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观察Urantide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肝中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表达的影响,探讨AS大鼠脂肪肝中调控ERK1/2的分子机制。方法:维生素D3(VD3)腹腔注射及特制高脂饲料饮食建立大鼠AS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AS组、辛伐他汀组、Urantide组。H-E染色观察大鼠胸主动脉、肝的形态学改变;生化检测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含量;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尾加压素Ⅱ(UⅡ)、G蛋白偶联受体14(GPR14)、磷酸化ERK1/2(p-ERK1/2)、ERK1/2蛋白质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细胞中p-ERK1/2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AS组大鼠胸主动脉出现典型的AS病理学改变,肝出现典型的脂肪变性;AS组大鼠血清中TC、TG、LDL含量显著升高,HDL含量显著降低;大鼠肝中UⅡ、GPR14、p-ERK1/2、ERK1/2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AS组相比,辛伐他汀组及Urantide组大鼠肝的脂肪变性明显减轻;肝中UⅡ、GPR14、p-ERK1/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ERK1/2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结论:Urantide可通过抑制UⅡ/GPR14的生物学效应抑制ERK1/2的活化进而达到治疗脂肪肝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尾加压素拮抗剂urantide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胸主动脉中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基因和蛋白的影响。方法 180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NC)、模型组(AS)[采用腹腔注射维生素D_3(VD_3)并联合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建立AS大鼠模型]、辛伐他汀组(灌胃给予辛伐他汀5μg/kg)、urantide 3、7、14 d组(尾静脉注射urantide 30μg/kg)。给药结束后,HE染色大鼠胸主动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RT-qPCR以及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胸主动脉中p38 MAPK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AS组大鼠胸主动脉出现典型的AS病理改变,urantide使胸主动脉AS病变明显减轻。AS组大鼠胸主动脉中p38 MAPK阳性表达以及基因和蛋白水平与NC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Urantide各给药组大鼠胸主动脉中p38 MAPK阳性表达以及基因和蛋白水平与AS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结论 Urantide可通过抑制p38的表达而起到保护胸主动脉,防治AS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依达拉奉对LPS激活的小胶质细胞Sirt3和MAPKs通路相关蛋白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检测LPS激活的BV2小胶质细胞中Sirt3和MAPKs通路相关蛋白ERK1/2、P38、JNK及p-ERK1/2、p-P38和p-JNK的表达;检测ERK1/2通路抑制剂处理后p-ERK1/2和Sirt3的表达。结果 LPS激活的BV细胞中Sirt3、p-ERK1/2、p-P38和p-JNK表达显著增高,依达拉奉能促进Sirt3和p-ERK1/2过表达,并降低p-P38和p-JNK表达;ERK1/2抑制后p-ERK1/2和Sirt3的蛋白表达降低。依达拉奉可促进激活的BV2细胞中Sirt3和p-ERK1/2过表达,并下调过表达的pP38和p-JNK。结论 依达拉奉可调节BV2细胞中MAPKs信号通路并促进Sirt3生成,可能经ERK/Sirt3通路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胰岛素对大鼠结肠平滑肌细胞( SMCs )凋亡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 )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 酶解法分离培养SD大鼠结肠SMCs,α-actin免疫鉴定,将大鼠结肠SMCs分为正常组,胰岛素组,胰岛素 +PD98059( ERK抑制剂)组,MTT法检测SMCs增殖,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检测SMCs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p-ERK、ERK、p-P38MAPK、P38MAPK和p-JNK、JNK表达。结果 胰岛素组较正常组细胞明显增殖,凋亡率降低,p-ERK表达增强,p-ERK/ERK 比值升高( 110.36 ± 9.5 vs 50.92 ± 6.01 ) ( P < 0.01 );p-P38MAPK、P38MAPK、p-JNK、JNK表达无差异。