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欧前胡素对人卵巢癌耐紫杉醇细胞株A2780/Taxol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欧前胡素对人卵巢癌细胞A2780和人卵巢癌耐紫杉醇细胞株A2780/Taxol增殖的影响;观察欧前胡素作用A2780/Taxol细胞24h之后对紫杉醇耐药性的逆转效果;采用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法和Western blot分别对其机制进行研究。结果:A2780/Taxol对紫杉醇耐药倍数为4.34(1.5RI5)倍;不同浓度欧前胡素对Taxol的逆转倍数分别为2.89、3.38、6.76,且呈剂量依赖性增加。不同浓度的维拉帕米及欧前胡素可显著增加A2780/Taxol细胞株内Rho123的蓄积。不同浓度的欧前胡素能够显著下调A2780/Taxol细胞株的P-gp表达量。结论:欧前胡素能够部分逆转A2780/Taxol细胞的耐药性,且其逆转机制可能与降低P-gp的表达量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卵巢癌对紫杉醇(PTX)耐药的潜在靶点及其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卵巢癌A2780细胞和A2780PTX耐药细胞(A2780/T),采用不同浓度(2,4,8,16,32,64,128,256μmol·L-1)PTX分别干预24 h或48 h,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PTX对A2780细胞和A2780/T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LC-MS/MS)非标记(Label-Free)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鉴定和筛选两组细胞中表达差异的蛋白,通过基因本体(GO)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筛选卵巢癌细胞对PTX耐药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以正常培养的A2780细胞作为空白组,采用0,1,4μmol·L-1的PTX处理A2780/T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验证潜在靶点转化生长因子-β活化激酶1结合蛋白1(TAB1)及其下游相关分子转化生长因子-β活化激酶1(TAK1),p38有丝分裂活化蛋白酶(MAPK)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PTX干预组的A2780和A2780/T细胞的活力均降低。PTX对A2780细胞的抑制率明显高于A2780/T细胞。A2780细胞中,PTX处理48 h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0.002μmol·L-1,A2780/T细胞中,PTX的IC50>设置的最高浓度128μmol·L-1,与A2780细胞相比,A2780/T细胞对PTX具有耐药性。通过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筛选出A2780/T和A2780细胞之间有441种差异表达蛋白和421种特殊差异表达蛋白。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在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中,结合蛋白占大多数(80%)。根据KEGG通路分析结果和表达位点分析,TAB1被认为可能是卵巢癌对PTX耐药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与A2780细胞比较,A2780/T细胞的TAB1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TAB1相互作用的TAK1 mRNA和p38 MAPK mRNA亦明显降低(P<0.05,P<0.01),但蛋白表达无显著变化。结论:TAB1可能是卵巢癌对PTX耐药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其机制可能与TAB1/TAK1/p38 MAPK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根碱对紫杉醇耐药卵巢癌A2780/Taxol细胞生长及TGF-β_1/Smad通路和紫杉醇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A2780/Taxol细胞分为对照组、血根碱组、紫杉醇组、血根碱联合紫杉醇组(简称联合组),对照组加生理盐水,其余3组分别应用2μmol/L血根碱、2μg/mL紫杉醇,2μmol/L血根碱+2μg/mL紫杉醇处理。48 h后应用倒置显微镜观察A2780/Taxol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法检测Caspase-3、TGF-β_1、Smad7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细胞贴壁生长,边界清楚;血根碱组细胞体积缩小,贴壁数减少;紫杉醇组见细胞呈圆形脱落;联合组上过变化最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3组均可显著抑制A2780/Taxol细胞增殖,上调Caspase-3、Smad7蛋白表达、下调TGF-β_1蛋白表达,联合组作用最为明显(P0.05)。血根碱组对细胞周期无影响,紫杉醇组及联合组G0/G1期、S期细胞减少,G2/M期细胞增多。结论血根碱通过抑制TGF-β_1/Smad通路,促进Caspase-3表达抑制A2780/Taxol细胞生长,促进紫杉醇药物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朝药材肾炎草的HPLC-UV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SunFireTM C18 (4.6 mm×250 mm, 5 μm)色谱柱;以乙腈(B)-0.4%冰醋酸溶液(A)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3 nm,柱温40 ℃,进样量10 μL,流速1.0 mL · min-1,采用对照品指认进行成分分析。结果 建立了朝药材肾炎草的HPLC-UV特征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标定了21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3个黄酮碳苷成分。10批次药材的相似度结果均大于0.95,相似程度高。结论 该方法简便,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很好,特征性和专属性强,可为肾炎草药材整体质量控制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HPLC-MS/MS测定刺五加提取物、贯叶连翘提取物主要活性成分在大鼠血浆中药物浓度的方法,应用于刺五加提取物、贯叶连翘提取物及其联用时主要活性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并使用DAS 3.2.8软件对主要活性成分的药动学参数进行非房室模型拟合。方法 以Welch Ultimate XB-C18(2.1 mm ×100 mm,4.6 μm)为色谱柱,乙腈(含0.1%甲酸)-0.1%甲酸水溶液(含5 mmol·L-1乙酸铵)为流动相,以300 μL·min-1的流速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进行正负离子同时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监测。结果 所建立的方法精密度、准确度良好,提取回收率基本符合生物样品分析方法要求。