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蛹虫草多糖的分离及免疫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对蛹虫草的多糖成分进行研究找出免疫活性成分。方法通过离子交换和分子筛的分离运用HPLC对其进行含量测定,经气相色谱分析和免疫活性测定确定活性成分。结果得到多糖产物CPS,测定组成为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的混合组分,比例为3∶10∶1。HPLC测定纯度为98.78%。通过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证明其对细胞增殖效果明显,对IL-1的诱生也有明显激活作用。结论所得多糖产物以葡萄糖和甘露糖为主,含少量半乳糖,免疫活性测定证明该多糖有免疫增强和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UPLC浏定虫草素的方法及酶法提取蛹虫草中虫草素的工艺条件.方法 对酶种类、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解pH值进行考察,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 中性蛋白酶提取蛹虫草中虫草的最佳工艺为:酶用量1.5%,酶解温度50℃,酶解pH值5.5,酶解时间60 min.结论 该工艺条件下,虫草素提取得率为0.732%,与未加酶的热水浸提相比,虫草素提取得率增加6.2倍.  相似文献   

3.
蛹虫草的镇静催眠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蛹虫草ig能明显减少小鼠的自主活动,拮抗戊四氮所致的小鼠惊厥和一定程度协同戊巴比妥钠诱发小鼠睡眠,表明蛹虫草具有镇静催眠作用  相似文献   

4.
富硒蛹虫草对小鼠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富硒蛹虫草的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方法 昆明种雄性小鼠60只,随机分4组(n=15只/组):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普通蛹虫草组、富硒蛹虫草组.用不同的饲料持续喂养5周,每周的固定时间称量小鼠体质量1次,第5周断头取血后解剖小鼠,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肝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富硒蛹虫草组与高脂模型组相比,T-CHO和TG的含量降低,HDL-C的含量升高,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LDL-C含量降低(P>0.05);GSH-Px和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并且富硒蛹虫草的降血脂与抗氧化作用均高于普通蛹虫草.结论 富硒蛹虫草具有良好的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复方蛹虫草制剂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效果。方法:选用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复方蛹虫草制剂高、中、低剂量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给药后观察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并测定生化指标(血清尿素氮、乳酸、肝糖原)。结果:复方蛹虫草制剂各剂量组小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负重游泳时间明显延长,血中尿素氮水平、乳酸含量明显降低,肝糖原含量明显升高,说明生化指标的改变与抗疲劳试验的结果相符。结论:复方蛹虫草制剂具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6.
人工蛹虫草核苷类成分的超声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丽艳  叶斌  于荣敏  赵昱 《中药材》2007,30(9):1156-1157
目的:探讨超声提取法在人工蛹虫草核苷类物质提取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利用正交设计法对人工蛹虫草核苷化合物的超声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主要活性成分虫草素的含量。结果:人工蛹虫草核苷类成分的最佳超声提取条件为:1.0 g干燥样品中加入20 m l,室温下超声30 m in,该过程重复提取两次,合并提取液。测得虫草素的含量为0.0197%。结论:该方法具有提取时间短、成本低、不破坏活性成分等优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蛹虫草人工栽培及产品开发研究概况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综述了蛹虫草在人工固体、液体培养及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蛹虫草人工栽培中存在的问题,为蛹虫草的大规模生产和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罐组式动态逆流提取蛹虫草多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罐组式动态逆流提取蛹虫草多糖的方法.方法 通过单罐单因素实验,正交设计分析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对蛹虫草多糖提取的影响;设计罐组式动态逆流提取装置,重点探讨料液比和提取级数对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 罐组式动态逆流提取虫草多糖的条件为:提取时间150 min,温度90℃,料液比1:15和级数为5级,提取率88.8%,显著高于单罐提取率79.5%.结论 蛹虫草多糖的罐组式动态逆流提取工艺节省能源,缩短生产时间,提取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用蛹虫草固体发酵法高效生产虫草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并建立用蛹虫草固体发酵方式高效生产虫草素的最佳方法。方法:通过对不同菌株在固体发酵过程中各生长期的虫草素含量变化进行跟踪测定以及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正交试验设计等方法,对影响虫草素产量和含量的各影响因子(包括菌种、生长期、培养基配方和环境条件等)进行系统优化。结果:JF-1是虫草素生产的最佳菌株,现蕾期是收获提取虫草素的最佳时期;最佳的培养基配方为水料比1.1∶1(mL·g-1),营养水中酵母膏、蛋白胨、葡萄糖的用量分别为22.6,6.0,25.4 g·L-1,营养水pH 6.6;最佳的环境条件为:光照强度4 400 lx,每日光照时间18 h,温度18~22 ℃。结论:用以上方法固体发酵生产虫草素,经过约13 d的培养,培养基中虫草素达到0.60%,比传统液体发酵方法的最高产量高近2倍,并且培养时间缩短2 d。  相似文献   

10.