PD98059组较正常组细胞增殖明显下降,凋亡率升高,p-ERK表达减弱,p-ERK/ERK比值降低( 15.69 ± 2.11 vs 50.92±6.01 ) ( P < 0.01 )。结论 胰岛素可能通过激活结肠SMCs的MAPK通路中的ERK途径,促进细胞增殖,抑制凋亡,可能与P38MAPK途径和JNK途径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银杏酮酯对抑郁大鼠前额叶与海马区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银杏酮酯低、中、高剂量组。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配合分养方法建立抑郁大鼠模型,采用荧光实时PCR检测大鼠前额叶、海马ERK1/2和磷酸化p-ERK1/2 mRNA表达水平,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前额叶、海马ERK1/2蛋白和磷酸化p-ERK1/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给药前比较,银杏酮酯低、中、高剂量组旷场试验得分显著提高(P0.05),模型组旷场试验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前额叶与海马p-ERK1/2 mRNA与蛋白质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银杏酮酯低、中、高剂量组前额叶与海马p-ERK1/2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各组ERK1/2 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酮酯可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其机制可能与上调前额叶与海马ERK1/2磷酸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遗传性癫痫大鼠(Tremor,TRM)海马中p-ERK、ERK、p-p38和p38蛋白的表达。方法以正常Wistar大鼠为对照组,PCR技术鉴定基因突变癫痫模型鼠TRM。提取大鼠海马组织后,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海马中p-ERK、ERK、p-p38和p38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Wistar大鼠相比,TRM鼠海马中pERK与p-ERK/ERK蛋白表达量升高,而ERK蛋白表达量不变;TRM鼠海马中p-p38与p-p38/p38蛋白表达量高于正常Wistar大鼠,而p38蛋白表达量不变。结论 TRM鼠海马中p-ERK与p-p38表达上调,可能与TRM癫痫发病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研究H2S对I/R损伤大鼠回肠上皮细胞凋亡、MAPK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I/R组、I/R+NaHS组。建立大鼠肠I/R损伤模型。再灌注前10 min时经大鼠尾静脉注入100μmol/kg NaHS,随后按1 mg·kg-1·h-1输注直到再灌注2 h。RT-PCR检测回肠组织ERK、JNK和p38MAPK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回肠组织p-ERK、p-JNK、p-p38MAPK、p-NF-κB P65的蛋白水平。TUNEL染色检测回肠上皮细胞凋亡。敏感硫电极法测定血、回肠组织匀浆中的H2S浓度。结果: I/R组的H2S浓度、ERK、mRNA、p-ERK均低于sham组和I/R+NaHS组,JNK mRNA、p38MAPK mRNA、p-JNK、p-p38MAPK、p-NF-κB P65和凋亡指数高于sham组和I/R+NaHS组。结论: H2S通过下调ERK的mRNA表达及磷酸化,上调JNK、p38MAPK mRNA的表达,促进JNK、p38MAPK、NF-κB磷酸化,从而减轻I/R损伤大鼠的回肠上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urantide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肝功能及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维生素D3(VD3)及高脂饮食的方法复制Wistar大鼠AS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S模型组、阳性药组和uran-tide组。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肝功能指标;HE染色观察大鼠胸主动脉和肝脏的病理学变化;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肝脏中尾加压素Ⅱ(UII)及其受体GPR14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AS模型组大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乳酸脱氢酶(LDH)、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 0.05);urantide组大鼠上述各项指标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 0.05);各组血清中直接胆红素(DBIL)、总蛋白(TP)、球蛋白(GLB)和白蛋白(ALB)水平均无显著变化。Urantide可延缓AS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修复肝细胞损伤。AS组大鼠肝脏中UII和GPR14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 0.05);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urantide治疗组大鼠肝脏中UII和GPR1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AS模型组显著降低(P 0.05)。