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2 毫秒
1.
鸦胆子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鸦胆子油、苦木内酯类、黄酮类、甾体类、三萜类、生物碱类等。现代研究表明鸦胆子具有抗肿瘤、抗疟疾、抗炎、降脂等多种药理活性。笔者在对鸦胆子的资源分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综述的基础上,以质量标志物(Q-marker)为核心概念,从化学成分的特有性、传统药效、化学成分可测性、不同配伍以及临床疗效等多个方面对鸦胆子的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推测鸦胆子中油酸、亚油酸、鸦胆子苦醇、鸦胆丁、鸦胆子素A、鸦胆子素B、鸦胆子素C、鸦胆子素D可作为鸦胆子的质量标志物,以期为鸦胆子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邬琪  孙薇  王力玄  刘晴  周小平  王艳 《中草药》2021,52(20):6431-6441
鸦胆子为苦木科鸦胆子属植物鸦胆子Bruceajavanica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截疟、止痢、治疗赘疣及清热解毒等功效。鸦胆子化学成分丰富,其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为苦木素类化合物,其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抗肿瘤、抗炎、抗医学原虫、抗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分解脂肪、治疗帕金森病及脊髓性肌萎缩等。对鸦胆子中的苦木素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鸦胆子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药鸦胆子化学成分及药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丁晨旭  索有瑞 《中成药》2006,28(1):117-120
鸦胆子系苦木科鸦胆子属植物(Brncea JavanieaL.Merr)的种子,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1]Kupchan等报道了由B.antidysenter Mill.中分得对多种动物菌株有显著活性且毒性较低的鸦胆丁[2](Bruceantin)后,有关活性成分的报道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进一步研究发现了许多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苦木内酯类化合物[3~5]。我国于1978开始研制鸦胆子油静脉乳剂[6],并用于治疗各种恶性肿瘤。鉴于该植物的多种生物活性,为了更好地开发其药用价值,本文就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1化学成分迄今为止,从鸦胆子的果实中分离得到了多个天然…  相似文献   

4.
孙崇峰  范圣此  罗毅  孟兆青  徐晶晶 《中草药》2018,49(13):3183-3192
蟾酥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其化学成分复杂,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蟾酥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蟾蜍内酯类、吲哚类生物碱、甾醇类及其他类化合物。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蟾酥具有抗肿瘤、强心、抗炎、局麻、镇痛等多种药理活性。对近年来蟾酥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其人工合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蟾酥的物质基础研究、药效机制阐释及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荔枝核为我国传统中药,具有散结、理气止痛、温里祛寒的功效,尤其对睾丸肿痛、疝气痛等有显著的疗效,药用价值高。近年来有关其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方面有诸多新的发现,荔枝核中主要有黄酮类、甾体类、鞣质类、萜类、挥发油和酯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炎保肝、抗肿瘤、抗氧化、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药理活性,特别是其抗炎保肝、抗肿瘤、抗氧化药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较广泛,但对其活性成分中的主要单体药效成分和其发挥药理活性的构效关系等方面研究还比较少,需做进一步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6.