结论 药动学结果表明,相比于单独给药,联合用药后刺五加苷E tmax缩短,金丝桃素ρmax升高、t1/2延长。该药动学结果表明,刺五加提取物、贯叶连翘提取物联用时,很可能通过增加金丝桃素血药浓度、缩短刺五加苷E的达峰时间,从而在体内产生协同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检测器方法(HPLC-CAD)同时测定芪蛭通络胶囊中人参皂苷Rb1和黄芪甲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色谱柱为Waters XSclectHss T3-C18(4. 6 mm×250 mm,5 μm),水(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 min,15% B;0~10 min,15%~25%B;10~15 min,25%B~31%B;20~50 min,31%B),流速1 mL·min- 1,柱温25 ℃,进样量为20 μL。电喷雾检测器(CAD)雾化器温度为35 ℃,功能参数(power function,PF)为1.0。结果 芪蛭通络胶囊中人参皂苷Rb1和黄芪甲苷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0),定量限(LOQ)分别为0.013和0.015 μg,精密度、重复性、24 h稳定性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值均小于3.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1.74%和100.09%。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HPLC-CAD法可同时对芪蛭通络胶囊中人参皂苷Rb1和黄芪甲苷进行含量测定,为芪蛭通络胶囊的检测分析和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通关藤Marsdenia tenacissima(Roxb.) Wight et Arn.的化学成分及其细胞毒活性。方法 通关藤水提取物采用大孔树脂、硅胶、ODS、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评价其对肿瘤细胞A549、Bel-7402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通关藤醇A(1)、12-O-惕各酰基-通关藤苷元A(2)、isoshonanin(3)、caruilignan D(4)、香草酸(5)、丁香酸(6)、通关藤苷元A(7)、白桦脂酸(8)、11-O-异丁酰基-12-O-乙酰基通关藤苷元B-3-O-茯苓二糖苷(9)、通关藤苷H(10)、通关藤苷G(11)、通关藤苷I(12)。化合物1~2、7、10、12能抑制A549、Bel-7402细胞的生长。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3~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7、10、12具有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榄香烯乳联合人参皂苷方案对卵巢癌细胞耐药株A2780/PTX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卵巢癌细胞耐药株A2780/PTX进行实验,随机分成4组,空白组:新鲜的全培养液;人参皂苷组:30μg/m L人参皂苷培养液;榄香烯乳组:20μg/m L榄香烯乳培养液;联合组:30μg/m L人参皂苷+20μg/m L榄香烯乳培养液。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通过MTT法检测榄香烯乳及人参皂苷单用的细胞毒作用及2者联合应用时的作用;采用Western-blot观察A2780/PTX细胞内蛋白的表达;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人参皂苷组、榄香烯乳组及空白组比较,联合组在G0/G1期细胞有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2780/PTX细胞被阻止在G1期;MTT法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药物剂量可以对卵巢癌细胞产生抑制作用,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A2780/PTX细胞中联合组蛋白表达较空白组、人参皂苷组、榄香烯乳组显著降低(P0.05);联合组A2780/PTX细胞株线粒体膜电位下降较人参皂苷组、榄香烯乳组及空白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榄香烯乳联合人参皂苷方案能对卵巢癌细胞耐药株A2780/PTX产生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2者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以防风色原酮类对照提取物及升麻素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和亥茅酚苷4种单体对照品为对照的对比研究,建立以防风色原酮类对照提取物为对照的对于含防风药味的复方制剂玉屏风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考察对照提取物在制剂质量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CAPCELL PAK C18色谱柱(4.6 mm × 150 mm,5 μm),以甲醇(A)-体积分数0.3%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对玉屏风颗粒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4种指标性成分在各自的检测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 5),精密度、重复性、准确度相对标准偏差(RSD)值均小于3%且稳定性良好。结论 综上,防风色原酮类对照提取物可以替代单体对照品用于玉屏风颗粒含量测定,且操作简便、稳定可靠,为中药质量控制模式的转变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王昕  郭晓敏  程捷恺  刘莉  杨萍 《中国药学杂志》2021,55(24):2044-2051
目的 建立超高液相色谱-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HPLC-Q-TOF MS/MS)和超高液相线性离子阱质谱(LTQ-MSn)联用技术对绞股蓝中皂苷类成分快速鉴定的方法。方法 采用Thermo Syncronis C18(2.1 mm×100 mm,1.7 μm)色谱柱,以纯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在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对绞股蓝皂苷类进行成分鉴定。结果 初步鉴定了81种绞股蓝皂苷,其中包括58种已知皂苷和23种可能的未知皂苷结构。结论 UHPLC-Q-TOF-MS/MS可以提供化合物的准确相对分子质量及二级碎片信息,LTQ-MSn可以提供化合物多级质谱信息,该联用技术可以简单、快速鉴定绞股蓝皂苷类成分,并为其质量控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药材绵马贯众中间苯三酚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富集(体积分数为10%乙醇、30%乙醇、50%乙醇、70%乙醇和95%乙醇等依次洗脱),以及制备C18柱色谱(色谱柱:49 mm×460 mm,分别用体积分数10%甲醇、20%甲醇水、30%甲醇、50%甲醇、70%甲醇和100%甲醇依次洗脱)、凝胶柱色谱...  相似文献   

12.