结论:Urantide可明显减轻AS大鼠肝脂肪变性所引起的肝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肿瘤抑制素M(OSM)及其下游通路在吉非替尼干预的肺纤维化小鼠中的改变,探讨OSM及下游通路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 36只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生理盐水气管内雾化)、博莱霉素组(博莱霉素3 mg/kg气管内雾化)、吉非替尼处理组(博莱霉素气管内雾化后,每天吉非替尼20 mg/kg灌胃)。实验第14天收集肺标本,肺组织行HE与Masson染色;RT-PCR法检测α-SMA、OSM m 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α-SMA、OSM、ERK1/2、P-ERK1/2、P38、P-P38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博莱霉素组小鼠肺组织病理损伤较正常组小鼠明显加重、胶原沉积明显增加、炎症损伤评分及纤维化评分明显增加(P0.05),α-SMA、OSM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ERK1/2、p-P38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吉非替尼组小鼠上述指标均较博莱霉素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吉非替尼能显著缓解博莱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OSM m RNA及蛋白的表达及其下游P38和ERK1/2的磷酸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薯蓣皂苷对过敏性哮喘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对ERK/p38MAPK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 SPF级BALB/c小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过敏性哮喘模型组、薯蓣皂苷组与地塞米松组,每组10只。利用卵白蛋白致敏联合雾化激发法建立小鼠过敏性哮喘模型。HE染色观察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情况;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OVA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和小鼠肺泡灌洗液中炎性因子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ERK1/2、p38 MAPK、JNK、p-ERK1/2、p-p38 MAPK及p-JNK蛋白表达。结果薯蓣皂苷降低过敏性小鼠肺组织炎性浸润,降低血清中OVA特异性IgE含量(P0.05),降低BALF中炎性因子IL-4、IL-5及IL-13,促进IFN-的表达水平(P0.05),抑制哮喘小鼠肺组织p-ERK1/2,p-p38 MAPK及p-JNK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薯蓣皂苷抑制过敏性哮喘小鼠炎症反应,与MAPK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TOLL 受体4/ MAPKs 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 随机分为对照组(n =8)和试验组(n =32)。试验组SD 鼠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3 组进行干预,应用Western blot 检测对照组和干预组大鼠肾组织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ERK1/2 及p38MAPK 磷酸化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组大鼠肾组织中TOLL 受体4 表达增强,其中ERK1/2 与JNK 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P<0郾05),但p38MAPK 水平变化不明显(P>0郾05);与模型组比较,吡咯列酮干预组大鼠肾组织中ERK1/2 与p38MAPK 磷酸化水平降低(P<0郾05)。结论:吡格列酮通过TOLL 受体4/ MAPKs/ERK1/2 与TOLL 受体4/ MAPKs/ JNK 信号通路来完成,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牛磺酸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肾脏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百草枯染毒组、百草枯染毒+小剂量牛磺酸组和百草枯染毒+大剂量牛磺酸组。采用生化检测仪检测大鼠血清肌酐及尿素氮水平;比色法检测血标本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评估氧化应激状态;另以ELISA法检测血标本中IL-6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评估炎症反应;DHE荧光探针检测肾脏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肾脏标本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中p-P38 MAPK、p-JNK和pERK1/2的蛋白水平;并以real-time PCR法检测大鼠肾脏内TNF-α、TGF-β1及IL-6的mRNA水平。结果:百草枯中毒大鼠血清肌酐及尿素氮增高,牛磺酸干预后降低了中毒大鼠的肌酐及尿素氮水平,且大剂量牛磺酸组的肌酐及尿素氮水平更低。牛磺酸的干预不仅明显减轻了肾脏组织的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同时也降低了百草枯中毒大鼠肾脏的MAPK活性。结论:牛磺酸干预能减轻百草枯中毒大鼠的肾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了肾脏MAPK活性、减轻了肾脏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3.
