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系统评价低剂量利伐沙班(5 mg·d-1)在冠心病患者抗栓治疗中的出血风险。方法 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CQVIP)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20年6月,获得冠心病患者基于常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中加入低剂量利伐沙班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资料并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2.0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对出血事件的发生率进行 Meta 分析,包括主要复合安全性终点事件、大出血、小出血、需要医疗的出血和致命性出血等。结果 共纳入5项RCTs合计36 31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加用低剂量利伐沙班可显著增加主要复合安全性终点事件[RR=1.55,95% CI(1.05,2.28),P=0.03]、大出血[RR=1.88,95% CI(1.58,2.25),P<0.000 01]、小出血[RR=1.70,95% CI(1.52,1.89),P<0.000 01]和需要医疗的出血风险[RR=1.41,95% CI(1.04,1.90),P=0.03],但不增加致命性出血的发生风险[RR=1.00,95% CI(0.58,1.73),P=0.99],同时主要复合有效性终点事件的发生风险[RR=0.88,95% CI(0.77,1.00),P=0.04]显著降低。结论 抗血小板治疗仍是冠心病患者预防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金标准,而对于高危缺血风险且出血风险较低的患者也可联合低剂量利伐沙班抗栓治疗,但无论选择何种方案均应个体化且动态地评估患者的获益与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美国竞争性仿制疗法审评路径,为我国仿制药审评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制度研究与描述性统计,全面梳理与分析了美国竞争性仿制疗法审评路径的制度内容与实施效果。结果 美国竞争性仿制疗法直接与药品市场竞争状态挂钩,通过资格认定,并设置上市前与上市后双向激励措施,制度实施效果较好。截至2022年1月,FDA已批准具有竞争性仿制疗法资格的仿制药167项。结论 我国亦面临鼓励“竞争不充分”的仿制药研发的问题,建议从《中国药品上市目录集》、单独的加快审评路径、首仿药市场独占期等方面完善现有政策,有效加快缺乏竞争的仿制药上市进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pri-miR-378 rs1076064与肺癌铂类联合化疗毒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467名接受至少两个周期铂类化疗的肺癌患者,使用飞行时间质谱对rs1076064进行基因分型,使用无条件逻辑回归分析评估化疗后毒性反应与其基因型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发现,携带pri-miR-378 rs1076064 G等位基因的小细胞肺癌患者铂类联合化疗的总毒副反应风险增加(校正OR=2.744,95%CI=1.089~6.909,P=0.032);在分层分析中发现,pri-miR-378 rs1076064在依托泊苷联合铂类化疗(加性模型:校正OR=2.820,95%CI=1.119~7.103,P=0.028; 显性模型:校正OR=6.105,95%CI=1.108~33.650,P=0.038)、以顺铂为基础的化疗(加性模型:校正OR=1.931,95%CI=1.026~3.636,P=0.041)、男性人群(显性模型:校正OR=2.120,95%CI=1.115~4.029,P=0.022)和小细胞肺癌(加性模型:校正OR=2.637,95%CI=1.066~6.524,P=0.036;显性模型:校正OR=8.912,95%CI=1.051~75.56,P=0.045)人群中与铂类联合化疗后血液毒副反应显著相关;但未见与胃肠道毒副反应的相关性。结论 pri-miR-378 rs1076064有可能作为预测中国肺癌相关患者人群铂类化疗血液毒性的候选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王璐  胡延臣 《中国药学杂志》2022,57(10):857-861
目的 探讨化药注射剂生产中所用的塑料组件系统与药品相容性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介绍了风险评估的原则、风险评估模型以及相关案例。结果与结论 借助风险评估这个有效工具,研究者可以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开展化药注射剂生产所用塑料组件系统的相容性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光比浊法(light transmittance aggregometry, LTA)和血小板功能分析法(VerifyNow)对抗血小板药物药效学指标-血小板反应性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纳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规律服用P2Y12受体抑制剂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的冠心病患者,在服药前采集谷浓度血样,使用LTA和VerifyNow两种检测方法对药效学指标血小板反应性进行检测,对两种检测方法结果之间的相关性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然后分别按LTA和VerifyNow将患者判定为血小板高反应性(high platelet reactivity, HPR)和血小板低反应性(low platelet reactivity,LPR),比较两种方法结果的一致性;最后根据抗血小板治疗药物将患者分为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分析在不同药物组LTA和VerifyNow两种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116名患者,其中氯吡格雷组39人,替格瑞洛组77人。