钱建钦  李彩霞  申潜  阮昊 《中国药学杂志》2022,57(16):1387-1394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缬沙坦胶囊和分散片中N-亚硝基二甲胺(NDMA)和N-亚硝基二乙胺(NDEA)2个亚硝胺类遗传毒性杂质的残留量。方法 采用安捷伦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3.0 mm×150 mm,1.8 μm),以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A,甲醇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1。质谱采用大气压化学电离(APCI)离子源,多反应监测(MRM)正离子检测模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NDMA和NDEA线性范围、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专属性均满足分析要求。经检验,102批缬沙坦胶囊和52批缬沙坦分散片中,NDMA和NDEA含量均不超过定量限浓度,均符合规定。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专属性好,适用于缬沙坦胶囊和分散片中NDMA和NDEA的限度检查和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以抑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活性为导向,筛选蛹虫草子实体有效部位,分离纯化单体化合物,并检测其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 通过硅胶色谱柱,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对蛹虫草子实体进行分离纯化,检测各组分对PTP1B的抑制活性;应用核磁碳谱、氢谱数据分析鉴定单体化合物结构;利用MTT法检测单体化合物对PC12细胞的增殖作用,及其对过氧化氢(H2O2)损伤的PC1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试剂盒检测单体化合物对细胞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 发现5个对PTP1B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活性成分,将其中活性最高的成分进一步分离纯化,获得单体化合物,经鉴定为β-D-吡喃葡萄糖基-9-甲基-4,8鞘氨醇(5),其对PTP1B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半抑制浓度(IC50)为(3.42±0.59) μmol·L-1。该单体化合物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 首次以抑制PTP1B活性为导向,在蛹虫草中分离得到脑苷脂类单体化合物,其具有抑制PTP1B作用和体外抗氧化活性,为蛹虫草用于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特征图谱,建立快速、有效鉴别南、北柴胡配方颗粒的方法。方法 采用色谱柱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100 mm,1.7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流速0.4 mL·min-1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1 nm,250 nm,柱温35 ℃,对南、北柴胡配方颗粒进行特征图谱测定,分析特征峰差异。结果 特征图谱方法精密度、稳定性良好,表明建立的方法合理、可行。其中北柴胡配方颗粒特征图谱有9个共有峰,南柴胡配方颗粒特征图谱有12个共有峰,南、北柴胡配方颗粒有7个共有峰,说明两者主要化学成分大体相同,个别成分存在一定差异。以特征峰差异可以对南、北柴胡配方颗粒进行区分,并进一步确定了南、北柴胡配方颗粒鉴别的直观区分点(β值)。结论 UPLC特征图谱可对南、北柴胡配方颗粒进行质量评价,且能快速、准确、直观地反映南、北柴胡配方颗粒的基原差异,为南、北柴胡配方颗粒合理的临床应用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蜘蛛香炮制品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 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ODS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多种分离材料和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体外炎症模型,以总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L-NMMA)作为阳性对照,对化合物进行体外抗炎活性评价。结果 从蜘蛛香炮制品的乙酸乙酯相共分离鉴定了25个化合物,分别为(3S,4R,5S,7S,8S,9S)-3,8-环氧-7-羟基-4,8-二甲基全氢环戊基[c]吡喃(1)、(3S,4S,5S,7S,8S,9S)-3,8-环氧-7-羟基-4,8-二甲基全氢环戊基[c]吡喃(2)、去酰基缬草醛(3)、缬草醛(4)、8-羟基-7′-表松脂醇(5)、(+)-表松脂醇(6)、青刺尖木脂醇(7)、 (7R,8S,7′R,8′S)-5-甲氧基青刺尖木脂醇(8)、(-)-松脂醇(9)、绿原酸(10)、橙皮素(11)、3,8-二羟基-2-甲基色原酮(12)、penicisochroman J(13)、2,5-二(4-羟基-3-甲氧基苯基)-1,4-二烷(14)、4,4′-二羟基-3,3′-二甲氧基-反式-1,2-二苯乙烯(15)、对苯二酚(16)、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17)、乙酰香草酮(18)、4-羟基-3-甲氧基桂皮醛(19)、2,3-二羟基-1-甲氧基苯(20)、5-羟甲基-2-呋喃甲醛(21)、5-乙酰糠醇(22)、5-[(5-(hydroxymethyl)furan-2-yl)methoxymethoxymethyl]furan-2-carbaldehyde(23)、5-({5-[(5-(hydroxy methyl)furan-2-yl)methoxy(methoxymethyl)]-furan-2-yl} methoxy(methoxymethyl)) furan-2-carbaldehyde(24)和6-羟基-2H-吡喃-3-醛(25)。