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宁 《山东医药》2012,52(12):41-42
患者女,33岁,主因“清宫术后闭经2个月”于2009年1月4日首次入院.2008年因原发不孕行试管婴儿妊娠双胎,孕5个月自然流产,流产后1周行清宫术.术后闭经,有周期性下腹痛.月经史16/3~4/35~40 d,经量中等,无痛经,G1P0.2002年曾行腹腔镜检查发现“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其母有胃癌病史.患者体质量指数22.1,妇科内诊无异常.经阴道B超:子宫内膜0.4 cm.宫腔镜检查:宫腔呈窄桶状,宫深5.5 cm,双侧输卵管开口未见,未见正常内膜.于2009年1月6日行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术中打开宫腔,显露双侧输卵管开口,宫壁内膜薄,残余正常内膜面积小于1/3.术后给予戊酸雌二醇(补佳乐)10 mg/d,连续口服2个月余.  相似文献   

2.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与女性生殖和代谢相关的常见内分泌障碍性疾病,各种内分泌激素通过子宫内膜受体或(和)受体结合发挥作用,使PCOS患者子宫内膜可能表现为分泌期反应不良、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不典型性增生甚至癌变等.PCOS对子宫内膜的影响机理的研究是国外近年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分段刮宫诊断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了2009年8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48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比较分析患者术前分段刮宫和术后子宫病理,探讨差异性的原因.结果 16例(33.3%)刮宫病理轻度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中,术后12.5%(6例)存在病变,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0,P<0.05).14例(29.2%)刮宫病理中度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中,术后存在病变者占22.9%(1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49,P>0.01).术前18例重度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均存在病变,8例证实为子宫内膜癌(44.4%).结论 分段诊断刮宫术和术后子宫病理存在差异,重度非典型增生患者应排除子宫内膜癌.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ole of the fractional dilatation and curettage (D&C) in the diagnosis of atypical hyperplasia of endometrium. Methods 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in 48 patients diagnosed as atypical hyperplasia of endometrium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2009 to Dec.2010. We compared the pathology results of D&C with hysterectomy specimens, and investigated the reasons for the difference. Results The six patients (12.5%) with mild atypical hyperplasia of endometrium still presented with significant pathological changes after D&C (χ2 = 5.90, P<0.05), 11 cases (22.9%) in 14 patients(29.2%) with moderate atypical hyperplasia (χ2=0.49, P>0.01), 18 cases (100%) in patents with serious atypical hyperplasia, among which even 8 patients (44.4%) were verified as endometrial cancer. Conclusions There exists pathological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fractional D&C and hysterectomy specimens. Patients with severer atypical hyperplasia may have a higher risk of developing endometrial cancer.  相似文献   

4.
韩玲  张秉宜  佐满珍 《山东医药》2011,51(30):110-110
患者35岁。因痛经1 a,加重2个月于2011年3月17日入院。孕1产1,无人流史。患者2009年9月体检发现右侧卵巢囊肿,予桂枝茯苓胶囊、金刚藤胶囊治疗3个月。平素月经规律,1 a前出现痛经查盆腔彩超示:宫颈偏后壁见一大小约2.1 cm×2.3 cm低回声,右侧卵巢见一大小约3.3cm×2.7 cm。本次入院妇科检查:宫颈管膨大,宫颈口见一大小约3 cm×2 cm肿块,肿块为囊性,张力较高,表面充血。  相似文献   

