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4.
北豆根为防已科植物蝙蝠葛(Menispermum dauricum DC.)干燥根茎,是我国传统中药。迄今为止累计从北豆根中分离鉴定的化合物有171种,其中生物碱类成分最多,此外还含有挥发油、糖类以及少量木质素类、酰胺类、醇类、酚类、内酯类、蒽醌类、香豆素类、脂肪酸类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发现北豆根具有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脑缺血、抗血栓、抗肿瘤、抗炎、抑菌、抗氧化等作用,在治疗心血管类疾病、抗肿瘤等方面前景广阔。本研究对北豆根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为北豆根的深入研究和规格等级划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长春花属植物是原产于非洲东海岸的野生花卉,现已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长春花含有萜类生物碱、二聚吲哚生物碱、单吲哚生物碱等多种生物碱类活性成分和黄酮类成分.近年来长春花中单体成分或结构修饰物作为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癌症、糖尿病、高血压及何杰金氏病.综述了近年来对长春花生物碱类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为更好地开发、利用长春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中药鸦胆子化学成分及药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鸦胆子系苦木科鸦胆子属植物(Brncea JavanieaL.Merr)的种子,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1]Kupchan等报道了由B.antidysenter Mill.中分得对多种动物菌株有显著活性且毒性较低的鸦胆丁[2](Bruceantin)后,有关活性成分的报道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进一步研究发现了许多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苦木内酯类化合物[3~5]。我国于1978开始研制鸦胆子油静脉乳剂[6],并用于治疗各种恶性肿瘤。鉴于该植物的多种生物活性,为了更好地开发其药用价值,本文就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1化学成分迄今为止,从鸦胆子的果实中分离得到了多个天然… 相似文献
8.
9.
运用各种柱色谱方法和制备型HPLC技术对柔毛鸦胆子茎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共从其茎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采用NMR等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分别为deacetylated isobrucein B(1),indaquassin X(2), cleomiscosin A(3),cleomiscosin B(4),(+)-lyoniresinol(5),(+)-表松脂醇(6),(+)-松脂醇(7),(+)-丁香脂素(8),4,5-dihydroblumenol A(9),腺苷(10)。采用MTT法对以上化合物进行了体外细胞毒活性测试,化合物2对人源肿瘤细胞HT-29,HepG2,BGC-823和SKOV3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IC50 0.84~3.97 μmol·L-1)。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是1个新天然产物。化合物2对人源肿瘤细胞HT-29,HepG2,BGC-823和SKOV3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鸦胆子中3种苦木内酯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0nm.结果 鸦胆苦素D在2.52~12.60 μg(r=0.9996),鸦胆苦醇在2.19~10.95 μg(r=0.9996),鸦胆因H在2.91 ~14.55 μg(r=0.9998)线性关系良好,鸦胆因D平均回收率100.01%,RSD 0.31% (n= 6);鸦胆苦醇平均回收率100.95%,RSD l.7% (n=6);鸦胆因H平均回收率100.43%,RSDl.7% (n=6).结论 3批样品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鸦胆子中3种苦木内酯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1.
