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80例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相关指标、疼痛程度、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出血量、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后疼痛评分、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及对照组护理后(P0.05),干预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护理前及对照组护理后(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中,效果满意,可改善患者预后和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邓欢 《妇幼护理》2023,3(7):1585-1587
目的 评估围术期护理措施应用在子宫肌腺症患者接受全子宫切除术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 2022 年 2 月至 2023 年 2 月我 院收治的 96 例罹患子宫肌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8 例。对照组接受传 统护理,观察组接受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分析对比两组的术后康复情况、疼痛情况、心理状态、子宫恢复情况、相关激素水平 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术后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 组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 察组的月经量、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激素水平 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身体、角色、心理、社会、认知功能的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 围术期 护理措施应用在行全子宫切除术子宫肌腺症患者的护理中,能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缓解疼痛,改善心理状态,促进子宫恢复, 改善相关激素水平以及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配合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妇瘤科收治的63例需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按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 n=32例)与对照组( n=31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切口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住院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及切口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热、出血及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施行优质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刘萍 《妇幼护理》2022,2(16):3666-3668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应用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本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96例患者,应用双盲法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8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实施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恢复情况、心理状态、生理应激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抑郁与焦虑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白细胞介素-6,血清皮质醇,C反应蛋白等生理应激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手术室精细化护理,能够促进患者恢复,改善心理状态,减少应激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蔡瑾瑾 《妇幼护理》2022,2(16):3649-3652
目的 探究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对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4月于本院接受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的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进食时间和术后肛门排气等临床指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在干预后的各项生存质量指标均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患者,快速康复护理模式的应用,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升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刘宁宁  王小鹏 《妇幼护理》2023,3(4):776-779
目的 优质护理对海扶刀治疗子宫腺肌病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从本院 2019 年 10 月至 2022 年 2 月收入的子宫腺肌病 患者 88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4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 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疼痛情况、自我认知能力、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不良反应。结果 对比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的综合护理满意率和生活质量均显著提高(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 SAS、SDS、VAS、SES 指 标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更理想,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优质护理可 帮助接受海扶刀治疗的子宫腺肌病患者改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疼痛及自我认知能力,减少不良反 应,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改善子宫全切术患者性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子宫全切术患者1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出院时给予患者常规指导;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及性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5),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阴道干涩发生率、性交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性生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6、9个月性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前与术后12个月性生活质量评分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明显改善子宫全切术患者的心理状态,显著提高患者的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子宫内膜电切术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在子宫腺肌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收治的 60 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摸球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放置左炔诺孕酮宫 内节育系统治疗,观察组于子宫内膜电切术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 随访 1 年,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 积、月经量评分、痛经程度评分以及性生活质量。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月经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P >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月经量评分较对照组低( P <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性生活质量评 分及痛经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治疗后,观察组性生活质量较对照组高,痛经程度评分较对照组低( P < 0.05 )。结论:子宫内膜电切术后联合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可明显改善患者子宫内膜情况,缩小子宫体积, 改善患者月经量过多、痛经等症状,提高患者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妇科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的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输液量、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如厕时间、进食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使护理行为更加规范,能改善妇科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的不良情绪,促进生活能力恢复.  相似文献   

10.
王晓娟 《妇幼护理》2022,2(6):1227-1239
目的 分析应用概念图思维的护理模式在子宫腺肌症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我 院子宫腺肌症术后患者 100 例作为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 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概念图思维的护理模式。分析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情况、护理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 后,观察组术后出血量术后排气、下床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 96.00%,显著高于对 照组的 84.0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8.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24.00%(P<0.05)。结论 概念图思维的护理模式 应用于子宫腺肌症术后患者效果显著,以提升整体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非药物疼痛管理在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非药物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康复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术后24 h、48 h、72 h的肩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自主排尿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非药物疼痛管理能够显著促进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术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杜贞  王颍 《医学临床研究》2013,(6):1225-1226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87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分别接受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及开腹全子宫切除.对比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留置导尿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虽短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留置导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66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所有患者均行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予以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腺肌症患者行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同时配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实施家庭健康教育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心理状况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07年1月-2008年6月将104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步实施家庭健康教育。比较入院后及术后3个月患者心理状况及性生活满意度状况。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心理状况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性生活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性生活满意度较术前降低(P0.05)。结论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和家属同时实施家庭健康教育,有助于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提高患者术后性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对子宫全切术后患者性生活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08年~2010年期间接受子宫全切术的妇女100例,其中按照接受不同的护理干预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均接受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50例仅接受常规护理未涉及心理辅导.通过调查问卷方式调查2组妇女手术前后对性生活的满意度及术后第3~6个月内性生活频率.结果 观察组妇女对性生活的满意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妇女对性生活的满意度显著低于术前(P<0.001),同时也显著低于观察组妇女对性生活的满意度.观察组术后第3~6个月内性生活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子宫全切术后妇女的性生活质量,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盆底肌肉功能锻炼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全子宫切除患者盆底功能恢复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妇科行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92例,将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盆底肌肉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盆底功能恢复、性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盆底肌力恢复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干预前性生活各维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经3个月干预后,观察组性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为全子宫切除患者开展盆底肌肉功能锻炼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盆底功能恢复,提高其术后性生活质量,确保患者身心健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问卷调查评估手术方式对子宫肌瘤患者性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子宫腺肌术后瘤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子宫肌瘤剔除术32例,子宫次切术22例,子宫全切术18例。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评估子宫手术前后患者性生活质量,分析手术方式对子宫肌瘤患者性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问卷调查发现,患者每月性生活次数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子宫次切除术后,患者性生活满意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全切术患者术后性生活满意度为84.72%,低于术前(9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子宫次切除术对患者性生活无明显影响,子宫全切术患者性生活质量有一定程度下降。子宫切除术前后给予患者消除焦虑情绪的心理护理,可提高性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开腹子宫切除术患者负性情绪、免疫功能、术后睡眠质量和术后并发症影响。方法选取开腹子宫切除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免疫功能、术后睡眠质量和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观察组第2天、第3天、第5天SR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CD3+低于术前以及观察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通气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开腹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以缓解其负性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维持患者的免疫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降低子宫全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循证护理应用前后接受子宫全切术治疗的患者200例(应用前100例为对照组,应用后10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热、子宫残端出血、膀胱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显著降低子宫全切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人性化护理对子宫切除患者性心理行为的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子宫切除患者性心理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将98例行子宫切除术的妇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性生活满意度采用olson婚姻质量问卷中的10个与性生活相关的条目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术前、术后性生活满意度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术后性生活满意度明显低于术前及实验组术后性生活满意度,p值均<0.01.结论人性化护理能有效地降低子宫切除术患者的焦虑程度,使其能以较好的心境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大多数患者心理状态良好,性生活恢复快,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