厚藤Ipomoea pes-caprae为旋花科(Convolvulaceae)番薯属植物,是一种生长于滨海滩涂的海洋植物药,不仅是我国南方沿海民间常用海洋中药和京族习用植物药,同时,也是澳大利亚、墨西哥、泰国、巴西、巴基斯坦等多个热带及亚热带国家的传统药用植物。其资源丰富,应用广泛。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树脂糖苷类、萜类、黄酮类、酚酸类、挥发性成分、甾体类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厚藤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炎镇痛、抗胶原酶、抗氧化、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活性。深入总结厚藤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现状,以期为该海洋中药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和产品开发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祖先鹏  林璋  谢海胜  顾彧  张卫东 《中草药》2017,48(18):3847-3863
通过检索假马齿苋Bacopa monnieri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相关文献,发现其化学成分类型主要包括三萜及其苷类、黄酮类、苯乙醇苷类、甾醇类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假马齿苋对中枢神经、心血管、消化、呼吸、内分泌等系统均有一定的影响,此外还具有抗炎镇痛、抗氧化、降血糖、抗肿瘤、抗微生物以及肝肾保护等药理活性。现对该植物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活性进行综述,为其后期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潺槁树Litsea glutinosa系樟科(Lauraceae)木姜子属Litsea Lam.植物,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潺槁树在我国为民间常用药物,具有治疗糖尿病、抗炎、抗菌等多种药理活性。目前从潺槁树中分离得到黄酮类、生物碱、木脂素类等50余种成分,其中生物碱类成分为其特征性成分。首次综述潺槁树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潺槁树药理活性显著,但鲜见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随着现代分离分析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潺槁树药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将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蛇根草属(Ophiorrhiza L.)植物隶属于茜草科,在全世界广泛分布。该属植物被多种药物志记载,具有活血化瘀、祛痰止咳等药用价值。该属植物富含结构新颖、生物活性显著的化学成分,已成为国际上药用植物资源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已有31种蛇根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被报道,主要包括62个生物碱类、21个萜类、21个蒽醌类、6个甾体类、2个黄酮类和1个香豆素类等多种结构类型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具有抗肿瘤、免疫抑制、抗菌、抗病毒、抗炎、止泻、胃黏膜保护和驱虫等多种药理功效。本文综述了1976年7月至2021年7月间报道的蛇根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重点突出若干代表性化学成分,同时对其结构特征和绝对构型进行详细的归纳总结,以期为该领域药用植物资源的后续研究与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梁文贤  倪林  邹小兴  黄维  邹双全 《中草药》2018,49(5):1220-1226
野鸦椿属植物共有3种,中国有2种,分别为野鸦椿Euscaphis japonica和圆齿野鸦椿Euscaphis konishii,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是民间常用的药用植物。目前,野鸦椿属植物中已发现的化学成分主要有三萜类、酚酸类、黄酮类、倍半萜类及其他类,其具有抗炎、抗肿瘤、抗肝纤维化、抑菌等药理活性。对野鸦椿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进行综述,为其药用资源的开发和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蒙药材吉勒泽是蒙医习用药材之一,本草记载历史悠久, 可分为查干-吉勒泽和哈日-吉勒泽两种。笔者通过系统文献研究对吉勒泽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综述,吉勒泽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有环烯醚萜类、三萜类、黄酮类、木脂素类、甾体类及糖类等成分,具有抗炎、保肝、镇痛、抗肿瘤、抗病毒,以及对心血管系统疾病有较好的作用。蒙医药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对吉勒泽的质量控制、药效物质基础,以及药理作用与机制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中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其有效成分种类繁多、临床应用广泛,对中药材的开发及利用一直是研究热题,其中微生物转化更是中药现代化开发的热点。黑曲霉作为一类广泛使用、安全可靠的菌株,能够分泌酯酶、糖苷酶、羟化酶等酶,能够使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发生的羟基化、脱羟基、甲基化、脱甲基、羰基还原、去糖基化等反应,从而形成具有新颖结构的活性化合物或药物中间体,为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开发思路。该文综述了以黑曲霉作为发酵菌株生产的酶对中药化学成分转化以及作用位点的研究进展,以期进一步揭开黑曲霉菌株发酵中药成分原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板蓝根(Isatidis Radix)为十字花科菘蓝属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une)的干燥根。作为清热解毒的代表中药之一,板蓝根与其制剂广泛用于各类感冒的预防和治疗,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甲流和新冠疫情的防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尽管板蓝根的化学成分研究已经十分深入,但目前国内外尚无可全面查询所有化合物信息的数据库、网站或文献,不利于相关研究的开展,因此需要建立板蓝根化学成分信息库。方法 本研究按化学成分类别,对板蓝根中近400个化学成分的中英文名称、分子式、精确相对分子质量、结构式、参考文献等信息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构建了板蓝根化学成分信息库。结果 截至2020年9月,研究人员共从板蓝根中提取、分离、鉴别得到17大类392个化合物。结论 构建的化学成分信息库可为该药材及制剂的化学成分分离鉴定、质量控制、物质基础挖掘、网络药理学研究等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
??To provide scientific and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further study and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efficient use of the medicinal plants, the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technology of Celtis sinensis and its main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were summarized. Literatures were reviewed, and the key information was classified and summarized. A large number of flavonoids, triterpenoids, phenols, anthraquinones and amides have been isolated from the plants. Extract of Celtis shows diversed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such as antioxidant, anti-inflammatory, antibacterial, anti-tumor and so on. Further studies should be carried out on Celtis sinensis, which is abundant in our country and has high medicinal value and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 for its bette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相似文献   

15.
