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金莲花是我国传统中药材,金莲花中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有机酸类、生物碱类、香豆素类以及甾醇类等,目前已发现金莲花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以及抗炎镇痛等作用。本文对金莲花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金莲花的深入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白花丹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白花丹是我国以及许多东南亚国家的传统药材,研究表明白花丹含萘醌类、香豆素类、有机酸类、甾醇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并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包括抗炎抑菌作用、抗氧化作用、抗肿瘤作用、抑制葡萄糖酵解作用、肝损伤保护作用以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等。对国内外有关白花丹的化学成分、生物合成和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为开发利用有药用价值的天然产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苦玄参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方法对苦玄参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并结合相关参考文献以及Chemical Book进行质谱数据比对。结果:共鉴定出10种化学成分,主要为酚酸类、醌类、黄酮类、苯乙醇苷类等化学成分。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方法可靠,能快速、准确地分析苦玄参中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4.
祖先鹏  林璋  谢海胜  顾彧  张卫东 《中草药》2017,48(18):3847-3863
通过检索假马齿苋Bacopa monnieri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相关文献,发现其化学成分类型主要包括三萜及其苷类、黄酮类、苯乙醇苷类、甾醇类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假马齿苋对中枢神经、心血管、消化、呼吸、内分泌等系统均有一定的影响,此外还具有抗炎镇痛、抗氧化、降血糖、抗肿瘤、抗微生物以及肝肾保护等药理活性。现对该植物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活性进行综述,为其后期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近10年来柴胡疏肝散化学成分及其在治疗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代谢综合征等方面的药理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阐述。柴胡疏肝散的主要化学成分有皂苷类、黄酮类、酚酸类及萜类,具有抗抑郁、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抗炎、抗氧化应激、降脂降糖、抗纤维化等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6.
赶黄草中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剑  伍淑明  杨肖  郭燕  熊月洋  罗进 《中草药》2017,48(21):4571-4577
赶黄草广泛分布于东亚地区,具有多种功效,有良好的药食应用前景。赶黄草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有类黄酮、木脂素类、香豆素类、苯乙酮类、鞣质类、三萜类、有机酸类、酯类和挥发油等。对赶黄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综述,为赶黄草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洋金花为《中国药典》2015年版收载品种,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洋金花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醉茄内酯类、黄酮类、生物碱类、倍半萜类以及酚酸类和木脂素类等化合物。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洋金花具有抗炎、抗瘙痒、细胞保护以及抗菌、抗氧化等药理作用,而且其对上皮细胞有丝分裂及皮肤角化、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也有一定的影响。洋金花临床上多用于治疗银屑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小儿肺炎、帕金森病、风湿等疾病。综述洋金花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洋金花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松萝属地农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方法:通过系统地文献调研,对松萝属地衣化学成分进行分类归纳,并对该属地衣的主要药理活性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结果:松萝属地农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有单取代苯环类、缩酚类、蒽醌类、二苯并呋喃类、甾体类、萜类、脂肪酸类等成分以及多糖,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血栓等生物活性.结论:为松萝属地衣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勇  曾鹏  贾琦  郭夫江  李医明  朱维良  陈凯先 《中草药》2012,43(5):1009-1017
大吴风草为药食两用植物,长期的民间和地方用药均显示该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大吴风草的化学成分主要为挥发油、萜类(倍半萜、二萜、三萜)、酚类、生物碱类、甾体类以及脂肪酸类等;并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包括抗肿瘤、抗炎、对黄疸型肝炎的治疗作用以及杀螨除虫作用。对国内外有关大吴风草的文献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着重对其基源、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马勃Lasiosphaera Calvatia是一种常用的真菌类药材,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广泛用于多种传统处方中,应用前景广阔。马勃中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甾体类、酚类、挥发性、氨基酸类等,其活性成分主要有甾体类、多糖、多肽类等,其中麦角甾醇是真菌类的特征甾醇,本文的化学成分总结为《中国药典》后续马勃指标成分的规定提供理论依据。现代药理活性研究表明,马勃具有抗肿瘤、止血、抑菌、止咳、抗氧化、抗炎等作用。本文对202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的3种基原植物以及脱皮马勃属、秃马勃属的马勃类药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以期为马勃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1.
