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观察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2019年在医院就诊的老年患者共计180例,随机均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基础护理、药品器械、病区管理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减少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危重症病例评分在儿科重症监护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措施和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5年6月~2017年5月的60例儿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6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安全管理,对照组加行基于危重症病例评分的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患儿的安全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死亡率(P0.01)。观察组的不良结局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危重症病例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危重症病例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重症病例评分在儿科重症监护室安全管理中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规避不良事件,改善病例评分,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加强手术患者静脉输液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方法:选取在湖州市中心医院进行手术静脉输液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患者100例,给予常规静脉输液护理干预;安全组患者100例,给予静脉输液强化安全管理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安全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纠纷、安全事件发生比例、护理综合能力等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因护理干预措施导致严重安全事件发生。结论:对于手术静脉输液患者给予强化安全管理护理措施,不但能够降低安全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还可有效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比例,明显改善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综合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与实践价值。方法:选择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坚持"不忘初心、不负韶华"精神,积极应对新时代环境下面临的问题,强化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评价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统计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调查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基础护理、文书管理、病房管理、急救药品管理、特级护理、重点环节管理等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家属(P0.05)。结论:新时代下医院竞争环境十分激烈,重症监护室坚持"不忘初心、不负韶华"精神,积极应对新时代下复杂环境,主动作为和面对,通过强化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来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家属满意度,对提升医院信誉和正面形象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应用于重症监护室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将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安全管理;观察组于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应用护理标识进行安全管理。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采用重症监护室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00%(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结论:护理标识应用于重症监护室安全管理中,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鱼骨图法与传统护理方法在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比较分析。方法:选择从2017年收治的内科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接受鱼骨图法护理管理方法。比较分析两组的内科护理质量评分、安全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内科护理质量评分包括病房管理评分、护理文书评分、重症护理评分、急救管理评分、消毒清洁评分、药品管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鱼骨图法的安全管理效果更优于传统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在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中采用安全质量小组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42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安全质量小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安全事件、护理纠纷、护理投诉等发生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护理质量评分等,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安全质量小组护理,既可减少不安全事件发生概率,又可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护理质量评分,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加强急诊输液室输液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提高急诊输液安全。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收治的2000例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入院日期进行分组,2014年6~12月入院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1~6月入院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加强PDCA循环法的应用。比较两组患者的急诊输液室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依从性。结果:对照组患者中,97例患者发生输液安全事件,观察组患者中发生输液安全事件的人数共34例(P0.05);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针刺依从性和护理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9.4%,高于对照组的72.0%(P0.05)。结论:在急诊输液室治疗中加强PDCA循环法的应用,可有效减少输液安全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科病房护理风险评估及安全管理,分析其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以医院内科病房为研究科室,收集病区内患者20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护理风险评估管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对安全管理的满意度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士护理风险识别与处理能力的评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安全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安全管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士护理风险识别与处理能力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安全事件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科病房实施护理风险评估后,可以提高住院患者的安全质量,提高护士识别和处理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形势下呼吸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面临的挑战与改革方向。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2月在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住院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护理流程进行优化,比较两组的护理管理质量、压疮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管理满意度(护理态度、沟通技巧、礼仪、环境舒适性)。结果:观察组的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操作技术、护理安全措施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压疮等不良事件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态度、沟通技巧、礼仪、环境舒适性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重症监护室对护理流程进行优化,有助于提高护理管理质量,降低压疮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患者住院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和研究超早期中医方案在老年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以改善老年重症患者的预后。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20年1月—2023年5月的137例老年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9例与观察组68例,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通过超早期中医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老年重症患者护理后负性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老年重症患者护理管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老年重症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早期中医护理措施应用在老年重症患者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经过相应的护理干预后老年重症患者负性情绪、护理管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均得到了改善,超早期中医护理模式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护理资料规范化管理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重症监护室于2017年1月开始实施护理资料规范化管理措施,选取2016年期间在医院重症监护室住院的患者共计50例作为对照组,同时选取2017年期间在医院重症监护室住院的患者共计5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两组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对于护理情况进行评分,同时统计两组患者及家属对于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的护理评分低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护理资料规范化管理有助于提升重症监护室的管理水平,提升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海恩法则用于构建老年科安全病房的管理作用。方法:收集医院老年科的患者,随机均分为接受海恩法则安全护理的观察组和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焦虑评分和住院期间不良安全事件的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心理焦虑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安全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海恩法则用于老年科病房中,可以减少不良安全事件的发生,改善老年患者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肿瘤科静脉输液港的流程化管理,分析其对提升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0月肿瘤科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给予流程化管理,对照组给予一般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与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流程化管理应用于肿瘤科静脉输液港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186例重症监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和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保证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实施以组为单位的全程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将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7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以组为单位的全程责任制护理。采用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控制评分表,评价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记录两组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调查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在基础护理、病情观察、专科护理、护理文书、应急处理等方面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95%(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为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89.74%(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实施以组为单位的全程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护理管理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重症监护病房开展护理风险管理措施与成效。方法:以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情况、消毒隔离情况及病房管理情况;以及患者发生不安全事件危险率、护理投诉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础护理质量情况、消毒隔离质量情况及病房管理情况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护理质量提高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发生不安全事件危险率、护理投诉率及护理满意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避免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在提高护理工作治疗质量的同时,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时间护理理论联合APACHEⅡ评分对ICU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4月~2019年7月治疗的124例重症监护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使用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进行评估后制定监护方案,观察组添加中医时间护理理论。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06%,低于对照组的20.97%(P<0.05);观察组入住时间、重症监护室总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6.32%,高于对照组的85.17%(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患者应用中医时间护理理论联合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进行护理,可以根据评分结果对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预测患者预后,从而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并根据疾病类型分时段科学给药,使药效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妇产科管理中中医药安全文化理念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接诊的240例妇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应用中医药安全文化理念,统计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管理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产科管理中引入中医药安全文化理念,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与管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妇产科安全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ICU护理质量管理中质控小组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进入医院重症监护室接受疾病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观察组采用质控小组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种护理管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护理期间未出现护理安全事件;对照组出现4例护理安全事件,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0.00%,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0%(P0.05)。结论:在ICU患者的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ICU质控小组管理模式,能够降低护理中的安全事件发生率,并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