血小板反应性检测结果显示LTA和VerifyNow检测结果显著相关性,r=0.565,P=3.99×10-11。但在HPR和LPR的判定方面,两种方法一致性中等(kappa=0.403)。氯吡格雷组的两种检测方法结果具有相关性,r=0.526,P=5.89×10-4。替格瑞洛组血小板反应性显著低于氯吡格雷组,药效更好,但两种检测方法结果不具有相关性,r=0.120,P=0.299。结论 LTA和VerifyNow检测值整体具有相关性,但在血小板反应性较低的替格瑞洛组无显著相关,两种检测方法判定出的HPR和LPR一致性中等,需要进一步改进判定的阈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包载WEE1激酶抑制剂adavosertib的巨噬细胞膜仿生白蛋白纳米粒(MM-BSA/Ada),体外评估其作为胶质瘤靶向递药体系的可行性。方法 制备MM-BSA/Ada并筛选最佳膜-核比和最佳药-载比,检测其载体安全性和对C6胶质瘤细胞抗增殖活性,考察其体外细胞摄取、跨血脑屏障转运和跨膜后摄取的能力。结果 MM-BSA/Ada具有良好的稳定性,CCK-8结果初步显示,未载药纳米粒在体外细胞实验中对脑血管内皮细胞呈低毒性;与未包膜纳米粒和游离药物相比,MM-BSA/Ada给药后的体外抗胶质瘤细胞增殖活性(P<0.001)、胶质瘤细胞摄取量(P<0.001)、体外血脑屏障透过量(P<0.01)及跨膜后摄取量(P<0.001)均显著提高。结论 MM-BSA/Ada有较好的胶质瘤靶向递药性能,有望为胶质瘤提供新的放射增敏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505种中成药说明书进行妊娠期风险调查,同时相关中药组分进行风险分析,分析妊娠风险尚不明确中成药的潜在风险,为进一步开展中成药妊娠期风险评估提供借鉴及参考。方法 收集并调查505种中成药药物说明书的妊娠期风险分类描述,同时根据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药药物警戒》《中药药性论》及其他中药典籍中对涉及中成药中的中药组分进行分析,评估中药组分风险对于中成药妊娠期风险的影响。应用涉及中药妊娠分类,对尚不明确药物进行初步分析。结果 所涉及505种中成药药品说明书中,妊娠风险尚不明确的药物共240种,妊娠风险描述中,禁用及忌用/不推荐使用的中成药约占总体的16.6%,慎用/权衡利弊约为20.79%、可用/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使用合计约占总体的15.05%。根据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药药物警戒》《中药药性论》及其他中药典籍的去重组合共涉及禁忌中药组分872种,敏感度为0.83(0.76~0.89),《中国药典》所涉及的禁忌中药组分最少共42种,其特异度为0.96(0.91~0.99)。妊娠期风险尚不明确的中成药中,涉及禁用成分(x类)及忌用成分(d类)占比约为19.17%,涉及成分安全(a类)、可用(b类)及慎用(c类)合计约占26.67%。结论 目前中成药妊娠期风险分类体系尚不完善,通过中药成分风险分析能够有效对已有中成药妊娠期风险评估体系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农村地区抗凝质量现状以及远程管理的效果,为优化抗凝管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6年12月至2019年3月之间对接受苜蓿草App线上管理和常规门诊管理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凝血检测记录以及临床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治疗范围内的时间百分比(time in therapeutic range,TTR)、临床事件发生率及INR分布情况的差异。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患者583名,线上组的TTR显著高于线下组(83.3% vs 50.3%,P<0.001)。在临床事件方面,线上组较线下组患者更少发生严重出血事件(0.4% vs 3.2%,P=0.004)、华法林相关急诊(4.1% vs 9.3%,P=0.014)和华法林相关住院(12.6% vs 6.7%,P=0.002),但轻微出血事件发生率要高于线下组(12.6% vs 6.7%,P=0.022)。此外,苜蓿草App线上管理能提高INR在正常范围内的百分比(78.0% vs 46.7%,P<0.001)。结论 苜蓿草App线上管理能够改善农村地区患者的抗凝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临床药师抗感染会诊的效果,探讨临床药师专业对会诊结局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连续纳入2017年4月至2019年12月的感染会诊患者,前瞻性收集患者的基线信息,开展多中心队列研究。以临床医师在治疗中是否采纳临床药师的建议作为暴露因素,以感染治疗有效率作为结局指标。统计分析基于个体参与者数据(individual participant data,IPD)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来自12家三级医疗机构的2 631例感染会诊患者,IPD 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其他混杂因素的情况下,临床药师会诊干预能改善患者的预后[合并比值比(OR)=1.80,95%置信区间(CI):1.14~2.84,P=0.012],而感染和非感染专业临床药师的会诊效果相当(OR=0.87,95%CI:0.62~1.22,P=0.421)。