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3延缓乳腺癌互苯氧胺(TAM)耐药的作用,并探究其最佳作用浓度。方法TAM诱导野生型MCF-7乳腺癌细胞构建TAM耐药细胞系TAM—R,将WT—MCF-7乳腺癌细胞与TAM—R细胞分别培养于不同浓度TAM培养液中,MTT法比较细胞生长变化。WT—MCF-7分别培养于含不同浓度Rg3的TAM培养液中,MTF法检测细胞对TAM的反应。结果经TAM处理后,TAM—R细胞生长曲线明显高于wⅢr—MCF一7细胞的生长曲线,人参皂甙Rg3呵延缓WT—MCF-7细胞TAM耐药的发生时间,1×10-8μmol/L和5×10-8μmol/L人参皂甙R妇延缓耐药时间最长。结论临床可通过联合应用参一胶囊和TAM延缓内分泌耐药。  相似文献   

2.
对63例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长期辅助性三苯氧胺治疗的疗效、安全性及预防乳腺第二原发癌的作用回顾性分析。可评仨者61例。总的5年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5.6%和54.5%。小于50岁、50岁及以上,绝经前、后,腋淋巴结阳性及阴性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55.7%、77.8%,50.3%、79.1%,63.6%和80.0%(各组P<0.05)。1例子宫内膜呈不典型性增生,1例发生对侧乳腺第二原发癌(1.6%)。表明长期辅助性三苯氧胺治疗能提高5年生存率,安全可靠,可预防乳腺第二原发癌,但应警惕子宫内膜癌发生。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患者应用三苯氧胺导致的妇科并发症及其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艳珺  陆华 《现代肿瘤医学》2007,15(8):1199-1201
三苯氧胺具有抗雌激素和雌激素的双重特性,长期持续使用可导致子宫内膜发生多种病理改变。临床应予以重视,并加以监测。本文就妇科并发症的发生和临床监测方面做一综述,以早发现、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1病案摘要患者孙某,女性,1905年3月9日生。患者于1999年月发现右乳腺外上象限肿块约桃仁大未引起重视,肿块逐渐增大,2003年1月肿块增大至约4.0cm×4.0cm,同时右腋淋巴结肿大2枚约1.0cm×2.0cm,2.0cm×2.0cm。同年6月来院就诊,查体见:右乳腺外上象限肿块5.0cm×5.0cm,质硬,与皮肤粘连无红肿、无破溃,右腋淋巴结2枚均为2.0c×2.0cm。因患者拒行针吸活检,无细胞学及病理学诊断,临床诊断:右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给予小金丹2.0g口服,每日2次,连服1个月;小牛胸腺肽20mg肌注,每日1次,连用1月;独角莲羔腋淋巴结外敷,间断治疗5个月后,于2003年10月来院…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三苯氧胺(tamoxifen)作为第一代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ERM)被广泛地应用于激素敏感型乳腺癌的内分泌一线治疗。三苯氧胺耐药的发生严重限制了临床治疗,是乳腺癌患者用药面临的重大难题,明确其耐药机制对乳腺癌的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本研究通过体外诱导人乳腺癌细胞MCF-7三苯氧胺耐药,探讨细胞产生三苯氧胺耐药时自噬水平的变化与MAPK家族蛋白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蛋白表达量及磷酸化水平的变化。方法:浓度递增筛选法诱导MCF-7细胞耐药,透射电镜观察MCF-7细胞与耐药细胞内的自噬泡数量,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状态,应用Western blot检测LC3Ⅱ、ERK1/2、Phospho-ERK1/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诱导的三苯氧胺耐药细胞株TR5达到5μmol/L的耐药浓度。TR5细胞内的自噬泡数量与LC3Ⅱ表达量明显高于MCF-7细胞。ERK蛋白在两种细胞中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在TR5中的磷酸化水平比MCF-7细胞高。结论:...  相似文献   