赵亮  李丹  刘囡  刘璐  李洪鹏 《解剖学报》2019,50(1):35-39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经痛中,抑制水通道蛋白4(AQP4)对脊髓胶质细胞以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活化的影响。 方法 取8周龄雄性SD大鼠90只,分为假手术组18只,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CI)+DMSO组36只, CCI+TGN-020组(AQP4抑制剂)36只。CCI模型应用动物行为学,Western blotting方法,免疫荧光(双重染色)等方法检测。 结果 Western blotting显示,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 p38MAPK信号通路及星形胶质细胞在神经损伤之后活化;免疫荧光在AQP4的表达被TGN-020抑制之后,胶质细胞及ERK、JNK、p38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被削弱,p-ERK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共定位的细胞数量在损伤后明显增多,而TGN-020可减少之。 结论 抑制AQP4可抑制坐骨神经损伤引发的脊髓后角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及MAPK信号通路活化,且可以通过抑制脊髓后角ERK通路的活化来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从而改善坐骨神经损伤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P38MAPK对BMP-13诱导C3H10T1/2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实验4个部分分组如下:1.BMP-13腺病毒(Ad-BMP-13)对P38MAPK的作用:Ad-BMP-13转染组、Ad-GFP转染组和C3H10空白组。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P38MAPK(p-P38MAPK)和总P38MAPK(t-P38MAPK)的表达变化,免疫荧光技术定位p-P38MAPK;2.P38MAPK干扰腺病毒(Ad-si-P38)对P38MAPK的作用:si-P38干扰组、si-NC干扰对照组和C3H10空白组。Western blot检测t-P38MAPK的表达;3.Ad-si-P38阻断P38MAPK后对BMP-13诱导分化的影响:si-P38+Ad-BMP-13转染组、si-NC+Ad-BMP-13转染组、si-NC+Ad-GFP转染组和C3H10空白组。Western blot检测cTnT和Cx43的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GATA-4和MEF-2C的mRNA表达;4.SB203580阻断P38MAPK后对BMP-13诱导分化的影响: DMSO+Ad-BMP-13转染组、SB203580(2、5和10μmol/L)+Ad-BMP-13转染组 。荧光定量PCR检测GATA-4和MEF-2C的mRNA表达。结果 BMP-13促进P38MAPK的磷酸化。Ad-si-P38可以有效降低P38MAPK表达水平。Ad-si-P38阻断P38MAPK后BMP-13诱导组cTnT、Cx43表达有明显降低(P<0.05),GATA-4和MEF-2C的表达也有显著降低(P<0.05)。随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浓度增加,BMP-13诱导组GATA-4和MEF-2C的表达降低(P<0.05)。结论 Ad-BMP-13可以通过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来调控C3H10T1/2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对恒河猴脉络膜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F/6A cells)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将RF/6A细胞分为正常组、VEGF组、康柏西普组、雷珠单抗组、康柏西普+VEGF组和雷珠单抗+VEGF组。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流式细胞仪Annexin V-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蛋白AKT、p-AKT、P38MAPK及p-P38MAPK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AKT mRNA和P38MAPK mRNA表达。结果 1)与正常组比,同时间不同浓度药物组细胞增殖率呈浓度依赖性降低。确定药物浓度225μg/m L和培养24 h继续实验。2)与正常组比,VEGF组细胞增殖率高,迁移数目多,单药组增殖率低,迁移数目少;与VEGF组比,VEGF+药组增殖率低,迁移数目少。3)与正常组比,VEGF组细胞凋亡率低,单药组凋亡率高;与VEGF组比,VEGF+药组凋亡率高。