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根治术后膀胱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UTUC患者112例,患者均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RUN)联合膀胱袖口状切除术,依据UTUC术后是否发生膀胱癌分为膀胱癌组(30例)及无膀胱癌组(82例)。分析UTUC患者术后发生膀胱癌危险因素。结果 膀胱癌组Ⅲ~Ⅳ期、肿瘤位置位于输尿管、G3分级、术前存在膀胱癌病史及术前输尿管镜检查史比率均高于无膀胱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期、病灶位置、分级,术前膀胱癌病史、输尿管镜检查史是影响UTUC根治术后膀胱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肿瘤分期、病灶位置、分级,术前膀胱癌病史、输尿管镜检查史是影响UTUC根治术后膀胱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需定期复查,以降低膀胱癌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预防性膀胱灌注化疗方案对UTUC患者的OS、CSS、IVRFS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20年在我院泌尿外科接受RNU手术的387例UTUC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术后随访10年,观察生存情况,同时对于患者的临床病理相关性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选择Log-rank检验和Kaplan-Meier法,单因素多因素生存分析选择Cox回归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7岁[四分位数范围(IQR):33~90岁],所有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44个月[四分位数范围(IQR):3~140月]。三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方面没有显著差异。Kaplan-Meier曲线显示,灌注组与未灌注组间,未灌注组、单次灌注组、多次灌注组三组间的总体生存率(OS)均有显著差异(P<0.000 1),三组间的肿瘤特异性存活率(CSS)有显著差异(P<0.000 1),同样三组间的膀胱内无复发生存率(IVRFS)也有显著差异(P=0.005)。未灌注组、单次灌注组与多次灌注组三组患者的1年,3年和5年的OS分别为85.3%、70.2%和61% vs 96.1%、84.1%和73.5% vs 96.8%、88.5%和84.3%。三组患者的1年,3年和5年的CSS分别为86.6%、73.6%和66.6% vs 97.4%、85.2%和74.4% vs 97.8%、89.4%和87%。三组患者的1年,3年和5年的IVRFS分别为95.2%、86.7%和74.1% vs 98.5%、89.4%和81.1% vs 98.9%、94.7%和88%。结论:术后膀胱内化疗可以明显降低UTUC患者的膀胱内复发率,尤其是侵袭性或高度恶性的UTUC。此外,我们认为多次膀胱灌注的疗效可能优于单次灌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患者术后发生膀胱癌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89例UTUC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是否发生膀胱癌分为膀胱癌组和无膀胱癌组,统计2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手术类型、肿瘤位置等一系列临床资料,先进行单因素分析,之后将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的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urinary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 ,UUT-UC)患者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radical nephroureterectomy ,RNU )及膀胱袖口状切除术后是否增加膀胱内肿瘤发生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05年1 月至2013年12月282 例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及膀胱袖口状切除术,且既往无膀胱肿瘤病史的UUT-UC 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比较非DM组(233 例)与DM组(49例)无复发生存期(recurrence-free survival ,RFS)及肿瘤特异性生存期(cancer-specific survival ,CSS),并分析年龄、DM、病理分级及分期等因素对患者术后膀胱内肿瘤发生的影响。结果:纳入研究的患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41个月,282 例中80例(28.4%)发生膀胱内肿瘤,中位发生时间为11个月。非DM患者RFS 较DM患者显著延长(P = 0.013)。 Cox 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DM(P = 0.014)、肾孟癌合并输尿管癌(P = 0.001)与术后化疗(P = 0.024)是术后膀胱内肿瘤发生独立影响因素。结论:DM增加UUT-UC 患者术后膀胱内肿瘤发生风险,因此需要加强对合并DM患者术后的密切随访及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经腹腔腹腔镜单一体位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加膀胱袖套切除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1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98例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其中A组48例给予经腹腔腹腔镜单一体位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加膀胱袖套切除术,B组50例先侧卧位行腹腔镜肾切除、输尿管部分游离后,改平卧位取下腹部切口开放性处理余下未游离的输尿管以及袖套状膀胱壁切除。2组患者术前均行输尿管镜检+活检以及术中膀胱灌注化疗。比较2组患者基本资料,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管引流量、引流管拔出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病理结果、术后3个月~2 a的肿瘤膀胱内复发率与远处转移率。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管引流量、引流管拔出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少于B组(t=10.403,P<0.001;t=11.521,P<0.001;t=26.850,P<0.001;t=12.000,P<0.001;t=9.049,P<0.001;t=8.590,P<0.001)。2组术后肿瘤分期、肿瘤分级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开放手术与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器官局限性上尿路上皮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01月至2015年12月75例接受手术治疗器官局限性上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4例行开放肾输尿管加膀胱部分切除术(ONU组)治疗,41例行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加膀胱部分切除术(LNU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围术期资料及随访预后结果。结果:ONU组的手术时间短于LNU组[136.0(111.0~180.0) min vs 180.0(130.0~210.0)min,Z= 2.525,P=0.012]。LNU组的出血量少于ONU组[100(100~200) mL vs 200(100~300) mL,Z= 2.197,P=0.028]。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引流管去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ONU组中位随访时间42.5个月,LNU组中位随访时间41.0个月,总生存率(P=0.817)、肿瘤特异性生存率(P=0.448)、无复发进展率(P=0.789)、膀胱内无复发率(P=0.138)在两组患者中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开放手术与后腹腔镜镜手术均是治疗器官局限性尿路上皮癌的有效方法,应根据临床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联合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2例尿路上皮癌患者分为经腹腔入路组和经腹膜后入路组。