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室内常见气传真菌对动物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室内常见气传真菌对肺组织的损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室内常见气传真菌孢子混合悬液气管染毒大鼠,通过分析肺灌洗液生化指标的改变观察真菌所致肺损伤的情况,并检测肺组织氧自由基的变化。结果:染毒组动物肺灌洗液中,LDH,AKP,ACP浓度显增加,肺组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浓度亦较对照组高。结论:室内常见气传真菌孢子染毒可使机体气传真菌污染并对机体肺组织造成损伤,肺组织氧自由基可能是这种改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以体外培养SD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为靶细胞,研究PM10与气传真菌单独和联合染毒对它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并阐明剂量-反应关系.[方法]采集室内PM10、气传真菌,配制成染毒溶液.用不同浓度的PM10、气传真菌,以及PM10和气传真菌联合染毒液染毒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分别测定培养液中肺泡细胞存活率、吞噬率和吞噬指数以及细胞因子TNF-α,观察PM10与气传真菌单独和联合染毒对肺巨噬细胞存活率及其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PM10和真菌均能引起AM存活率降低,且有一定剂量-效应关系,剂量越高,存活率越低(P<0.05).联合染毒组存活率低于相应单独染毒组.2×2析因试验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联合染毒组存活率下降,且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PM10和真菌对巨噬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存在联合作用.单独和联合染毒组的吞噬率、吞噬指数也均呈剂量依赖性下降.高剂量组的吞噬率、吞噬指数远远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2×2析因试验设计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联合染毒组的吞噬率、吞噬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PM10和真菌对AM吞噬功能具有一定联合效应.结果还表明,阴性对照组培养上清液中未检测到TNF-α.染毒组TNF-α活性则随剂量上升而上升(P<0.05).但PM10和真菌单独染毒时的最高剂量组TNF-α活性反而降低了,这提示在适当增高剂量时,可使细胞合成与分泌TNF-α增加,但过高剂量时,细胞受损以至功能受抑.2×2析因试验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联合染毒组TNF-α活性改变有显著性意义(P<0.05).联合染毒组TNF-α活性约等于相应单独染毒组的TNF-α活性之和.[结论]室内PM10和气传真菌有细胞毒性,并能损害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并且能增加肺泡巨噬细胞产生TNF-α.提示在作用终点上,PM10和气传真菌有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3.
常见气传真菌对动物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上海6个不同的功能分区每月采集空气样品,分类鉴定气传真菌以明确其菌相分布,以此为基础配制肺灌洗染毒液,染毒24小时后进行大鼠肺灌洗实验,检测肺灌洗液的细胞成分和生化指标,研究气传优势真菌对实验动物的肺损伤作用,探讨其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颗粒物PM2.5对慢性支气管炎大鼠与正常大鼠的急性毒效应,以及这种毒效应在模型组和正常组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气管滴注的方法,对慢性支气管炎模型组和正常组连续染毒3天,在最后一次染毒24小时后处死动物,分析肺灌洗液中白蛋白(ALB)、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KP)、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的含量。结果颗粒物PM2.5对模型组和正常组动物均产生急性毒作用,且存在剂量反应关系;模型组肺灌洗液中ALB、LDH、AKP和MDA四项指标在高剂量组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GSH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颗粒物PM2.5可以导致大鼠急性肺损伤,并且慢性支气管炎模型组比正常组对颗粒物PM更加易感。  相似文献   

5.
胡勇  邓致荣  刘亮 《职业与健康》2010,26(12):1326-1329
目的研究地下工程作业环境空气中颗粒物对肺脏的毒理效应。方法将采集的PM10和PM2.5制成颗粒物悬液,采用气管滴注法对6组Wistar大鼠进行染毒,每天1次,连续染毒7d。最后一次染毒结束24h后,处死大鼠,取肺泡灌洗液进行分析,检测总蛋白(TP)、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乳酸脱氢酶(LDH)、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的含量或活力。肺组织作病理切片。结果随染毒剂量的增大,各项指标均出现含量或活力增高,PM10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M10中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有TP(P0.05)、LDH(P0.01)和AKP(P0.05)。PM2.5中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有LDH(P0.05)和AKP(P0.01)。而PM10低剂量组和PM2.5低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下工程作业环境中空气PM10和PM2.5能够引起肺部血管通透性改变和肺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6.
