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孕妇的影响。方法 38例剖宫产患者为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专科护理;选择42例剖宫产患者为观察组,在围术期常规专科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术前、术中、术后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孕妇术中紧张恐惧程度、手术时间及术前、术后SAS、SD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2组产妇在术中紧张恐惧程度及术前、术后焦虑和抑郁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术中、术后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产妇在术中紧张恐惧程度与术后焦虑和抑郁的不良情绪,对促进产妇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手术室护士对剖宫产产妇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博 《中国实用医药》2009,4(27):196-197
产妇产前会对剖官产产生害怕、担心、焦虑等心理反应,这会造成产妇生产过程中过于紧张,导致不能完全配合剖宫产手术而有可能引起不必要的后果。对剖宫产妇女进行心理护理十分重要。术前为产妇营造好的环境,与产妇加强交流,向产妇说明情况;术中根据产妇情绪变化及时安慰,避免血迹、器械等刺激产妇;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3.
剖宫产是目前解决产科高危妊娠、难产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 ,本文简述剖宫产手术产妇的心理特征及护理。1 手术前产妇的心理特征及护理1.1 紧张、焦虑、恐惧心理 :施行剖宫产者大多为 2 8岁以下初产妇且在临产后发现异常情况。由于产妇在思想上的最初概念是自己能正常分娩 ,对剖宫产术认识不足 ,心理准备也不足 ,一但得知需要手术心理常十分紧张、恐惧、焦虑。急诊入院的产妇若伴有阴道流水、出血、子痫抽搐等情况 ,她们更是紧张和焦虑、恐惧。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主动热情接待病人 ,细心观察产程 ,各项操作应轻柔 ,多给病人解释 ,介绍手术…  相似文献   

4.
张英 《医药论坛杂志》2011,(21):198-199
目的总结健康教育应用于剖宫产术后疼痛患者的体会。方法评估不同的剖宫产术后疼痛患者心理状况,制定标准教育计划,实施个体化的健康教育。结果提高剖宫产术后疼痛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使产妇术后疼痛程度减轻,时间缩短。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应用于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应用,可以使产妇消除紧张、焦虑和恐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促进了术后身体的恢复,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母乳喂养的成功。使产妇能身心放松,轻松度过剖宫产术后疼痛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并评价剖宫产产妇在围手术期的护理需求以及对应的护理体会.方法 分析我院240例剖宫产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护理需求,并依据护理需求确定围手术期的具体护理对策.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心理质量得在25~75分之间.分值比较高的产妇其心理素质与适应能力强于分值较低的产妇.产妇的心理特点主要以恐惧与焦虑为主.这是由于大多数剖宫产产妇对手术缺乏心理准备,因而易于出现紧张与焦虑心理.本研究结果显示剖宫产产妇的护理需求主要包括:担心并发症、了解病情进展、配偶支持、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与质量以及指导出院后注意事项.结论 加强对剖宫产产妇的产前、产时以及产后护理,能够确保母婴健康安全,避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产妇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影响母乳喂养因素,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3年4月我院剖宫产的产妇165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术后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根据随机原则分组。A组接受常规护理,B组针对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加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率的差异性。结果对比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率发现,B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剖宫产术后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包括体位限制、惧怕疼痛、心理障碍等,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针对上述因素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以提高剖宫产产妇的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围术期心理护理对剖宫产产妇的作用。方法:将250例剖宫产产妇分成两组,每组125例,观察组在分娩中全程给予心理支持护理,而对照组只实行常规护理。结果:对照组有50例(40.0%)产妇产生焦虑情绪、术后出现疼痛、呕吐等现象,而观察组仅有20例(16.0%)产妇心理护理治疗无效而产生焦虑情绪,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心理干预后,恐惧、焦虑、害怕疼痛等心理反应方面明显改善,有助于孕产妇生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采用剖宫产手术方式进行分娩的产妇越来越多,但由于活动及饮食受限等原因会影响乳汁的分泌,加之术后刀口疼痛等因素会导致产妇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1,2]。舒适护理作为一种整体的、个性化和有效的护理模式在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护理中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产妇的泌乳量增加,提高母乳喂养率[3,4]。我院对收治的行剖宫产手术的初产妇,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在剖宫产产妇围术期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该院剖宫产产妇240例,按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20例。对照组实施产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全程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手术的信心率、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产后泌乳时间、48小时泌乳量。结果干预组对护理服务满意率、对手术的信心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产妇泌乳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48小时产妇泌乳量多者所占比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剖宫产术的产妇实施全程心理护理,可减少产妇的产前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提高产妇对手术的信赖感和依从性,对产后机体恢复和实现母乳喂养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剖宫产患者是医院住院患者当中的特殊群体[1-2].