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哮喘患儿缓解期气道反应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哮喘儿童缓解期气道反应性 ,为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 5 7例缓解期哮喘儿行肺功能及组织胺激发试验 ,测定FVC ,FEV1,PEF ,FEF0 .2 5%~ 0 .75% ,FEF50 % 。结果 在吸入组织胺后 6项指标均降低 ,均值与实验前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1)。再吸入 β2 激动剂喘乐宁气雾剂后均能恢复到实验前数值 ,仅PEF不能完全恢复。激发试验阳性 5 0例 (87.7% ) ,阴性 7例 (12 .3% )。有 4例在长期吸入皮质激素控制发作后10个月和 1年复查仍为阳性反应。结论 哮喘病人症状控制后气道高反应性仍然存在 ,提示早期、长时间吸入皮质激素控制气道炎症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类固醇治疗严重的慢性哮喘有很好的作用,但用于急性哮喘发作的效果尚不明了。皮质类固醇治疗哮喘病的作用机制包括:抗炎症作用,抑制组织胺的形成和贮存以及直接松弛平滑肌。本研究是为了评价在急性哮喘治疗的头36小时中类固醇的效果及其对支气管扩张药反应上的作用。材料和方法作者观察了一般门诊治疗(包括至少2剂舒喘灵吸入和临时单次大剂量氨茶硷静注)无  相似文献   

3.
吸入疗法对支气管哮喘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检测28例哮喘儿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吸入1个月、1a时血CD3、CD4,CD8,B细胞百分率、CD4/CD8,及血清IgG、IgA、IgM含量。结果 哮喘儿吸入糖皮质激素前血CD3、CD4、CD8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而CD4/CD8、B细胞百分率则高于正常对照组;吸入治疗1个月、1a时哮喘儿CD3、CD8渐增高,而细胞百分率渐下降,CD4/CD8恢复到正常对照组水平。吸入治疗后IgG、IgA、IgM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哮喘病人存在严重T细胞亚群、B细胞失调,且伴有低免疫球蛋白血症;吸入激素可能通过减轻气道局部炎症反应,调整T细胞亚群,使哮喘长期缓解。  相似文献   

4.
呼气峰速测定对小儿哮喘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于1987年来应用袖珍呼气峰速仪对84例7~12岁哮喘患儿测定最大呼气流量(PEFR)。其中50例单独测定PEFR,肺功能减退者占80%,与非阻塞性呼吸系疾病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另15例应用舒喘灵喷吸治疗,前后对比有显著差异。8例哮喘患儿q6h动态观测,绝大多数于12PM最低,12AM最高。11例患儿6分钟运动试验6例可诊断运动性哮喘。作者讨论了PEFR测定对诊断哮喘、检测运动性哮喘和鉴别不典型哮喘,了解呼吸功能;评价治疗方法、判断病情及预后;了解其昼夜节律变化,指导治疗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130例不同病因的呼吸系统疾病患儿进行家庭雾化吸人治疗,3岁以下患儿109例,占83.8%;其中哮喘儿童8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儿童17例;分别在治疗2周、2个月、6个月及1年后进行随访评价,记录其喘息或咳嗽情况、用药情况及活动受限情况,并对其中小于3岁的哮喘和CVA儿童进行肺功能监测.结果 130例患儿治疗2周后随访,99.2% (129/130)临床症状控制,88例哮喘儿童治疗远期有效率为71.6% (63/88),治疗6个月后,小于3岁哮喘患儿肺功能指标呼吸频率、吸气时间、呼气时间、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相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30例患儿中出现不良反应5例,占3.8%.结论 家庭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婴幼儿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方法,临床实践证明可行、有效并且安全,尤其适合婴幼儿哮喘和CVA患儿的维持期治疗.  相似文献   

6.
长期吸入皮质激素对哮喘患儿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吸入皮质激素治疗哮喘已被推荐为一线药物,但对于激素气雾剂与小儿骨代谢之间的关系研究不多。因此我们观察了15例长期吸入皮质激素哮喘患儿的骨矿含量,并将结果同以往的正常对照组有关数据相比较。对象和方法一、对象15例哮喘息儿均来自我院儿科哮喘专科门诊,其中男11例,女4例。5~10岁9例,~15岁6例。应用必可酮气雾剂(重庆葛兰素制药有限公司)吸入时间1/2~2年,其中1/2年3例,~l年8例,~2年《例;10例最初剂量300#g/天,5例为400u4/天。全部病例于症状控制后4~8周开始减量50~100ug/次,减至100ng/天为维持量,…  相似文献   