应用紫外吸收和毛细管区带电泳技术探讨了不同提取方法对蛹虫草提取液质量的影响。传统的煎煮方法对热不稳定的 3’-脱氧腺苷的含量影响较大 ,超声波处理有利于提高提取液中多种物质的含量 ,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考虑应用超微粉碎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香棒虫草的生药学鉴别特征,并与冬虫夏草进行比较。方法 应用数码相机、体式显微镜与其数码成像系统对香棒虫草子座和虫体的外观性状特征进行观察和表征;通过冷冻切片和荧光染色,体式荧光显微镜与其数码成像系统、荧光显微镜工作站,对香棒虫草子座和虫体部位的横切面显微特征进行观察和表征;应用扫描电镜对表面及剖面的特征进行探究,并与冬虫夏草进行了生药学鉴别特征比较。结果 系统阐明了香棒虫草头部上颚、胸足、腹节环节、尾部刚毛及体壁针状毛等性状特征,子座部位不同菌丝层荧光显微特征及虫体部位中虫体组织和菌丝组织荧光显微特征差异。香棒虫草与冬虫夏草相比,在虫体形态、腹足有无、气孔形态、子座长出部位等性状特征,以及体壁被毛、刚毛、毛片等显微特征中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通过对香棒虫草进行生药学研究,可为香棒虫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通过与冬虫夏草的对比研究,可以避免混淆用药,为市场监管提供科学依据,也为虫草类药用品种数字化表征规范的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优化千斤拔中总黄酮乙醇回流提取工艺条件,并探讨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 通过单因素实验、响应面法优化千斤拔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采用优化后的提取条件对千斤拔进行乙醇回流提取,提取液减压浓缩以水分散,依次用等量的石油醚、环己烷、乙酸乙酯,以及正丁醇萃取,通过冷冻干燥得到各萃取物。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各萃取物的总黄酮含量,采用1,1-二苯基-2-苦肼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清除实验、羟基自由基清除实验和铁离子还原能力实验(FRAP法),对千斤拔总黄酮粗提物中不同极性组分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 提取温度91.75 ℃、提取时间127.79 min,料液比1∶19.6 g·mL-1,体积分数80%乙醇,为千斤拔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在此条件下总黄酮的得率为0.366 08%,与预测值0.366 138%相接近;千斤拔总黄酮提取物的不同极性组分均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各组分抗氧化活性的顺序为:正丁醇>水相>乙酸乙酯>石油醚>环己烷。结论 本实验所建立的千斤拔总黄酮乙醇提取工艺,方法稳定、高效;极性萃取物抗氧化活性的高低与其黄酮含量相关,正丁醇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强,该研究可为千斤拔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以2家企业、2种规格的卡马西平片作为参比制剂进行体内外相关性研究,指导国内仿制药企业更好地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方法 测定北京诺华和太阳药业(日本)生产的卡马西平片参比制剂在5种不同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随后应用Gastro Plus软件建模、人工仿生膜结合Macro FluxTM 型药物溶出度与渗透速率测试系统进行体内外相关性研究,预测2家参比制剂的体内生物等效性。结果 2家企业的卡马西平片参比制剂在5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均不相似,Gastro Plus软件虚拟生物等效性(BE)与溶出-渗透测定结果显示2家制剂在空腹和饱腹2种状态中均存在生物不等效风险。结论 本研究发现2家企业的卡马西平片参比制剂体外溶出不一致,软件建模预测及人工仿生膜技术预测其体内存在生物不等效的风险,对同时生产两种规格制剂的企业而言,可能导致同一企业不同规格的仿制药在一致性评价中存在生物不等效的风险,建议国家药监局确定唯一企业的参比制剂。