经腹腔入路组患者均接受经腹腔入路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联合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而经腹膜后入路组患者则接受经腹膜后入路肾输尿管全长切除联合下腹部小切口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术后观察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肿瘤复发和转移情况,并于术前和术后3个月采用SF-36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经腹膜后入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18.74±22.68)min、(124.69±43.78)mL和(8.12±2.21)d,均显著低于经腹腔入路组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膜后入路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活力、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共8个维度的评分均高于经腹腔入路组(P<0.05);经腹膜后入路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12%,显著低于经腹腔入路组的13.33%(P<0.05)。2组患者术后彩超和膀胱镜检查均未发现肿瘤复发情况;2组患者术后远处转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膜后入路肾输尿管全长切除联合下腹部小切口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创伤小,利于患者的康复,同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有效,值得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5年11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32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方法(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围手术期资料、新膀胱功能、术后并发症以及肿瘤控制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成功随访32例,随访时间12 ~ 53个月,平均随访27个月,均为男性;所有患者手术均由同一术者顺利完成,手术时间310 ~530 min,平均370 min;术中出血300~ 850 ml,平均485 ml;术后3~5天肠道开始恢复功能;淋巴结清扫数目8~31个,平均16个;手术切缘均无阳性结果;术后12个月与6个月相比较,最大尿流率(15.2±1.3vs11.4±1.2 ml,P<0.01)、最大膀胱容量(372.8±52.2 vs 247.9±60.3 ml,P<0.01)、残余尿量(23.8 ±9.6 vs 39.6±11.7 ml,P<0.01)、最大膀胱充盈压(33.7 ±5.7 vs 25.1±6.8 cmH2O,P<O.01)、最大膀胱排尿压(63.7±15.9 vs62.9±17.6 cmH2O,P>0.05)、膀胱顺应性(26.2±12.6 vs 25.7±13.3 cmH2O,P>0.05)以及昼/夜控尿率(91%/81% vs 84%/72%).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8.8%(6/32),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5.0%(8/32);随访期间,肿瘤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分别为6.3% (2/32)和12.5%(4/32).结论: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是安全可行的,具有术后控尿效果好、满意的新膀胱功能和肿瘤控制效果等优点,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尿路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urography,CTU)诊断明确的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患者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radical nephroureterectomy,RNU)术前是否有必要行输尿管镜活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20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3例术后病理确诊为UTUC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CTU与输尿管镜活检诊断UTUC的阳性率,并分析输尿管镜活检与根治术后肿瘤病理分级的不一致性。结果:73例患者中70例行CTU检查者均提示异常,确诊阳性率为88.6%(62/70),术后病理证实均为尿路上皮肿瘤。行CTU检查后又行输尿管镜活检患者为61例,确诊阳性率为91.8%(56/61)。输尿管镜活检为临床高级别、低级别肿瘤分别占39.3%(24/61)、52.5%(32/61),术后病理诊断为高级别和低级别肿瘤分别占77.1%(47/61)和22.9%(14/61)。输尿管镜活检为临床低级别的肿瘤中,56.2%(18/32)术后病理升级为高级别肿瘤。CTU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膀胱癌腹腔镜下膀胱全切除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老年膀胱癌患者12例,采用5个Trocar,腹腔镜下行膀胱根治性切除术,下腹正中做小切口,取出切除的膀胱、前列腺、子宫、附件。尿流改道方式回肠膀胱术患者9例,直肠膀胱术患者3例。[结果]手术时间4~7h,平均手术时间5.3h;术中失血400~650ml,平均约542 ml。术后禁食时间3~7d,平均3.7d。随访时间1~35个月,1例复发于术后5个月死亡,其余病例均生存。[结论]对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取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是临床上一种常用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全膀胱切除术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最有效的方法。1992年Parra等报道了首例腹腔镜全膀胱切除术,2000年Gill等报道2例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加回肠通道术,2002年报道首例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加原位回肠膀胱术。国内外泌尿外科医生们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laparoscopicradicalcystectomy,LRC)及尿路重建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现就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保留膀胱的综合治疗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N0M0)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比较162例保留膀胱的综合治疗,即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膀胱内灌注化疗(A组)与117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组(B组)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N0M0)患者经过治疗后的生存率及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A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4.44%、79.62%、62.96%,B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4.87%、76.92%、64.10%,两组患者1年、3年和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生活质量总健康状况评分分别为(63.12±11.69)分、(35.68±8.47)分,A组健康状况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疲倦、恶心呕吐、疼痛、失眠及便秘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N0M0)的保留膀胱综合治疗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的生存率无差异,但保留膀胱的综合治疗组的术后生活质量优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0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中心收治的17例膀胱癌患者,其中7例患者在经尿道途径的辅助下行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另外10例为对照组,行多孔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并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资料、手术并发症以及术后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共17例膀胱癌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341.4±52.1)min和(333.0±59.