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吲哚美辛栓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伴高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我院痛风性关节炎伴高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吲哚美辛组和秋水仙碱组。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程度,并监测体温变化,评估治疗过程中皮疹、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出汗药物不良反应。结果①吲哚美辛组在初次服药后2h和服药后6hVAS评分显著低于秋水仙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服药后6h,吲哚美辛组体温恢复正常,显著低于秋水仙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吲哚美辛组皮疹、恶心呕吐、腹泻等方面副作用显著低于秋水仙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吲哚美辛组出汗副作用显著高于秋水仙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吲哚美辛栓可迅速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和迅速降低体温,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王英慧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7,(10):665-695
摘 要 目的:观察金黄散外敷联合吲哚美辛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8例初发AG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吲哚美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外敷金黄散。两组疗程均为7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关节症状改善和实验室指标恢复情况及药品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41%(P<0.05)。总体疗效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关节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评分及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计数(WBC)和血尿酸(BUA)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且观察组患者症状评分及实验室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 和P<0.01)。两组药品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微,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黄散外敷联合吲哚美辛治疗AGA能有效改善关节症状,降低血尿酸及炎症指标水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分为秋水仙碱治疗组与单用非甾体药物对照组各35例,观察治疗3d后痛风足红肿改善情况、胃肠道症状与肝肾功能损害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5%和8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良反应的发生治疗组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秋水仙碱不应该作为痛风性关节炎的常规治疗药物,应该选用其他毒性较小的非甾体抗炎药物。 相似文献
4.
报告吲哚美辛缓释剂治疗关节炎43例,总有效率98%,追随观察,副作用轻微。无1例被迫停止治疗,故为一较安全与可取的药物剂型。 相似文献
5.
秋水仙碱贴膜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秋水仙碱贴膜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病人 4 0例 ,其中男性38例 ,女性 2例 ,年龄 52a±s 12a ,受累关节局部敷贴秋水仙碱贴膜 4 8h ,采用自身前后配对比较 ,观察并记录关节局部和全身反应情况。结果 :秋水仙碱贴膜可使关节局部炎症明显改善。其中关节充血发红完全消退 31例 ,显著减轻 9例 ;肿胀完全消退11例 ,显著减轻 2 9例 ;疼痛完全消失 15例 ,显著减轻 2 5例。受累关节周径和体积经治疗明显变小 (治疗前周径 2 4cm± 4cm ,体积 4 0 8cm3± 135cm3,治疗后周径 2 3cm± 4cm ,体积 357cm3± 12 7cm3,P<0 .0 1。结论 :秋水仙碱贴膜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快速有效 ,无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加味四妙散联合秋水仙碱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4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加味四妙汤和秋水仙碱,对照组口服秋水仙碱,两组均在治疗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沉、C反应蛋白、尿酸、血脂、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痊愈率+显效率(75.0%和25%),明显优于对照组(50%和80%),在降低UA和副作用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加味四妙散联合秋水仙碱能有效改善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并降低患者ESR、CRP、UA,无肝肾损害,联合用药疗效优于单用秋水仙碱,其毒副作用无增加,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案,可供临床医师选择。 相似文献
7.
痛风是风湿科门诊最为常见的风湿病之一,患者往往以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而就诊,疼痛剧烈,彻夜难眠,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秋水仙碱作为急性痛风发作的首选用药,传统剂量的使用常能收到戏剧性疗效,但因其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基本相等,患者多不能耐受该药的副作用。作者以小剂量秋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苯溴马隆与秋水仙碱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痛风性关节炎(GA)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18例GA患者(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进行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59例)、B组(59例)。A组接受苯溴马隆联合地塞米松治疗,B组接受秋水仙碱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比2组总有效率、治疗前、治疗3个月血尿酸(SUA)、血沉(ESR)、氧化应激指标[3-硝基络氨酸修饰蛋白(3-NT)、丙二醛(MDA)、8-异前列腺素(8-isoPG)]、骨代谢指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骨钙素(OC)]水平、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结果 A组总有效率95%(56/59)较B组81%(48/59)高(P<0.05);治疗3个月2组SUA、ESR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A组较B组低(P<0.05);治疗3个月2组血清MDA、3-NT、8-isoPG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A组较B组低(P<0.05);治疗3个月2组血清TRACP-5b水平较治疗前低,且A组较B组低,OC水平较治疗前高,且A组较B组高(P<0.05);治疗3个月2组...