蛇根草属(Ophiorrhiza L.)植物隶属于茜草科,在全世界广泛分布。该属植物被多种药物志记载,具有活血化瘀、祛痰止咳等药用价值。该属植物富含结构新颖、生物活性显著的化学成分,已成为国际上药用植物资源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已有31种蛇根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被报道,主要包括62个生物碱类、21个萜类、21个蒽醌类、6个甾体类、2个黄酮类和1个香豆素类等多种结构类型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具有抗肿瘤、免疫抑制、抗菌、抗病毒、抗炎、止泻、胃黏膜保护和驱虫等多种药理功效。本文综述了1976年7月至2021年7月间报道的蛇根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重点突出若干代表性化学成分,同时对其结构特征和绝对构型进行详细的归纳总结,以期为该领域药用植物资源的后续研究与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研究蜘蛛香炮制品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 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ODS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多种分离材料和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体外炎症模型,以总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L-NMMA)作为阳性对照,对化合物进行体外抗炎活性评价。结果 从蜘蛛香炮制品的乙酸乙酯相共分离鉴定了25个化合物,分别为(3S,4R,5S,7S,8S,9S)-3,8-环氧-7-羟基-4,8-二甲基全氢环戊基[c]吡喃(1)、(3S,4S,5S,7S,8S,9S)-3,8-环氧-7-羟基-4,8-二甲基全氢环戊基[c]吡喃(2)、去酰基缬草醛(3)、缬草醛(4)、8-羟基-7′-表松脂醇(5)、(+)-表松脂醇(6)、青刺尖木脂醇(7)、 (7R,8S,7′R,8′S)-5-甲氧基青刺尖木脂醇(8)、(-)-松脂醇(9)、绿原酸(10)、橙皮素(11)、3,8-二羟基-2-甲基色原酮(12)、penicisochroman J(13)、2,5-二(4-羟基-3-甲氧基苯基)-1,4-二烷(14)、4,4′-二羟基-3,3′-二甲氧基-反式-1,2-二苯乙烯(15)、对苯二酚(16)、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17)、乙酰香草酮(18)、4-羟基-3-甲氧基桂皮醛(19)、2,3-二羟基-1-甲氧基苯(20)、5-羟甲基-2-呋喃甲醛(21)、5-乙酰糠醇(22)、5-[(5-(hydroxymethyl)furan-2-yl)methoxymethoxymethyl]furan-2-carbaldehyde(23)、5-({5-[(5-(hydroxy methyl)furan-2-yl)methoxy(methoxymethyl)]-furan-2-yl} methoxy(methoxymethyl)) furan-2-carbaldehyde(24)和6-羟基-2H-吡喃-3-醛(25)。其中,化合物3,15,16和19均能够显著抑制RAW264.7细胞中脂多糖诱导的一氧化氮生成,且呈显著的剂量依赖性,表现出潜在的抗炎活性。结论 炮制后的蜘蛛香化合物结构类型涉及环烯醚萜及其降解产物、苯丙素、黄酮、色原酮、芳香衍生物和糠醛衍生物等。在炮制过程中,主要是环烯醚萜和单糖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化合物 5、6、9~25均为首次从蜘蛛香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3,15,16和19具有抗炎活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29.04、10.77、6.37和10.98 μmol·L-1。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菜头肾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色谱技术对石油醚、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从中分离鉴定了9种成分,分别为hop-22(29)-ene(Ⅰ)、lupeo1(Ⅱ)、lup-20(29)-en-11,3β-diol(Ⅲ)、lup-20(29)-en-3-one(Ⅳ)、betulinic acid(Ⅴ)、(24R)-stigmast-7,22(E)-dien-3α-ol(Ⅵ)、(24R)-5α-stigmast-3,6-dione(Ⅶ)、β-sitosterol(Ⅷ)、3α-hydroxyhop-22(29)-ene(Ⅸ)。结论 这些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中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其有效成分种类繁多、临床应用广泛,对中药材的开发及利用一直是研究热题,其中微生物转化更是中药现代化开发的热点。黑曲霉作为一类广泛使用、安全可靠的菌株,能够分泌酯酶、糖苷酶、羟化酶等酶,能够使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发生的羟基化、脱羟基、甲基化、脱甲基、羰基还原、去糖基化等反应,从而形成具有新颖结构的活性化合物或药物中间体,为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开发思路。该文综述了以黑曲霉作为发酵菌株生产的酶对中药化学成分转化以及作用位点的研究进展,以期进一步揭开黑曲霉菌株发酵中药成分原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香棒虫草的生药学鉴别特征,并与冬虫夏草进行比较。