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206.4±104.6)mL和(190.5±82.3)mL,盆腔淋巴结清扫平均个数分别为17(7~22)个和18(12~23)个,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25.1±5.4)d和(26.8±6.0)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孔组在术后VAS疼痛评分和切口满意度评分上则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单孔组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时患者的最大尿流量、最大膀胱容量、最大膀胱充盈量均明显比6个月时高,而随访12个月时患者的残余尿量较6个月时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辅助单孔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是安全可行的,且术后的新膀胱功能较为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治疗尿路上皮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尿路上皮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患者接受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开放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接受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治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改良GC方案和传统GC方案在尿路上皮癌化疗中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本研究选取自2008年12月至2016年6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尿路上皮癌患者共70例。38例采用改良GC化疗方案,32例采用传统三周GC化疗方案。所有患者在完成2个周期的化疗后,进行疗效及毒副反应评价。结果:改良GC方案和传统GC方案化疗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50.0%(19/38)和 53.1%(17/32),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GC方案化疗组和传统GC方案化疗组中患者发生Ⅲ-Ⅳ度骨髓抑制的比率分别中15.8%(6/38)和37.5%(1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毒副反应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尿路上皮癌患者的化疗中,改良GC化疗方案可以作为传统GC方案的替代在临床中尝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完全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上尿路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入组上尿路肿瘤患者20例,均采用完全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结果 20例患者手术全部顺利完成,均未出现淋巴结肿大,术中均未见感染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手术时间(3.0±0.5)h;患者失血量(85.6 +20.5) mL,均未进行输血;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1.0±1.2)d;引流管拔除时间(3.5±0.6)d;肠胃恢复时间(1.5±0.9)d;患者住院时间(4.5±1.2)d.患者经过术后病理诊断后确诊全部为上尿路肿瘤,其中肾盂癌患者16例,右输尿管癌患者4例,对这20例患者随访6个月,肿瘤均未见转移.结论 完全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上尿路肿瘤的治疗效果良好,手术切口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上尿路移行上皮恶性肿瘤包括肾盂恶性肿瘤和输尿管恶性肿瘤.其标准术式为开放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随着腹腔镜技术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泌尿外科医生将腹腔镜技术应用于上尿路移行上皮恶性肿瘤的治疗中,虽然腹腔镜手术较开放手术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操作技术难度较大,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技术的应用克服了许多复杂腹腔镜手术技巧的限制,从而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加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的远期预后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间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加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的63例膀胱癌患者,对其生存状况及肿瘤复发情况进行跟踪随访。结果 63例膀胱癌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388.4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680.5 ml,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为3.28 d,住院时间平均为16.8 d,盆腔淋巴结清扫个数平均为10枚,未出现尿漏及肠瘘等围手术期并发症。最初30 d内患者尿流控制较差,30~90 d内患者尿流控制得到明显改善。术后平均膀胱容量为385.2 ml,平均膀胱内压为13.2 cm H_2O,平均尿流率为11.8 ml/s,平均残余尿量为18.5 ml,平均功能性尿道长度为3.2 cm。同时保留勃起神经对男性性功能保护良好。中位随访时间为27个月,3年总体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3.0%和69.4%。不同病理分期、是否器官局限性及有无淋巴结的总体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加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具有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术后较好的控尿功能等特点,同时有效保留男性性功能,生存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0.
背景与目的:根治性肾盂输尿管癌手术方式多种多样,每种手术方式各有优缺点,选择何种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仍有争议,该研究选择了6种根治性肾盂输尿管癌的手术方式,探讨不同术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3年10月吉林省延吉市延边大学医院收治的135例肾盂及输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6种手术方式的各项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再发膀胱癌概率和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等情况。结果:A、B组均顺利完成手术,C组5例因输尿管残端未能完全拖出而更改为A组手术方式,D组2例因输尿管残端未能完全拖出而更改为A组手术方式,E组因术区黏连或术中出血,3例更改为D组手术方式,1例更改为A组手术方式,F组1例因术中出血更改为A组手术方式,各种手术方式术后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6种治疗肾盂输尿管癌的手术方式均安全有效,但各有优缺点,临床上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