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对大鼠气道的致炎症作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目的 探讨城市大气颗粒污染物(PM10)对大鼠肺脏的毒性作用,并为进一步研究PM10在诱发大鼠哮喘中的作用筛选敏感指标提供依据。方法 用MODEL-120A型大容量采样器采集北京市城区颗粒物PM10,进行大鼠气管两次注入染毒。结果 染毒大鼠支气管肺沟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均有升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降低,并有剂量-反应关系。PM10染毒组大鼠肺匀浆上清液中ACP、GSH-Px活性与对照组比较仅在高剂量组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病理切片显示,PM10可引起肺泡及细支气管结构损伤,肺间质炎性细胞侵润,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明显增多,并随染毒剂量增加炎性损伤作用加重。PM10有自由基活性并可引起大鼠气道急性炎症反应。结论 ACP、GSH-Px可作为检测PM10对大鼠气道炎性损伤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体外培养SD大鼠肺泡巨噬细胞 (AM)为靶细胞 ,研究PM10 与气传真菌单独和联合染毒对它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并阐明剂量_反应关系。[方法]采集室内PM10、气传真菌 ,配制成染毒溶液。用不同浓度的PM10、气传真菌 ,以及PM10 和气传真菌联合染毒液染毒大鼠肺泡巨噬细胞 ,分别测定培养液中肺泡细胞存活率、吞噬率和吞噬指数以及细胞因子TNF_α ,观察PM10 与气传真菌单独和联合染毒对肺巨噬细胞存活率及其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PM10 和真菌均能引起AM存活率降低 ,且有一定剂量_效应关系 ,剂量越高 ,存活率越低 (P<0.05)。联合染毒组存活率低于相应单独染毒组。2×2析因试验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 ,联合染毒组存活率下降 ,且具有显著性意义 (P<0.01)。提示PM10 和真菌对巨噬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存在联合作用。单独和联合染毒组的吞噬率、吞噬指数也均呈剂量依赖性下降。高剂量组的吞噬率、吞噬指数远远低于阴性对照组 (P<0.05)。2×2析因试验设计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联合染毒组的吞噬率、吞噬指数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0.01) ,提示PM10 和真菌对AM吞噬功能具有一定联合效应。结果还表明 ,阴性对照组培养上清液中未检测到TNF_α。染毒组TNF_α活性则随剂量上升而上升 (  相似文献   

8.
PM_(2.5)对小鼠肺急性损伤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PM2 5的急性毒效应 ,探讨免疫损伤和氧化损伤在PM2 5对肺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以昆明小鼠为试验对象 ,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 ,生理盐水对照组和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PM2 5组共 5组 ,除空白对照组外 ,其他各组气管滴注染毒 2 4小时后 ,分析支气管肺灌洗液中乳酸脱氢酶 (LDH)、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 (ACP)、白蛋白 (ALB)、一氧化氮 (NO)、一氧化氮合酶 (NOS)、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等含量和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白细胞介素 1(IL - 1)活性 ,以及测定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并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空白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 ,各指标未见明显差异 ;试验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 ,肺灌洗液中LDH、AKP、ACP、ALB、NO、NOS、MDA等含量和TNF α、IL 1活性有显著性增高 (P <0 0 5 ) ,SOD含量和肺巨嗜细胞的吞噬功能明显下降 (P <0 0 5 ) ,均呈现出剂量依赖性关系。结论 PM2 5的吸入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 ,从而造成对小鼠肺实质细胞和膜性组织的毒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超细碳黑对大鼠的急性肺毒性的剂量效应关系,探讨在超细颗粒物较高浓度污染条件下的急性动物肺损伤的情况。[方法]以雄性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超细碳黑低、中、高浓度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各浓度组经气管滴注染毒3 d,最后1天后,分析支气管肺灌洗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及白蛋白(ALB)、总蛋白(TP)、丙二醛(MDA)的含量,同时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各浓度组与对照组比较,肺灌洗液中各指标均存在剂量反应关系,LDH、AKP、ACP、NOS活性和ALB、TP、MDA含量随染毒浓度的升高而增高,其中,中、高浓度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各浓度组肺组织病理与对照组比较,随着染毒浓度的增加,病变逐渐严重。[结论]超细碳黑对大鼠肺部产生急性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效应;对大鼠肺部的实质细胞、膜性组织和间隙组织具有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 carbon nanotubes,MWCNTs)对Wistar大鼠的急性肺毒性作用。