结论 临床药师会诊是一种能够优化感染性疾病治疗的干预措施,并且可实现服务的标准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以2家企业、2种规格的卡马西平片作为参比制剂进行体内外相关性研究,指导国内仿制药企业更好地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方法 测定北京诺华和太阳药业(日本)生产的卡马西平片参比制剂在5种不同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随后应用Gastro Plus软件建模、人工仿生膜结合Macro FluxTM 型药物溶出度与渗透速率测试系统进行体内外相关性研究,预测2家参比制剂的体内生物等效性。结果 2家企业的卡马西平片参比制剂在5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均不相似,Gastro Plus软件虚拟生物等效性(BE)与溶出-渗透测定结果显示2家制剂在空腹和饱腹2种状态中均存在生物不等效风险。结论 本研究发现2家企业的卡马西平片参比制剂体外溶出不一致,软件建模预测及人工仿生膜技术预测其体内存在生物不等效的风险,对同时生产两种规格制剂的企业而言,可能导致同一企业不同规格的仿制药在一致性评价中存在生物不等效的风险,建议国家药监局确定唯一企业的参比制剂。本研究为卡马西平片参比制剂的选择提供了数据基础,也为窄治疗窗口药物参比制剂的遴选和确定提供参考,同时为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付玥  孙雪松  冯欣 《中国药学杂志》2022,57(12):986-990
目的 建立妇科肿瘤化疗持续性药学服务路径并分析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和北京妇产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现状调研,建立妇科肿瘤化疗持续性药学服务路径,并以我院妇科肿瘤科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收入的173例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效果观察,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按路径实施至少3个化疗疗程的持续性的药学服务,对照组实施常规用药指导及护理宣教。在第3程化疗当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对用药知识了解程度,采用床旁问诊和病历查询的方式获取患者药物不良反应(ADR)和用药错误(ME)发生情况并及时干预,用专用表格记录。结果 最终纳入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为66、72名,两组患者基线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对药物了解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总分[(14.121±1.398)∶(12.292±2.441)],F=25.734,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给药与监测环节中ME较对照组明显减少,[9.1%(6/66)比40.3%(29/72)],χ2=17.693,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E级别大多为B级和C级,但也有3例E级ME,需及时干预以避免对患者造成进一步危害。结论 妇科肿瘤化疗持续性药学服务路径的建立及应用有助于提高妇科肿瘤化疗患者对用药知识的了解程度,及时发现并干预ADR,预防ME。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比较国产非那雄胺片与原研制剂的体外溶出行为,评价仿制药与参比制剂的质量一致性,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分析体内外相关性。方法 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方法(2020年版《中国药典》该项目没有变化),分别考察国产制剂与原研制剂在4种不同溶出介质(pH 1.2盐酸溶液、pH 4.5醋酸盐溶液、pH 6.8磷酸盐溶液、水)中的体外溶出行为。同时借助GastroPlusTM软件结合体外溶出试验结果,建立非那雄胺片体内外相关性模型。结果 在选定条件下,国内15家制药公司中有3家公司产品在4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均与原研制剂相似。软件分析结果提示,体外溶出曲线与软件模拟的体内行为不相似。结论 大部分非那雄胺片仿制制剂在体外的溶出曲线与原研制剂存在一定的差异,国产非那雄胺片工艺水平及处方有待提高,反映体内释放行为的生物体相关溶出条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阐述晶型研究在口服固体制剂仿制药药学研发中的关注点。方法 通过对目前申报资料的分析和思考,对原料药和固体制剂中原料药的晶型研究的考虑和方法进行探讨。结果与结论 充分的晶型研究可以保证仿制药与参比制剂的治疗学等效以及仿制药的批间一致,是仿制药有效性、质量可控性的重要支持性研究。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assess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imeprevir-based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hepatitis C virus genotype 1. METHODS We searched Pubmed, EMBASE, the Cochrane Library, highwire, CBM, CNKI, Wanfang, VIP Database and literature from some relative paper based magazines also be retrieved.