本研究为卡马西平片参比制剂的选择提供了数据基础,也为窄治疗窗口药物参比制剂的遴选和确定提供参考,同时为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蚕虫草不同部位营养与活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明确蚕虫草不同部位的营养与活性成分,以便开发利用。方法:对蚕虫草、子座、菌核和蚕粉进行分析研究。虫草素和腺苷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虫草多糖测定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虫草酸测定采用高碘酸钠比色法,蛋白质测定采用考马氏亮蓝比色法,粗脂肪测定采用索氏提取法。结果:蚕虫草的多糖含量达86.49mg·g-1;子座的腺苷含量达6.82mg·g-1;菌核的虫草素和虫草酸含量分别达到13.28mg·g-1和44.07mg·g-1。结论:不同活性成分在蚕虫草及其不同部位的含量不同,其中蚕虫草活性成分总量最高,菌核虫草素和虫草酸含量最高;研究还表明蛹虫草菌对蚕体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利用能力很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蜘蛛香炮制品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 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ODS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多种分离材料和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体外炎症模型,以总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L-NMMA)作为阳性对照,对化合物进行体外抗炎活性评价。结果 从蜘蛛香炮制品的乙酸乙酯相共分离鉴定了25个化合物,分别为(3S,4R,5S,7S,8S,9S)-3,8-环氧-7-羟基-4,8-二甲基全氢环戊基[c]吡喃(1)、(3S,4S,5S,7S,8S,9S)-3,8-环氧-7-羟基-4,8-二甲基全氢环戊基[c]吡喃(2)、去酰基缬草醛(3)、缬草醛(4)、8-羟基-7′-表松脂醇(5)、(+)-表松脂醇(6)、青刺尖木脂醇(7)、 (7R,8S,7′R,8′S)-5-甲氧基青刺尖木脂醇(8)、(-)-松脂醇(9)、绿原酸(10)、橙皮素(11)、3,8-二羟基-2-甲基色原酮(12)、penicisochroman J(13)、2,5-二(4-羟基-3-甲氧基苯基)-1,4-二烷(14)、4,4′-二羟基-3,3′-二甲氧基-反式-1,2-二苯乙烯(15)、对苯二酚(16)、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17)、乙酰香草酮(18)、4-羟基-3-甲氧基桂皮醛(19)、2,3-二羟基-1-甲氧基苯(20)、5-羟甲基-2-呋喃甲醛(21)、5-乙酰糠醇(22)、5-[(5-(hydroxymethyl)furan-2-yl)methoxymethoxymethyl]furan-2-carbaldehyde(23)、5-({5-[(5-(hydroxy methyl)furan-2-yl)methoxy(methoxymethyl)]-furan-2-yl} methoxy(methoxymethyl)) furan-2-carbaldehyde(24)和6-羟基-2H-吡喃-3-醛(25)。其中,化合物3,15,16和19均能够显著抑制RAW264.7细胞中脂多糖诱导的一氧化氮生成,且呈显著的剂量依赖性,表现出潜在的抗炎活性。结论 炮制后的蜘蛛香化合物结构类型涉及环烯醚萜及其降解产物、苯丙素、黄酮、色原酮、芳香衍生物和糠醛衍生物等。在炮制过程中,主要是环烯醚萜和单糖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化合物 5、6、9~25均为首次从蜘蛛香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3,15,16和19具有抗炎活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29.04、10.77、6.37和10.98 μmol·L-1。  相似文献   

16.