5.
王蓁  曹红  王萍  戴淑真 《山东医药》2006,46(22):16-17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黏附分子-1(sICAM-1)及血清抗原CA125对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价值。方法 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44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4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及30例正常妇女血清sICAM-1和CA125水平,计算两血清指标单独或联合应用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相应诊断学参数。结果异位囊肿组血清sICAM-1水平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及对照组,与血清CA125相一致。血清sICAM-1(临界值440ng/ml)诊断异位囊肿的综合评价指标(诊断指数)明显高于血清CA125(临界值35U/ml)或二者联合测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sICAM-1可作为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免疫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郝颖新 《山东医药》2023,(24):46-49
目的 总结血清甲胎蛋白(AFP)异常升高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MOGCTs)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血清AFP异常升高MOGCTs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以“发现盆腔肿物50 d”为主诉入院,入院前50天患者扪及自身下腹部肿物,偶有腹痛,无发热、乏力、腹胀、腹坠等症状。妇科B超检查提示盆腔实囊性肿物,12.3 cm×9.7 cm×9.7 cm,形态不规则,回声不均匀,内大部分为实性回声,可见少量液性暗区,内为稀疏颗粒,血流短枝状。腹盆部核磁共振检查提示双侧卵巢恶性肿瘤,盆腔积液。血清AFP 142 779 ng/mL,血清糖链抗原125 187 U/mL,其余实验室检查结果无异常,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患者具备手术指征,遂行手术治疗[卵巢癌根治术(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腹膜活检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左MOGCTs(卵黄囊瘤)FIGOⅠC2期,T1C2N0M0。术后以长春新碱+更生霉素+环磷酰胺方案(VAC方案)行3个疗程化疗(2021年11月5日—12月28日),监测到血清AFP水平下降后又升高,妇科超声提示盆腔偏...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72岁。因排尿不畅2年,停止排尿10h入院。查体:血压146/76mmHg,心率齐,无杂音。下腹局部隆起,叩诊浊音。实验室检查:心肌酶谱、血清电解质正常。B超检查:前列腺增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1例成人卵巢颗粒细胞瘤(AGCT)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AGC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以“不规则阴道流血1月余”入院。阴腹联合彩超检查显示:(1)左侧附件区多发囊性包块(查见数个无回声区,其中较大一个约88 mm×64 mm×57 mm);(2)子宫多发低回声(考虑子宫肌瘤,其中较大一大小约9.6 mm×5.7 mm);(3)右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CA125、CA199、HE4、CEA、SCC均正常;妇科B超检查显示:宫体大小约58 mm×47 mm×43 mm,轮廓清晰,形态规则,肌层回声均匀分离,内膜线剧中,厚约7 mm,左附件区可见大小约92 mm×60 mm的无回声区,边界清,形态规则,内可见数条高回声光带分隔,内未见血流信号。初步诊断盆腔肿物(性质待查)。患者接受腹腔镜检查术,术中见左侧卵巢囊性肿物,质韧,包膜光滑完整,可见其内呈暗红色,张力高,活动度可,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右侧输卵管迂曲增粗,内可见暗红色积水样改变,遂行腹腔镜下左侧附件切除术+右侧输卵管切除术左侧附件切除术+右侧输卵管切除术,术中快速冰冻结果显示AGCT,建议行卵巢肿瘤全面分期术,患者...  相似文献   

9.
李响  曹保利 《山东医药》2014,(6):108-108
患者女,28岁,因孕1产0孕27周,下腹坠痛4d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坠痛伴恶心、呕吐2次,就诊于外院,B超示中期妊娠、胎盘低置状态。给予口服利托君好转。3d后再次下腹坠痛,无阴道出血,无发热,无恶心、呕吐,为进一步治疗收入院。入院查体:腹部膨隆,宫底脐上三指,胎心140次/min,未触及宫缩,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入院诊断:晚期先兆流产,胎盘低置状态。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71岁,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RAEB-Ⅱ)",骨髓细胞染色体检查见5号染色体及7号染色体缺失的异常核型.予以间断输注红细胞和补充血小板,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利血宝3000 U/次,2次/周)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格拉诺赛特250 μg,隔日1次)等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1.
张晶  李慧 《山东医药》2012,52(13):53
患者女,73岁。因绝经20余年后,阴道不规则流血1月余于2011年3月1日就诊。门诊妇科检查示:阴道通畅,见少许血性分泌物,宫颈可见多个纳氏囊肿,无举痛。彩超示:子宫体8.4 cm×8.0cm×5.8 cm,形态失常,肌层回声不均质,左侧壁探及4.9 cm×4.9 cm的低回声结节,内膜厚2.8 cm,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伴难治性中性粒细胞减少(RN)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1例MDSRN患者的诊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MDS-RN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治经过、骨髓细胞形态学及遗传学的结果。结果:患者58岁,因乏力就诊,WBC 2.9×109/L,分类N 35%、L 56%、M 9%,Hb 136 g/L,PLT 182×109/L,骨髓象:增生活跃,粒系占57.5%;其中见假P-H畸形、胞浆颗粒减少、分叶障碍等发育异常粒细胞占24%。红系形态未见明显改变。巨核细胞增生,可见胞体小、单圆核巨核细胞。染色体核型检查发现46,xy,add(16)q24[20]。结论:对MDS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单系发育异常患者,除常规骨髓象、骨髓活检观察细胞形态学外,应做染色体核型分析,2代测序技术检测基因突变,以作出MDS的精准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淋巴结核伴血清CA125升高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80%的晚期非黏液性卵巢上皮癌患者血清CA125升高,故CA125被公认是卵巢较特异的肿瘤标志物,多年来一直被用作卵巢上皮性癌的辅助诊断指标[1].近年发现多种疾病CA125也升高.我们收治了无肺浸润的颈部和腹膜后淋巴结核伴血清CA125明显升高患者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16岁.主因"腹胀伴腰部不适2个月"于2006-07-04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无诱因出现腹胀,进食后加重,伴有腰部不适,食欲减退,2个月体重减轻5 kg.既往健康.查体:体温36.2℃,脉搏82次/min,血压120/79 mmHg(1 mmHg=0.133 kPa),无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皮肤无黄染及淤点,双肺及心脏听诊无异常,腹部平坦,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血常规、血生化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5.
丁锋 《山东医药》2010,50(25):17-17
患者 男,40岁。因咽部不适1周于2009年12月26日就诊。喉镜检查显示咽部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喉室黏膜充血,诊断:急性咽喉炎。给予克拉霉素胶囊0.25g口服,2次/d;阿米卡星0.4g、地塞米松5mg雾化吸入。患者服药当日出现夜间失眠,第2天服药后再次失眠,于第3天停用克拉霉素,继续雾化吸入治疗,停药后失眠未再出现。患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  相似文献   