7.
大约26%~78%哮喘儿童在成年后呼吸系统症状依然存在.该文对接受统一治疗的哮喘儿童呼吸症状持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了研究. 方法 哮喘的诊断和严重性评估是根据《关于哮喘诊断和处理的国际联合公告》.间歇哮喘患儿予按需气雾吸入β2-激动剂治疗.持续性哮喘患儿吸入布地奈德(budesonide)800μg/d1个月症状改善后减量为400μg/d,随访阶段调整至能控制症状的最小剂量,井按需吸入β2-激动剂.要求患儿记录有关症状和治疗情况.哮喘严重性评估根据昼夜症状的发作次数按4级打分:1级 ≤3~4次/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吸入与单独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哮喘)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首次本院就诊的6 ~ 14岁符合哮喘诊断标准的临床发作哮喘患儿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予糖皮质激素与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吸入治疗,对照组仅予单纯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治疗6、12个月测定其肺功能指标,并观察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随访35例,对照组随访32例,治疗6个月观察组肺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控制率优于对照组(Pa<0.05),治疗12个月2组疗效相近(Pa>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与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吸入治疗6岁以上哮喘在治疗阶段临床控制率及肺功能改善优于单纯吸入激素,治疗12个月2组临床控制率及肺功能指标相近,主张哮喘仍以单独吸入激素治疗为主或联合治疗,临床控制后尽早改为单独吸入激素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与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吸入及单纯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差别.方法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2年3月至2004年5月儿科急诊及门诊诊断为哮喘的患儿141例,按单双日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选用糖皮质激素与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舒利迭)吸入,对照组行单纯激素吸入(辅舒酮)治疗,对其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指标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接受舒利迭治疗并成功随访的有63例,接受辅舒酮治疗并成功随访的有62例,两者临床疗效指标比较差异经非参数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PEFR之间比较,差异经方差分析同样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中到重度的哮喘患儿,糖皮质激素与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吸入较单纯激素吸入治疗能较好地控制并改善哮喘的症状.  相似文献   

10.
Astograph法气道反应性测定在儿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气道反应性测定是检查支气管对吸入抗原或非特异性刺激物收缩反应的方法,也称支气管激发试验。临床用于哮喘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严重度评估及疗效考核等[1]。根据吸入诱发剂的种类、吸入方法以及判定指标的不同,气道反应性测定有多种方法[2,3]。Astograph法采用强迫振荡法测定气道阻力(R)作为判断指标,整个操作在平静呼吸中连续吸入不同浓度的诱发剂,同时检测气道阻力变化了解气道反应性,十分钟左右即可完成,操作简便安全,结果可靠,特别适用于儿童。我们应用该法对74例哮喘患儿和32例正常儿童进行非特异性气道反应性测定,总结如下。对…  相似文献   

11.
严重哮喘病人首选吸入肾上腺素能β2受体激动剂和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无有效应答者持续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是安全有效的疗法,如病情持续加重,就需静脉应用β2受体激动剂治疗,但有报道静脉应用β2受体激动剂有明显的心脏毒性。该研究在静脉应用特布他林(IVD)治疗儿童严重哮喘期间通过测定血肌钙蛋白(cTnT)来检查其心脏毒性并与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心电图(ECG)改变进行比较。 方法 研究对象为1997年1~12月间在波士顿儿童医院用IVT治疗急性严重哮喘的患儿,仅在对持续雾化吸入沙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作为儿童哮喘预防性抗炎治疗的第一线药物,其效应性、安全性已成为 医患双方共同关注的焦点。但目前长期吸入治疗对肾上腺皮质功能和生长发育影响的国内研究为数不多,因此我 们进行一项对照研究以观察二丙酸倍氯米松(BDP)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50例哮喘儿童根据病 情严重程度,在快速缓解后给予不同剂量二丙酸倍氯米松吸入,为期6月~2.5年。治疗期间定期随访,观察临床 疗效,监测最高呼气流速(PEFR)值,测量体重、身高及修改吸入剂量,并进行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含量测定。结 果 临床总有效率90%(45/50),与对照组[70%(21/30)]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吸入BDP后6个 月时PEFR值和初诊时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患儿身高、体重与同龄正常值比较无异常(P> 0.05);24h尿游离皮质醇在正常范围。结论 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治疗不同严重程度的儿童哮喘,疗效好,而且 安全。  相似文献   

