全日制学校每年级随机抽取一个班,通过问卷排除患心血管疾病个体后, 对其余学生进行体量、血压、青春发育情况检测。采用Pulsetrace指端脉搏波测量仪测定动脉硬化指数(SI),并以此判断被测者AC的情况(AC与SI呈反比),每人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进行分析。共检测6-17岁儿童288名(男161名, 女127名,平均年龄11.16±2.92岁)。结果:男女生的SI没有差异。SI呈现出随年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即AC随年龄增加而升高)。10岁之前AC的上升速度显著高于10岁之后;而青春期发育启动前AC的上升速度也明显高于青春期发育成熟后。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年龄、收缩压和体重指数与SI的偏回归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龄儿童的AC逐渐上升。建议结合年龄和青春发育水平来建立儿童期AC的参照值。  相似文献   

13.
房室旁道射频消融后T波改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房室旁道射频消融术前后T波改变的影响因素 ,以揭示T波的改变机制。选择房室旁道患者 116例 ,其中显性旁道 82例、隐匿性旁道 34例。术中旁道均成功阻断 ,均为单支旁道 ,消融前后均无束支阻滞者。结果 :82例显性旁道患者有 79例 (96 % )有T波改变 ,而 34例隐性旁道患者无一例有T波改变 (P <0 .0 1) ;左、右显性旁道T波改变无显著性差异 (95 %vs 10 0 % ,P >0 .0 5 ) ;T波改变程度与预激程度有关 ;有T波改变和无T波改变患者消融时间 (116± 37vs 118± 5 2s)、能量 (2 7± 5vs 2 8± 7W)和消融后CK MB(2 0± 3vs 2 1± 5IU/L)差异无显著性 ,P均 >0 .0 5。结论 :射频消融术后T波改变由电张力调整所致 ,与心肌损伤无关。  相似文献   

14.
在心脏直视手术下儿童Koch三角的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测儿童心脏疾病状态下Koch三角的大小及其变化,指导儿童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径的射频消融法的定位。选择心外科住院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患者19例。术中直视测量Koch三角的各条径线。计算Koch三角各径线与身高、体重、体表面积及超声所测心脏各心腔大小之间两变量间的关系。结果:Koch三角的高12.7±4.6mm、冠状窦口(CSO)下缘到三尖瓣(TV)隔瓣的最近距离6.3±2.5mm;Todaro腱长13.7±2.4mm、TV隔瓣长13.9±2.7mm、CSO上缘到Todaro腱的最近距离4.3±1.7mm、CSO直径6.8±1.7mm。Koch三角的大小、Koch三角的高、CSOTV的距离与年龄、体重、身高等呈相关关系;CSO直径、Todaro腱长、CSO到Todaro腱长度与上述因素无相关关系。结论:儿童Koch三角受多种因素影响,与成人的Koch三角存在明显大小差异,对儿童患者行慢径射频消融一定要在充分考虑射频消融术的风险效益后进行。  相似文献   

15.
射频消融治疗心动过速200例。前期(1~50例)心脏并发症17例(34.0%),外周血管并发症6例(12.0%),心室颤动2例(1.0%);后期(51~200例)心脏及外周血管的并发症则分别为9例(6.0%)、3例(2.0%),无心室颤动发生。前、后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46.0%VS8.0%,P<0.01)。前期并发症的发生较后期高主要与经验不多和技术操作不熟练有关。AH间期延长可能预示严重的阻滞的产生,应予警惕。  相似文献   

16.
特发性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特点(附二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两例特发性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 (BBR VT)的临床、心电图及电生理特性进行分析 ,提出该类病人的临床特点。两例病人均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例 1男性 ,VT发作最长持续达 2 7h ,体表心电图呈近似心室扑动的图形 ,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为类左束支阻滞图形 ,QRS波宽 2 6 0ms。平时体表心电图QRS波正常 ,心内电图提示HV间期延长 ,VT可稳定诱发和终止 ,存在V3 现象 ,右束支消融成功。例 2女性 ,VT发作病史 7年 ,呈无休止性VT发作 ,平时体表心电图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伴左前分支阻滞图形 ,VT可稳定诱发和终止 ,发作时其QRS波宽为 14 0ms ,呈类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伴左前分支阻滞图形 ,V波前有稳定的H波 ,消融左后分支后可导致Ⅲ度房室阻滞而终止VT。结论 :束支折返性VT可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病人 ,有独特的电生理特性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特发性VT  相似文献   

17.
阐明犬右房心外膜双极电图特征,以助于局灶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时消融靶点的确定。采用自制9极梳状电极在犬右房界嵴中部三尖瓣环侧处起搏并同步记录双极心外膜电图。首先沿界嵴纵轴向上腔静脉方向放置梳状电极,记录心外膜双极电图,旋转梳状电极每隔30度记录心外膜双极电图,依次记录心外膜双极电图直到起始位置。结果:以起搏电极为圆心在4mm(M=4mm)范围内双极电图初始向量向下,呈“Q”型或“Qr”型。在距起搏电极10mm(M=10mm)处发生极性转化,呈“RS”型或“Rs”型。结论:双极电图特征可能有助于快速、精确确定局灶性心动过速的消融靶点。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