4)与正常组比,VEGF组磷酸化蛋白和mRNA表达高,单药组表达低;与VEGF组比,VEGF+药组表达低。结论两药通过AKT和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RF/6A细胞增殖、迁移及相关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文题释义: 拓扑结构:泛指组织工程支架的一系列细微的结构差异,涵盖多方面因素,如支架质地、硬度等材料特性相关的属性;支架表面的光滑程度、支架内部的孔隙率等结构特性等;实验主要指静电纺丝纤维环支架中纤维排列方式。 差异分化:实验中用于描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不同条件下(主要指支架拓扑结构的不同),接受外界信息后发生一系列变化,通过细胞通路等机制的调节分化为不同细胞的现象,如实验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不同支架中分别向成纤维细胞或成软骨细胞分化。对差异分化的机制进行研究,有助于今后通过改变条件诱导细胞向所需方向分化、发挥组织工程技术的优势更好修复组织的目的。 背景:以往研究表明多种材料可用于组织工程支架的构建,支架表面的拓扑结构特征对干细胞增殖、分化等生物学行为有调节作用,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纳米结构支架中定向分化过程中P38、AKT通路的作用。 方法:构建3种结构不同的纳米纤维支架,即取向纳米纤维支架AFS、取向纳米纱支架AYS、三维多孔纳米纤维支架3-DPS;将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接种于3种纳米纤维支架表面,成软骨诱导培养后,分别进行细胞形态、黏附、增殖检测,利用qRT-PCR检测细胞关键表型分子(Ⅱ型胶原α1、Ⅰ型胶原α1、蛋白聚糖、Sox-9)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测定细胞内P38、AKT、ERK1/2、JNK的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与结论:①3-DPS支架组培养4,8 h的细胞黏附率高于其余两组支架(P < 0.05),培养7 d的细胞增殖快于其余两组支架(P < 0.05);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3种材料表面均贴附牢固,生长状态良好,其中在AFS、AYS支架上呈类成纤维细胞样生长,在3-DPS支架上呈类软骨细胞样生长;③成软骨诱导3周后,3-DPS支架组Ⅱ型胶原α1、蛋白聚糖、Sox9 mRNA表达高于其余两组支架(P < 0.05),Ⅰ型胶原α1 mRNA表达低于其余两组支架(P < 0.05);AFS支架组、AYS支架组中Ⅱ型胶原α1、蛋白聚糖、Sox9 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P > 0.05);④成软骨诱导3周后,3-DPS支架组p-AKT、p-P38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其余两组支架(P < 0.05),3组间AKT总蛋白表达量及ERK1/2、JNK、P38、p-ERK1/2、p-JNK、p-P38蛋白表达量比较均无显著性意义;⑤结果表明,不同结构支架形貌可通过Integrin-FAK信号通路下游的P38、AKT通路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的定向分化。 ORCID: 0000-0003-3571-8840(王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外源性尾加压素Ⅱ(UII)及其拮抗剂Urantide对大鼠胸主动脉球囊拉伤模型损伤动脉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MMP-2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的影响。 方法构建大鼠胸主动脉球囊拉伤模型,分为4组:假拉伤组、单纯拉伤组、拉伤术后持续皮下给予UII(1nmol·kg^-1·h^-1)的UII组、拉伤术后持续皮下给予Urantide(10nmol·kg-1·h^-1)的Urantide组。21d后,采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UII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14(GPR-14)的表达,免疫组化和明胶酶谱法检测MMP-1、MMP-2、TIMP-2的表达水平与活性。 结果①单纯拉伤组血管GPR-14mRNA相对表达量(0.66±0.09)明显高于假拉伤组(0.42±0.06),为其1.6倍(P〈0.05);②与单纯拉伤组相比,UII组GPR-14mRNA相对表达量增高(0.93±0.06,P〈0.05),MMP-1表达降低(8.3±1.8VS3.3±0.8,P〈0.05),MMP-2活性高至其1.25倍(137±24VS172±8,P〈0.05),TIMP-2表达降低(14.8±2.4VS4.0±0.8,P〈0.05);③与单纯拉伤组相比,Urantide组GPR-14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0.37±0.08,P〈0.05),MMP-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MP-2活性高至其1.29倍(177±21,P〈0.05),TIMP-2表达降低(6.6±1.2,P〈0.05)。 结论大鼠胸主动脉损伤后局部GPR-14mRNA水平上调,外源性应用UII后,GPR,14mRNA水平进一步上调,MMP-1表达下降,TIMP-2表达减少,MMP-2活性升高。应用Urantide(10nmol·kg^=1·h^-1)能抑制GPR-14mRNA的水平上调,但对MMP-1的表达无明显影响,未能表现出拮抗胶原沉积的作用,甚至对MMP-2/TIMP-2平衡有类UII的作用,其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