13.
呼气流速峰值(PEFR)是反映通气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单次测定其临床价值有一定的局限性。我科用国产袖珍呼气峰速仪对22例哮喘患儿进行PEFR昼夜节律变化的观察,并以15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以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哮喘缓解期儿童伴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时维持临床控制的干预措施。方法选取100例达到临床控制的哮喘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以最低剂量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复合制剂(ICS/LABA)每晚吸入维持临床治疗。伴发AURI时均予常规处理;观察组除常规处理外同时给予早期短期升级治疗,即在维持治疗基础上每日早晨加吸等量ICS/LABA复合制剂,维持升级治疗7~10 d。两组急性发作时均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按哮喘指南诊治。治疗3、6、9、12个月后观察两组哮喘控制水平、哮喘急性发作严重程度、肺功能指标变化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等。结果治疗3、6、9、12个月各随访时间点,观察组哮喘控制率均在90%以上,对照组为80%左右,两组控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各随访时间点观察组哮喘急性发作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肺功能大、小气道指标均明显改善(P <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吸入糖皮质激素量以及对家庭生活的影响均明显减少(P < 0.05)。结论哮喘缓解期儿童伴发AURI时早期短期升级治疗可预防哮喘急性发作,提高哮喘控制率,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5.
小儿哮喘不同时期气道炎症改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探讨小儿哮喘不同时期气道炎症的改变 ,指导临床治疗 ,测定30例哮喘患儿在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血浆丙二醛(MDA)浓度、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含量、血清总IgE和肺功能最大呼气流速(PEFR)的变化 ,且与18例正常对照组儿童比较。结果显示 ,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MDA、ECP、总IgE比缓解期明显升高 ,而SOD、PEFR明显下降(P均<0.01)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 ;与对照组比较 ,缓解期MDA、ECP、总IgE也有明显升高(P<0.01) ,SOD明显下降(P<0.01) ,PEFR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 ,哮喘患儿在急性发作期气道炎症加重 ,存在气道狭窄与阻塞 ,哮喘缓解期可以无临床症状 (PEFR正常) ,但气道炎症持续存在。因此,若要终止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 ,监测气道炎症改变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与长效 β2 受体激动剂吸入及单纯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差别。方法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2 0 0 2年 3月至 2 0 0 4年 5月儿科急诊及门诊诊断为哮喘的患儿 14 1例 ,按单双日进行随机分组 ,治疗组选用糖皮质激素与长效 β2 受体激动剂 (舒利迭 )吸入 ,对照组行单纯激素吸入 (辅舒酮 )治疗 ,对其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指标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接受舒利迭治疗并成功随访的有 6 3例 ,接受辅舒酮治疗并成功随访的有 6 2例 ,两者临床疗效指标比较差异经非参数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PEFR之间比较 ,差异经方差分析同样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中到重度的哮喘患儿 ,糖皮质激素与长效 β2 受体激动剂吸入较单纯激素吸入治疗能较好地控制并改善哮喘的症状。  相似文献   

17.
支气管哮喘是最常见的儿童呼吸道慢性疾病,气道反应性增高是哮喘的特征之一.支气管激发试验是选择对气道有强烈收缩作用的物质作为吸入激发物来测定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变化,以评估气道的反应性.近年研究发现在儿童哮喘的缓解期用支气管激发试验评价气道反应性的高低可有效指导治疗,更好的控制哮喘.  相似文献   

18.
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儿童哮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新型的表面糖皮质激素吸入剂丙酸氟替卡松(FP)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4~14岁哮喘患儿58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病情轻、中、重,分别给予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250μg/d、375μg/d、500μg/d吸入治疗,观察期为6个月。记录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的临床评分、呼吸峰流速(PEFR)值,治疗前后测清晨8:00血清皮质醇浓度、不良反应。结果:58例哮喘儿童吸入治疗后1、3、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临床评分减少及肺功能PEFR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明显改善,P<0.01。吸入治疗前后测清晨8:00血清皮质醇浓度均在正常范围内,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250~500μg/d吸入治疗4~14岁哮喘儿童半年是有效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患儿粘附因子系统与补体激活片段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了2002-01—2004-12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就诊的26例哮喘患儿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血清细胞间粘附因子-1(sICAM-1)、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因子-1(sVCAM-1)和补体激活片段(sC5b-9)的质量浓度变化,并与28名健康儿童比较。结果哮喘患儿治疗前血清sICAM-1、sVCAM-1和sC5b-9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吸入糖皮质激素后血清sICAM-1、sVCAM-1和sC5b-9质量浓度逐渐下降,吸入时间越长,sICAM-1、sVCAM-1和sC5b-9质量浓度降低越明显;吸入糖皮质激素12个月后血清sICAM-1、sVCAM-1和sC5b-9质量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粘附因子和补体激活片段在哮喘的发病中可能起了一定的作用。长时间吸入糖皮质激素可降低sICAM-1、sVCAM-1和sC5b-9的水平。测定血清sICAM-1、sVCAM-1和sC5b-9水平可用于吸入糖皮质激素抗炎疗效的判断,也可作为哮喘病情和治疗临床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新型联合制剂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吸入剂是将糖皮质激素丙酸沙美特罗替卡松和β受体激动剂沙美特混入同一装置的新型复合吸入型抗哮喘药物,既含有糖皮质激素又含有长效肾上腺素β2受体激动剂,兼具抗炎解痉双重功效。我们观察了96例中、重度哮喘病儿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剂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及疗效,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