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资料与方法 患儿,女,8岁,因家长发现右眼球萎缩、左眼视力差于2010年5月入我院.入院查体示V:左眼0.03,右眼无光感;IOP:双眼Tn,患儿左眼角膜透明,前房深浅适中,房闪(-),瞳孔圆,直径3 mm,光反射灵敏,晶体无混浊,眼底:视盘边界清,色可,杯盘比0.3,周边网膜见新生血管伴出血,网膜轻微黄白色渗出灶,可发现视盘轻微牵拉移位视网膜皱襞明显,呈条带状,自视盘发出,终止于颞侧周边网膜,未见视网膜脱离.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25G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治疗上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3月行25G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的上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32例32眼。观察术前及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间的最佳矫正视力(LogMAR)、眼压、视网膜复位情况及并发症。 结果 术前视力(BCVA, LogMAR)1.4(0.2-1.7),术后1周平均视力0.83±0.35,末次随访平均视力0.52±0.34,术前与术后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nn Whitney U 检验,P<0.05),术后视力明显提高。术前平均眼压(15.15±3.04)mmHg,术后1周平均眼压(17.75±2.7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周眼压较术前眼压升高。末次随访平均眼压15.20±1.81 mmHg,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32例患者视网膜全部复位,复位率100%。3例患者发生术后一过性眼压升高,2例患者晶体发生羽毛状混浊,均恢复正常。 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治疗上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可以作为治疗上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一种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25+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52例(52眼),治疗组(n=26)行25+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对照组(n=26)行23G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视力、眼压、并发症和视网膜复位情况。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手术时间缩短(P<0.05);术后3 d及术后7 d,两组患者眼压较术前均升高,最佳矫正视力的最小分辨角对数均降低(P<0.05);术中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15.38%)低于对照组(42.31%)(P<0.05);术后治疗组低眼压发生率(3.85%)低于对照组(30.77%)(P<0.05);治疗组视网膜复位率(92.31%)与对照组(88.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25+与23G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相当,但25+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能有效减少术中并发症及术后低眼压的发生,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玻璃体手术联合眼内填充硅油治疗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 临床确诊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的患者共21例(21眼)纳入研究。在非接触式广角镜下,患者均行闭合式玻璃体手术及硅油填充,部分患者联合晶状体手术。观察手术前后视力变化、眼压变化以及术后视网膜复位率等情况。结果 一次手术视网膜复位15眼(71.5%),多次手术最终视网膜复位19眼(90.5%)。最终视力>0.1者7眼(33.3%),手术后视力提高者共17眼(80.9%) 。术前眼压平均6.1mmHg,术后眼压平均14.8mmHg,术后眼压明显改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处理得当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节段性巩膜外加压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节段性巩膜外加压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 对163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在间接检眼镜下行视网膜裂孔精确定位,行孔周冷凝、放液、巩膜外加压手术。试验组为不联合巩膜环扎组,共89 例(93 眼);对照组为联合巩膜环扎组,共74 例(76 眼)。术后随访6~9 个月。结果 ①试验组视网膜复位89眼,对照组视网膜复位72眼;②视网膜复位者术后6个月矫正视力:试验组提高82 眼,对照组提高64 眼。结论 节段性巩膜外加压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简化了手术操作,视力预后较好,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分析欧堡Daytona 200度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和三面镜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前的结果,评估两种检查方法的一致性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玻璃体切除术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共111例(111眼),术前均进行自然瞳孔下欧堡Daytona 200度超广角激光扫描眼底检查和散瞳后三面镜检查,记录术中和...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晚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伴黄斑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接受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的60例6期(视网膜全脱离)PDR患者72眼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为玻璃体切割联合或不联合晶状体摘除,术中均注入惰性气体或硅油。视网膜解剖复位的标准以黄斑复位为视网膜复位成功,黄斑未复位为复位失败。手术后行黄斑区OCT检查并随访1年。结果 手术后42眼一次性视网膜复位成功,占58.33%;30眼视网膜复位失败,占41.67%。手术后视力为无光感者3眼,占4.17%,较术前增加3眼;光感者18眼,占25.00%,较术前减少24眼;手动者26眼,占36.11%,较术前增加5眼;数指/10?cm~0.1者20眼,占27.78%,较术前增加11眼;≥0.1者5眼,占6.94%,较术前增加5眼。结论 晚期PDR伴黄斑区脱离的患者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难度较大,术后解剖复位率较高,但视功能恢复较差。  相似文献   

8.