多糖具有良好的药理活性和较低的毒副作用,关于天然多糖药理活性的报道也是层出不穷。随着对多糖理化性质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多糖作为生物材料也逐渐用于新制剂的开发。但是相较于多糖药理活性和作为生物材料的研究,多糖体内药动学的研究十分匮乏,这严重限制了多糖进一步的开发应用。目前,体外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成为了多糖体内药动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本研究总结了用于多糖标记的各种放射性同位素,并分析了不同放射性同位素在多糖体内药动学研究中的特点,以及影响多糖药动学的因素和基于多糖体内药动学特征的应用。对多糖体内药动学的深入研究,能够为多糖作为药品和生物材料的开发提供重要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Saussurea costus (Falc.) Lipschitz, syn Saussurea lappa C.B. Clarke is a well known and important medicinal plant widely used in several indigenous systems of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various ailments, viz. asthma, inflammatory diseases, ulcer and stomach problems. Sesquiterpene lactones have been reported as the major phytoconstituents of this species. Different pharmacological experiments in a number of in vitro and in vivo models have convincingly demonstrated the ability of Saussurea costus to exhibit anti-inflammatory, anti-ulcer, anticancer and hepatoprotective activities, lending support to the rationale behind several of its traditional uses. Costunolide, dehydrocostus lactone and cynaropicrin, isolated from this plant, have been identified to have potential to be developed as bioactive molecules. Due to the remarkable biological activity of Saussurea costus and its constituents it will be appropriate to develop them as a medicine. The present review is an up-to-date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botany, chemistry, pharmacology and traditional and folkloric uses of Saussurea costus.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5种唇形科植物东紫苏(Elsholtzia bodinieri)、野拔子(Elsholtzia rugulosa)、密花香薷(Elsholtzi adensa)、大黄药(Elsholtzia penduliflora)、石香薷(Mosla chinensis)挥发油成分及其抗流感病毒活性研究。方法 采用气质联用方法,结合NIST5.0标准谱库,对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得到的5种唇形科植物挥发油成分进行比较分析,并利用A/WSN/33/2009(H1N1)病毒感染犬肾细胞(MDCK)细胞,对5种唇形科植物挥发油进行抗流感病毒活性评价。结果 不同唇形科植物检出的主要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相对含量有所差异。从5种唇形科植物挥发油中共检测出相对含量大于0.50%的挥发性成分105种,包含萜烯类、烷烃类、醛类、醚类、醇类、酮类、酸类、酯类等,其中萜烯类和烷烃类物质含量最高,占总挥发性成分的32.40%~72.50%。体外抗流感病毒活性实验显示,这5种唇形科植物挥发油都具有一定的抗流感病毒活性。其中,密花香薷的抗流感活性最强,对流感病毒A/WSN/33(H1N1)的抑制率达(44.43±1.30)%。结论 挥发油是唇形科植物的重要药效成分,分析5种唇形科植物挥发油活性成分的主要化学组成及抗流感病毒活性,为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和使用的历史,是药食同源植物,其药理活性丰富,在食品、药品、香精香料等行业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是中医、蒙医常用的药材。目前已有丁香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方面的报道,但临床上的研究进展较少。该文拟对丁香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通过查阅文献,介绍丁香在中医、蒙医本草中的记载情况;结合计算机软件整理丁香在传统蒙医临床中的使用频率以及药对配伍;并从丁香的药性、功能主治、临床应用等方面探讨蒙医学对丁香的使用情况,为后续对丁香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芋兰属(Nervilia)植物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具有利肺止咳、益肾、解毒止痛的功效。该属植物主要含有黄酮类、萜类、甾体类、挥发油化合物、氨基酸等化学成分。本研究主要对近年来该属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进行较系统的综述,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详细阐述,以求对芋兰属化学成分研究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为开发利用有药用价值的芋兰属天然产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