在实际工作中对剖宫产患者术前术后必备的三项护理技术操作包括备皮、留置导尿管、会阴冲洗等,经常遇到患者出现紧张、焦虑、怕羞、恐惧等不利于操作的心理反应,不能很好地配合护±顺利完成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剖宫产手术是目前临床终止妊娠的常见措施之一,该手术虽然成熟安全,但作为一种具有创伤性的终止妊娠的方法,常导致产妇术前出现紧张和焦虑心理,不但给其身体和心理带来损害,同时过度的紧张焦虑还可使产妇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表现为全身肌肉紧张,麻醉效果不佳,手术疼痛加剧,直接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产妇身心的恢复[1-3].因此,术前如何减轻剖宫产产妇的恐惧焦虑心理,降低应激反应,以使其术中更好地配合手术,安全、舒适地渡过手术阶段已引起了临床的广泛关注.我们通过术前心理干预措施的运用,有效地缓解了剖宫产产妇的焦虑恐惧心理,降低了术中的应激水平,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再次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某院行再次剖宫产术的产妇108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护理后心理评分情况。结果:两组孕妇护理干预后,孕妇负性情绪均有改善,两组护理后,术中出血量及下床活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观察组术后康复依从性明显较对照组要高,且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再次剖宫产术产妇术前、术中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有效的缓解了产妇的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增强了产妇对再次剖宫产术的信心,促进了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术后的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母乳营养丰富是婴儿的最佳食品。母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力倡导的科学育儿方法,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基本措施。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指征放宽,各种社会因素使得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术后产妇由于疼痛、禁食、活动受限等因素影响,乳汁分泌较顺产少,导致婴儿哭闹甚至可引起新生儿低血糖,所以临床上常有剖宫产术后新生儿添加代乳品的现象,有的产妇及家属对母乳喂养失去信心,为了提高我院的纯母乳喂养率,我科根据剖宫产术后产妇的生理、心理情况,采取了及时合理的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剖宫产产妇的重要性,通过沟通与联系,使患者了解手术的必要性。方法:对剖宫产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心理护理等工作。结果:经护理极大地降低了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术后的康复,提高了母乳喂养率。结论:心理护理能够使手术顺利地进行,有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5.
136例剖宫产的围手术期护理及健康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健康指导方法。方法总结2009年7月至2010年8月于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剖宫产的136例产妇围手术期护理及健康指导要点。结果 136例产妇均顺利进行剖宫产,且均于术后0.5~2h内进行母乳喂养。136例产妇中产后出血者1例,术后有腹胀者3例,均给予相应治疗后出血停止、腹胀缓解,无1例出现尿潴留、产后子痫等术后并发症。所有产妇及婴儿均状况良好,术后5~7d出院。结论加强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及健康指导,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能缓解产妇焦虑紧张情绪,提高了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6.
高龄剖宫初产妇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竞争、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人们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工作中,平均结婚年龄和生育年龄推迟,加之助孕技术的发展。导致高龄妇女妊娠、分娩人群逐年增加。高龄产妇一般在35周岁以上,这部分人群年龄大,多年未育,盼子心切,担心剖宫产胎儿是否危险,因此心情尤为紧张,年龄越大越焦虑,恐惧、抑郁的比例和程度越高。因此妇产科护理人员熟练掌握高龄剖宫产产妇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心理疏导,将会极大的满足产妇的心理需求,稳定情绪,减少恐惧,缓解心理压力,达到最佳的生理状态,从而有助于剖宫产手术的顺利完成。本文就高龄剖宫产产妇的心理护理谈谈笔者的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7.
由于恐惧、紧张、依赖、角色缺如等心理因素而影响母乳喂养顺利进行、为此对产妇进行系统化整体护理,正确引导产妇思维、鼓励意志、稳定情绪、自我调节等,使产妇以乐观、健康的心理接受母乳喂养,坚定信心,为4—6个月纯母乳喂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剖宫产产妇围术期的舒适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围术期的舒适护理方法。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了解到剖宫产产妇不同于一般病人.她们既对手术产生恐惧和焦虑而引起不舒适.又怕麻醉药效果不好引起疼痛、术中出血、术后出血、并发症等而引起不舒适。护士根据其不同的心理状态,在同术期给予舒适护理,确保了母子平安,促使其早日康复。结果:对剖宫产产妇围术期护理.提高了产妇在围术期的满意度。结论:认真做好剖宫产产妇围术期舒适护理,能减少一些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前及术后护理方式。方法选取46例剖宫产患者,对产妇术前及术后给予精心的护理和健康宣教,消除产妇的紧张、焦虑心理,减轻心理负担,配合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恢复良好,母婴平安。结果 46例剖宫产产妇通过细心的护理和健康宣教,术后恢复良好,均未发生术后并发症,切口愈合良好,母婴平安,产妇及家属与医护人员无矛盾纠纷发生,满意出院。结论产科的护理人员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剖宫产产妇术前及术后实施精心的护理和健康指导,增强了产妇及家属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信任,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减少和避免了医疗纠纷的发生,使护理人员有了工作成就感,督促我们更要以饱满的热情、精湛的护理技术服务于患者。  相似文献   

20.
妇产科产妇术前的心理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术前心理护理对剖宫产产妇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剖宫产产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在手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加常规护理,而对照组只实行常规护理.并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全部手术顺利,对照组10例产妇由于过度紧张术中出现血压过高,8例术中出血过多,进过对症处理后,手术完成.对照组有20例( 37.0%)产妇因焦虑情绪术后出现疼痛呕吐等现象,而观察组仅有10例(18.5%)产妇心理护理治疗无效而产生焦虑情绪,术后出现疼痛呕吐等现象,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妇产科术前合理心理护理,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且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出院.妇产科护理人员在剖宫产手术前应合理运用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