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RCTs)of examining simeprevir plus ribavirin(RBV) and pegylated-interferon(peg-IFN) among adults with chronic HCV infection were included.Select the RCTs according to the inclusion criterion, then appraise them critiically by Cochrane handbook. All outcomes were pooled by the RevMan5.2 software of Cochrane Collaboration. Data were extracted on virological responses including 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 at post-treatment week 12(SVR12), SVR24, serious adverse event(SAE),treat-ment discontinuation due to an adverse event(TDAE). RESULTS Eight RCTs were finally included involving 2 758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with simeprevir, RBV and peg-IFN. The RESULTS of Meta-analysis showed that SVR12 rates was[OR=3.92,95%CI(2.86,5.39), P??0.000 01], SVR24 rates was[12 week:OR=3.79,95%CI(2.86,5.01), P??0.000 01], [24 week:OR=4.12,95%CI(2.69,6.30), P??0.000 01], SAE rates was[12 week:OR=0.67,95%CI(0.47,0.95),P=0.02], TDAE rates was[12 week:OR=0.85, 95%CI(0.54, 1.33), P=0.48],[24 week:OR=0.82,95%CI(0.42,1.60), P=0.55]. CONCLUSION Evidence shows that, simeprevir-based treatment(simeprevir plus ribavirin and pegylated-interferon)for treating genotype 1 chronic HCV infection is better than PR treatment in SVR12 rates,SVR24 rates and SAE rates(course of treatment is 12 weeks). However, they are alike in TDAE rates.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在发生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粒缺伴发热)的恶性血液病儿童患者中比较替考拉宁及万古霉素经验性覆盖革兰阳性菌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使用倾向评分匹配均衡万古霉素组和替考拉宁组患者的基线特征,进而比较两组的临床有效性、谷浓度达标率和达标时间以及肾毒性发生率。结果 最初共纳入126名粒缺伴发热的恶性血液病儿童患者。经匹配后,共纳入74名替考拉宁组患者和37名万古霉素组患者,两组的基线特征均衡可比。用药72 h和用药结束时的临床有效率在两组患者中均无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673和0.477),有效谷浓度的达标率及达标时间也均无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439和0.103)。但替考拉宁治疗组的肾毒性发生率显著低于万古霉素组(P=0.026)。结论 在粒缺伴发热的恶性血液病儿童患者中经验性覆盖革兰阳性菌时,相比万古霉素,更推荐使用肾毒性发生率较低的替考拉宁。  相似文献   

16.
盖迪  赵雯  李轶凡  封学伟  冯欣 《中国药学杂志》2022,57(18):1575-1579
目的 对我院开展试验性24 h线上用药咨询服务的实践数据进行分析。方法 将24 h在线提供药师(男,初级药师)服务的305例患者设为试验组,将其他工作日8:00-17:00在线提供药师服务的35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咨询的时间段及“点赞”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试验组单独分析了咨询问题的类型及患者的“打赏”情况。结果 非工作时间的患者咨询数量在总体中占比达41.0%。试验组相较对照组,男性患者比例更高(P=0.009),节假日、清晨、夜间及深夜等非工作时间的服务比例更多(P<0.001),人均咨询次数及获得的“点赞”量更高(P<0.001)。试验组所咨询的问题类型可分为17大类,82.3%的问题可归为用药与月经、不良事件、用药疗程、特殊剂型指导、妊娠期哺乳期用药安全性、用法用量、非药学问题与用药时机。所统计的项目中仅有年龄观察到与“打赏”行为显著相关,年龄更高的人群(P=0.013)更愿意对药师的服务进行打赏。结论 24 h在线的用药咨询服务有助于提高妇产科相关科室的患者满意度及复诊率,值得推广。建议尽可能安排在线服务的药师男女性均有;对提出非药学问题的患者做出统一的转诊引导;继续探索能更好的评价药学线上咨询服务质量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