随着节段性垫压术与玻璃体切割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节段性垫压手术首次成功率已达90%以上[1],但仍有部分病例需再手术.笔者对经手治疗的38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节段性垫压术后再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期有助于提高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的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应用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vitreo-retinalsurgery,V-R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应用V-R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网脱)54眼,其中孔源性网脱伴PVR(C3级以上)18眼,外伤玻璃体积血并牵拉网脱14眼,复发性网脱9眼,合并晶体混浊6眼,血管性并牵拉网脱3眼,后极裂孔3眼,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并网脱1眼.结果出院时视网膜解剖复位(完全复位及残留少量视网膜下液)44眼,术后视力提高39眼,不变9眼,下降6眼.结论通过玻璃体手术,切除混浊屈光间质后,可根据情况联合进行视网膜复位术,为视网膜复位创造条件,促进术后视力提高.  相似文献   

10.
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性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效果.方法:急性视网膜坏死性视网膜脱离4例患者,1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加玻璃体切除加眼内光凝加硅油填充加巩膜环扎术;2例行玻璃体切除加眼内光凝加C3F8填充术;1例行玻璃体切除加眼内光凝加硅油填充术.结果:4例患者的炎症均控制良好,视网膜均成功复位.随访9个月~3年,4例视力分别为0.01(矫正视力0.12),0.15,0.1,0.3.结论:视网膜脱离是急性视网膜坏死的严重并发症,通过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可有效地提高视网膜脱离的复位率,挽救患者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视网膜脱离最小量手术(单纯巩膜外加压+冷凝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45例145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视网膜脱离最小量手术。结果 138例138眼1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成功,成功率95.2%。失败7眼,其中6眼再次手术后复位,另1眼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后视网膜复位。术后第1天视网膜下液完全吸收者102眼(70.3%),30眼术后2~3?d完全吸收,4眼术后3~7?d吸收,2眼术后15?d以后吸收。随访3个月,视力均较术前提高。结论 在双目间接眼底镜下实施最小量视网膜脱离手术是治疗绝大部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分次激光联合泼尼松治疗孔源性局限性视网膜浅脱离的疗效。方法 孔源性局限性视网膜浅脱离的患者42例(43眼),分次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激光光凝2~4次,间隔7~14 d,激光后予以口服泼尼松每日30 mg,连续1~4周。结果 37眼有效,总有效率为86%。局限性视网膜浅脱离范围>3PD的视网膜裂孔9眼,治疗有效5眼,有效率为55.6%;脱离范围≤3PD视网膜裂孔34眼,治疗有效32眼,有效率为94.1%。结论 分次激光联合泼尼松治疗孔源性局限性视网膜浅脱离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Subglottic stenosis is a narrowing of the endolarynx and maybe classified as congenital (primary) or acquired (secondary). Congenital stenosis maybe caused by a small cricoid cartilage, thick submucosa or other laryngeal abnormalities and remains a well-known cause of stridor in infancy. It occurs sporadically and familial occurrence is rare. Our case series identifies three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subglottic stenosis born to consanguineous parents. Congenital subglottic stenosis in siblings of unrelated parents has been previously reported, but not in consanguineous parents indicating a strong genetic link. We recommend further genetic research to assess the mode of possible heritage in this disease.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报道1例先天性白内障术后视网膜脱离合并睫状体环形纤维增生病例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要点,分析其形成的病理机制。 方法 回顾该病例的诊断和治疗过程,结合病例资料及相关文献进行分析讨论。 结果 术中取出人工晶状体,行玻璃体切除术,剥离并切除睫状体环形增殖物后,复位视网膜,填充硅油。3个月后取出硅油并悬吊人工晶状体,术后患者视网膜平伏,眼压恢复至正常。 结论 视网膜脱离是先天性白内障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形成睫状体环形纤维增生的患者可表现为慢性低眼压和角膜带状变性,手术治疗应以保证眼压的维持并提高视力为目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报道1例罕见的孤立先天性视网膜动静脉畸形合并玻璃体出血和内界膜下出血。方法 1例19岁患者因左眼突发无痛性视力下降2 d行全面眼科检查,结合病史,综合多模态影像结果,临床诊断为孤立先天性视网膜动静脉畸形和Valsalva视网膜病变,给予观察随访。结果 随访3年后,患者左眼病情基本稳定,最佳矫正视力提高至1.0。结论 先天性视网膜动静脉畸形虽然较为稳定,但可能也是Valsalva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之一,需长期随访,一旦发现并发症,应及时治疗,避免严重后果。多模态影像可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有助于视网膜动静脉畸形的诊断、治疗和随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喉纤维上皮性息肉(FEP)病因、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提高对头颈部FEP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于喉的FE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总结FEP的临床诊断治疗经验。该患者先行气管切开解除气道梗阻并行喉肿物活检,病理示FEP后再次支撑喉镜下等离子行喉FEP完整切除。结果 患者术后恢复好,成功拔除气套管,随访1年未见复发及恶变。结论 喉FEP为来源于中胚层的良性肿瘤,临床罕见,治疗以手术完整切除为主,预后良好,不易恶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