方法 应用数码相机、体式显微镜与其数码成像系统对香棒虫草子座和虫体的外观性状特征进行观察和表征;通过冷冻切片和荧光染色,体式荧光显微镜与其数码成像系统、荧光显微镜工作站,对香棒虫草子座和虫体部位的横切面显微特征进行观察和表征;应用扫描电镜对表面及剖面的特征进行探究,并与冬虫夏草进行了生药学鉴别特征比较。结果 系统阐明了香棒虫草头部上颚、胸足、腹节环节、尾部刚毛及体壁针状毛等性状特征,子座部位不同菌丝层荧光显微特征及虫体部位中虫体组织和菌丝组织荧光显微特征差异。香棒虫草与冬虫夏草相比,在虫体形态、腹足有无、气孔形态、子座长出部位等性状特征,以及体壁被毛、刚毛、毛片等显微特征中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通过对香棒虫草进行生药学研究,可为香棒虫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通过与冬虫夏草的对比研究,可以避免混淆用药,为市场监管提供科学依据,也为虫草类药用品种数字化表征规范的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秦岭翠雀花(Delphinium giraldii)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秦岭翠雀花的氯仿部位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acetylaconitine(Ⅰ),mesaconitine(Ⅱ),benzoylaconitine(Ⅲ),delelatine(Ⅳ),siwanineA(Ⅴ),methyllycaconitine(Ⅵ),β-谷甾醇(Ⅶ)和胡萝卜苷(Ⅷ)。结论化合物1~4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以抑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活性为导向,筛选蛹虫草子实体有效部位,分离纯化单体化合物,并检测其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 通过硅胶色谱柱,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对蛹虫草子实体进行分离纯化,检测各组分对PTP1B的抑制活性;应用核磁碳谱、氢谱数据分析鉴定单体化合物结构;利用MTT法检测单体化合物对PC12细胞的增殖作用,及其对过氧化氢(H2O2)损伤的PC1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试剂盒检测单体化合物对细胞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 发现5个对PTP1B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活性成分,将其中活性最高的成分进一步分离纯化,获得单体化合物,经鉴定为β-D-吡喃葡萄糖基-9-甲基-4,8鞘氨醇(5),其对PTP1B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半抑制浓度(IC50)为(3.42±0.59) μmol·L-1。该单体化合物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 首次以抑制PTP1B活性为导向,在蛹虫草中分离得到脑苷脂类单体化合物,其具有抑制PTP1B作用和体外抗氧化活性,为蛹虫草用于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狼毒大戟(Euphorbia fischeriana Steud)根部的抗肿瘤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硅胶柱、ODS、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制备HPLC等多种方法对狼毒大戟根部的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HR-ESI-MS、NMR等波谱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运用CCK-8检测法测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人肺癌细胞A549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从狼毒大戟中共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oxocallitrisic acid(1)、ent-12-hydroxy-12[R]-abieta-8(14),13(15)-dien-16,12-olide(2)、13β-hydroxy-7-oxoabiet-8(14)-en-19,6β-olide(3)、decandrol A(4)、daphneaine B(5)、二氢红花菜豆酸(6)、phenethyl-6-O-α-L-arabinofuranosyl-β-D-glucoside(7)、2-(4-hydroxyphenyl)ethyl-O-α-L-arabinofuranosyl-(1→6)-O-β-D-glucopyranoside(8)、γ-pyrone-2-O-β-D-(6-galloyl)-glucopyranoside(9)、6-hydroxy-2-methoxy-4-O-α-L-arabinofu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10)、(2,3-trans,4E)-2,3-methano-4-decen-1-ol)(11)和3, 4′-O-dimethylellagic acid(12)。结论 化合物1,4,5,7~9和11为首次从大戟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4~9,11和12为首次从狼毒大戟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对人肝癌细胞Hep-G2表现出较好的细胞毒活性,其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值为32.81 μmol·L-1,提示该类二萜化合物可能与狼毒大戟的抗肿瘤活性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