鸦胆子是较常用的传统中药之一,基源植物为苦木科(Simaroubaceae)鸦胆子属(Brucea),共有6种,其中鸦胆子(Brucea javanica)为主要入药品种。鸦胆子的化学成分是其药理活性的重要基础,主要包括有苦木内酯类(nigakilactones)、生物碱类(alkaloids)、三萜类(triterpenes)、甾体类(steroids)、苯丙素类(phenylpropanoids)、黄酮类(flavonoids)等,目前已分离鉴定出约200种单一化学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鸦胆子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抗炎、抗寄生虫等活性,临床上鸦胆子主要可用于赘疣、鸡眼的治疗,以及止痢治泻、杀虫截疟、清热解毒等,具有良好开发潜力。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鸦胆子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希望能够为其进一步的研究及其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鉴别西洋参的方法.方法 针对西洋参的CYP450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应用RT-LAMP(real time-LAMP)、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可视化检测3种方法对LAMP检测方法进行优化,并对其灵敏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杜仲叶抗氧化清除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自由基的动力学特性,筛选其抗氧化活性成分,建立与抗氧化活性相关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比较不同杜仲叶样品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测定杜仲叶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的半数清除率(IC50).采用DPPH-HPLC法测定杜仲叶与DPP...  相似文献   

19.
透皮促进剂对消旋延胡索乙素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钱励  马臻  张望刚  王俏 《中国药学杂志》2010,45(19):1484-1487
 目的 考察不同透皮促进剂对消旋延胡索乙素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方法 采用Valia-Chien双室渗透扩散池,以大鼠离体皮肤为渗透屏障,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延胡索乙素进行含量测定,考察月桂氮NFDB3酮、丙二醇及两者按不同比例混合对消旋延胡索乙素的促透效果。 结果 月桂氮NFDB3酮、丙二醇单独使用均对延胡索乙素有促透作用,月桂氮NFDB3酮促透效果较强,8%月桂氮NFDB3酮促透效果最好,平均渗透速率达到12.397 μg·cm-2·h-1 。单用丙二醇时,15%丙二醇促透效果较好,平均渗透速率为3.142 μg·cm-2·h-1。两者合用促透效果始终小于月桂氮NFDB3酮单独使用时效果,且与单用8%Azone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月桂氮NFDB3酮浓度为8%时消旋延胡索乙素饱和溶液体外渗透具有最大促透效果,月桂氮NFDB3酮和丙二醇合用并未体现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铁皮石斛中的酚酸类及二氢黄酮类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铁皮石斛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凝胶柱色谱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其结构。并利用1,1-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评价分得的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 从铁皮石斛的脂溶性部位分离得到了15个酚性化合物及2个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N-p-香豆酰酪胺(1),反-N-(4-羟基苯乙基)阿魏酸酰胺(2),二氢松柏醇二氢对羟基桂皮酸酯(3),二氢阿魏酰酪胺(4),4-羟基-N-[2-(4-羟基苯基)乙基]苯丙酰胺(5),丁香酸(6),丁香醛(7),香草酸(8),对羟基苯丙酸(9),对羟基桂皮酸(10),阿魏酸(11),对羟基苯甲酸(12),灯盏花苷II(13),二氢丁香苷(14),3, 5-二甲氧基-4-羟基苯基-1-O-β-D-葡萄糖苷(15),柚皮素(16)及3′, 5, 5′,7-四羟基二氢黄酮(17)。其中化合物2、3、4、6、11及17具有抗氧化活性,但均弱于阳性对照抗坏血酸的活性。结论 化合物1~17均为首次在铁皮石斛中分离得到,化合物的活性强弱与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