[方法]用脱氧核苷酸钠盐(deoxyribonucleic acid sodium salt,DNA钠盐)提高MWCNTs的分散度,设3个浓度组(2、10、20mg/mL)和空白对照组及溶剂对照组,采用气管滴注的方法染毒,一次滴注量为1.5mL/kg体重,每天1次,连续滴注3d,染毒结束后24h,计算肺灌洗液中各类白细胞百分比,测定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KP)、灌洗液中总蛋白(TP)等细胞毒性及谷胱苷肽(GS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物(SOD)等细胞氧化损伤指标,并观察肺病理改变。[结果]中、高剂量染毒组肺灌洗液中细胞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肺泡灌洗液中TP、AKP、LDH和MDA含量随之升高,而GSH和SOD含量随之降低,且各个指标的变化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肺组织病理显示炎症性病变,主要表现为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尘细胞聚集,黏膜损伤和血管出血等。[结论]MWCNTs具有致大鼠急性肺毒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研究装潢聚氨酯漆挥发物的肺脏毒性。方法:分别在大鼠吸入高、低剂量聚氨酯漆挥发物1、3、7天(每天2h)后进行肺灌洗液成分测定。结果:接触聚氨酯漆挥发物后,肺灌洗液中酸性磷酸酶在接触7天后比对照组明显增高,而巨噬细胞计数、乳酸脱氨酶、碱性磷酸酶、白蛋白均未见明显改变。结论:聚氨酯漆挥发物对机体肺脏巨噬细胞有一定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气污染物所致大鼠深部呼吸道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大气污染物引起机体呼吸道炎症的机制,为控制大气污染、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将体重在180—220g的8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进行颗粒物和SO2、NO2染毒,颗粒物染毒采用气管注入法,各注入颗粒物7.5,15,30mg,灌注体积为lm1,对照组注入同体积的生理签水。染尘后的第2d,再进行SO2和NO2混合气体染毒,低、中、高剂量组的SO2和NO2的浓度分别为8,5;16,10;32,20mg/m^3,对照组为空气。连续染毒7d后,于染毒后的第ld处死一半大鼠,第8d处死其余大鼠。分别进行血清中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唾液酸(SA)、乳酸脱氢酶(LDH)、铜蓝蛋白(CP)、总蛋白、白蛋白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ACP、AKP、SA、LDH、总蛋白的测定。结果 染毒后第ld,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AKP、SA、CP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有显性差异(P<0.05),第8d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SA、CP、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大鼠染毒后第ld BALF中SA、LDH、和总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第8d LDH和总蛋白仍呈高水平(P<0.05,P<0.01)。结论 大气污染物可致大鼠肺泡膜破坏,可能是呼吸道和肺部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14.
将大鼠分成Ⅰ、Ⅱ、Ⅲ、Ⅳ组分别置于煤气厂焦炉顶TSP 5.89mg/mg/m~3,SO_2 1.14mg/m~3;调向室TSP2.77mg/m~3,SO_2 0.038mg/m~3生活区TSP0.453mg/m~3,SO_2 0.038mg/m~3;对照组TSP0.087mg/m~3,SO_2 0.055mg/m~3,作吸入暴露试验5天后,Ⅰ组鼠各检测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Ⅱ组鼠LDH、ACP高于对照组,Ⅲ组鼠仅LDH高于对照组。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未发现肺损伤加剧,肺巨噬细胞内和肺组织内吸入尘负荷与各点飘尘浓度呈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气管滴注大气细颗粒物(PM。)和3种铅化合物(PbSO4、PbCl2和PbO)对大鼠的急性肺毒性及血液毒性作用。[方法]将7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PM2.5染毒组(低、中、高染毒剂量分别为1.6、8.0、40.0mg/kg体重)、PbSO4、PbCl2和PbO染毒组。其中,3种铅化合物的低、中、高染毒剂量分别为13.5、67.5、337.5μg/kg体重。各剂量组均经气管滴注连续染毒3d。末次染毒24h后,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计数,测定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白蛋白(ALB)及总蛋白(TP)的含量;收集血液测定全血中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δ-ALAD)活性。[结果]PM25及3种铅化合物均可致大鼠BALF中的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巨噬细胞比例明显降低;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BALF中LDH、AKP、ACP、TP和ALB含量随之升高,呈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且PM2.5引起的上述作用较铅化合物明显。3种铅化合物两两比较发现,硫酸铅组对中性粒细胞比例、巨噬细胞比例、AKP、ACP和TP的作用较为明显。末次染毒24h后,大鼠全血中δ-ALAD活性随染毒剂量的升高而降低,PM2.5组作用较铅化合物明显;3种铅化合物中,硫酸铅的降低作用最明显。[结论]气管滴注PM2.5和3种铅化合物均可引起Wistar大鼠的急性肺毒性及血液毒性;与含同剂量铅的PM2.5相比,铅化合物的作用较弱。而3种铅化合物的毒性也互不相同,其中硫酸铅的毒性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