6.
应用三苯氧胺(TAM)抑制实验对39例乳腺癌ER(+)病人进行了检测。其中24例TAM抑制实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阻断,抑制率从10%~100%。其余15例ER(+)者,而TAM抑制率为零。不同组织学类型TAM抑制率实验似有差异,髓样癌的阳性检出率较浸润性导管癌高。从理论上讲,TAM在部分ER(+)病人体内,并不能阻断E2与受体结合,因而对TAM抑制实验阴性的病人,TAM不能起到治疗效果。因此建议进行激素受体测定时,加测TAM抑制实验,以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7.
8.
大剂量三苯氧胺提高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大剂量三苯氧胺(Tamoxifen,TAM)提高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效果。方法:将108例患者按信封法随机分人A、B、C、D组,每组27例患者,A、B、C三组为研究组、D组为对照组,。研究组化疗前3天至化疗最后1天口服TAM,共11天。TAM剂量A组为40mg,每日3次,B组为60mg,每日3次;C组80mg,每日3次,D组单纯化疗。每组化疗用药相同,均为长春碱酰胺2.5mg/m^2d1、ds,阿霉素30mg/m^2d2,顺铂80mg/m^2分d4、d5 2天,每组完成3周期化疗后休息30天,复查并评价疗效。结果:A、B、C、D各组有效率分别为:33.3%(9/27)、48.1%(13/27)、55.6%(15/27)、25.9%(7/27),C组有效率最高,D组有效率最低,将A、B、C三组分别与D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A:D P>0.05;B:DP>0.05;C:DP<0.05,有临床意义,各组化疗副作用无区别,仅C组有4例患者用药5-6天后出现精神症状,停服TAM1-3天后自动恢复正常,结论:大剂量TAM有拮抗癌细胞对化疗耐药的作用,其剂量与疗效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平消胶囊联合三苯氧胺在乳腺癌后期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平消胶囊在乳腺癌后期治疗中的价值和作用。方法:对108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单纯三苯氧胺组(对照组54例),平消胶囊+三苯氧胺组(试验组54例),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试验组生活质量提高,并发症减少,不良反应减少。结论:平消胶囊使乳腺癌后期治疗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可延长生存时间,有价值,可推广。  相似文献   

10.
11.
38例临床表现为难治性肿瘤(肺癌35例,其它实体瘤3例)。其中55%(21/38)伴血液播散。当化疗无效时,于原方案基础上加三苯氧胺(TAM)60mg/天,共8~10天,第四天时开始化疗,三次化疗后评定疗效。共29%(11/38)达PR,无CR者。化疗毒性轻至中度,与TAM并用前相似。小细胞肺癌(SCLC)及低分化鳞、腺型肺癌,初治有效。后为难治者,为并用TAM后再次达到缓解的有利因素。5/11例仍在PR中,生存期已达7~ ~10~ 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服用三苯氧胺(tamoxifen,TAM)后子宫内膜的病理变化。方法研究组为服用TAM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或B型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异常患者69例;对照组为同时期非乳腺癌因绝经后出血就诊的患者60例。TAM组又分为绝经前、后两组(20例、49例)及根据服用TAM时间(T)长短,分为T≤1年组、1年<T<2年组、T≥2年组,进行宫腔镜检查及子宫内膜活检。结果TAM组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内膜增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P<0.05)。绝经后TAM组较绝经前TAM组更易发生子宫内膜病变(P<0.01),且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均发生在绝经后组。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子宫内膜病变的发生增加(P<0.01),且子宫内膜癌均发生在服药2年后。结论乳腺癌患者使用TAM治疗发生子宫内膜病变的风险增加,尤其对于绝经后使用且用药2年以上的妇女。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研究乏氧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并研究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RNA干扰技术,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HO-1的表达,得到HO-1表达受干扰的细胞系MDA-MB-231-HO-1△。通过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分别检测常氧及乏氧条件下MDA-MB-231-NC细胞(HO-1正常表达)和MDA-MB-231-HO-1△细胞(HO-1干扰表达)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乏氧条件下两组乳腺癌细胞的上皮和间质标记物的表达,检验细胞系是否发生了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结果:乏氧培养24小时后,MDA-MB-231-NC 细胞中HO-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MDA-MB-231-HO-1△细胞中HO-1表达受抑制。乏氧培养后MDA-MB-231-NC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较常氧培养的细胞明显增强,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DA-MB-231-HO-1△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在乏氧和常氧培养下无显著差异。乏氧条件下,MDA-MB-231-NC细胞的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显著下调,间质标志物Vimentin表达显著上调,而MDA-MB-231-HO-1△细胞的E-cadherin、Vimentin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乏氧条件下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HO-1可被诱导高表达,促进了细胞的侵袭迁移,其可能机制是促进了乳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相似文献   