16.
吕春颖  杨淑莲  杜昊 《山东医药》2014,(15):106-107
患者女,52岁,主因进行性面白乏力8a,加重伴间断发热、齿龈渗血1个月,于2013年lO月10日以急性白血病(AML)收入院。2005年7月初,患者因无明显诱因出现面白乏力、活动后心慌气短于当地医院就诊,经骨髓穿刺检查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Ⅱ,未予特殊治疗。2005年7月19日转来我院,骨髓穿刺检查示增生活跃;粒系增生,  相似文献   

17.
<正>一、病例报告患者女,53岁,因刺激性干咳伴消瘦2月余来我院门诊就诊。门诊胸部正侧位片检查未见异常;腹部彩超检查提示:肝、胆、胰、脾、双肾、子宫、双侧附件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均在正常参考区间,糖类抗原125(CA-125)923.3U/mL,糖类抗原153(CA-153)228.9U/mL,糖类抗原199(CA-199)47.21U/mL。随后行电子结肠镜检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32岁,因"月经量增多3个月"于2012年3月1日入院。患者于3个月前出现月经量增多,伴血块,无发热、腹痛等不适。在我院门诊行宫腔镜检查提示宫腔中下段内凸型肌瘤,拟诊"子宫黏膜下肌瘤",收入院进一步治疗。G2P1A1,曾剖宫产1次,人工流产1次;既往病史和家族史否认有特殊。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贫血貌,心肺  相似文献   

19.
李云飞  刘玉环 《山东医药》2012,52(12):40-41
患者女,23岁,已婚,无妊娠史.2011年5月8日外院B超提示残角子宫积血,于2011年5月16日来我院就诊.患者平素月经规律,4~5/28~32 d,初潮16岁,经量中等,近5a经后间断阴道少量深褐色或咖啡色分泌物10余d,伴逐渐加重的痛经.妇科检查:外阴已婚未产式,阴道通畅,白带量中、无异味,阴道左侧壁中上段略饱满、无明显张力,左侧壁中段见一小孔隙、直径约3 mm,探针可探入孔隙内,有一较深腔隙.宫颈光滑,略小.  相似文献   

20.
赵敏 《内科》2011,6(3):275-276
不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atypical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aCML)是一组bcr/abl阴性的骨髓增生异常伴白细胞增高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骨髓中以成熟中性粒细胞及中、晚幼粒细胞的增多、脾大,可伴有轻度贫血、血小板减少等类似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症状,但是Ph染色体及bcr/abl融合基因均阴性。目前全世界关于t(8;9)不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报告不足10例。现将我院就诊的1例t(8;9)不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