蒙医药具有独特完整的理论体系,如三根学说、七素学说、六基症理论等。蒙药是由蒙医学理论指导下发展而来,是我国民族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使用于蒙医院。目前蒙药的质量标准体系较落后,尤其是含量测定标准尚未完善,严重制约蒙药的安全使用及蒙药的现代化与国际化。随着色谱分离、分析方法以及化合物结构鉴定手段的进步,蒙药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很快,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由于蒙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蒙药中指标性成分含量与指纹图谱的研究方法是蒙药质量标准建立及蒙药多组分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主要手段。本文总结近年来蒙药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和指纹图谱的研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制定蒙药质量标准及蒙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和使用的历史,是药食同源植物,其药理活性丰富,在食品、药品、香精香料等行业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是中医、蒙医常用的药材。目前已有丁香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方面的报道,但临床上的研究进展较少。该文拟对丁香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通过查阅文献,介绍丁香在中医、蒙医本草中的记载情况;结合计算机软件整理丁香在传统蒙医临床中的使用频率以及药对配伍;并从丁香的药性、功能主治、临床应用等方面探讨蒙医学对丁香的使用情况,为后续对丁香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蒙药芯芭为蒙医专用药,历史悠远,应用广泛。本文通过系统查阅近期的国内外相关文献,从其本草考证、定性鉴别、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并进行小结与展望,确定蒙药芯芭今后的研究方向和重点应放在化学成分的深入系统研究、弄清芯芭传统疗效的药效物质基础和建立芯芭质量标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蒙药地格达-4味汤的历史渊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标准化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为该蒙药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检索的方法对蒙药地格达-4味汤的历史渊源、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临床应用及标准化研究等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并针对性提出对该方药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的研究思路。结果:地格达-4味汤是常用蒙药制剂,历史悠久,其组方单味药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已有一定的研究,但复方研究仍相对滞后,缺乏可控的质量标准, 缺乏药理、药效、毒理研究。标准化、高速化、信息化的检测手段与质量控制研究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结论:蒙药地格达-4味汤为常用蒙成药,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对其进行标准化研究、药理药效学研究、规范化临床研究,为开发一种质量稳定、疗效可靠、毒副作用少、服用方便的新蒙药地格达-4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鸦胆子是较常用的传统中药之一,基源植物为苦木科(Simaroubaceae)鸦胆子属(Brucea),共有6种,其中鸦胆子(Brucea javanica)为主要入药品种。鸦胆子的化学成分是其药理活性的重要基础,主要包括有苦木内酯类(nigakilactones)、生物碱类(alkaloids)、三萜类(triterpenes)、甾体类(steroids)、苯丙素类(phenylpropanoids)、黄酮类(flavonoids)等,目前已分离鉴定出约200种单一化学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鸦胆子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抗炎、抗寄生虫等活性,临床上鸦胆子主要可用于赘疣、鸡眼的治疗,以及止痢治泻、杀虫截疟、清热解毒等,具有良好开发潜力。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鸦胆子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希望能够为其进一步的研究及其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赵鹿  廖翠萍  杨秀娟  董世奇  樊慧蓉  刘昌孝 《中草药》2020,51(10):2732-2744
诃子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在云南、广东、广西、西藏等地均有分布,诃子在我国中医临床用药广泛,在蒙药、藏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诃子化学成分丰富多样,主要包括酚酸类、鞣质类、三萜类、脂肪族类、黄酮类、挥发油、氨基酸类、微量元素、碳水化合物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诃子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肿瘤、解毒、抗菌、强心、抗炎、免疫调节、抗微生物、促进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等多种药理活性。通过查阅文献,从本草考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对诃子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根据质量标志物的核心理念,从植物亲缘学及化学成分特有性、传统功效、药性、药动学、新临床用途和化学成分可测性等方面对诃子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为诃子质量评价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荜茇为胡椒科胡椒属植物荜茇Piper longum的未成熟果穗,虽然中医、蒙医均用荜茇治疗胃肠道疾病,但在配伍及治疗疾病种类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对荜茇在中医、蒙医中的用法、性味、功能、临床配伍等研究进行了对比分析,整理出荜茇在中医、蒙医本草中的记载情况,再结合计算机软件分析,对荜茇在蒙医临床中的使用频率及用药规律进行分析,并简要介绍荜茇在中医临床中的配伍及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为荜茇在中医药、蒙医药领域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蒙药五味甘露浴药的方源、传统应用、现代研究、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蒙药是以蒙医药理论为指导的传统药物,为蒙古族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巴沙嘎"类蒙药作为蒙医常用药材,面临基原不清、临床用药混乱等现状,该文对"巴沙嘎"类蒙药基原植物进行总结、整理,并参照蒙医药典籍对"巴沙嘎"类蒙药进行本草考证、传统药物学调查,确定其正品植物,并对"巴沙嘎"类蒙药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探讨"巴沙嘎"类蒙药正品植物确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蒙药协日嘎四味汤散组方精简,配伍严谨,蒙医临床常用,而且疗效显著。姜黄作为蒙药协日嘎四味汤散君药,在此方剂中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根据当前研究姜黄有姜黄素类及挥发油等多种活性成分,姜黄素类又分为姜黄素、脱甲氧基姜黄素、双脱甲氧基姜黄素。研究证实姜黄素是蒙药协日嘎四味汤散的主导药效成分之一,具备了抑菌、抗炎、镇痛、免疫调节、利尿、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研究还发现口服含姜黄素的药物后体内生物利用度和血药浓度较低、生物转化率高,对于协日嘎-4的临床疗效也有某种程度的影响。蒙药协日嘎四味汤散及其有效成分的体内外代谢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确定其有效物质基础,而且能够为深入研究该药的药代动力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