15.
三苯氧胺对乳腺癌细胞凋亡和耐药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雌激素 (E2 )及三苯氧胺 (tamoxifen ,TAM)对乳腺癌MCF 7细胞凋亡调控基因 (bax、bcl 2 )及多药耐药基因 (mdr 1)的影响。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法及原位杂交法检测MCF 7细胞在E2 和TAM作用后bax、bcl 2及mdr 1基因的变化。结果 E2 可以明显刺激bcl 2和mdr 1基因表达 ,而TAM则可使其降低。首次利用人工合成的bax寡聚脱氧核苷酸探针 ,对肿瘤细胞内baxmRNA进行原位杂交 ,显示baxmRNA可被E2 下调 ,但在TAM作用下明显升高。相关性分析显示 ,bcl 2和mdr 1基因之间在TAM作用后有相关性 (r=0 6 ,P <0 0 5 )。结论 TAM在乳癌内分泌治疗中不仅可调节肿瘤细胞凋亡 ,也可降低肿瘤细胞耐药性 ,抗凋亡基因bcl 2和多药耐药性之间有密切的功能联系 ,对其深入研究将有助于肿瘤内分泌治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乳腺癌患者长期服用三苯氧胺对子宫及子宫内膜的影响,并探讨子宫内膜增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法41例服用三苯氧胺的绝经后女性乳腺癌患者入组,定期行阴道B超。发现子宫内膜厚度≥8mm者行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并应用不同剂量的甲羟孕酮来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甲羟孕酮10mg,每日1次,共10天,或倍恩片0.25g每日1次,共10天。结果应用阴道超声发现子宫内膜厚度≥8mm者共15例,8例行诊断性刮宫,子宫内膜增生6例。应用甲羟孕酮后增生的子宫内膜脱落,不同剂量的甲羟孕酮疗效无差异。本组发现子宫肌瘤6例,其中3例TAM治疗前存在子宫肌瘤,TAM治疗后使子宫肌瘤迅速增大和个数增多,另3例在TAM治疗后出现子宫肌瘤。结论长期服用三苯氧胺可使子宫内膜增生,应采用阴道超声定期检测。甲羟孕酮可使增生的子宫内膜脱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三苯氧胺(TAM)联合低剂量苦参碱对人乳腺癌Bcap-37细胞的增殖抑制及作用机制.[方法]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抑制率,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p53、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TAM对Bcap-37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与低剂量苦参碱联合,其抑制作用明显增强.药物作用24、48、72h后,与对照组相比,TAM组的凋亡率均明显增高(P<0.01);与TAM组相比,联合组的凋亡率均明显增高(P<0.01).Western blot检测发现,与对照组相比,TAM组p53、Bax蛋白表达增加,Bcl-2蛋白表达降低;与TAM组相比,联合组p53、Bax蛋白表达增加,Bcl-2蛋白表达降低.[结论]低剂量苦参碱能促进TAM对Bcap-37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增加p53、Bax蛋白表达,降低Bcl-2蛋白表达,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讨环加氧酶-2(COX-2)在乳腺癌转移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收集从2015 年10 月至2018 年4 月在云南省肿瘤医院接受乳腺切除术的患者中获得的原发乳腺癌组织和脑转移乳腺癌组织临床病理样本共45 例,其中原发30 例、脑转移15 例。采用qPCR检测COX-2 在原位乳腺癌和脑转移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将COX-2 过表达重组病毒(LV6-COX2)或敲减COX-2 重组病毒(LV3-COX2 shRNA1、LV3-COX2 shRNA2)感染人乳腺癌MDA-MB-231 细胞并获得稳转细胞株后,CCK-8法检测COX-2 表达对MDA-MB-231 细胞增殖的影响,划痕实验和Transwell 法检测对MDA-MB-231 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qPCR和WB实验分析各组细胞中COX-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qPCR检测COX-2 表达对MDA-MB-231 细胞内EMT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COX-2 表达水平在脑转移乳腺癌患者组织中显著高于原位乳腺癌组织(P<0.01);并且与乳腺癌患者肿瘤TMN分期有关。成功构建稳定过表达/敲减COX-2 的MDA-MB-231 细胞株。过表达COX-2 促进MDA-MB-231 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均P<0.01),同时显著提高MMP2、MMP1、N-cadherin 和vimentin 的表达(均P<0.01),但对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而沉默COX-2 则有相反的作用,且可促进细胞增殖(P<0.05)。结论:COX-2 在脑转移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其可能通过调控EMT过程促进乳腺癌MDA-MB-231 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19.
三苯氧胺对肺腺鳞癌耐药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家美  熊丽纹 《肿瘤》1998,18(2):94-95
三苯氧胺对肺腺鳞癌耐药性的临床研究赵家美熊丽纹白皓朱大为廖美琳关键词三苯氧胺肺肿瘤癌,腺癌,鳞状上皮耐药性近几十年来支气管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步上升的趋势,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在上海市已成为男性恶性肿瘤的首位,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  相似文献   

20.
大剂量三苯氧胺逆转对EP方案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研究大剂量三苯氧胺(tamoxifen,TAM)逆转治疗对鬼臼乙叉甙-顺铂(EP)方案耐药,且P-gp表达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方法:41例对EP方案耐药,且P-gp阳性的NSCLC患者随机分为二组,逆转组应用TAM100mg,2次/日,每1-5天,然后采用EP方案,对照组仅采用EP方案治疗.结果:逆转组CR1例,PR5例,NC11例,PD4例,有效率为28.6%(6/21),中位生存期为8.4月,1年生存率为38.1%,对照组NC9例,PD11例,有效率为0,中位生存期为4.6月,1年生存率为35.0%,逆转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1),中位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逆转 P-gp阴转率为33.3%(7/21),对照组无阴转者,主要毒副反应为Ⅱ-Ⅲ度血液学毒性,Ⅳ度少见,消化道反应均为Ⅰ-Ⅱ度。两组间毒副反应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三苯氧胺能逆转对EP方案耐药,且P-gp表达阳必的非小细胞肺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