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外敷辅助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血尿酸(BUA)及血沉(ESR)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7年 3月至 2018年 6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病人 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内服外敷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 BUA、ESR、肝肾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血肌酐(Scr)水平变化, VAS评分和临床症状积分,观察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 96.67%高于对照组 81.67%(P<0.05);两组治疗前 BUA、 ESR、ALT、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 BUA、ESR、Scr组内比较均有好转,且观察组的 BUA[(423.17± 9.02)umol/L比(510.57±9.76)umol/L]和 ESR[(38.49,±1.27)mm/h比(46.31±1.18)mm/h]、 Scr[(80.96±13.19)umol/L比(90.92± 19.73)umol/L]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 VAS、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 VAS、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观察组 VAS[(2.02±1.07)分比(3.11±1.15)分]、临床症状积分[(7.02±2.69)分比(9.62±2.73)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6.67%比 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敷辅助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确切,有效改善相关临床症状及血沉、尿酸等水平,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借鉴古籍中医药思维,探讨中药临床处方审核思路。方法 通过阅读大量中医药古籍,提取古籍中关于遣药组方的有效条文及思维,指导中药临床处方审核工作。结果 从中药自身性质、药对理论、君臣佐使组方原则、经方适应证、经方禁忌证、中药剂量等方面入手,采用由局部到整体的思路审核中药临床处方的合理性,从源头上杜绝不合理用药现象。结论 本文为中药临床处方的审核提供了新思路,可以进一步完善中药处方审方工作,为判断临床疗效提供依据及为避免不良反应提供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我院中药处方中的药物剂量进行调查与分析,以便监督控制中医临床合理用药,为规定用药范围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抽样法从内科、外科、儿科等科室中,按每个科室医生总数的比例进行抽样。对处方中出现频率最高的50种药物的常用用药剂量进行统计,再与2005版《中国药典》规定的剂量范围进行比较。结果 2012年我院处方中运用频率最高的50种药物,有64%的药物用量超过药典规定范围。每张处方中药味数以16~20味为主。结论我院处方普遍出现药物剂量超过药典规定用药范围的现象,其原因包含各个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无环鸟苷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疗效。方法抽取175例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病例,观察组90例用中药联合无环鸟苷治疗。对照组85用无环鸟苷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痊愈率和总有效率观察组分别为89.36%和96.35%,对照组分别为70.18%和89.47%。总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视力水平和荧光素染色评分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联合无环鸟苷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中药处方存在的不规范问题,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中药处方规范化应用。方法: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的规定,对我院2010年中药处方进行调查,找出不规范处方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结果:中药处方在诊断与用药、药名书写、处方脚注、剂量表述、药物超剂量、修改处未签名等方面存在问题。结论:应采取措施加强和落实对中药处方质量的管理,做好药学服务,促进中药处方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5.
16.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治疗联合红光治疗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DPN 患者90例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3组(对照组、熏洗组、联合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严格控制血糖并保持血糖稳定,同时给予改善循环、神经营养等药物治疗。熏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治疗;联合治疗组在熏洗组基础上再联合红光治疗仪治疗。3组均于治疗两周后比较患者临床症候评分及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情况,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熏洗组及联合治疗组临床症候评分较前明显改善(P<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也优于对照组(P<0.05);且联合治疗组临床症候评分优于熏洗组(P<0.05);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神经传导速度均较前明显改善(P<0.05),且熏洗组及联合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 ,联合治疗组与熏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药熏洗联合红光治疗仪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证候和神经传导速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中成药不良反应带来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探讨,提高人们特别是医务工作者对中成药不良反应的重视.方法 对中成药常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导致其发生的原因、中成药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对其合理应用的展望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 中成药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为多脏器、多系统,导致其发生原因也多方面.结论 药物具有两重性,中成药也不例外.医务工作者及相关的医疗机构应当提高对中成药不良反应的认识及加强其监控,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疗法加中药保留灌肠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足治疗,连续治疗21d,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大便常规检查及肠镜检查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65.00%,经统计学处理,P<0.01,表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中药足浴疗法加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目的: 探索一套较系统的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4~9月使用中药注射剂的门诊处方1 000张、出院病历300份为对照组,2014年4~9 月门诊处方1 000张、在院病历300份为干预组,其中2014年4~9月我院实施基于辨证施治的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模式;以中药注射剂各项目合理使用率、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人均中药注射剂费用等作为观察指标,考察实施的效果。结果: 纳入研究中的门诊处方和住院病历,干预组适应证符合率、辨证用药符合率、用法用量合格率、用药疗程合格率、联合用药合格率、中西药联用合格率、用药适宜性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组中药注射剂相关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及人均中药注射剂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中探索出的基于辨证施治的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模式,可有效提高临床用药中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58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88例,对照组70例。对照组采用调脂汤治疗,治疗组清宁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临床指标检测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等检测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治疗效果显著,清宁汤的治疗效果优于调脂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