其中,化合物3,15,16和19均能够显著抑制RAW264.7细胞中脂多糖诱导的一氧化氮生成,且呈显著的剂量依赖性,表现出潜在的抗炎活性。结论 炮制后的蜘蛛香化合物结构类型涉及环烯醚萜及其降解产物、苯丙素、黄酮、色原酮、芳香衍生物和糠醛衍生物等。在炮制过程中,主要是环烯醚萜和单糖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化合物 5、6、9~25均为首次从蜘蛛香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3,15,16和19具有抗炎活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29.04、10.77、6.37和10.98 μmol·L-1。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1H定量核磁共振波谱(1H quantitativ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 qNMR)法测定TSD-1原料药中非氘TSD-1-ND的含量。方法 采用核磁共振波谱法,使用BRUKER AV-400型核磁共振仪,以氘代氯仿为溶剂,弛豫延迟时间为10 s,扫描次数32次。结果 以化学位移δ分别为3.75和3.03的TSD-1-ND和丁二酸酐的氢质子峰作为定量峰,其峰面积比与其质量比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3.493 1X-0.059 7,相关系数(r)为0.998 1,3批TSD-1-ND测得含量分别为0.169 7%、0.180 6%和0.167 7%。结论 该法操作简单,测定结果准确,可用于TSD-1中非氘TSD-1-ND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松茸中砷含量很高且含有不同的砷形态,包括:砷甜菜碱(AsB)、砷胆碱(AsC)、三价砷(AsⅢ)、五价砷(AsV)、一甲基砷(MMA)、二甲基砷(DMA)、三甲基氧化砷(TMAO)和砷糖.然而,有机砷化合物被认为毒性较小,甚至无毒,所以总砷含量不能提供关于其毒性的全部有效信息,需分析其具体的砷酸盐形态.方法 我们...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狼毒大戟(Euphorbia fischeriana Steud)根部的抗肿瘤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硅胶柱、ODS、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制备HPLC等多种方法对狼毒大戟根部的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HR-ESI-MS、NMR等波谱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运用CCK-8检测法测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人肺癌细胞A549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从狼毒大戟中共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oxocallitrisic acid(1)、ent-12-hydroxy-12[R]-abieta-8(14),13(15)-dien-16,12-olide(2)、13β-hydroxy-7-oxoabiet-8(14)-en-19,6β-olide(3)、decandrol A(4)、daphneaine B(5)、二氢红花菜豆酸(6)、phenethyl-6-O-α-L-arabinofuranosyl-β-D-glucoside(7)、2-(4-hydroxyphenyl)ethyl-O-α-L-arabinofuranosyl-(1→6)-O-β-D-glucopyranoside(8)、γ-pyrone-2-O-β-D-(6-galloyl)-glucopyranoside(9)、6-hydroxy-2-methoxy-4-O-α-L-arabinofu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10)、(2,3-trans,4E)-2,3-methano-4-decen-1-ol)(11)和3, 4′-O-dimethylellagic acid(12)。结论 化合物1,4,5,7~9和11为首次从大戟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4~9,11和12为首次从狼毒大戟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对人肝癌细胞Hep-G2表现出较好的细胞毒活性,其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值为32.81 μmol·L-1,提示该类二萜化合物可能与狼毒大戟的抗肿瘤活性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鉴别西洋参的方法.方法 针对西洋参的CYP450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应用RT-LAMP(real time-LAMP)、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可视化检测3种方法对LAMP检测方法进行优化,并对其灵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